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台魅力四射,一城山色,半城碧波。作为中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她的声名远播海外。这是一片美丽富庶的土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果树遍野,美酒飘香,作为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示范区、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这儿土里能刨金,海中能捞银。从一万年前人类海洋文明的发源地,到盛唐时期的四大出海口岸之一,从抵御倭寇的烽火台,到国际驰名的葡萄酒城,烟台,黄渤海畔的这颗明珠,伴随着改革开放、跨越发展的大潮涌起,正闪烁出越来越耀眼的光彩。
鸟瞰这片土地,就象展开一幅现代农业的壮丽画卷。这方1.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600万亩耕地;650万勤劳智慧的烟台人中,农业人口占到了350万。区域化、产业化、国际化,让这里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亩果园,都融入了现代大农业的产业链条,标准化、信息化和科技化,让这里的每一方耕地,每一寸滩涂,都变成了财富的源泉。
结构调优 龙头高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烟台农业走了一条结构调优、产品调特、市场调大的发展之路。从 “海上烟台”、“山上烟台”、“田里烟台”的建设,到“畜牧双百工程”、“乡镇企业龙虎工程”的启动,从“四个百万亩开发开放区”的设想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确立,烟台不断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在优势区域中培植优势产业,在优势产业中培育名优特产品,在名优特产品中打造国际品牌。目前,烟台已经培植起了粮油、果品、蔬菜、畜牧、水产五大支柱产业,蔬菜、水果、食用菌以及种子、花卉都形成了区域特色。构建起了400万亩果园、200万亩粮田、100万亩花生、100万亩蔬菜、100万亩花卉种子的“42111”的种植业发展格局。
农业龙头企业的崛起,是农业发展最大的亮点。早在1993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确立了“抓住主导产业,体现烟台特色,膨胀五大支柱,做好四篇文章”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如今,已经培育出粮油加工、果品加工储藏、蔬菜加工、畜牧加工、水产品加工、葡萄酒酿造等六大企业群体。中国最大花生油生产企业鲁花集团,中国葡萄酒第一品牌张裕公司,中国第一家打赢反倾销官司、占据浓缩果汁对美出口60%市场份额的北方安德利,年出口2亿多美元的龙大企业集团公司等一批大规模、高技术、集群化的龙头企业,铸造了辉煌的烟台农业。目前,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6家,出口额过1000万美元的55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1家,列全国地级市之首,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6家。
“精准”果蔬 海外弥香
这里的每一个优质大棚,每一片果园,都连接着国内国际大市场,正在逐步成为国内大城市和日本、韩国、东南亚、俄罗斯的农产品供应基地。
从2000年起,市委、市政府每年组织龙头企业走出去,到国内外开展以果品为主的农产品促销活动。每年举办的国际果蔬博览会,已成为亚太果蔬的交易盛会。这些活动有力地提升了烟台农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推动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走向国际市场。2007年,全市年出口农产品150多万吨,出口额21.5亿美元,占山东省出口份额的四分之一,全国的十六分之一,是全国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地级市。全市农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多达20亿美元,建立起1400多家农业三资企业。龙大集团、北方安德利公司、喜旺工业食品发展有限公司、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有实力、有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还率先走出国门,到国外投资办厂,开发农业资源。我国面向台湾农民首批设立的两个创业园区,其中一个就建在烟台栖霞。
标准化意识在这片土地上深入人心,无公害生产基地遍及乡村,烟台人最早提出了精准农业的说法,每一个苹果、每一颗蔬菜,都按照标准来培育,农药、化肥甚至灌溉用水的多少,都要用尺度来衡量。烟台苹果、龙口粉丝、烟台大樱桃、烟台葡萄酒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百年品牌借此重新焕发了生机。近几年,烟台规划建设了8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2个市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和20个市级无公害畜禽生产示范基地;每个县市区也都建立了2—3处县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部分龙头企业也规划建立了一批不同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350万亩。
科技为帆 信息掌舵
烟台农业科技发达,烟台农科院、莱州农科院等单位,科研的力量都在全国名列前茅。改革开放以来,烟台共取得各类农业科技成果760项。烟台选育的烟农系列小麦、烟富系列苹果、901海带、掖单系列玉米杂交种、丰抗系列大白菜等农业新品种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农业部公布的33个强筋小麦品种中,烟台选育的就占了2个,并创造了全国北方冬小麦单产773.86公斤的最高纪录。著名育种专家李登海创办的莱州农科院,先后培育出50个玉米新品种,5次创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在中国农业科技界赢得了“南袁北李”的美誉,莱州农科院也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科技企业。作为全国重要的良种培育基地,烟台市累计引进培育农业新品种300多个,推广应用新技术360多项,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科技,成为烟台农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以农业信息中心为龙头,12个县级农业信息中心为骨干,110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为依托的农业信息化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烟台农业信息网作为全市农业对外的门户网站,自2001年创办以来,连续7年被评为烟台市“最佳政府类网站”,成为农民的网上乐园。烟台总结的“三电合一”新模式,有效地整合了电视、电话和互联网,实现了农业信息在电视、电话和互联网等传媒间的互联互通,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得到信息服务,引起全国的关注。农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有力地缓解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招远市金华粉丝公司通过互联网与日本客商达成8000吨龙口粉丝的出口合同,企业老总由衷地说:“屏幕虽小连天下,网络致富路宽广”。
今天的烟台农业,不再是弱势产业的代名词,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诱惑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民间投资。在人间仙境蓬莱,迅速发展壮大的烟台中粮长城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大力建设葡萄基地,积极开发葡萄酒庄,综合考虑旧村改造、村民就业等因素,18个村庄正在异地搬迁,建设农民新社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一座经济实力雄厚、生态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农民城”正在崛起。
在古老的农耕文明中走来,在开放的大潮中茁壮成长。今天烟台的绿色田野上,300个亿元村、3000个千万元村星罗棋布,展现出勃勃生机!在这片土地上,650万烟台人民正描绘着干事创业、跨越发展的画卷,今天的烟台农民,正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昂首阔步地向着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一曲万众齐心、共同谱就的和谐发展新乐章正在这青山碧海间奏响!
鸟瞰这片土地,就象展开一幅现代农业的壮丽画卷。这方1.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600万亩耕地;650万勤劳智慧的烟台人中,农业人口占到了350万。区域化、产业化、国际化,让这里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亩果园,都融入了现代大农业的产业链条,标准化、信息化和科技化,让这里的每一方耕地,每一寸滩涂,都变成了财富的源泉。
结构调优 龙头高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烟台农业走了一条结构调优、产品调特、市场调大的发展之路。从 “海上烟台”、“山上烟台”、“田里烟台”的建设,到“畜牧双百工程”、“乡镇企业龙虎工程”的启动,从“四个百万亩开发开放区”的设想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确立,烟台不断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在优势区域中培植优势产业,在优势产业中培育名优特产品,在名优特产品中打造国际品牌。目前,烟台已经培植起了粮油、果品、蔬菜、畜牧、水产五大支柱产业,蔬菜、水果、食用菌以及种子、花卉都形成了区域特色。构建起了400万亩果园、200万亩粮田、100万亩花生、100万亩蔬菜、100万亩花卉种子的“42111”的种植业发展格局。
农业龙头企业的崛起,是农业发展最大的亮点。早在1993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确立了“抓住主导产业,体现烟台特色,膨胀五大支柱,做好四篇文章”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如今,已经培育出粮油加工、果品加工储藏、蔬菜加工、畜牧加工、水产品加工、葡萄酒酿造等六大企业群体。中国最大花生油生产企业鲁花集团,中国葡萄酒第一品牌张裕公司,中国第一家打赢反倾销官司、占据浓缩果汁对美出口60%市场份额的北方安德利,年出口2亿多美元的龙大企业集团公司等一批大规模、高技术、集群化的龙头企业,铸造了辉煌的烟台农业。目前,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6家,出口额过1000万美元的55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1家,列全国地级市之首,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6家。
“精准”果蔬 海外弥香
这里的每一个优质大棚,每一片果园,都连接着国内国际大市场,正在逐步成为国内大城市和日本、韩国、东南亚、俄罗斯的农产品供应基地。
从2000年起,市委、市政府每年组织龙头企业走出去,到国内外开展以果品为主的农产品促销活动。每年举办的国际果蔬博览会,已成为亚太果蔬的交易盛会。这些活动有力地提升了烟台农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推动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走向国际市场。2007年,全市年出口农产品150多万吨,出口额21.5亿美元,占山东省出口份额的四分之一,全国的十六分之一,是全国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地级市。全市农业累计实际利用外资多达20亿美元,建立起1400多家农业三资企业。龙大集团、北方安德利公司、喜旺工业食品发展有限公司、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有实力、有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还率先走出国门,到国外投资办厂,开发农业资源。我国面向台湾农民首批设立的两个创业园区,其中一个就建在烟台栖霞。
标准化意识在这片土地上深入人心,无公害生产基地遍及乡村,烟台人最早提出了精准农业的说法,每一个苹果、每一颗蔬菜,都按照标准来培育,农药、化肥甚至灌溉用水的多少,都要用尺度来衡量。烟台苹果、龙口粉丝、烟台大樱桃、烟台葡萄酒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百年品牌借此重新焕发了生机。近几年,烟台规划建设了8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6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2个市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和20个市级无公害畜禽生产示范基地;每个县市区也都建立了2—3处县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部分龙头企业也规划建立了一批不同规模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350万亩。
科技为帆 信息掌舵
烟台农业科技发达,烟台农科院、莱州农科院等单位,科研的力量都在全国名列前茅。改革开放以来,烟台共取得各类农业科技成果760项。烟台选育的烟农系列小麦、烟富系列苹果、901海带、掖单系列玉米杂交种、丰抗系列大白菜等农业新品种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农业部公布的33个强筋小麦品种中,烟台选育的就占了2个,并创造了全国北方冬小麦单产773.86公斤的最高纪录。著名育种专家李登海创办的莱州农科院,先后培育出50个玉米新品种,5次创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在中国农业科技界赢得了“南袁北李”的美誉,莱州农科院也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科技企业。作为全国重要的良种培育基地,烟台市累计引进培育农业新品种300多个,推广应用新技术360多项,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科技,成为烟台农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以农业信息中心为龙头,12个县级农业信息中心为骨干,110个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为依托的农业信息化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烟台农业信息网作为全市农业对外的门户网站,自2001年创办以来,连续7年被评为烟台市“最佳政府类网站”,成为农民的网上乐园。烟台总结的“三电合一”新模式,有效地整合了电视、电话和互联网,实现了农业信息在电视、电话和互联网等传媒间的互联互通,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得到信息服务,引起全国的关注。农业信息化的迅速发展,有力地缓解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招远市金华粉丝公司通过互联网与日本客商达成8000吨龙口粉丝的出口合同,企业老总由衷地说:“屏幕虽小连天下,网络致富路宽广”。
今天的烟台农业,不再是弱势产业的代名词,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诱惑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民间投资。在人间仙境蓬莱,迅速发展壮大的烟台中粮长城葡萄酿酒有限公司大力建设葡萄基地,积极开发葡萄酒庄,综合考虑旧村改造、村民就业等因素,18个村庄正在异地搬迁,建设农民新社区,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一座经济实力雄厚、生态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农民城”正在崛起。
在古老的农耕文明中走来,在开放的大潮中茁壮成长。今天烟台的绿色田野上,300个亿元村、3000个千万元村星罗棋布,展现出勃勃生机!在这片土地上,650万烟台人民正描绘着干事创业、跨越发展的画卷,今天的烟台农民,正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昂首阔步地向着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一曲万众齐心、共同谱就的和谐发展新乐章正在这青山碧海间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