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力 量
德里克·沃尔科特
生命将不断把草叶砸进土里。
我羡慕这暴力;
爱情是铁。我羡慕
碎浪和岩石之间的野蛮的交易,
它们之间互相理解。
我甚至可以理解
奔跑的雄狮与惊惧的雌鹿之间的约定,
她眼中含有某种对恐怖的默许。
我将永远不能理解的
是这只野兽,他写下一切
并且自诩为生命的核心。
(西川 译)
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圣卢西亚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的作品素以语言繁密、技术复杂而使读者如走在崇山峻岭之中般艰辛。可其后,又不觉产生酣畅淋漓的精神满足。轻松的阅读只能算消遣,带不来真正的快感。沃尔科特也从来不想以轻松应时阅读。在他那里,写作本就是无比艰难之事,即便一首短诗,也必然蕴含丰富的人生经验,并从中提炼出思想的结晶。这首十一行的《力量》便是其短诗中的典范。
很多时候,读者总觉短诗可一挥而就,即使像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等那样的千古名篇,也容易看出它们并未经过作者提笔前的苦苦思索。但这样的作品可遇不可求。诗歌越短,要求的密度越大,尤其一首成功的短诗,不比创作一首长诗容易。长诗可以藏拙,短诗则字字都为整体服务。稍不留神,一字可毁全篇。
这首题为《力量》的诗名看起来简单,稍作深究,又会觉得所指不明。“力量”不是一个名词,名词的特点是对应物明确。沃尔科特以此为题,读者不免要问,沃尔科特以为的“力量”究竟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感受可以被他指认为力量?
诗歌的第一句就令人体会“力量”的来临:“生命将不断把草叶砸进土里”,这行奇峰突起的起笔令读者猝不及防。我们看不到任何铺垫,似乎只一个瞬间,沃尔特克就将一种突如其来的感受转换成一幅张力十足的画面。劈面而来的“生命”既不是指“我”,也不是指某个人,而是旷古时空中的某种力量。沃尔科特将其确定为“生命”,就意味着诗人对冥昭瞢暗的事物有自己思索后的判断。也许,那种事物就是隐身于时空的历史、血脉、文明、野蛮等不能目睹的种种,它们结合成诗人感受中的“暴力”。也只有这种冥冥中的力量,才可将“草叶砸进土里”,而土里同样有种力量,可以使“草叶”不可思议地生长。这种虚实相生的笔触使我们感到,能改变人、改变历史的往往就是这些“暴力”。当诗人觉察到个人无法与孕育“暴力”的神秘抗衡之时,就不禁感到“羡慕”。那不是人具有的力量,所以,沃尔科特像在告诉我们,人的确是生命,却不是高于一切生命之上的生命。
该诗随后出现的“爱情是铁”,看似游离之句,实则表明沃尔科特眼中人类的基础。毕竟,不论沃尔科特感受到什么,总希望人的基础是一切事物的基础,但他终究服从生活交给他的判断,所以,他接踵而来的下一笔就毫不迟疑地转换到“碎浪与岩石”之间。二者是地球最原始的構成,在人类出现之前,碎浪与岩石就已占领地球。“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不是苏东坡的疯狂臆想,而是他将目睹后的事物呈现。诗歌的核心就是呈现。必须强调,沃尔科特与苏东坡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二人都将眼见的事物在诗歌中挽留,不同的是,二人呈现事物的目的有异。苏东坡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历史感怀,沃尔科特则是将事物的本质进行揭示。“碎浪”与“岩石”的接触是亘古不变的现象,沃尔科特在其中使用“交易”一词,不让人觉得他在标新立异,读者稍加思索便会认同,这其实是沃尔科特隐藏于提供的事物最深处的答案,它来自诗人长期的观察和思考。缺少这些行为,一个人也不可能成为诗人。
短诗要求的快速转换在诗歌的下一段得到充分体现。沃尔科特的笔尖在瞬间指向有血有肉的生命。他选择了“雄狮”与“雌鹿”为代表。没有人否认,只要生活在大自然,就必然接受丛林法则的支配,其残酷的本质容易激起人的强烈情绪,沃尔科特又太知道诗歌的本性,时时要求写作者的冷静。冷静是深入本质的唯一途径。所以在“雄狮”与“雌鹿”之间,沃尔科特揭示的本质就是弱肉强食的“约定”以及弱者对强者含有的“恐怖的默许”。在强者面前,弱者的“惊惧”无能为力,“默许”就成为必然。这是人无法改变的生命与生命间的本质。对无法改变的,人能做的就是去“理解”。理解大自然的本性,理解万物自身蕴含的本性,理解万物与万物间、生命与生命间存在的某种“力量”。它无法由人勘测,更无法由人界定,但又无比真实地存在。
如果说人要面对的就是真实,那么不得不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真实、面对真实,更难说能理解真实。人性具有的反讽始终存在于人的深处。所以,沃尔科特在这首诗的末段让自己出场,告诉读者他“永远不能理解”的对人的发现,那就是太多人总以为自己是一切的核心,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以为自己具有傲视一切的力量。这的确是人性非常核心的部分,有了这一核心,人才狂妄地将自己看成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但在真正的大自然面前,在真正能天荒地老的万物面前,人从来完成不了对永恒的挑战。沃尔科特虽说他对人的狂妄“永远不能理解”,实则是他更深地理解了人之外的力量存在,同时发现和承认人在这种力量面前的渺小和脆弱。这历来属于人的部分却从来得不到所有人的认同。所以,沃尔科特虽说他“永远不能理解”,真实的意思却不是他不能理解,而是从更深的层面点明人的本质属性。综合全诗来看,无不一行行揭示他经过观察和思索后发现的真相乃至真理。以“自诩”一词,沃尔科特有力地揭开了人的短视之处。没有指责,更没有解决方案的提出。人性不可改变,他就只能将他的理解呈现。本质坚硬的就呈现坚硬,本质可笑的就呈现可笑,这正是一个成熟诗人的写作圭臬。
投身写作的人往往会纠缠怎么写和写什么。这其实是不太值得深究的伪命题。怎么写是技巧,写什么则是题材的攫取。沃尔科特这首短诗将二者结合得异常完美。技巧的完成并非要旷日持久,最终写出了什么才是关键。无所谓篇幅长短,写作始终要求的是视野,既指向外在也指向内在。对于人,沃尔科特真的“永远不能理解”吗?全诗告诉我们的是他太过理解,太过透彻地看穿人的全部,这恰恰是沃尔科特诗歌与自身“力量”的真正来源。
德里克·沃尔科特
生命将不断把草叶砸进土里。
我羡慕这暴力;
爱情是铁。我羡慕
碎浪和岩石之间的野蛮的交易,
它们之间互相理解。
我甚至可以理解
奔跑的雄狮与惊惧的雌鹿之间的约定,
她眼中含有某种对恐怖的默许。
我将永远不能理解的
是这只野兽,他写下一切
并且自诩为生命的核心。
(西川 译)
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圣卢西亚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的作品素以语言繁密、技术复杂而使读者如走在崇山峻岭之中般艰辛。可其后,又不觉产生酣畅淋漓的精神满足。轻松的阅读只能算消遣,带不来真正的快感。沃尔科特也从来不想以轻松应时阅读。在他那里,写作本就是无比艰难之事,即便一首短诗,也必然蕴含丰富的人生经验,并从中提炼出思想的结晶。这首十一行的《力量》便是其短诗中的典范。
很多时候,读者总觉短诗可一挥而就,即使像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等那样的千古名篇,也容易看出它们并未经过作者提笔前的苦苦思索。但这样的作品可遇不可求。诗歌越短,要求的密度越大,尤其一首成功的短诗,不比创作一首长诗容易。长诗可以藏拙,短诗则字字都为整体服务。稍不留神,一字可毁全篇。
这首题为《力量》的诗名看起来简单,稍作深究,又会觉得所指不明。“力量”不是一个名词,名词的特点是对应物明确。沃尔科特以此为题,读者不免要问,沃尔科特以为的“力量”究竟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感受可以被他指认为力量?
诗歌的第一句就令人体会“力量”的来临:“生命将不断把草叶砸进土里”,这行奇峰突起的起笔令读者猝不及防。我们看不到任何铺垫,似乎只一个瞬间,沃尔特克就将一种突如其来的感受转换成一幅张力十足的画面。劈面而来的“生命”既不是指“我”,也不是指某个人,而是旷古时空中的某种力量。沃尔科特将其确定为“生命”,就意味着诗人对冥昭瞢暗的事物有自己思索后的判断。也许,那种事物就是隐身于时空的历史、血脉、文明、野蛮等不能目睹的种种,它们结合成诗人感受中的“暴力”。也只有这种冥冥中的力量,才可将“草叶砸进土里”,而土里同样有种力量,可以使“草叶”不可思议地生长。这种虚实相生的笔触使我们感到,能改变人、改变历史的往往就是这些“暴力”。当诗人觉察到个人无法与孕育“暴力”的神秘抗衡之时,就不禁感到“羡慕”。那不是人具有的力量,所以,沃尔科特像在告诉我们,人的确是生命,却不是高于一切生命之上的生命。
该诗随后出现的“爱情是铁”,看似游离之句,实则表明沃尔科特眼中人类的基础。毕竟,不论沃尔科特感受到什么,总希望人的基础是一切事物的基础,但他终究服从生活交给他的判断,所以,他接踵而来的下一笔就毫不迟疑地转换到“碎浪与岩石”之间。二者是地球最原始的構成,在人类出现之前,碎浪与岩石就已占领地球。“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不是苏东坡的疯狂臆想,而是他将目睹后的事物呈现。诗歌的核心就是呈现。必须强调,沃尔科特与苏东坡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二人都将眼见的事物在诗歌中挽留,不同的是,二人呈现事物的目的有异。苏东坡是为了抒发自己的历史感怀,沃尔科特则是将事物的本质进行揭示。“碎浪”与“岩石”的接触是亘古不变的现象,沃尔科特在其中使用“交易”一词,不让人觉得他在标新立异,读者稍加思索便会认同,这其实是沃尔科特隐藏于提供的事物最深处的答案,它来自诗人长期的观察和思考。缺少这些行为,一个人也不可能成为诗人。
短诗要求的快速转换在诗歌的下一段得到充分体现。沃尔科特的笔尖在瞬间指向有血有肉的生命。他选择了“雄狮”与“雌鹿”为代表。没有人否认,只要生活在大自然,就必然接受丛林法则的支配,其残酷的本质容易激起人的强烈情绪,沃尔科特又太知道诗歌的本性,时时要求写作者的冷静。冷静是深入本质的唯一途径。所以在“雄狮”与“雌鹿”之间,沃尔科特揭示的本质就是弱肉强食的“约定”以及弱者对强者含有的“恐怖的默许”。在强者面前,弱者的“惊惧”无能为力,“默许”就成为必然。这是人无法改变的生命与生命间的本质。对无法改变的,人能做的就是去“理解”。理解大自然的本性,理解万物自身蕴含的本性,理解万物与万物间、生命与生命间存在的某种“力量”。它无法由人勘测,更无法由人界定,但又无比真实地存在。
如果说人要面对的就是真实,那么不得不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发现真实、面对真实,更难说能理解真实。人性具有的反讽始终存在于人的深处。所以,沃尔科特在这首诗的末段让自己出场,告诉读者他“永远不能理解”的对人的发现,那就是太多人总以为自己是一切的核心,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以为自己具有傲视一切的力量。这的确是人性非常核心的部分,有了这一核心,人才狂妄地将自己看成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但在真正的大自然面前,在真正能天荒地老的万物面前,人从来完成不了对永恒的挑战。沃尔科特虽说他对人的狂妄“永远不能理解”,实则是他更深地理解了人之外的力量存在,同时发现和承认人在这种力量面前的渺小和脆弱。这历来属于人的部分却从来得不到所有人的认同。所以,沃尔科特虽说他“永远不能理解”,真实的意思却不是他不能理解,而是从更深的层面点明人的本质属性。综合全诗来看,无不一行行揭示他经过观察和思索后发现的真相乃至真理。以“自诩”一词,沃尔科特有力地揭开了人的短视之处。没有指责,更没有解决方案的提出。人性不可改变,他就只能将他的理解呈现。本质坚硬的就呈现坚硬,本质可笑的就呈现可笑,这正是一个成熟诗人的写作圭臬。
投身写作的人往往会纠缠怎么写和写什么。这其实是不太值得深究的伪命题。怎么写是技巧,写什么则是题材的攫取。沃尔科特这首短诗将二者结合得异常完美。技巧的完成并非要旷日持久,最终写出了什么才是关键。无所谓篇幅长短,写作始终要求的是视野,既指向外在也指向内在。对于人,沃尔科特真的“永远不能理解”吗?全诗告诉我们的是他太过理解,太过透彻地看穿人的全部,这恰恰是沃尔科特诗歌与自身“力量”的真正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