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i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声赋》是一篇老课文。关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我以为是比较明确的。课前也查阅了很多赏析方面的文章,它们基本都持作者思想消极一说。代表的观点如下:作者感于秋声对自然界万物的摧败,产生了人生短促的感慨,认为人们不该自寻烦恼,自我伤害,从而宣扬了清心寡欲、养生全命的消极思想,并且认为作者深受老庄一派消极思想的影响。这样一个消极、清心寡欲的人物形象似乎已经成了定论。我也基本赞同这样的观点。
  我还拿其他悲秋的文章来作比较。如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辛弃病“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因为这些人人生失意,所以作品比较凄凉。欧阳修的作品可以和这些作品对照起来研究。可谓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是悲秋大都反映了作者消极的思想。
  有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提出质疑,认为这不应该是消极的,而应该是积极的。理由如下:1.根据知人论世的方法,要判断一篇文章,必须先了解这个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文章必定是有感而发。这个是我讲授过的。学生举了一些例子:杜甫为什么写《登高》,因为他是仕途不得意,并且是抱病之躯,所以秋天在他笔下是萧瑟的;屈原的《离骚》为什么多牢骚,因为忠言得不到采纳;李后主、李清照都是因为人生不得意才有那些让人读之泪下的作品,可见有什么样的生活注定了会有什么样的作品。他认为欧阳修和上面所说的人不一样,那些人是在失意中写出那些文章的,是悲悼之作。甚至有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在里面,实际上心中充满了对权力的渴望。而欧阳修当时并不失意,更和前面所提出的人不一样。他当时没有被贬,身体也很健康。从具体情况来看,这篇文章写于1059年,要注意的是在1057年,欧阳修以翰林学士的身份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在古代主考官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差事。一个人要想在朝廷中有说话的权利、说出来的话有分量,就需要有很多人力挺他。主考官正好可以拉拢门生,扶植自己的势力。而一些急于进阶的学生也希望通过和主考官拉上关系,以后做官了彼此也有个照应。在古代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非同一般,一旦师生关系确立就不可更改,如果被老师赶出师门那就永远无法抬头了。所以说在写《秋声赋》之前,他可以说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权力的顶峰。欧阳修本人就是晏殊的门生,和韩琦、范仲淹是同榜进士,他们彼此也是互相照应,同进同退。欧阳修几次被贬也都和帮范仲淹说话有关。他此时可以说朝中有人,也不乏后继力量。1060年欧阳修拜枢密副使,次年任参知政事。以后又相继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宋代设置六部,他掌握了最有实权的两部,权倾一时。文章中有这样的话“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欲与草木而争荣”。且此后欧阳修确实几次提出归隐。可见这是一种非常洒脱的思想,是淡泊名利,视富贵如浮云,不愿意被红尘俗事所扰。这和一般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有很大区别的,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所着力提倡的吗?更有学生提出了大丈夫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认为欧阳修是大丈夫的行为。我们不是经常说李白不事权贵吗?说朱自清不食美国面粉吗?不是经常赞扬激流勇退、功成身退的那些人吗?进而,学生提出,欧阳修的思想是积极的。而不是一般所说的消极。
  我思索了一下。觉得这是一个机会,解决得好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解决得不好,学生思想就会一团糟。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以为可以在几个方面做文章。
  1.关于几个词汇的辨别。激流勇退、功成身退、全身而退、知难而退,知难而进,衣锦还乡、见好就收等。由此牵涉到我们的美学原则,即是喜欢大团圆式的结局。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忌讳悲剧,所以我们做事往往是见好就收。所以就有很多立了功的人选择归隐。因为在当时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是会人头落地的。知难而进的人往往有不好的结果:李广60多岁还主动请缨杀匈奴,结果郁郁自杀;马援也是那么大年纪还去杀敌,结果也不能安乐死;赵充国也是这样的情况。
  可以说激流勇退者是一种保全自己的做法,但是这样的做法也需要勇气来抵御一些来自更大利益的诱惑。一个已经取得成功的人坚持到底可能是更大的成功,也可能是溃败。
  2.国家和个人的问题。如果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功成身退这的确是一种境界,意味着他能够抵御诱惑,能够在诱惑面前抬起头来。学生赞赏欧阳修也往往是从这个角度看问题的。但是如果从国家的角度来讲,这就比较消极了。李白等人是不能得到高位,不能同流合污,他蔑视权贵是我们所赞赏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当了官就可以不作为。中国人对官很迷信,很期待,称他们为父母官,不作为怎么说得过去。欧阳修是身居高位,却时时想全身而退。关于引退,一种退是我们所赞赏的,是让贤,如果不让,我们认为是太个人化的,比如古代一直被我们所称道的禅让制。还有一种就是逃避。欧阳修大概属于后者。我们批评那种明哲保身的做法,在黑暗的年代,我们希望有人站出来为民呐喊,就像鲁迅一样。我们现在的学生往往是站在个人立场上考虑问题,集体意识淡薄。我选择了批判欧阳修这种隐退思想,并且就历史上的引退进行划分,有些是需要我们鼓励的,有些是批评的,就看你能不能效力。鲁迅说过,文人一种是帮闲的,一种是帮忙的。欧阳修显然不是帮闲的。关于是不是让贤的问题,我想就算欧阳修不能担当如此大位,也没有必要引退,发出“百忧感其心”的感叹出来。古代的读书人本身就少,像欧阳修这样饱读诗书的人就更少了。在宋代一科考取的进士大概也就200到300人,欧阳修20岁出头就考取进士。在古代举人就可以做县官,进士最少也可以做县官。可见读书人奇缺。当时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欧阳修为什么要引退呢?可以说是出于明哲保身的考虑。前面已经说过,这是中国古老的美学思想在作怪。我们翻翻史书会发现很多人立了功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就不断地上疏请退,告老还乡或者说是衣锦还乡。“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如果否决这种做法那当然不是一种人道的做法。但是我们对人应该有更高的要求,在打拼了很多年之后是应该如此,但是不能希望所有的人或者说是我们的脊梁也是这样。我们历史上从来不缺少为民请命的人。如东汉马援说“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后病死沙场。辛弃疾那么大的年纪也在时时刻刻想着临阵杀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讲了为什么自己不死的原因,因为都是有用之躯,奈何成无意义之事情。我们应该以天下为忧乐,而不以己之位为忧乐。所以欧阳修的做法就应该是消极的。
  至于知人论世,我想我们不能过于迷信,也不能完全抛弃。因为同样境遇的不同人可能写出不同的文章、做出不同的事情,就是同一个人也会写出不一样的文章。有些人天生乐观,遭受挫折也不会很在意,有些人比较悲观,遭受挫折就很黯然。就说罢官,刘禹锡就傲得很,他说“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王勃就是“时运不济,命运多舛”。所以同样的经历不必然有同样的文章。而且无病呻吟,为赋新辞强说愁的文章也不在少数。
  就分析欧阳修《秋声赋》思想而言,我们还是要和他的生平联系起来的,只是你知道多少欧阳修,知道一点和几点以及全面了解都是有区别的,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那个学生只知道欧阳修当时的情况,没有将作者放在整个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中去思考问题。
  当然我们不应该否定欧阳修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对他的评价不能走向极端。他的消极思想与时代、阶级的局限性有关。
  现在的学生有些以自我为中心,凡事讲究洒脱。由对这篇课文的讨论可以看到学生的思想倾向。这样的讨论一来将前后所学的课文联系起来了,而且还巩固了一些文化常识,比如古代的科考等等,另外还加强了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这样的讨论应该经常进行。
其他文献
毫无疑问,《前赤壁赋》是中国散文史上的一座高峰。但在《前赤壁赋》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发现,尽管教师可以理性地分析此文的诸多艺术特色,如: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体;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情感经历乐——悲——乐的转变;语言优美、流转如珠,等等。这些要素固然是《前赤壁赋》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恐怕也是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散文)的必备要素。《前赤壁赋》的个性在哪里,其实还在于苏轼在其中流露的
期刊
以“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来修身的陶渊明作为田园诗派的开山鼻祖,其田园诗既体现了“云无心出岫”的淡远洒脱,又表现了其独守本真、息交绝游的清明纯朴,更有其识命知性、重返本根的自信和欣慰。  宋代曾红评论陶渊明的诗歌创作风格时说:“余尝评陶公诗,早于平淡而意境深远,外形枯槁,中实敷腴,其诗人之冠冕也。”这段文字精辟地阐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淳朴、自然而寓意深远的艺术特色。陶渊明的田园诗,诗句简约通俗,毫
期刊
教学实录  笔者所任教的是少数民族班,学生来自各乡镇的初小校、完小校,语文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学生对现代诗难以领会,很难达到和作者共鸣的境界。通过对现代诗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教学实践,我似乎摸索到了诗歌教学的门径。  上课开始,我就开门见山提问:“我们经常用什么词语来形容青少年或青少年时期?”学生都跃跃欲试,争先抢答。一下子课堂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我说:“从你们激情洋溢的
期刊
不久前“粉丝”一词还在网络上火爆流行,而如今一种与之不同的新的汉语表达方式“粉X”(“粉”作为程度副词),又成为当今网络媒体中的新热点,让我们来看这些例子:  (1)和男生同行,如果刚好下了一场及时雨的话,这就表示近日内,你和他将会有一段粉浪漫的故事发生哟!(新浪网 2005年7月13日)  (2)粉可爱粉时尚爱MM何不送她明基江南(文章标题)(电脑之家网站 2006年12月27日)  (3)有个
期刊
现今的娱乐媒体及网络流行的一个新词——PK。  大家都认为PK的来源是英文缩写,但分歧在于是哪个英文的缩写,是P&K,还是Players Killing或是Penalty Kick,多数认同前两者。  PK在华语娱乐圈的流行,始于台湾1994年的《超级星期天》,火于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之所以新词PK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红遍大江南北,与其承载的社会功能有关。它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
期刊
建构主义是近年来日渐被人重视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它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是接受知识的灌输过程”的学习观,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对教师和学生的作用作了重新定位,对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理论建立在观察和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以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这样的学
期刊
线索是什么?线索是贯穿于文本(一般是记叙文或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的脉络,是作者组织材料的道具和安排叙述的轴心。  在记叙文或叙事类文学作品中,线索清楚,说明作者的思路清楚,叙述的过程顺序清楚,也说明作品的层次分明,主题鲜明。如果线索不清或没有线索,黑压压的文字,就是一盘散沙,一群乱兵,一堆游勇。  社会生活色彩斑斓,写作的题材千差万别,作者的思路千变万化,因此,不同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其线索也各不相同。
期刊
华夏五千年文明,上下求索,名人巨著层出不穷,孔子、孟子、李白,《诗经》、《红楼梦》、《三国演义》……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距今两千多年的千秋太史公司马迁。因为司马迁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和《史记》一样,千秋于世。今天我们再一次缅怀司马迁,不仅仅是文化的研究,更包含着一种精神的复活。面对着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对着关于人的话题的讨论,司马迁的精神又一次给了我们参照标准。本文阐述了司马迁的精神
期刊
五言长诗《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中最伟大的诗篇。全诗共353句,1765字,为我国古代现存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在我国现存所有的古代诗歌中,也是除屈原所作《离骚》外最长的一首。该诗以其娴熟的语言技巧,传神的细节描写,高度的艺术魅力及深刻的思想性,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放射出熠熠光彩。明代著名学者王世贞在其所著《艺苑卮言》中称它为“长诗之圣”,它代表了我国古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在我国古代文学
期刊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在古代诗歌史上确有“不著景物,而兴象婉然,气骨苍然”①或“题事只一句,余俱写情”之类的诗存在,前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后者如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②然而,这绝不会撼动情景交融作为我们民族基本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标志的重要地位。  关于情和景,古人有许多经典的描述:“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