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还存在很大的欠缺,手段也不成熟,导致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进展较为缓慢。文章深入探讨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才能够推动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辅导
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缓解压力、解决心理问题、指导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重点内容。文章就我校大学生心理辅导经验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辅导工作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心理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现状调查来看,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人员素质较低,水平有限。国内高校心理健康辅导老师一般由哲学老师或者临床医师兼任,辅导内容随意性较高,缺乏专业性。而且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团委等兼职思政工作和心理辅导职位,负责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这些心理辅导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培养,辅导能力较差,不能够达到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要求。同时,由于高校心理咨询室规模较小,心理咨询老师数量不多,根本满足不了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要求。
其次,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方法和手段欠缺。大部分高校心理咨询方法以学生心理动力理论取向为主要分析对象,重点对学生进行诊断和评估,方法和手段僵化,不能够适时调整策略。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治疗时,一味进行谈话治疗和疏导,忽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和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单一的心理辅导方法和手段对改善大学生心理问题效果不够显著。
再次,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内容缺乏发展性辅导。随着大学生活对学生的不断影响,学生的心理也在不断变化,当然年龄也是学生心理变换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学生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规律,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就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心理辅导人员来说,要将发展性辅导融入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效实施途径。
最后,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资源缺乏。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公共选修课、社团活动、公开讲座等形式进行,受课学生数量有限,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效果较差。心理咨询应该是一对一的师生辅导,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视程度和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进展程度来看,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受资源限制较大,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体系。
二、大学生心理辅导有效途径分析
总体来看大学生心理辅导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素质的全方面发展。高校心理辅导所面临的学生多为遇到心理困惑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正常学生,因此,将预防、治疗和发展结合起来,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心理辅导是十分有必要的。重问题而轻发展、重特殊而轻一般的理念是不正确的,这种思想只会将高校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引入狭隘和局限。实现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的有效性,更需要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从高薪聘请专业心理辅导人员、提高高校辅导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构建高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体系、丰富高校心理辅导工作方法和手段、完善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内容、提高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质量。当然,增加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资源投入也是推动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保障。
根据大学生的需要与面临的心理问题,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主要依据四个原则:支持性原则、治疗性原则、预防性原则与教育发展原则。支持性原则主要是指针对学生阶段性心理问题,给予精神和资源的支持,帮助学生重拾信息,获得解决问题的基础;治疗性原则主要是通过专业人员开展学生心理工作,协助学生面对心理障碍和挑战,解决学生个人问题、生活困扰以及心理问题等;预防性原则主要是指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教育和发展原则主要是指,帮助学生不断成熟和成长,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形式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以及一对一辅导集中。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知识讲座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学会如何发现自身的心理问题,如何面对心理障碍,解决自己的问题;团体辅导主要是消除学生自卑等负面形态,让学生能够重拾信心,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和生活;而一对一辅导则是针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进行深入心理辅导治疗,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协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明确生活目标。一对一辅导是高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入研究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选取有效途径是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问题的主要手段。
(作者简介:廖 芳(1981-),女,四川仁寿人,法学学士学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政治。)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辅导
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大学生缓解压力、解决心理问题、指导大学生建立和谐人际关系、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重点内容。文章就我校大学生心理辅导经验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
高校大学生辅导工作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心理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现状调查来看,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人员素质较低,水平有限。国内高校心理健康辅导老师一般由哲学老师或者临床医师兼任,辅导内容随意性较高,缺乏专业性。而且大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团委等兼职思政工作和心理辅导职位,负责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这些心理辅导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培养,辅导能力较差,不能够达到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要求。同时,由于高校心理咨询室规模较小,心理咨询老师数量不多,根本满足不了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要求。
其次,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方法和手段欠缺。大部分高校心理咨询方法以学生心理动力理论取向为主要分析对象,重点对学生进行诊断和评估,方法和手段僵化,不能够适时调整策略。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治疗时,一味进行谈话治疗和疏导,忽视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和学生实际问题的解决。因此,单一的心理辅导方法和手段对改善大学生心理问题效果不够显著。
再次,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内容缺乏发展性辅导。随着大学生活对学生的不断影响,学生的心理也在不断变化,当然年龄也是学生心理变换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学生不同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规律,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就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心理辅导人员来说,要将发展性辅导融入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效实施途径。
最后,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资源缺乏。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公共选修课、社团活动、公开讲座等形式进行,受课学生数量有限,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效果较差。心理咨询应该是一对一的师生辅导,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视程度和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进展程度来看,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受资源限制较大,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体系。
二、大学生心理辅导有效途径分析
总体来看大学生心理辅导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素质的全方面发展。高校心理辅导所面临的学生多为遇到心理困惑或出现心理障碍的正常学生,因此,将预防、治疗和发展结合起来,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心理辅导是十分有必要的。重问题而轻发展、重特殊而轻一般的理念是不正确的,这种思想只会将高校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引入狭隘和局限。实现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的有效性,更需要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从高薪聘请专业心理辅导人员、提高高校辅导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构建高校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体系、丰富高校心理辅导工作方法和手段、完善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内容、提高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质量。当然,增加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资源投入也是推动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保障。
根据大学生的需要与面临的心理问题,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主要依据四个原则:支持性原则、治疗性原则、预防性原则与教育发展原则。支持性原则主要是指针对学生阶段性心理问题,给予精神和资源的支持,帮助学生重拾信息,获得解决问题的基础;治疗性原则主要是通过专业人员开展学生心理工作,协助学生面对心理障碍和挑战,解决学生个人问题、生活困扰以及心理问题等;预防性原则主要是指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教育和发展原则主要是指,帮助学生不断成熟和成长,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形式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以及一对一辅导集中。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知识讲座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学会如何发现自身的心理问题,如何面对心理障碍,解决自己的问题;团体辅导主要是消除学生自卑等负面形态,让学生能够重拾信心,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和生活;而一对一辅导则是针对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进行深入心理辅导治疗,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协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明确生活目标。一对一辅导是高校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看,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入研究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选取有效途径是解决高校大学生心理辅导问题的主要手段。
(作者简介:廖 芳(1981-),女,四川仁寿人,法学学士学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