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祝福》一文,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真实地再现了中国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生活面貌。李欧梵评价《祝福》“是鲁迅小说中最强烈的悲剧描写的作品”。“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1}。小说创作于1924年2月,塑造的主人公祥林嫂是封建社会下层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祥林嫂之死,是个人与社会的悲剧。从小说看“五四”时期的鲁迅,当科学精神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他的文学思想表现为同情劳苦大众,观照社会和人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启蒙状态。
一、探究祥林嫂之死的原因
第一,封建制度是导致祥林嫂死亡的根本原因。
关于祥林嫂的姓氏,“那大概就姓卫了”,可见她地位的卑微。她二十多岁时,遵从父母旨意,嫁给比她小十岁的祥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丈夫却不幸早逝,祥林嫂二十六七岁时,逃出家门,依靠卫老婆子找到了独立生存的机会。从不闲着,反而非常满足。在鲁四老爷家做工三个月,却又被婆婆威逼,尽管她拼死反抗,还是被“抬到贺家墺”,嫁给贺老六,“年底就生了孩子”。不料贺老六却很快死去,幼小的孩子又被狼叼去,大伯又来收屋,祥林嫂再次陷入孤独境况。
当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四老爷家门前,已经失去先前的精神了。她这个再嫁的寡妇被斥为败坏风俗的“不干不净”,祭祀时她的“劳动”权利被剥夺,“终于没有事情做”。虽受众人的嘲笑,但她继续劳作,在柳妈的怂恿下,用积攒了一年的血汗钱捐了一条门槛。封建礼教永远歧视再嫁寡妇!“你放着,祥林嫂!”这最后希望的破灭,对祥林嫂来说,比过去任何一次打击都沉重。祥林嫂精神全面崩溃,最终流落街头成为乞丐,在“祝福”中结束苦难的生命。
祥林嫂是鲁迅笔下封建宗法制度的零余人!正如鲁迅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2}祥林嫂处于封建社会佣工地位;经济上受鲁四老爷的剥削;恪守着儒家礼教之下的“三从四德”的道德规范。森严而又分明的封建壁垒,把祥林嫂推向生命的绝路。
第二,周围人群是导致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
两千年以来“儒释道”主导的封建社会,鲁迅说:“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3}心理学认为:人对社会关系有一种本能的依赖感。小说描写了祥林嫂生存环境中的周边人物,揭示了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严重对立,是祥林嫂之死的必然原因。
先看鲁四老爷:小说在两次不同的“祝福”描写中,展开鲁四老爷与祥林嫂的矛盾,揭露了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精神的压迫和摧残。鲁四老爷这位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所代表的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亡的道路。鲁迅运用“六次开口”仅近百字,展现了鲁四顽固、虚伪、自私、阴险的性格。
再看婆婆:婆婆是族权的象征,她直接导致了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一是,清算了祥林嫂一千七百五十文的工钱,强行把她绑回老家;二是,使用暴力把祥林嫂嫁到贺家墺。对当时现实的真实描写,使我们看到封建族权对人权的践踏。试想,如果没有婆婆的两次介入,祥林嫂便是一个忠实的奴隶,平平安安度过底层人的一生。
最后看柳妈:柳妈同祥林嫂一样,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劳动妇女。她精神的低下,表现为对祥林嫂说话的态度甚至嘲弄。同时又对祥林嫂寄予同情,想出“捐门槛”的办法,使千人踩万人踏,实施赎罪,免去死后被撕成两半的痛苦。然而,并非柳妈所言,祥林嫂于是“近乎木偶人”。
第三,“我”的困惑是导致祥林嫂死亡的催化剂。
见到祥林嫂时,“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一个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她把最后的一线希望寄托于我了。灵魂深处的浅薄与脆弱,使我作出等同于放弃式的回答,生成祥林嫂之死的催化剂。
若“我”回答灵魂是有的,这不会“增加末路人的苦恼”,对于深陷于迷信中的“铁屋子”的劳动妇女来说,无疑是得到一剂催眠药,使弱者慰藉,但善意的谎言无法代替科学的现实。若有了灵魂,也就有了地狱,在完全等级化的社会中,再嫁的女人,依照夫权制的灵魂秩序,她只能下地狱,无疑“我”又加入了鲁四老爷等的阵营。
若“我”回答灵魂是无的,免除了祥林嫂的地狱之苦,拒绝了宗教迷信和礼教所设立的灵魂秩序,完成了知识分子高举“科学”的使命。那么,没有了灵魂,也就没有了地狱,祥林嫂就不能见到朝思暮想的儿子,我同样无法面对祥林嫂孤独而无助的眼神,使自己陷入不道德的境地。
鲁迅的新文化启蒙思想:鲁迅的文学主题重在反对尊孔读经,批判儒家文化;反对封建压迫,揭露封建罪恶。他用两个字概括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本质:“吃人!”从小说《祝福》,可见鲁迅的启蒙思想。他关注民间大众的生活,“哀其不幸”,具有人道主义的关怀;“对人民力量认识不足的弱点”,使他又站在与大众不同的水平线。举棋不定,左右“彷徨”,充满斗争与人道主义,行为上的随和态度,体现了鲁迅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孤独。
从“我”与鲁镇关系的线索来看:“我”于腊月二十三日回到“故乡”鲁镇,鲁镇并非亲切,尤其是对鲁四老爷的印象。他本是“我”的四叔,“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寒暄“之后即大骂其新党”,因此,我感到“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到他的书房看看,摆在案头的一堆“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一个不学无术信奉宋明理学的没落腐朽的乡村地主形象便鲜明地呈现出来了。鲁迅作为新文化主义的倡导者,推崇“科学与民主”,鲁四是与“我”格格不入的,到鲁镇两天后就发出“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的感叹。
从“我”与祥林嫂关系的线索来看:偶遇祥林嫂,这位近乎木偶的下层劳动妇女,她临终前问“我”的问题,竟是对封建神权的大胆质疑,使我一方面同情她,却又难以正视现实,“我”陷入两难选择之中。“我”想坚持科学,却不想伤害她,最后不明不白的答案,混淆了科学与愚昧的界限。这正是当时那个时期中真实的鲁迅。鲁迅专攻文学,他的笔锋是犀利的。同情劳苦大众,却远离政治,成为政治剧变中一个消极的看客。
文章在写“我”听到祥林嫂之死的消息时,这样描述了他的心理状态:“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心地已经渐渐轻松”,这种漠然的态度,表现为独立的知识分子心态。同时产生了对祥林嫂之死的自我谴责感,“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这是人道主义的心态,可惜的是,“我”明天离开鲁镇和“我”最后的再离去,多少又含有对家乡现实所提出的生存困境逃避的性质了。
马克思说:“每一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4}鲁迅是“五四”时期较早关注妇女解放问题的作家。当时的启蒙思想表现为对大众的同情,对世态冷静而清醒的审视,对妇女解放的严肃思考。《祝福》中祥林嫂形象的意义是深刻的。鲁迅说:“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5}继祥林嫂之后,他的《离婚》中的爱姑,《伤逝》中的子君形象,更加鲜明地显示了鲁迅对妇女解放的思路。
注 释
{1}《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毛泽东
{2}{3}《灯下漫笔》 鲁迅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马克思
{5}《关于妇女解放》 鲁迅
一、探究祥林嫂之死的原因
第一,封建制度是导致祥林嫂死亡的根本原因。
关于祥林嫂的姓氏,“那大概就姓卫了”,可见她地位的卑微。她二十多岁时,遵从父母旨意,嫁给比她小十岁的祥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丈夫却不幸早逝,祥林嫂二十六七岁时,逃出家门,依靠卫老婆子找到了独立生存的机会。从不闲着,反而非常满足。在鲁四老爷家做工三个月,却又被婆婆威逼,尽管她拼死反抗,还是被“抬到贺家墺”,嫁给贺老六,“年底就生了孩子”。不料贺老六却很快死去,幼小的孩子又被狼叼去,大伯又来收屋,祥林嫂再次陷入孤独境况。
当祥林嫂第二次来到鲁四老爷家门前,已经失去先前的精神了。她这个再嫁的寡妇被斥为败坏风俗的“不干不净”,祭祀时她的“劳动”权利被剥夺,“终于没有事情做”。虽受众人的嘲笑,但她继续劳作,在柳妈的怂恿下,用积攒了一年的血汗钱捐了一条门槛。封建礼教永远歧视再嫁寡妇!“你放着,祥林嫂!”这最后希望的破灭,对祥林嫂来说,比过去任何一次打击都沉重。祥林嫂精神全面崩溃,最终流落街头成为乞丐,在“祝福”中结束苦难的生命。
祥林嫂是鲁迅笔下封建宗法制度的零余人!正如鲁迅说:“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2}祥林嫂处于封建社会佣工地位;经济上受鲁四老爷的剥削;恪守着儒家礼教之下的“三从四德”的道德规范。森严而又分明的封建壁垒,把祥林嫂推向生命的绝路。
第二,周围人群是导致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
两千年以来“儒释道”主导的封建社会,鲁迅说:“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3}心理学认为:人对社会关系有一种本能的依赖感。小说描写了祥林嫂生存环境中的周边人物,揭示了个人与社会环境的严重对立,是祥林嫂之死的必然原因。
先看鲁四老爷:小说在两次不同的“祝福”描写中,展开鲁四老爷与祥林嫂的矛盾,揭露了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精神的压迫和摧残。鲁四老爷这位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所代表的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亡的道路。鲁迅运用“六次开口”仅近百字,展现了鲁四顽固、虚伪、自私、阴险的性格。
再看婆婆:婆婆是族权的象征,她直接导致了祥林嫂的人生悲剧。一是,清算了祥林嫂一千七百五十文的工钱,强行把她绑回老家;二是,使用暴力把祥林嫂嫁到贺家墺。对当时现实的真实描写,使我们看到封建族权对人权的践踏。试想,如果没有婆婆的两次介入,祥林嫂便是一个忠实的奴隶,平平安安度过底层人的一生。
最后看柳妈:柳妈同祥林嫂一样,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劳动妇女。她精神的低下,表现为对祥林嫂说话的态度甚至嘲弄。同时又对祥林嫂寄予同情,想出“捐门槛”的办法,使千人踩万人踏,实施赎罪,免去死后被撕成两半的痛苦。然而,并非柳妈所言,祥林嫂于是“近乎木偶人”。
第三,“我”的困惑是导致祥林嫂死亡的催化剂。
见到祥林嫂时,“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一个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她把最后的一线希望寄托于我了。灵魂深处的浅薄与脆弱,使我作出等同于放弃式的回答,生成祥林嫂之死的催化剂。
若“我”回答灵魂是有的,这不会“增加末路人的苦恼”,对于深陷于迷信中的“铁屋子”的劳动妇女来说,无疑是得到一剂催眠药,使弱者慰藉,但善意的谎言无法代替科学的现实。若有了灵魂,也就有了地狱,在完全等级化的社会中,再嫁的女人,依照夫权制的灵魂秩序,她只能下地狱,无疑“我”又加入了鲁四老爷等的阵营。
若“我”回答灵魂是无的,免除了祥林嫂的地狱之苦,拒绝了宗教迷信和礼教所设立的灵魂秩序,完成了知识分子高举“科学”的使命。那么,没有了灵魂,也就没有了地狱,祥林嫂就不能见到朝思暮想的儿子,我同样无法面对祥林嫂孤独而无助的眼神,使自己陷入不道德的境地。
鲁迅的新文化启蒙思想:鲁迅的文学主题重在反对尊孔读经,批判儒家文化;反对封建压迫,揭露封建罪恶。他用两个字概括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本质:“吃人!”从小说《祝福》,可见鲁迅的启蒙思想。他关注民间大众的生活,“哀其不幸”,具有人道主义的关怀;“对人民力量认识不足的弱点”,使他又站在与大众不同的水平线。举棋不定,左右“彷徨”,充满斗争与人道主义,行为上的随和态度,体现了鲁迅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孤独。
从“我”与鲁镇关系的线索来看:“我”于腊月二十三日回到“故乡”鲁镇,鲁镇并非亲切,尤其是对鲁四老爷的印象。他本是“我”的四叔,“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寒暄“之后即大骂其新党”,因此,我感到“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到他的书房看看,摆在案头的一堆“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一个不学无术信奉宋明理学的没落腐朽的乡村地主形象便鲜明地呈现出来了。鲁迅作为新文化主义的倡导者,推崇“科学与民主”,鲁四是与“我”格格不入的,到鲁镇两天后就发出“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的感叹。
从“我”与祥林嫂关系的线索来看:偶遇祥林嫂,这位近乎木偶的下层劳动妇女,她临终前问“我”的问题,竟是对封建神权的大胆质疑,使我一方面同情她,却又难以正视现实,“我”陷入两难选择之中。“我”想坚持科学,却不想伤害她,最后不明不白的答案,混淆了科学与愚昧的界限。这正是当时那个时期中真实的鲁迅。鲁迅专攻文学,他的笔锋是犀利的。同情劳苦大众,却远离政治,成为政治剧变中一个消极的看客。
文章在写“我”听到祥林嫂之死的消息时,这样描述了他的心理状态:“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心地已经渐渐轻松”,这种漠然的态度,表现为独立的知识分子心态。同时产生了对祥林嫂之死的自我谴责感,“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这是人道主义的心态,可惜的是,“我”明天离开鲁镇和“我”最后的再离去,多少又含有对家乡现实所提出的生存困境逃避的性质了。
马克思说:“每一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4}鲁迅是“五四”时期较早关注妇女解放问题的作家。当时的启蒙思想表现为对大众的同情,对世态冷静而清醒的审视,对妇女解放的严肃思考。《祝福》中祥林嫂形象的意义是深刻的。鲁迅说:“解放了社会,也就解放了自己。”{5}继祥林嫂之后,他的《离婚》中的爱姑,《伤逝》中的子君形象,更加鲜明地显示了鲁迅对妇女解放的思路。
注 释
{1}《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毛泽东
{2}{3}《灯下漫笔》 鲁迅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马克思
{5}《关于妇女解放》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