揭示物与人的本质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bss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力 量
  德里克·沃尔科特
  生命将不断把草叶砸进土里。
  我羡慕这暴力;
  爱情是铁。我羡慕
  碎浪和岩石之间的野蛮的交易,
  它们之间互相理解。
  我甚至可以理解
  奔跑的雄狮与惊惧的雌鹿之间的约定,
  她眼中含有某种对恐怖的默许。
  我将永远不能理解的
  是这只野兽,他写下一切
  并且自诩为生命的核心。
  (西川 译)
  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圣卢西亚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的作品素以语言繁密、技术复杂而使读者如走在崇山峻岭之中般艰辛。可其后,又不觉产生酣畅淋漓的精神满足。轻松的阅读只能算消遣,带不来真正的快感。沃尔科特也从来不想以轻松应时阅读。在他那里,写作本就是无比艰难之事,即便一首短诗,也必然蕴含丰富的人生经验,并从中提炼出思想的结晶。这首十一行的《力量》便是其短诗中的典范。
  很多时候,读者总觉短诗可一挥而就,即使像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等那样的千古名篇,也容易看出它们并未经过作者提笔前的苦苦思索。但这样的作品可遇不可求。诗歌越短,要求的密度越大,尤其一首成功的短诗,不比创作一首长诗容易。长诗可以藏拙,短诗则字字都为整体服务。稍不留神,一字可毁全篇。
  这首题为《力量》的诗名看起来简单,稍作深究,又会觉得所指不明。“力量”不是一个名词,名词的特点是对应物明确。沃尔科特以此为题,读者不免要问,沃尔科特以为的“力量”究竟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感受可以被他指认为力量?
  诗歌的第一句就令人体会“力量”的来临:“生命将不断把草叶砸进土里”,这行奇峰突起的起笔令读者猝不及防。我们看不到任何铺垫,似乎只一个瞬间,沃尔特克就将一种突如其来的感受转换成一幅张力十足的画面。劈面而来的“生命”既不是指“我”,也不是指某个人,而是旷古时空中的某种力量。沃尔科特将其确定为“生命”,就意味着诗人对冥昭瞢暗的事物有自己思索后的判断。也许,那种事物就是隐身于时空的历史、血脉、文明、野蛮等不能目睹的种种,它们结合成诗人感受中的“暴力”。也只有这种冥冥中的力量,才可将“草叶砸进土里”,而土里同样有种力量,可以使“草叶”不可思议地生长。这种虚实相生的笔触使我们感到,能改变人、改变历史的往往就是这些“暴力”。当诗人觉察到个人无法与孕育“暴力”的神秘抗衡之时,就不禁感到“羡慕”。那不是人具有的力量,所以,沃尔科特像在告诉我们,人的确是生命,却不是高于一切生命之上的生命。
  该诗随后出现的“爱情是铁”,看似游离之句,实则表明沃尔科特眼中人类的基础。毕竟,不论沃尔科特感受到什么,总希望人的基础是一切事物的基础,但他终究服从生活交给他的判断,所以,他接踵而来的下一笔就毫不迟疑地转换到“碎浪与岩石”之间。二者是地球最原始的構成,在人类出现之前,碎浪与岩石就已占领地球。“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不是苏东坡的疯狂臆想,而是他将目睹后的事物呈现。诗歌的核心就是呈现。必须强调,沃尔科特与苏东坡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二人都将眼见的事物在诗歌中挽留,不同的是,二人呈现事物的目的有异。苏东坡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历史感怀,沃尔科特则是将事物的本质进行揭示。“碎浪”与“岩石”的接触是亘古不变的现象,沃尔科特在其中使用“交易”一词,不让人觉得他在标新立异,读者稍加思索便会认同,这其实是沃尔科特隐藏于提供的事物最深处的答案,它来自诗人长期的观察和思考。缺少这些行为,一个人也不可能成为诗人。
  短诗要求的快速转换在诗歌的下一段得到充分体现。沃尔科特的笔尖在瞬间指向有血有肉的生命。他选择了“雄狮”与“雌鹿”为代表。没有人否认,只要生活在大自然,就必然接受丛林法则的支配,其残酷的本质容易激起人的强烈情绪,沃尔科特又太知道诗歌的本性,时时要求写作者的冷静。冷静是深入本质的唯一途径。所以在“雄狮”与“雌鹿”之间,沃尔科特揭示的本质就是弱肉强食的“约定”以及弱者对强者含有的“恐怖的默许”。在强者面前,弱者的“惊惧”无能为力,“默许”就成为必然。这是人无法改变的生命与生命间的本质。对无法改变的,人能做的就是去“理解”。理解大自然的本性,理解万物自身蕴含的本性,理解万物与万物间、生命与生命间存在的某种“力量”。它无法由人勘测,更无法由人界定,但又无比真实地存在。
  如果说人要面对的就是真实,那么不得不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真实、面对真实,更难说能理解真实。人性具有的反讽始终存在于人的深处。所以,沃尔科特在这首诗的末段让自己出场,告诉读者他“永远不能理解”的对人的发现,那就是太多人总以为自己是一切的核心,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以为自己具有傲视一切的力量。这的确是人性非常核心的部分,有了这一核心,人才狂妄地将自己看成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但在真正的大自然面前,在真正能天荒地老的万物面前,人从来完成不了对永恒的挑战。沃尔科特虽说他对人的狂妄“永远不能理解”,实则是他更深地理解了人之外的力量存在,同时发现和承认人在这种力量面前的渺小和脆弱。这历来属于人的部分却从来得不到所有人的认同。所以,沃尔科特虽说他“永远不能理解”,真实的意思却不是他不能理解,而是从更深的层面点明人的本质属性。综合全诗来看,无不一行行揭示他经过观察和思索后发现的真相乃至真理。以“自诩”一词,沃尔科特有力地揭开了人的短视之处。没有指责,更没有解决方案的提出。人性不可改变,他就只能将他的理解呈现。本质坚硬的就呈现坚硬,本质可笑的就呈现可笑,这正是一个成熟诗人的写作圭臬。
  投身写作的人往往会纠缠怎么写和写什么。这其实是不太值得深究的伪命题。怎么写是技巧,写什么则是题材的攫取。沃尔科特这首短诗将二者结合得异常完美。技巧的完成并非要旷日持久,最终写出了什么才是关键。无所谓篇幅长短,写作始终要求的是视野,既指向外在也指向内在。对于人,沃尔科特真的“永远不能理解”吗?全诗告诉我们的是他太过理解,太过透彻地看穿人的全部,这恰恰是沃尔科特诗歌与自身“力量”的真正来源。
其他文献
1980年,我离开劳动了19年的缙云山农场,到了北碚文化馆。果园诗歌暂告一段落,新的环境新的生活让我眼界大开的同时也有点手足无措,因为我还没有从万事万物中捕捉新的诗意的能力,去了大海,看见浪花却仅仅是浪花。  是孩子挽救了我的诗歌!  那年冬天我在市里开文代会,并搭乘12点到站的夜班车回家。12月的夜晚空旷、静寂、无比寒冷!远远地,我看见在车站的路灯下在飘落的雪花里,站着两个小不点,就是我家的夏夏
期刊
诗是诗人的个人心灵史,是对不断出现的万事万物诗意的证明和澄清,是现实的照耀和时代的后视镜。诗是诗人自救的稻草,是一个人夜晚的那一线光亮,她不断救赎我们并不高贵的灵魂。她分析底色的能力和揭露真相的无畏,让人类时常羞愧。  敬畏诗歌,她有神性,我从来不敢懈怠。想写时我废寝忘食;写不出来时,我就一个字不写。能在大刊上发表当然开心,不能发我也不会嫉妒他人,写诗,是自己内心的事情。我热爱那些从村庄展翅的飞鸟
期刊
冬 天  冬天有绵长、飘扬的东西。像酒,但不是酒。与酒有关。像女人,但不是女人。与女人有关。冬天里的人恰恰没有睡眠,而是睁大眼睛醒着。不是因为寒冷,不是因为身体被包裹,不是因为悠闲,是因为灵魂的过。自由与迷醉。渴望与冒险。  凯尔泰斯  在我的感觉中,凯尔泰斯·伊姆莱比卡夫卡要亲切。读《另一个人》,我能感觉到他灵魂和语言的质量。我还不曾这样与某位作家一见钟情过。  凯尔泰斯不是多产的克隆型作家。他
期刊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中国新诗随着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的巨大变化而潮起潮落,四川大学的诗歌潮流也随着消长起伏。但川大的校园诗歌活动一直没有中断过,各个时期都不乏喜欢读诗写诗的师生。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新诗潮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师生投入新诗的写作。可惜那时缺乏刊载的园地,川大只有《锦江》等个别文学杂志的诗歌专栏刊载数量有限的校园诗歌,中文系1979年油印了一本诗集《心
期刊
散文诗是一个宽阔的文体。自波德莱尔提出这个概念,经过一个半世纪的酝酿与产出,各种能进入的领域,它都进入了。尤其是屠格涅夫、泰戈尔、纪伯伦、鲁迅等世界级作家在这个方向上的努力,使得散文诗成为了一种影响广泛的文体。虽然到时下争议仍然不断,但既成的事实已经无法否认它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存在了。楼肇明先生曾言:“散文诗是与人类精神世界、精神结晶、人生的意义、目的和价值,人的心灵、人性的深层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
期刊
沪渝道上  太阳从汽车后视镜升起  当你们的私车朝向老家的方向  回家需趁早。晨雾在游荡  乳白色横穿沪渝高速路  你不得不把车速放慢  它们浪荡到右侧的田野  油菜花的颜色稀释成淡黄  然后消散,油菜花的金黄复现  车上的三个人,回忆消逝的美景  你们不停地还乡,渴望着重见  车载音乐不可抑制地响起  吉普车欢快地驶向通往家园的高速路上  在身体的边陲  大巴顶篷堆放着藏民的行李  在车内最后一
期刊
诗歌是时代的号角,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文艺作品,尤其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充满激情、力量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诗歌。  但当下却出现一种怪状:诗人、诗歌成了部分国人眼中戏谑、调侃的最佳对象。概因讽刺诗人总是安全的,质疑诗歌总是能引发共鸣的。而令人不解的是,多数以“诗人”自居的骚客们对此竟毫不自知,依然在自己搭建起来的小小城堡中自得其乐、自鸣得意。笔者浅识,“怪状”终究只
期刊
一、诗与呈现  开车上山的高速路上,我想以后要和学生谈到这个话题。  诗不是表现,它是呈现。  最初写作者总是束缚在自我表现的套子里,急于表达自己的某个发现或者某个意念,把一个自我看得过重,在文章与诗行间不断地出现“我”。情感的表达也往往落入浪漫主义的抒写,缺乏对事物和情感进行审慎观察和直观把握,以我观物,或者说,将我的感情和意念强加于意象与事物上,这样表现出来的情感意念往往是飘忽无根的,抵达不了
期刊
持久写作的成熟诗人,其诗作中常常会呈现出反复萦绕的一种或多种幻象,犹如人的性格、说话的语调一样,它们既是命运性的,也是出自写作者的自觉选择和营建。在柳宗宣的诗歌中,一种幻象频繁可见:生死对话。由此幻象进入他的诗歌,虽然沉重,但或可探获理解这位诗人诗写的一条路径。  20年前柳宗宣在力作《上邮局》中回忆亡父:“在往邮局的路上/你不停地在体内跟我说话/要我好好过日子,有你和我在一起/还怕什么,几年前总
期刊
父亲和我  吕德安  父亲和我  我们并肩走着  秋雨稍歇  和前一阵雨  像隔了多年时光。  我们走在雨和雨  的间歇里  肩头清晰地靠在一起  却没有一句要说的话。  我们刚从屋子里出来  所以没有一句要说的话  这是长久生活在一起  造成的  滴水的声音像折下的一支细枝条。  像过冬的梅花  父亲的头发已经全白  但这近乎于一种灵魂  会使人不禁肃然起敬。  依然是熟悉的街道  熟悉的人要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