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钢用在刀刃上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s4520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如果这次考试我的计算题都做对了,你给我什么奖励啊?”
  “老师,如果我帮小北倒了垃圾,你奖励我什么啊?”
  “老师,你让我好好写作业,行,那我把作业写好了,你奖励我啥呀?”
  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对学生总是采取“利诱”的招数。一开始,这一招挺管用的,在各种奖励的刺激下,孩子们学习得热火朝天,干活干得浑身有劲。
  不过,渐渐地,我发现情况不对了,孩子们开始学会讲条件了。“老师,你要是不给点小奖品,我就不写作业了!”面对众多“要挟”,我越来越头疼。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我反复思考。教师该给学生奖励吗?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运用奖励措施呢?该给学生什么程度的奖励呢?各种奖励措施该如何搭配呢?
  教师该如何给学生奖励
  心理学家马克·莱珀和大卫·加兰对幼儿园一个班的孩子进行了几天观察,找出一些把自由活动时间用于画画的孩子,然后研究人员把这些爱画画的孩子分成了3组,观察对这些孩子喜欢的活动进行奖励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第一组是期待奖励组。研究人员拿出一张“好孩子”奖状,用蓝色的缎带装饰,上面还写着学生的名字,告诉孩子们,画画就能得到这张奖状,然后他们问有没有人愿意画画。
  第二组是不期待奖励组。研究人员只是问孩子们愿不愿意画画,如果有人愿意,等课程结束后,就会给他们一张“好孩子”奖状。
  第三组是无奖励组。研究人员只问孩子们想不想画画,但是没有许诺会给他们奖状。
  两周以后,研究人员再次回到教室。发现不期待奖励组和无奖励组的孩子和实验前一样,饶有兴致地画画,画画的时间也与之前大致相当,但是期待奖励组的孩子花在画画上的时间却少了很多,兴趣也没有之前那么大了。尽管只有两周时间,但这些诱人的奖励还是把游戏变成了任务。
  许多研究过这组实验的教师对奖励深恶痛绝,认为奖励会破坏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其实不然,奖励并不是“性本恶”,之前的实验也说明:当孩子们不期待奖励的时候,奖励对他们的内在积极性并没有什么影响,只有有条件的奖励——如果你做这个,那我就奖励你那个,才会产生负面的效果。
  也就是说,奖励只有使用不当才会产生弊病,不当的奖励会使学生的关注面变窄。教师都倾向于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也不能忽视外部奖励的意义,有时,一个小小的奖励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不能让奖励左右了学生的价值观
  获得奖励并不是孩子做事情的唯一动机,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孝心、善良的内心等各种非物质的内在动因都可能驱使学生去做某件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尽量不要用物质奖励去激励学生。如,小南和小北是班上的一对好哥们,总是形影不离,小南主动帮助小北倒垃圾,这时候,如果老师说,小南,你再多帮同学倒几次垃圾我就奖励你一个本子。老师的出发点可能是为了鼓励小南多帮助同学,但是学生就会把帮忙倒垃圾和获得物质奖励联系起来。原本出于友谊的帮助、善良的品行就变成了获得奖励的一个途径,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被扭曲了。
  对于学生本来就喜欢的事情或者是学生因为非物质内在动因本来就能够做到的事情,物质奖励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要吝啬口头上的表扬。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情况下运用奖励才是合适的呢?
  要用奖励促使学生养成一个好习惯。学生往往能根据短期的可预见结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培养学生养成一个新的习惯,有必要在学生每次表现出好习惯时给予奖励,一开始可以奖励得频繁一些,一旦养成了这个习惯,就可以变每次奖励为间或奖励直至取消,但是要一直对学生正在形成的习惯保持高要求。比如,班上有的学生不愿意收拾自己的桌椅板凳,不注重保持教室清洁卫生,这时,教师可以用适当的奖励激励学生,让学生养成注意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等学生慢慢养成了这个习惯,就不用教师的奖励了。当然,教师要向学生强调这些事情本身的意义。
  教师的奖励要成为学生遇到困难时的“助推剂”。学生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刚开始可能是出于兴趣,后期可能会觉得枯燥或者遇到一些困难想要放弃,这个时候,适当的外部刺激是必要的。比如,刚刚开始学习数学新知识点时,全体学生都兴致高昂,但是一段时间以后,有些学生因为学习困难,就慢慢丧失兴致了。开始的兴趣刺激动力不足了,那么就需要后期的奖励刺激了,这个时候,教师的奖励可以帮助学生度过困难期,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和动力,给学生一个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
  奖励要考虑对学生是否有吸引力,要起到教育作用
  我们对学生进行奖励的终极目标是帮助他们实现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化,最终实现“去奖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很多时候,学生为了奖励才表现好或取得好成绩,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应该引导他们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内在价值。
  奖励的物品不分高低贵贱,教师对学生的奖励也不一定非要是精神奖励或者物质奖励,可以相互结合,有趣的奖品可能更讨学生喜欢。比如,给学生的家长打表扬电话;奖励学生使用彩色粉笔;给学生做图书管理员帮手的机会;允许学生邀请其他班的一个朋友来班里共进午餐;奖励学生按自己的意愿换座位;还可以满足學生跟老师共进午餐的小心愿;在游戏中学生可以优先选择做主持人等。又或者是书店或体育用品店的礼券、电影票或体育比赛门票、图书、杂志、计步器等。
  教师对于不同的学生,奖励也应该各有特色。每个学生的需求不同,个性不同,教师奖励学生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不同的奖励,这样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激励效果。如果只是单纯的批量性的奖励,那么奖励的成效会大打折扣。
  总之,教师要把特色化、个性化的奖励用在刀刃上,用在关键处,同时,奖励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认识到所做事情本身的价值。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刘店学校)
其他文献
木马计发生在著名的特洛伊战争中。  1 公元前十六世纪前后,古希腊人在今天的达达尼尔海峡附近(今土耳其境内)建立了它的殖民城市特洛伊。公元前十二世纪初,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前往希腊斯巴达国王墨涅拉奥斯王宫做客,受到了墨涅拉奥斯的盛情款待。墨涅拉奥斯的妻子海伦是古希腊最美丽的女人,帕里斯对她一见钟情。在墨涅拉奥斯有事离开王宫的日寸候,帕里斯教唆海伦离开丈夫和孩子,跟他一起回特洛伊。  2 墨涅拉奥斯回到
首先,要从这个起点出发,沿路找到隐藏的“秘密”,到达终点。请找出正确的路线。  同学们发现两包古代贝壳币。  A包乘以2的话比B包乘以3多2个,A包拿出2个给B包,正好平分,两包各有多少贝壳币?(提示:总数不超过30个。  注意:有一个想偷窃文物的贼躲在暗处,抓住他!小心他有凶器!  古建筑研究学院的同学们来到一个古代建筑群,他们要进行考古发现及保护工作,这个建筑群位于一片丛林之中,里面藏着不少有
布鲁斯他们往前走,发现了一个岔路口。他们抓了三个小妖,询问他们哪条路是正确的。已知三个小妖中只有—个会说实话:a说b在说谎,b说c在说谎,c说a、b都在说谎。哪个小妖说的是实话呢?
“学会与他人共处”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关键技能之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一技能的培养。看看孩子们参加的各种培训班,基本囊括了语、数、英、音、体、美等所有学科,或为了巩固知识、或为了培养特长、或想要提升思维能力,却唯独忽视了交往能力。有人说隐在其中,只要孩子不在家里窝着,就是一种交往。诚然,交往是需要落实在体验中的,但仅仅体验一下就够了吗?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谈小学生交往
溶溶月色洒在海面上,汤米紧张地注视着正在排队准备登上祥龙号游轮的人群。白芷耷拉着脑袋,魂不守舍地排在队伍当中。冷风吹过,白芷把披在身上的羊毛外套拉了拉,紧紧地把身体包裹起来。当她回过头的时候,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眼前一晃而过。一眨眼,那个黑色的影子就已经不见了。是谁呢?看身形这么熟悉。白芷想了很久,可脑袋里一片空白。  “喂!轮到你了,还不快点上船?”船员催促着游客赶紧登上祥龙号。  忽然间,白芷
人类卫生习惯的进化史  对现代人来说,每天洗澡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是,古代的人并不是这样想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清洁”和“肮脏”的定义经历过多次变化和修正……  洗澡  清洁用具  橄榄油 刮刀  罗马人洗澡时会先往身上涂橄榄油,然后再用一把刮刀刮皮肤。埃及人用尼罗河的淤泥搓澡,之后再用炉灰和陶土来擦身子。  卫生课  20世纪初,欧洲小学生有算术课、地理课……还有卫生课,老师会教他们如何防治
美术学校搞了一次暑假展览,里面都是些搞怪的作品,比如高达造型的现代雕塑、很大的迷宫壁画等等,看起来很有意思,大家进去转转吧。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魂”——班级凝聚力,它是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产生的对班级的归属感,是班级建设的动力。一个有凝聚力的班级,能够做好每一件事;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班级,学生遇到事情会你推我,我推你。人人都不愿意做事,这是班级管理的大忌。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强化班级凝聚力呢?  确定共识性班级目标  每个有凝聚力的班级都有一个共识性班级目标。在一个有共识目标的集体中生活与学习,学生会有一种优越感和
猴哥的QQ号:493827950,欢迎小朋友给猴哥留言。  猴哥:  你好。我从2005年就开始看《小猕猴智力画刊》,我很喜欢“奥运跷跷板”这个栏目。我喜欢打乒乓球,希望叔叔、阿姨能将乒乓球运动的介绍刊登出来,让我了解该运动的比赛规则,好打赢我的同学。另外,我马上要过生日了,希望猴哥能送我一份生日礼物。  黑龙江省望奎县城建局家属楼2单元402室(邮编:152100)徐伟强  “奥运跷跷板”栏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