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教学话语权反思与建构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oms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目标在于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虽然许多专家学者在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做出了极大努力且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知识经济到来,社会对于高校培养的学生的要求也发生着质的变化,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的教学话语进行反思和重构,以期更好地认识大学英语课堂话语特征,让学生拥有更多更有效的课堂话语权,以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话语权;反思与建构
  【作者简介】刘丽萍(1989-),女,汉族,四川自贡人,英美文学专业,硕士,现执教于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一、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话语与权力
  话语就是使用的语言(Cook,1989),而米歇尔.福柯将话语与社会联系,从宏观上深刻剖析话语的内涵,“话语和社会实践是构成知识的方式,是主体性和权力关系的形式,这些在知识和权力关系中都有体现。话语不仅是思考和产生意义的方式。他们构成了身体的‘本性’,无意识的、有意识的心灵和他们想要统治对象的情感生活。”教师话语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对课堂管理必不可少,也是学生语言习得的重要途径,还是“学习者能接受的可理解目标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德国当代哲学家H.Gadamer说过“世界存在于语言之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言说主体,是学生通往神奇世界大门的领路人,具有象征权力的附着物——知识,通常被认为真理的化身。知识是权力的眼睛,但凡其目光所及之处,无不以真理的形式为权力据理力争。知识无处不在,权力也无处不在。因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除了是专业知识来源、管理者角色、建议来源以及学习促进者,也是课堂教学甚至课外生活的话语霸权者,借此对学生进行躯体和灵魂的塑造。然而,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知识,哪里就有反抗。学生面临这样的塑造,并非麻木不仁,而是以各类形式表达抗议,争取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力,于是就引起了种种教学难题。教育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最终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话语霸权已经深深植根于课堂教学文化氛围中,成了教师教学及生存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弊端早已凸显,为使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使教师获得更专业的成长,使学生获得更良好的发展,对课堂教学话语权进行反思和构建迫在眉睫。
  二、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话语权力的反思与建构
  “反思”即思考的另一种表达,目的在于去弊端,得教益。我国小初高教育阶段“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久负盛名,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中心主义”屡见不鲜。学生早已习惯他者力量的操纵,被剥夺了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权力和能力,失去了应有的话语权力,沦为了课堂教学的“失语者”和“缺席者”。这无疑对高等教育教学设置了重重难关,与《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反思其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师享有话语霸权。这是教师的一种虚假权威的极端化表现,也是教师话語权的异化。这使课堂失去了生机与活力,抑制学生个性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了只有肉体,没有思想和灵魂的“单向度的人”。
  2.教学话语脱离生活实际。重课本理论知识而轻生活实际运用,大学英语课堂对贴近社会的公共话题缺乏有效介入,对学生个体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无人问津。
  3.教学氛围充满压抑性。教室这一空间,是一个权力容器,每篇文章的阐释,每道习题的解答,每个单词的学习,每次提问与回答,每句批评与赞扬,无一不包含着权力的细微运作。在教室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权力和权威的种种符号,充满人性的压抑。
  4.传统知识观和传统课程制度的影响。福柯认为,学校如同军营、工厂、监狱和疯人院一样都是现代社会驯服个人的工具。被驯服了至少12年的中国学生,深受传统知识观和课程制度禁锢,在大学英语课堂中难以挣脱“哑巴英语”的魔咒,继续在无涯学海中苦作舟。
  5.教师自身原因。从传统课堂教学中走出来的教师,某些过时的传统教学观还根深蒂固,这在新时代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大环境中,无异于坐井观天。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帮助大学生重新夺回话语权。大学英语课堂应是充满活力,趣味和智慧的地方,学生能够开口畅所欲言,从只会做题的机械人转变成有思想会表达的现代英语人才。从而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也是水到渠成,以知识多样性、可变性、互动性,灵活性来瓦解课堂师生身份的对立性,由此新型师生关系成功建构,不再是传统的主客关系而是互为主体,使师生、生生之间平等互动交往。
  三、结语
  教师话语是教师执教的重要工具,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所以是课堂交际中研究得最多的一个方面,足见其在教学中的重大作用。而英语专业的教师课堂话语更是教学目的和重要的教学媒介,越来越成为国内外语言学家、教育学专家及英语爱好者们的关注热点。对课堂教学话语权进行反思,并构建新型课堂话语权力,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拥有本该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力,从而实现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转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08.
  [2]Nunan,D. Teaching Methodology: A Text Book for Teachers.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Inc,1991,189.
其他文献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来看,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语言,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之间的沟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教授英语的同时,教师还需要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通过强大的专业能力培养跨文化人才。本文介绍了跨文化交际的概念,从教学的角度和教学的方式出发,探讨了在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概念及其有效渗透的对策。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高校英语教学;教学策略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xisting plight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most Chinese universities, the author, with the help of her own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gains from the Southwest JiaoTo
【摘要】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的重新定位以及基础英语教育标准的大幅度提升,使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新的环境和严峻的形势。本文立足于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背景,阐述了多元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以期能为大学英语教学体系的创新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  【作者简介】王落茹,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项目】1.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
【摘要】英语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科目之一。英语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有着很好地促进作用。英语教师是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果以及教学的质量,为了保证英语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保证英语教师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也就是教师既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也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之后,对于英语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升,英语教师必须不断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国际化教学的日渐推进,英语在日常生活与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包括书面应用与口头运用两部分。然而,现阶段高校英语口语发音的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对英语口语教学缺乏足够重視,而且学生的学习环境不够优良,导致学生英语口语发音十分不标准。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高校口语发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几点有关于改进高校口语发音教学的建议与策略。  【关键
【摘要】高中英语课堂与学习环境关系密不可分,我们在未来的学习中,作为学生我认为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另外我认为还要积极的改善学生的学习质量,保证正确的学习;我认为创新型课堂也必不可少;我们还要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这样我相信我们的英语水平会有所提高。  【关键词】英语课堂;学习环境;学习兴趣  【作者简介】申佳怡,湖北省云梦县第一高级中学(学生) 。  一、高中英语课堂跟英语课堂质量
【摘要】素质教育的诞生让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英语作为国际间交流的基本形式,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这个时代的需求。合理地运用情景教学法,发展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每个英语教师的使命。情景教学法对于发展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主要通过发展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素养和英语关系素养来实现。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生;学习素养;关系素养  【作者简介】范月芬,苏州高新区通安中心小学校。
一、研究背景  1.国家决策。2014年12月,教育部正式启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提出了通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跨学科共同素养,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  2.我们面临的问题。如何选材与教学实践相联系,并促使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学科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3.现行教材的局限
【摘要】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文化内涵,包括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教育等。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渗透应当获得足够的重视,才能发挥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价值,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为社会输送大量优质的高职院校人才,帮助英语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高职英语教学效果,造就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渗透情境,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提供平台基础。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渗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国际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往往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体现。在全球化背景模式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大学英语教学也将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武汉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的汇聚地,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和高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都是全球化背景下我们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全球化;大学英语课程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