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的平面构成的教学中,教师主要侧重于理论上的讲解,向学生展示部分典型的设计作品,同时也会给出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练习。这种常用的教学方式它能有效的辅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但同时学生的设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参考作品的限制,并滞留在技法的练习层面,导致学生丧失独立的创新意识。立足于平面构成现存的教学弊病,并分别从四个方面着手,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意识的革新教学手段,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平面构成;创造性思想;培养
平面构成是当前我国各艺术院校中的一门专业化的设计课程,它主要探究在平面中的形象构建,并把握多个形象之间的关系。它也是一门以设计为主的基础课程,其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今后的设计之路奠定基础。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教学的重点。
一、平面构成的教学现状
1.教学手段单一,与后续专业课脱节。在平面构成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较为传统,仍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图示的层面。由于理论知识本身就会让学生感到很枯燥,再加上一些理论概念难以理解,所以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和抵制的心理,最终导致教学成果的不理想。除此之外,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主要是由基础绘画的教师担负,他们只是根据以往的绘画模式对教材进行解读,而没有与这个课程的性质以及后续专业充分的联系在一起,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2.作业表现形式单一,表现手法陈旧。我国高校开展的平面构成课程的日常训练方式基本上都是采用手绘来完成图画的设计,并且许多学生的学习工具还是传统的毛笔等,这些学习工具无法满足这一课程要求的尺寸精确性,所以导致学生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精确图表上,而没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构成练习重技法、模仿多,缺乏创新意识。现行的平面构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量较大,而学生为了完成作业,由于时间的有限而出现了大量模仿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自主意识得不到提升。同时,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只要学生答题的要点满足了基本的原理就算通过,而没有从技法精细以及整体画面效果灯方面进行点评,长期下去必然忽视对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平面构成课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1.利用“主题式”课业培养创新设计思维。在平面构成的习题讲解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模式化的习题解读,只是从理论上讲解构成的要点,而没有通过形象化的图形呈现出来;教师在解读平面构成习题中过于单板,学生自然就对这门课程没有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应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能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有意识的启发学生的创新力,重新赋予书本内容更为形象的内涵。平面构成可以形成一种富有趣味性的数理逻辑,通过点线面概念及其法则的讲解,从而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由于这种教学方式的形式感较为浓重,缺失人文性。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如何把停留在模仿阶段的形式法则演变为学生艺术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挖掘,这也是当前构成教学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对于此,为了让学生走出模仿的困境,最有效且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采用“主题式”的练习方式,教师设置一个颇具意味性的主题,并逐步的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这种方式能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2.自主选择表达创意的手段和工具。我国已经迈向了信息化的社会,传统的教学工具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学生的表现手段也应进行革新,可以借助电脑来进一步的完善。通过电脑制作出来的作品能有效的保存,也便于修改,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电脑来展现基本的制作方式和步骤,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开放,当面临繁重的作业时,也可以借助便捷的电脑操作完成。电脑和手绘在当前的平面构成的教学中,只是两种表达方式,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不需要把这两种方式完全的分割开来,而应针对于不同作业的操作需要,恰当的选择行之有效的工具。
3.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思维创新。在开展平面构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解释了理论后也应关照学生的动态,有意识的去挖掘他们的创造思维,并仔细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变化,及时的给予有效的建议;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应该有选择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针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发散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也可以担任一个提问者的角色,分别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来开发思维。同时,针对于学生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内容的特征从不同角度进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应立足于创造力和智力的挖掘,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对每一件作品进行点评,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能有效的调动思维,并获取有效的信息。
4.重视学生速写能力的培养。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不应仅在个人的思维中形成一个基本的概念,而应具备扎实的速写能力。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速写一直是造型训练的重点,由于教师忽视了这一技能的训练,致使很多学生还没有意识到速写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速写能力的培养,在学生与作品之间构建共鸣的关系,让学生从作品中获得的感悟,并提升到速写的能力。
平面构成是一门设计基础课程,教师应着重对这一课程的技法学习,逐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力求解放学生的单一化思维模式。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内容、表现形式等也应进行革新,并采用“主题式”等手段挖掘学生的创新力。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平面构成;创造性思想;培养
平面构成是当前我国各艺术院校中的一门专业化的设计课程,它主要探究在平面中的形象构建,并把握多个形象之间的关系。它也是一门以设计为主的基础课程,其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今后的设计之路奠定基础。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教学的重点。
一、平面构成的教学现状
1.教学手段单一,与后续专业课脱节。在平面构成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较为传统,仍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图示的层面。由于理论知识本身就会让学生感到很枯燥,再加上一些理论概念难以理解,所以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和抵制的心理,最终导致教学成果的不理想。除此之外,平面构成课程的教学主要是由基础绘画的教师担负,他们只是根据以往的绘画模式对教材进行解读,而没有与这个课程的性质以及后续专业充分的联系在一起,这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2.作业表现形式单一,表现手法陈旧。我国高校开展的平面构成课程的日常训练方式基本上都是采用手绘来完成图画的设计,并且许多学生的学习工具还是传统的毛笔等,这些学习工具无法满足这一课程要求的尺寸精确性,所以导致学生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精确图表上,而没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构成练习重技法、模仿多,缺乏创新意识。现行的平面构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量较大,而学生为了完成作业,由于时间的有限而出现了大量模仿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自主意识得不到提升。同时,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只要学生答题的要点满足了基本的原理就算通过,而没有从技法精细以及整体画面效果灯方面进行点评,长期下去必然忽视对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平面构成课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1.利用“主题式”课业培养创新设计思维。在平面构成的习题讲解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模式化的习题解读,只是从理论上讲解构成的要点,而没有通过形象化的图形呈现出来;教师在解读平面构成习题中过于单板,学生自然就对这门课程没有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应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能灵活的运用理论知识,有意识的启发学生的创新力,重新赋予书本内容更为形象的内涵。平面构成可以形成一种富有趣味性的数理逻辑,通过点线面概念及其法则的讲解,从而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但是由于这种教学方式的形式感较为浓重,缺失人文性。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如何把停留在模仿阶段的形式法则演变为学生艺术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挖掘,这也是当前构成教学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对于此,为了让学生走出模仿的困境,最有效且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采用“主题式”的练习方式,教师设置一个颇具意味性的主题,并逐步的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这种方式能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2.自主选择表达创意的手段和工具。我国已经迈向了信息化的社会,传统的教学工具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学生的表现手段也应进行革新,可以借助电脑来进一步的完善。通过电脑制作出来的作品能有效的保存,也便于修改,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电脑来展现基本的制作方式和步骤,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的开放,当面临繁重的作业时,也可以借助便捷的电脑操作完成。电脑和手绘在当前的平面构成的教学中,只是两种表达方式,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不需要把这两种方式完全的分割开来,而应针对于不同作业的操作需要,恰当的选择行之有效的工具。
3.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思维创新。在开展平面构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解释了理论后也应关照学生的动态,有意识的去挖掘他们的创造思维,并仔细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变化,及时的给予有效的建议;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应该有选择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针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发散他们的创新思维。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也可以担任一个提问者的角色,分别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来开发思维。同时,针对于学生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内容的特征从不同角度进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应立足于创造力和智力的挖掘,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展开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对每一件作品进行点评,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能有效的调动思维,并获取有效的信息。
4.重视学生速写能力的培养。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不应仅在个人的思维中形成一个基本的概念,而应具备扎实的速写能力。在平面构成的教学中,速写一直是造型训练的重点,由于教师忽视了这一技能的训练,致使很多学生还没有意识到速写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速写能力的培养,在学生与作品之间构建共鸣的关系,让学生从作品中获得的感悟,并提升到速写的能力。
平面构成是一门设计基础课程,教师应着重对这一课程的技法学习,逐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力求解放学生的单一化思维模式。与此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内容、表现形式等也应进行革新,并采用“主题式”等手段挖掘学生的创新力。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