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巩固当天所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效的作业可以使教学通过课下的复习预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让作业变得有效是值得每一个教师去思考的。英语课堂课型多变,找到适合不同课型的作业则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教学的每一个步骤。
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級下册第十单元阅读课《Hometown feelings》为例,简述阅读课中作业的设计与课堂活动的关系。本教学班为普通校平行班的学生。学生总体水平一般,优秀生较少,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其他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语言应用水平会参差不齐。
一、作业是巩固所学并为新课铺垫的工具
本课经过几次修改,其中一稿教学步骤:1. 以歌曲引入,2.探讨家乡有关话题,3. 通过提问对文章内容进行预判,4. 前两遍分别阅读总体大意及细节理解,5. 第三遍阅读分析文章结构,6. 处理书上练习,7. 口语输出活动,8. 写作任务。作业布置:熟练朗读课文,补充完成写作任务。
在与前辈们的探讨中发现,对于目前的学情,完成所有的任务相对困难,会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在有限的时间内如果不能充分的落实每一个步骤而是形式上的完成所有教学活动对学生起不到锻炼阅读能力的目的。不如精简教学步骤,利用课上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语言输入,将写作任务与书后练习作为作业,这样既保证了上课的效果,此项作业也可以为学生巩固课上的语言输入,进行适当输出,并且为下一课时的写作课做好铺垫。
二、课内活动的落实与学生情况决定作业的内容与质量
在实际试讲中,虽然删掉了写作任务,但是口语输出活动依然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而在课堂反应上来看,部分A层学生对此项活动有较大的兴趣,故在此次试讲中,口语输出活动留给A层的同学作为采访,并于下节课进行汇报,其他同学由于基础较为薄弱,只留有写作任务不变。
在实际的教学中,真实的情况往往和我们的预想不一样。课堂的落实是否到位,学生的理解是否到位都会影响着作业的质量。如果盲目按照初始教学设计而不考虑学生实际的接受程度而留作业的话,那么这种作业对学生知识的巩固是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的。所以也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尽可能的想到课堂上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备案,及时调整作业内容。
三、学情的研究有利于设计有效作业
在正式上课中,教学步骤有所改变:1. 以歌曲引入,2.探讨家乡有关话题,3. 通过提问对文章内容进行预判,4. 前两遍分别阅读总体大意及细节理解,5. 第三遍阅读分析文章结构,6. 朗读文章进行复述,7. 口语输出活动。作业布置:(1)熟练朗读课文;(2)完成书上练习;(3)A层同学完成口语输出活动的采访,下节课进行汇报。
经过初稿和试讲,发现学生的能力依然不足以充分地完成课堂任务,故而有了上述的改变。在此次的作业中,与试讲一样保留了分层作业,使得有能力且感兴趣的同学能够继续延伸讨论话题,巩固所学内容,又为其他层次的同学减轻了作业任务,由写作变为继续巩固书上的练习题。这样节约了部分课堂时间进行更好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练习,又能够使作业为学生带来一定的成就感。
以上的改变均来自于对学生能力的逐步了解,以及对教学过程的认识逐步加深。对于新教师来说,想要把课堂内容尽量完美的呈现是一种很普遍的心态,这样就会不自觉地想把每堂课都设计完整,然而,这种“贪吃”往往导致了环节丰富但是内容落实的并不到位,教师一个人在前面演戏,学生还没有得到上一个知识点便匆匆前进,可想而知作业的效果。而作业也要让学生乐于去做,能够去做。任何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对自己学生的研究,不贪多,才能让作业甚至是各个环节变得有效。
四、作业要及时落实与检测
阅读课除了应完成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外,还是学生不可多得的感知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工具。对文章的细节进行分析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生词及语言结构。为了让学生在课下也能够对文章进行回顾,第一次试讲中的作业为听并大声朗读文章5遍。后经过和其他老师的讨论发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不同,语言能力也不同,如果给学生规定文章朗读的次数,并不能让全体学生的收获都达到最大,因此在第二次的课上布置了听并朗读文章直至熟练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选择读书时间,直到熟练朗读。
然而,英语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朗读的作业落实永远是最难的一个。如果对朗读作业没有一个明确的检测,那这种形式的作业就没有很大的意义,可是如何检测也是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个困难。经过几番思考,在日常教学中曾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在第二天的新课中利用几分钟的时间随机抽查学生的朗读,采取每人读几句并随机快速提问下一位同学的方式,仔细倾听学生的语音语调是否正确,如有问题,课下单独进行辅导;二是通过朗读比赛对学生进行激励,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采用课外读物。当然,不管哪种方式,都使学生的作业得到一定的落实,如何使朗读这项作业更有效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需要天长日久的积累,如果能够使教学步骤及作业布置更为有效,使学生学起来有成就感有劲头,甚至爱上学习,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教学需要智慧,在使作业更加有效的路上还需要教师做更细致的思考与准备。
本文以人教版八年級下册第十单元阅读课《Hometown feelings》为例,简述阅读课中作业的设计与课堂活动的关系。本教学班为普通校平行班的学生。学生总体水平一般,优秀生较少,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其他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语言应用水平会参差不齐。
一、作业是巩固所学并为新课铺垫的工具
本课经过几次修改,其中一稿教学步骤:1. 以歌曲引入,2.探讨家乡有关话题,3. 通过提问对文章内容进行预判,4. 前两遍分别阅读总体大意及细节理解,5. 第三遍阅读分析文章结构,6. 处理书上练习,7. 口语输出活动,8. 写作任务。作业布置:熟练朗读课文,补充完成写作任务。
在与前辈们的探讨中发现,对于目前的学情,完成所有的任务相对困难,会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在有限的时间内如果不能充分的落实每一个步骤而是形式上的完成所有教学活动对学生起不到锻炼阅读能力的目的。不如精简教学步骤,利用课上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语言输入,将写作任务与书后练习作为作业,这样既保证了上课的效果,此项作业也可以为学生巩固课上的语言输入,进行适当输出,并且为下一课时的写作课做好铺垫。
二、课内活动的落实与学生情况决定作业的内容与质量
在实际试讲中,虽然删掉了写作任务,但是口语输出活动依然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而在课堂反应上来看,部分A层学生对此项活动有较大的兴趣,故在此次试讲中,口语输出活动留给A层的同学作为采访,并于下节课进行汇报,其他同学由于基础较为薄弱,只留有写作任务不变。
在实际的教学中,真实的情况往往和我们的预想不一样。课堂的落实是否到位,学生的理解是否到位都会影响着作业的质量。如果盲目按照初始教学设计而不考虑学生实际的接受程度而留作业的话,那么这种作业对学生知识的巩固是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的。所以也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尽可能的想到课堂上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好备案,及时调整作业内容。
三、学情的研究有利于设计有效作业
在正式上课中,教学步骤有所改变:1. 以歌曲引入,2.探讨家乡有关话题,3. 通过提问对文章内容进行预判,4. 前两遍分别阅读总体大意及细节理解,5. 第三遍阅读分析文章结构,6. 朗读文章进行复述,7. 口语输出活动。作业布置:(1)熟练朗读课文;(2)完成书上练习;(3)A层同学完成口语输出活动的采访,下节课进行汇报。
经过初稿和试讲,发现学生的能力依然不足以充分地完成课堂任务,故而有了上述的改变。在此次的作业中,与试讲一样保留了分层作业,使得有能力且感兴趣的同学能够继续延伸讨论话题,巩固所学内容,又为其他层次的同学减轻了作业任务,由写作变为继续巩固书上的练习题。这样节约了部分课堂时间进行更好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练习,又能够使作业为学生带来一定的成就感。
以上的改变均来自于对学生能力的逐步了解,以及对教学过程的认识逐步加深。对于新教师来说,想要把课堂内容尽量完美的呈现是一种很普遍的心态,这样就会不自觉地想把每堂课都设计完整,然而,这种“贪吃”往往导致了环节丰富但是内容落实的并不到位,教师一个人在前面演戏,学生还没有得到上一个知识点便匆匆前进,可想而知作业的效果。而作业也要让学生乐于去做,能够去做。任何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对自己学生的研究,不贪多,才能让作业甚至是各个环节变得有效。
四、作业要及时落实与检测
阅读课除了应完成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外,还是学生不可多得的感知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工具。对文章的细节进行分析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生词及语言结构。为了让学生在课下也能够对文章进行回顾,第一次试讲中的作业为听并大声朗读文章5遍。后经过和其他老师的讨论发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不同,语言能力也不同,如果给学生规定文章朗读的次数,并不能让全体学生的收获都达到最大,因此在第二次的课上布置了听并朗读文章直至熟练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选择读书时间,直到熟练朗读。
然而,英语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朗读的作业落实永远是最难的一个。如果对朗读作业没有一个明确的检测,那这种形式的作业就没有很大的意义,可是如何检测也是在教学中遇到的一个困难。经过几番思考,在日常教学中曾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在第二天的新课中利用几分钟的时间随机抽查学生的朗读,采取每人读几句并随机快速提问下一位同学的方式,仔细倾听学生的语音语调是否正确,如有问题,课下单独进行辅导;二是通过朗读比赛对学生进行激励,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采用课外读物。当然,不管哪种方式,都使学生的作业得到一定的落实,如何使朗读这项作业更有效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需要天长日久的积累,如果能够使教学步骤及作业布置更为有效,使学生学起来有成就感有劲头,甚至爱上学习,便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教学需要智慧,在使作业更加有效的路上还需要教师做更细致的思考与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