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悲伤是一个漩涡
去年冬天,小姨的突然离去给我们家蒙上了一层悲伤的情绪,尤其是母亲。当我们的悲伤已经渐渐平复时,母亲仍时常怀抱小姨的照片发呆,不愿交流,并严重失眠。这让家人意识到出了问题。
医生诊断为抑郁症,建议到更专业的医院去治疗。在外地读书的我起先并不知道母亲的情况。那天我下了火车,兴冲冲地在人群中寻找父母的身影,看到的却只是父亲疲惫的身影。回家的路上,听到这个情况,我惊异得说不出话来,只得扭转头,不让父亲看到我极力抑制的眼泪。
精神病医院,在我们平日的生活中,是一个极其敏感和隐晦的词语。这个地方代表着:精神病、不正常、疯子。我从未想过自己会与这个地方有任何联系。然而现在,我陪着母亲在里面住了已经一个月。事实是,这里和普通的医院并无太大的区别,至少看起来如此。
进入医院大门是一幢大楼,有六七层高,里面负责日常的诊断、各项检查等。右边是一个小型的篮球场,偶尔会看见几个人在打球,拼抢投篮均十分随意,还有人在场边坐着观看,时而发几句评论。如果不是身上穿的蓝白相间的条纹病服,如果不是穿着拖鞋、并不敏捷的脚步,你很难相信他们异于常人。
左边是食堂,每次来到这里,我常常有种错觉,环顾周围的人,看不出他们是病人抑或家属。有一日中午,窗口尚未开始打饭,人们闲聊。突然一位年轻男子说:“我想吃鸡腿。”大家都笑了,在一旁的大概是他母亲,说:“小黑板上今天没写鸡腿,下次再吃啊。”他想了想,又说:“那我想吃大雁腿。”大家愣住了,那位年近六旬的母亲尴尬地笑了笑,转过身去抹眼泪。这时又有另一个人说了句:“我也想吃大雁腿。”
他们的乐观、坚强和亲情
我在医院的那段日子,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关联着一个家庭的悲欢。
母亲住在大病房,这个病房虽有6张床,实际住的病人加上母亲只有3个。另外两个是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女孩儿。
老太太大概70多岁,但我从未见过她的容貌,因为她刚做过开颅手术,头部包扎着,始终躺在床上未曾下来。照顾老太太的是她的老伴,个子不高,头发几乎全白,还有一儿两女间或过来看护。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日,老人刚给妻子翻完身(一天要翻五六次),头上冒出了汗,一位护士看见了,体贴地说:“您也别太累着了,自己的身体也得注意着点儿。”老人笑了笑说:“现在不是我注意的时候,是我奉献的时候。”
另外那个女孩儿18岁,长得很漂亮。她是高考过后住进来的,因为复读一年后考得仍不理想,心理压力过大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她最常说的几句话是“我考得不好”“我上不了大学了”“我不想再学了”。我曾经试着和她交谈,却发现毫无可能。
有一对夫妇,穿着和谈吐都颇为讲究。他们刚来时,我还以为其中一个是患者,另一个是陪护。医院的规矩,每一个病人入院时都要在手腕上系一个环状的东西,虽然轻但是一般扯不断,上面写着姓名及住院情况,大概是防止病人走失。后来当护士过来戴那个东西的时候,他们两人竟都戴上了,男的还自嘲地说了句:“你瞧我们戴的像不像狗链?”女的点了点头:“是有点儿像。”后来交谈得知,他们两个都是公务员,工作和家庭压力大,整晚睡不着,总是高兴不起来,越来越没精神,得了抑郁症。“都没敢告诉我们家儿子,孩子正上高二,怕影响他,就说我们俩去旅游了。”男的解释说。
……
我常常问自己,这里只是一个医院吗?我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悉心照料老伴的浓浓亲情,是战胜疾病、乐观生活的坚强意志,然而只有这些吗?
天使会感受到我们的真诚
7年前,我的一位亲戚得了产后忧郁症。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惊讶,第一次听说有人得这种病。那时我想,她平日里待我极好,也许我和她说几句话,开导开导就好了。回去后去看她,才知她和谁都不说话,目光呆滞,听见婴儿的哭声也只是远远地看一眼。
去年,母亲患病,大家都认为母亲最疼爱我,我回来后一定会对她的病情有很大改善。可事实证明,我的作用甚至不及那几粒药片。
有许多病人的家属,和我的感受相似:起初是不相信,接着是不理解,最后是不得不接受。幸而母亲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如今已无大碍,那位亲戚现在也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妈妈。
然而那些病房里的病人呢?他们是否也已痊愈,过着正常而普通的生活?或者他们还住在那里?还在另一个世界迟迟不愿回来?
据说每一个病人出院的时候,医生和护士都会说一句话:希望再也不要见到你。那确是一段称不上愉快的经历,但我确信的是,在那段日子里,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宁。似乎在那里的人们,都倦怠了长久的好妻子、好丈夫、好儿女、好上司、好职工、好老师、好学生的日子,索性抛开责任义务,不理会亲情爱情友情,纯粹以一个人的名义,以自己的方式活着。因为没有伪装,没有奉承,没有狡诈,所以也没有压力,没有忧伤,没有痛苦。
然而对他们的亲人、家庭而言,又是另一番滋味。
前几日,听到两个女生吵架,一个喊道:“你有精神病啊!”另一个马上不甘示弱:“你才有呢!”一年前,遇到这样的场景,我会事不关己地走过。但那一天,我却站在那里,愣了很久。我想,自己或许该做些什么,呼吁人们关爱精神病患者,政府也更加重视他们,普及精神疾患方面的知识,消除世俗的误解和偏见……
我们不是天使,但是我们的真诚、善意和理解,天使会感受到。(摘自《新民晚报》)
去年冬天,小姨的突然离去给我们家蒙上了一层悲伤的情绪,尤其是母亲。当我们的悲伤已经渐渐平复时,母亲仍时常怀抱小姨的照片发呆,不愿交流,并严重失眠。这让家人意识到出了问题。
医生诊断为抑郁症,建议到更专业的医院去治疗。在外地读书的我起先并不知道母亲的情况。那天我下了火车,兴冲冲地在人群中寻找父母的身影,看到的却只是父亲疲惫的身影。回家的路上,听到这个情况,我惊异得说不出话来,只得扭转头,不让父亲看到我极力抑制的眼泪。
精神病医院,在我们平日的生活中,是一个极其敏感和隐晦的词语。这个地方代表着:精神病、不正常、疯子。我从未想过自己会与这个地方有任何联系。然而现在,我陪着母亲在里面住了已经一个月。事实是,这里和普通的医院并无太大的区别,至少看起来如此。
进入医院大门是一幢大楼,有六七层高,里面负责日常的诊断、各项检查等。右边是一个小型的篮球场,偶尔会看见几个人在打球,拼抢投篮均十分随意,还有人在场边坐着观看,时而发几句评论。如果不是身上穿的蓝白相间的条纹病服,如果不是穿着拖鞋、并不敏捷的脚步,你很难相信他们异于常人。
左边是食堂,每次来到这里,我常常有种错觉,环顾周围的人,看不出他们是病人抑或家属。有一日中午,窗口尚未开始打饭,人们闲聊。突然一位年轻男子说:“我想吃鸡腿。”大家都笑了,在一旁的大概是他母亲,说:“小黑板上今天没写鸡腿,下次再吃啊。”他想了想,又说:“那我想吃大雁腿。”大家愣住了,那位年近六旬的母亲尴尬地笑了笑,转过身去抹眼泪。这时又有另一个人说了句:“我也想吃大雁腿。”
他们的乐观、坚强和亲情
我在医院的那段日子,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关联着一个家庭的悲欢。
母亲住在大病房,这个病房虽有6张床,实际住的病人加上母亲只有3个。另外两个是一个老太太和一个女孩儿。
老太太大概70多岁,但我从未见过她的容貌,因为她刚做过开颅手术,头部包扎着,始终躺在床上未曾下来。照顾老太太的是她的老伴,个子不高,头发几乎全白,还有一儿两女间或过来看护。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日,老人刚给妻子翻完身(一天要翻五六次),头上冒出了汗,一位护士看见了,体贴地说:“您也别太累着了,自己的身体也得注意着点儿。”老人笑了笑说:“现在不是我注意的时候,是我奉献的时候。”
另外那个女孩儿18岁,长得很漂亮。她是高考过后住进来的,因为复读一年后考得仍不理想,心理压力过大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她最常说的几句话是“我考得不好”“我上不了大学了”“我不想再学了”。我曾经试着和她交谈,却发现毫无可能。
有一对夫妇,穿着和谈吐都颇为讲究。他们刚来时,我还以为其中一个是患者,另一个是陪护。医院的规矩,每一个病人入院时都要在手腕上系一个环状的东西,虽然轻但是一般扯不断,上面写着姓名及住院情况,大概是防止病人走失。后来当护士过来戴那个东西的时候,他们两人竟都戴上了,男的还自嘲地说了句:“你瞧我们戴的像不像狗链?”女的点了点头:“是有点儿像。”后来交谈得知,他们两个都是公务员,工作和家庭压力大,整晚睡不着,总是高兴不起来,越来越没精神,得了抑郁症。“都没敢告诉我们家儿子,孩子正上高二,怕影响他,就说我们俩去旅游了。”男的解释说。
……
我常常问自己,这里只是一个医院吗?我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悉心照料老伴的浓浓亲情,是战胜疾病、乐观生活的坚强意志,然而只有这些吗?
天使会感受到我们的真诚
7年前,我的一位亲戚得了产后忧郁症。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惊讶,第一次听说有人得这种病。那时我想,她平日里待我极好,也许我和她说几句话,开导开导就好了。回去后去看她,才知她和谁都不说话,目光呆滞,听见婴儿的哭声也只是远远地看一眼。
去年,母亲患病,大家都认为母亲最疼爱我,我回来后一定会对她的病情有很大改善。可事实证明,我的作用甚至不及那几粒药片。
有许多病人的家属,和我的感受相似:起初是不相信,接着是不理解,最后是不得不接受。幸而母亲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如今已无大碍,那位亲戚现在也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妈妈。
然而那些病房里的病人呢?他们是否也已痊愈,过着正常而普通的生活?或者他们还住在那里?还在另一个世界迟迟不愿回来?
据说每一个病人出院的时候,医生和护士都会说一句话:希望再也不要见到你。那确是一段称不上愉快的经历,但我确信的是,在那段日子里,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宁。似乎在那里的人们,都倦怠了长久的好妻子、好丈夫、好儿女、好上司、好职工、好老师、好学生的日子,索性抛开责任义务,不理会亲情爱情友情,纯粹以一个人的名义,以自己的方式活着。因为没有伪装,没有奉承,没有狡诈,所以也没有压力,没有忧伤,没有痛苦。
然而对他们的亲人、家庭而言,又是另一番滋味。
前几日,听到两个女生吵架,一个喊道:“你有精神病啊!”另一个马上不甘示弱:“你才有呢!”一年前,遇到这样的场景,我会事不关己地走过。但那一天,我却站在那里,愣了很久。我想,自己或许该做些什么,呼吁人们关爱精神病患者,政府也更加重视他们,普及精神疾患方面的知识,消除世俗的误解和偏见……
我们不是天使,但是我们的真诚、善意和理解,天使会感受到。(摘自《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