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记录复兴民艺
记录民艺是一种舍不得的情怀,但更有甚者,记录民艺是为民艺复兴与创新做准备。他们更年轻,愿意整合自身的资源并为民艺努力,挽救社会形象、出书、办展、做衍生品……让民艺换一种方式存活。
“我是民艺的记录者。透过这些工艺,让我看到美丽的物件,驱使我进入这个领域,用出版的方式将它们记录下来。”——蔡仕伟
谈到民艺,许多人会觉得离自己生活很遥远。在固有的观念里,许多人也认为民艺是老旧的,不复合现代审美的。实际上,许多民间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里,一直紧紧依存在老百姓的生活里。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无一不含。不仅是实用的器物,民艺甚至还反应了与老百姓有关的精神追求与信仰寄托。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越来越习惯“快捷键”似的生活方式,许多有意义和价值的民间艺术就这么被快节奏的生活给甩在了身后……2011年,蔡仕伟决心停止一切商业设计,踏上民间寻艺之旅,聆听民间艺术发出的声音,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
始于兴趣
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用来形容蔡仕伟的人生轨迹,挺合适。20世纪70年代初出生在台湾的蔡仕伟,从小就喜欢去庙宇里观看、触摸那些精雕细琢的壁画、木刻、石雕、彩绘……虽然对只有几岁的小孩子来说,还不能懂得这些技艺、色彩里蕴藏的内容和精神,但却能让年幼的蔡仕伟长时间流连在殿堂,以至于到了饭点忘了归家。那时候,台湾小城里还留有许多制作、编织、修补各种生活器物的铺子,这些铺子也成了幼时的蔡仕伟一待便可以待一整天的地方,安安静静坐在那里看师傅们劳作的双手,仔仔细细观察每一个步骤,直到器物最终完成。
随着年纪渐长,蔡仕伟开始有意识地阅读关于民艺方面的书籍,了解关于民间文化的知识。这大约是一种无意识的选择,依从内心的兴趣爱好,朝着某个方向前进。21岁时,蔡仕伟从台湾来到北京,一住就是20年。他说:“虽然台湾在民艺保护方面做得不错,但文化根基属于闽南文化,这仅仅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而北京,有多样且丰富的民艺,何况这里才是中国人的根。”蔡仕伟在北京的日子,去了故宫不下100次,走遍了北京城的胡同小巷,跟大爷大妈各种侃大山……他偏爱这样的生活味道,质朴却浓郁。
做了20多年平面设计,蔡仕伟获得国内外大奖无数,却突然在2011年决定停止一切商业设计工作,专心从事民艺的记录与保护。“其实我们每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在生活中都一直在接触、使用着民艺。”蔡仕伟在采访中谈到:“喝水的杯子,无论是玻璃、瓷器还是木器,虽然是由现代化机械生产,但也是从传统工艺与器具演化发展而来的。所以,民艺是深刻耕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而我,只能算是民艺的记录者,并非拜师学艺的实践者。眼看这些渐渐消失的传统民艺,觉得非常可惜,所以动了念头驱使我进入这个领域,用出版的方式将它们记录下来。”
《首抄本》、《守艺人》、《集物志》是蔡仕伟这三年来独立出版的三本刊物。分别从工艺、手艺及收藏的角度,去挖掘、记录和整理民间艺术。而所有关乎出版的繁琐事情,全都由蔡仕伟和女朋友小馗两个人完成:选题、采访、编辑、整理以及书刊的设计。这让很多人惊讶不已。
终于智慧
蔡仕伟在许多演讲结束时会常常说:“我们用几天的时间采访,去记录每一项工艺从头到尾的工序,艺人们几乎花费了半生甚至一生才有的成果,在几天之内看到全部过程,这难道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吗?”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审美、价值观也发生着变化,会不知不觉随着社会潮流去衡量事物存在的必要性,民艺也一样。尽管我们一再强调慢生活,但也不得不承认,过去人们为了做出一个物件,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这既不符合市场经济量产原则,也不能得到足够的经济收入。这也是为什么,有一部分手艺人境况窘迫,手艺后继无人;但同时,也有一部分手艺,有机会与现代化工具相结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但这些状况,在蔡仕伟看来,都不应该是手艺人去思考的事,而是更多受过现代教育,处于现代生活当中,且能感受细腻、体会到现代需求的我们应该去思考、行动,尽绵薄之力的事。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庞大,面对许许多多面临类似境况的民间艺术,蔡仕伟决定从工艺的珍稀程度做考量,对选题进行取舍。2011年8月,蔡仕伟和小馗专程从北京到浙江东源村,采访木活字印刷技术,算是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民艺记录之旅。实际上,为了资料的丰富与更真实的记录,蔡仕伟前后三次进村。所有内容,全都详实地记录在《首抄本》这本书里,从历史发展到工艺技术。如果说《首抄本》更关注工艺,那么此后出版的《守艺人》,蔡仕伟则是尝试从人的角度去发掘技艺背后的故事,不管是一次可以切割50张宣纸的民间手艺人赵权,还是87岁高龄的老河口木版年画非遗大师陈义文,都能从他们的故事里,读到一种坚持,一辈子就做这一件事的坚持。而这种坚持,让人有些心酸,但也给到像蔡仕伟这样致力于记录民间艺术的人更多的动力。最近一期出版的《集物志》集的是火花,其中的内容对热衷收藏的蔡仕伟来说简直信手拈来,但蔡仕伟并不想将它做成一本纯粹读图的书。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去了解和学习不同时代关于火花的知识,整本书的设计更是获得了德国红点奖。对于参加红点奖的评选,蔡仕伟也没有避讳:“这也是获得更广泛关注与传播的途径。”
守艺精神
三本独立刊物出版以后,很多出版机构与蔡仕伟联系,希望能有后续刊物的出版合作;也有一些机构希望能与蔡仕伟合作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延伸,但都被蔡仕伟谢绝。并非不合适,毕竟整个团队目前只有蔡仕伟与小馗两个人,实在没有精力分散做其他工作,这样也能最大限度地保有整个项目的相对独立性与纯粹性。
随着刊物的出版、销售,更多人开始关注民艺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愿意投入、参与到民艺的各种相关工作中。“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意识,自发去了解感兴趣的工艺技术、关注老手艺人的生活状况,即使不能做出实质上的帮助,作为文化精神的修养,也是很好的。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些精湛技术和背后深藏的精神,发自心底愿意使用这些产品时,良性的循环就形成了。”蔡仕伟如是说。
也许正是蔡仕伟安稳而平和的态度,才让他在记录民艺这件事上做得更纯粹。在采访中,他对于“复兴”二字并不认同,认为“过誉也言之过早”。他也多次强调:“我们是民艺的记录者”。在目前,他只想把计划的事情一一做好,至于评价,对他来说无关重要;至于金钱,散去后留下民艺的记录,也算满足。他认为记录是民艺工作的根,只有不断推广,让更多人知道,才有机会使民间艺术被保留、转化。如果,随着三本刊物的出版,其中的内容被更多人重视,让这些原本岌岌可危的手艺得到更多人关注,让处于尴尬境地的老艺人生活得到改善,也不失为一个美好的夙愿。
“坐得住朝朝夕夕,耐得住年年岁岁,才能做得出好物件”。对手艺人如此,对坚持民艺记录的蔡仕伟来说,也是如此。
采访手记:
蔡先生是少有的、还愿意用文字来做交流的人。20多条问题,一条条仔仔细细敲打出文字回答,还细心用颜色区分。虽未曾谋面,但当我收到邮件,着实感觉温暖。可惜,笔头功夫实在有限,蔡先生想要表达的观点,未能逐一呈现,实在汗颜。
记录民艺是一种舍不得的情怀,但更有甚者,记录民艺是为民艺复兴与创新做准备。他们更年轻,愿意整合自身的资源并为民艺努力,挽救社会形象、出书、办展、做衍生品……让民艺换一种方式存活。
“我是民艺的记录者。透过这些工艺,让我看到美丽的物件,驱使我进入这个领域,用出版的方式将它们记录下来。”——蔡仕伟
谈到民艺,许多人会觉得离自己生活很遥远。在固有的观念里,许多人也认为民艺是老旧的,不复合现代审美的。实际上,许多民间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里,一直紧紧依存在老百姓的生活里。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无一不含。不仅是实用的器物,民艺甚至还反应了与老百姓有关的精神追求与信仰寄托。只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越来越习惯“快捷键”似的生活方式,许多有意义和价值的民间艺术就这么被快节奏的生活给甩在了身后……2011年,蔡仕伟决心停止一切商业设计,踏上民间寻艺之旅,聆听民间艺术发出的声音,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
始于兴趣
俗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用来形容蔡仕伟的人生轨迹,挺合适。20世纪70年代初出生在台湾的蔡仕伟,从小就喜欢去庙宇里观看、触摸那些精雕细琢的壁画、木刻、石雕、彩绘……虽然对只有几岁的小孩子来说,还不能懂得这些技艺、色彩里蕴藏的内容和精神,但却能让年幼的蔡仕伟长时间流连在殿堂,以至于到了饭点忘了归家。那时候,台湾小城里还留有许多制作、编织、修补各种生活器物的铺子,这些铺子也成了幼时的蔡仕伟一待便可以待一整天的地方,安安静静坐在那里看师傅们劳作的双手,仔仔细细观察每一个步骤,直到器物最终完成。
随着年纪渐长,蔡仕伟开始有意识地阅读关于民艺方面的书籍,了解关于民间文化的知识。这大约是一种无意识的选择,依从内心的兴趣爱好,朝着某个方向前进。21岁时,蔡仕伟从台湾来到北京,一住就是20年。他说:“虽然台湾在民艺保护方面做得不错,但文化根基属于闽南文化,这仅仅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而北京,有多样且丰富的民艺,何况这里才是中国人的根。”蔡仕伟在北京的日子,去了故宫不下100次,走遍了北京城的胡同小巷,跟大爷大妈各种侃大山……他偏爱这样的生活味道,质朴却浓郁。
做了20多年平面设计,蔡仕伟获得国内外大奖无数,却突然在2011年决定停止一切商业设计工作,专心从事民艺的记录与保护。“其实我们每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在生活中都一直在接触、使用着民艺。”蔡仕伟在采访中谈到:“喝水的杯子,无论是玻璃、瓷器还是木器,虽然是由现代化机械生产,但也是从传统工艺与器具演化发展而来的。所以,民艺是深刻耕植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而我,只能算是民艺的记录者,并非拜师学艺的实践者。眼看这些渐渐消失的传统民艺,觉得非常可惜,所以动了念头驱使我进入这个领域,用出版的方式将它们记录下来。”
《首抄本》、《守艺人》、《集物志》是蔡仕伟这三年来独立出版的三本刊物。分别从工艺、手艺及收藏的角度,去挖掘、记录和整理民间艺术。而所有关乎出版的繁琐事情,全都由蔡仕伟和女朋友小馗两个人完成:选题、采访、编辑、整理以及书刊的设计。这让很多人惊讶不已。
终于智慧
蔡仕伟在许多演讲结束时会常常说:“我们用几天的时间采访,去记录每一项工艺从头到尾的工序,艺人们几乎花费了半生甚至一生才有的成果,在几天之内看到全部过程,这难道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吗?”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审美、价值观也发生着变化,会不知不觉随着社会潮流去衡量事物存在的必要性,民艺也一样。尽管我们一再强调慢生活,但也不得不承认,过去人们为了做出一个物件,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这既不符合市场经济量产原则,也不能得到足够的经济收入。这也是为什么,有一部分手艺人境况窘迫,手艺后继无人;但同时,也有一部分手艺,有机会与现代化工具相结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但这些状况,在蔡仕伟看来,都不应该是手艺人去思考的事,而是更多受过现代教育,处于现代生活当中,且能感受细腻、体会到现代需求的我们应该去思考、行动,尽绵薄之力的事。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庞大,面对许许多多面临类似境况的民间艺术,蔡仕伟决定从工艺的珍稀程度做考量,对选题进行取舍。2011年8月,蔡仕伟和小馗专程从北京到浙江东源村,采访木活字印刷技术,算是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民艺记录之旅。实际上,为了资料的丰富与更真实的记录,蔡仕伟前后三次进村。所有内容,全都详实地记录在《首抄本》这本书里,从历史发展到工艺技术。如果说《首抄本》更关注工艺,那么此后出版的《守艺人》,蔡仕伟则是尝试从人的角度去发掘技艺背后的故事,不管是一次可以切割50张宣纸的民间手艺人赵权,还是87岁高龄的老河口木版年画非遗大师陈义文,都能从他们的故事里,读到一种坚持,一辈子就做这一件事的坚持。而这种坚持,让人有些心酸,但也给到像蔡仕伟这样致力于记录民间艺术的人更多的动力。最近一期出版的《集物志》集的是火花,其中的内容对热衷收藏的蔡仕伟来说简直信手拈来,但蔡仕伟并不想将它做成一本纯粹读图的书。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去了解和学习不同时代关于火花的知识,整本书的设计更是获得了德国红点奖。对于参加红点奖的评选,蔡仕伟也没有避讳:“这也是获得更广泛关注与传播的途径。”
守艺精神
三本独立刊物出版以后,很多出版机构与蔡仕伟联系,希望能有后续刊物的出版合作;也有一些机构希望能与蔡仕伟合作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延伸,但都被蔡仕伟谢绝。并非不合适,毕竟整个团队目前只有蔡仕伟与小馗两个人,实在没有精力分散做其他工作,这样也能最大限度地保有整个项目的相对独立性与纯粹性。
随着刊物的出版、销售,更多人开始关注民艺的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愿意投入、参与到民艺的各种相关工作中。“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意识,自发去了解感兴趣的工艺技术、关注老手艺人的生活状况,即使不能做出实质上的帮助,作为文化精神的修养,也是很好的。当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些精湛技术和背后深藏的精神,发自心底愿意使用这些产品时,良性的循环就形成了。”蔡仕伟如是说。
也许正是蔡仕伟安稳而平和的态度,才让他在记录民艺这件事上做得更纯粹。在采访中,他对于“复兴”二字并不认同,认为“过誉也言之过早”。他也多次强调:“我们是民艺的记录者”。在目前,他只想把计划的事情一一做好,至于评价,对他来说无关重要;至于金钱,散去后留下民艺的记录,也算满足。他认为记录是民艺工作的根,只有不断推广,让更多人知道,才有机会使民间艺术被保留、转化。如果,随着三本刊物的出版,其中的内容被更多人重视,让这些原本岌岌可危的手艺得到更多人关注,让处于尴尬境地的老艺人生活得到改善,也不失为一个美好的夙愿。
“坐得住朝朝夕夕,耐得住年年岁岁,才能做得出好物件”。对手艺人如此,对坚持民艺记录的蔡仕伟来说,也是如此。
采访手记:
蔡先生是少有的、还愿意用文字来做交流的人。20多条问题,一条条仔仔细细敲打出文字回答,还细心用颜色区分。虽未曾谋面,但当我收到邮件,着实感觉温暖。可惜,笔头功夫实在有限,蔡先生想要表达的观点,未能逐一呈现,实在汗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