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法治批判的经济向度

来源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y_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来看,资本主义法治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法治的批判深深扎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现实,从拜物教观念、劳动、生产关系三个角度层层深入,揭示了资本主义法治虚伪性与狭隘性的经济动因以及不平等、不自由的价值实质。其中,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观念内涵了人本质的物化现象,成为制约现实社会法治遵循的主观因素;异化劳动和雇佣劳动中剩余价值剥削的本质,成为法治与自由相背离的现实基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经济关系成为“私人利益”合法化的经济实质。
其他文献
学校根据教育部下发的线上课程支持平台,为了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全国各高校纷纷开展线上课程教学。该文主要从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过程、
文章以2006-2016年的非金融上市企业为对象,在"五年计划"的产业政策实施背景下,探讨上市企业参股金融机构的动机以及产融结合策略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持有金融机
文章在深入分析旅游产业生态系统构成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安全运行的评估体系,选取2005-2014年相关数据并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借助耦合函数全面衡量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生态系统
【摘要】高中化学实验不仅仅是“齐步走”,也是“单独走”;不仅仅是演示实验,也是分组实验;不仅仅是课内实验,也是课外实践。化学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尽情触摸化学的“色香味”,尽情破解化学的神奇密码,尽情地与化学精神对话,与微观世界对话,与化学家对话,在化学的密林中渐行渐深。  【关键词】化学实验 多轨道 关注个体 分组实验 拓展创新  一、化学实验不仅仅是“齐步走”,也是“单独走”  纵观当下的高中化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