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把随文练笔的训练当做—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去落实,因文而异,找准切人点,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让学生融人文本的角色之中;打破固定模式,寻找新的生命力,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书写心得和发现,在生长言语的同时积蓄精神生命的源流。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做好小练笔这篇大文章。
一、典型句段仿写
仿写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仿,就是模仿。被选人课本的文章,在选材立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各具特色。或句式精美,语言生动;或结构典范,简洁明了;或表现手法独特,足以成为学生效仿的典范。如果我们通过仿写练习,给学生搭建—个模仿、迁移的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自然掌握了这些经典的写法。
如在《船长》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样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了?”“海水淹了。”“火呢?”“灭了。”……“还能坚持多少分钟?”“20分钟。”“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在,船长。”“哪个男人胆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这一段对话描写不仅省略了提示语,还充分发挥了短句的作用——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简洁有力,表现出了当时紧张的气氛和船长坚定的语气。在引导学生充分感悟后,我设计了小练笔《老师来了》。以下是学生的作品:
上课铃刚响,小明就慌慌张张地跑进教室:“老师来了!快坐好!”“在哪里?”“已经到(1)班门口了!”“啊?”“老师脸色不大对,好像很生气!”“啊?完了!”“嘿嘿……”同学们刚坐下,张老师就轻快地走进了教室。她微笑着看了我们一眼,说:“今天表现不错嘛!”听到这话,我忍不住捂住嘴笑起来。
仿写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生动的水流,是再创造。它让孩子们经历了从“读进去”到“写出来”的实践过程。如此练笔,既能引起学生的习作兴趣,又能巩固读的效果。
二、联想感悟续写
教材中的不少课文在结尾处均留有空白,给学生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若在文本空白处练笔,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又是对文本意蕴的进一步开拓,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如《望月》中的小外甥对月亮深沉着迷,产生的想象丰富而又独特。在他的影响下,“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课文以—个省略号轻轻收笔。我便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课文言尽而意未尽,在“我”的想象中,月亮是什么呢?他也会和小外甥眼中的月亮一样,那么诗意、那么美好吗?请拿起你的笔,写下“我”的想象。通过对课文的研读,学生已经被小外甥的独特想象深深吸引,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故此时的练笔也正顺应了他们内心的需求。
仍以《船长》为例,其结尾这样写道:“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人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恐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人大海。”此时此刻,那些虽惊魂未定但已踏上“安全岛”的乘客和船员,会怎么想呢?正当学生通过研读,被哈尔威船长高尚的品质所打动时,我所设计的小练笔给了学生将感悟凝结下来的时机,学生将对哈尔威零散的、模糊的认识集中起来,提炼出来,形成文字,形成人文思想中的一个稳固的人物印痕。
可见,抓住文本空白点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感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情境,走进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使学生的情感、思维得以延伸拓展,这种写作不是游离于阅读之外的,而是和阅读密切相关的,从而实现了课内与课外、阅读与写作的有效贯通。
三、语言转换改写
改写是一种根据原文思想内容、改变其表现形式的方法,是在原题材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改写的方式很多,可以改换表现形式,如改换体裁、改换人称、改换叙述方法等,也可以对原文进行取舍、丰富和补充。改写文既要符合原文的意思,又应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但又不能凭空乱想。
如在《郑和远航》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这段话只是简要交代了郑和指挥士兵俘虏海盗的过程,而对他的镇定自若、指挥有方并没有作详细描写。故我设计了小练笔:想象当时的场面,用对话描写方式,改写这一段话。于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打开了思路:郑和怎么得到的消息?谁向他汇报的?他怎么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的?……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一天,有一名军士匆匆跑来:“报告!今天夜里有—伙海盗要来袭击我们!”郑和马上命令:“大家不要慌!要沉着冷静……”
改写训练同样适合于古诗文教学。小学语文教材每册都有古诗文,内容浅显易懂。写景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叙事的,情感表达真挚动人。我们可在诵读、理解、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古诗的内容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织,重新表达。由于学生的认识各异,感受不一,情愫有别,故运用语言的习惯便有所不同。如“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擒蛟龙”,一首短短的古诗,经过改写,就可烙上学生鲜明的个性特点和语言特色。
四、拓展延伸扩写
有些课文写得或含蓄,或简练,没有直接写出文章的结果,而是制造悬念,让人意犹未尽,浮想联翩,这就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拓展的空间。
以《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为例。在“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军队已经到了彻底断粮的悲惨境遇。如果再这样下去,战士们就只能饿死在途中,永远走不出草地。在这迫在眉睫的危难之际,作为红三军团的指挥官,彭德怀必须马上想出办法,解决这个生死攸关的现实问题。面对连野菜都吃不上的绝困之境,他只能作出—个极为艰难的决定——杀牲口,救人。但是大黑骡子三次为革命立过功,彭德怀甚至把大黑骡子看成了自己的孩子……面对彭德怀的命令,“十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二十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大家在想什么呢?方副官长、战士们、老饲养员、彭军团长都是怎么想的呢?这时的练笔,便可让学生把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累的情感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形成学生自己的思想。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地球。”相较于传统的读写结合,课堂练笔的形式更活泼,内容更广泛,内涵更丰富。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落脚点,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促进练笔与阅读结伴而行,最终取得读与写的“双赢”。
(编辑 刘泽刚)
一、典型句段仿写
仿写是一项重要的语言表达技能。仿,就是模仿。被选人课本的文章,在选材立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各具特色。或句式精美,语言生动;或结构典范,简洁明了;或表现手法独特,足以成为学生效仿的典范。如果我们通过仿写练习,给学生搭建—个模仿、迁移的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自然掌握了这些经典的写法。
如在《船长》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样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了?”“海水淹了。”“火呢?”“灭了。”……“还能坚持多少分钟?”“20分钟。”“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在,船长。”“哪个男人胆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这一段对话描写不仅省略了提示语,还充分发挥了短句的作用——节奏短促、干脆利落、简洁有力,表现出了当时紧张的气氛和船长坚定的语气。在引导学生充分感悟后,我设计了小练笔《老师来了》。以下是学生的作品:
上课铃刚响,小明就慌慌张张地跑进教室:“老师来了!快坐好!”“在哪里?”“已经到(1)班门口了!”“啊?”“老师脸色不大对,好像很生气!”“啊?完了!”“嘿嘿……”同学们刚坐下,张老师就轻快地走进了教室。她微笑着看了我们一眼,说:“今天表现不错嘛!”听到这话,我忍不住捂住嘴笑起来。
仿写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生动的水流,是再创造。它让孩子们经历了从“读进去”到“写出来”的实践过程。如此练笔,既能引起学生的习作兴趣,又能巩固读的效果。
二、联想感悟续写
教材中的不少课文在结尾处均留有空白,给学生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若在文本空白处练笔,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又是对文本意蕴的进一步开拓,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如《望月》中的小外甥对月亮深沉着迷,产生的想象丰富而又独特。在他的影响下,“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课文以—个省略号轻轻收笔。我便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课文言尽而意未尽,在“我”的想象中,月亮是什么呢?他也会和小外甥眼中的月亮一样,那么诗意、那么美好吗?请拿起你的笔,写下“我”的想象。通过对课文的研读,学生已经被小外甥的独特想象深深吸引,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故此时的练笔也正顺应了他们内心的需求。
仍以《船长》为例,其结尾这样写道:“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人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恐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人大海。”此时此刻,那些虽惊魂未定但已踏上“安全岛”的乘客和船员,会怎么想呢?正当学生通过研读,被哈尔威船长高尚的品质所打动时,我所设计的小练笔给了学生将感悟凝结下来的时机,学生将对哈尔威零散的、模糊的认识集中起来,提炼出来,形成文字,形成人文思想中的一个稳固的人物印痕。
可见,抓住文本空白点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感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情境,走进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使学生的情感、思维得以延伸拓展,这种写作不是游离于阅读之外的,而是和阅读密切相关的,从而实现了课内与课外、阅读与写作的有效贯通。
三、语言转换改写
改写是一种根据原文思想内容、改变其表现形式的方法,是在原题材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改写的方式很多,可以改换表现形式,如改换体裁、改换人称、改换叙述方法等,也可以对原文进行取舍、丰富和补充。改写文既要符合原文的意思,又应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但又不能凭空乱想。
如在《郑和远航》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这段话只是简要交代了郑和指挥士兵俘虏海盗的过程,而对他的镇定自若、指挥有方并没有作详细描写。故我设计了小练笔:想象当时的场面,用对话描写方式,改写这一段话。于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打开了思路:郑和怎么得到的消息?谁向他汇报的?他怎么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的?……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一天,有一名军士匆匆跑来:“报告!今天夜里有—伙海盗要来袭击我们!”郑和马上命令:“大家不要慌!要沉着冷静……”
改写训练同样适合于古诗文教学。小学语文教材每册都有古诗文,内容浅显易懂。写景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叙事的,情感表达真挚动人。我们可在诵读、理解、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古诗的内容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织,重新表达。由于学生的认识各异,感受不一,情愫有别,故运用语言的习惯便有所不同。如“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擒蛟龙”,一首短短的古诗,经过改写,就可烙上学生鲜明的个性特点和语言特色。
四、拓展延伸扩写
有些课文写得或含蓄,或简练,没有直接写出文章的结果,而是制造悬念,让人意犹未尽,浮想联翩,这就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拓展的空间。
以《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为例。在“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军队已经到了彻底断粮的悲惨境遇。如果再这样下去,战士们就只能饿死在途中,永远走不出草地。在这迫在眉睫的危难之际,作为红三军团的指挥官,彭德怀必须马上想出办法,解决这个生死攸关的现实问题。面对连野菜都吃不上的绝困之境,他只能作出—个极为艰难的决定——杀牲口,救人。但是大黑骡子三次为革命立过功,彭德怀甚至把大黑骡子看成了自己的孩子……面对彭德怀的命令,“十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二十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大家在想什么呢?方副官长、战士们、老饲养员、彭军团长都是怎么想的呢?这时的练笔,便可让学生把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累的情感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形成学生自己的思想。
“给我一个支点,可以撬起地球。”相较于传统的读写结合,课堂练笔的形式更活泼,内容更广泛,内涵更丰富。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落脚点,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促进练笔与阅读结伴而行,最终取得读与写的“双赢”。
(编辑 刘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