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教学过程中难点和重点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入手,集中探讨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连接、课程内容的编排、数理逻辑与形象逻辑教学的结合、理论课程与实际电路的联系。
【关键词】教学 重点与难点 思考 实践
《电工基础》课程在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必要的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工基础》课程的重点、难点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重点、难点,二是课程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电工基础》课程主要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有益的思考与实践,现将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困惑一并贡献给大家,以求在教学质量上的提高。
1、 重点、难点一:怎样分清物理电学部分与《电工基础》的区别
《电工基础》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万事开头难,很多学生局限在高中物理电学部分的思维方式,对电路原理的分析计算方法感觉无从下手,怎样使学生分清物理电学部分与电工原理的区别?
解决的办法:a、注意强调物理学电学与《电工基础》的异同点。b、注意区分变量与常量的异同点。
在高中期间,物理学中电压u、电流i基本要义表现为常量,《电工基础》更强调电压u、电流i基本要义表现为变量。在变化的过程中,电压u、电流i更能够表现出客观事物的本来属性。在变化的过程中,不变是变化的特例,就像直流电是交流电的特例一样。通过对上述等一些相近内容的比较,使同学们认识到,大学的《电工基础》不是对初中、高中及大学物理电学部分的简单重复,而是对它们的扩充和深入。
2、重点、难点二:《电工基础》课程内容偏重理论分析,几乎没有工程实例,相对枯燥乏味,怎样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解决的办法:把实物引入到理论课中,将抽象的电工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电路相结
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快速理解并掌握理论知识。一段时间过去之后,理论知识可能会忘记,但是学生肯定记得实物,并能通过实物回忆起基础理论知识。例如,建立同电位概念:飞鸟在高压线上自由来往,却不会遇到触电危险——同电位间没有电位差,不形成电压;又例如在正弦交流电路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日光灯电路。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教室里面日光灯电路的组成部分,自己画出电路图,老师再结合电路图分析电路。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同时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以引导学生思考,追求师生互动为主线。针对《电工基础》中的每一个新理论、新概念,研究不同的“教學案例”进行趣味设问,引入课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3、重点、难点三:《电工基础》各种分析方法,不但应用条件不同而且公式繁多,给学生造成很大负担,很难灵活运用
解决的办法:a、抓住实质,深入浅出;b、以树与树枝的关系来建立公式间的关系;c、以“必须和够用”原则来简化课程。
抓住定律的实质,每一条定理、定律,都在描述一种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传统的《电工基础》授课方式主要包括先后两个部分:首先教师讲授理论课,然后是实验课或实训。这种理论课和实验课相对独立的授课方式有如下弊端:理论课中一些抽象的基础理论知识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不能充分的掌握并应用于电路剖析和设计,实验课中的课时、设备和师资有限,往往只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和实践这些因素会造成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动手能力不强、不能进行创新性设计的尴尬局面。
以树与树枝的关系来建立公式间的关系。《电工基础》的公式定理来源于三大电路约束。一是电流约束,电路电流满足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受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约束;二是电压约束,电路电压满足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受基尔霍夫回路电压约束;三是元件约束,电路元件满足欧姆定律,受欧姆定律约束。这三大约束是电路理论的树,其余公式及分析方法都来源于这三大约束,是电路理论的树枝。
我们将定理的数理逻辑证明转化为形象逻辑的证明,避开了学生的数理缺陷。使用形象逻辑证明。例如:对一个一阶线性电路应用,如果使用数理证明,则对于任何一个一阶线性电路,其数学模型总可以表示为:
上式为一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其解为:
对于数理基础好的学生,上面的推理很容易接受。但是,基础差的学生,有关一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的内容经常不予介绍,那么,要把这一重要结论传递给学生,并能领会掌握,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了。事实上,电容是储存电场的元件,电场是能量,充电是能量从无到有的过程,放电能量是从有到无的过程。那么,很多同学使用手机电池的经验,就可以很好的理解这一理论了。逐步分解手机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就能得到和数学式描绘的结果了。
4、重点、难点四:在有限的学时之内,面对繁多的定理定律、分析计算方法,怎样提高教学效果
解决的办法:a、用同一范例,来描述多种电路分析方法;b、整合教学内容。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章节间的关联性
范例简单且有代表性连续性,研究教学方法,选一个比较好的电路例题贯穿于每节课,这样学生在接受新内容时,先遇到一个熟悉的电路模型,自然产生一种亲切感,激发起针对旧电路学习新内容、解决新问题的兴趣。采用此方法,使线性直流电路理论对于初学者看似一个个分散的内容,通过一幅主电路图贯穿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优化教学内容上多下工夫,注重课程间、章节间的相互关联。课堂一般设置在实验室或者实训室。
在过去的几年里,通过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认为在这种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对进一步实施电工基础课程改革是有帮助的。通过该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毕业生也受到了企业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张洪让.电工基础[M]。
[2] 李翰荪.简明电路分析基础[M]。
[3] 李文.一体化教学模式与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J]。
【关键词】教学 重点与难点 思考 实践
《电工基础》课程在机电类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必要的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工基础》课程的重点、难点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重点、难点,二是课程知识点中的重点、难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电工基础》课程主要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有益的思考与实践,现将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困惑一并贡献给大家,以求在教学质量上的提高。
1、 重点、难点一:怎样分清物理电学部分与《电工基础》的区别
《电工基础》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万事开头难,很多学生局限在高中物理电学部分的思维方式,对电路原理的分析计算方法感觉无从下手,怎样使学生分清物理电学部分与电工原理的区别?
解决的办法:a、注意强调物理学电学与《电工基础》的异同点。b、注意区分变量与常量的异同点。
在高中期间,物理学中电压u、电流i基本要义表现为常量,《电工基础》更强调电压u、电流i基本要义表现为变量。在变化的过程中,电压u、电流i更能够表现出客观事物的本来属性。在变化的过程中,不变是变化的特例,就像直流电是交流电的特例一样。通过对上述等一些相近内容的比较,使同学们认识到,大学的《电工基础》不是对初中、高中及大学物理电学部分的简单重复,而是对它们的扩充和深入。
2、重点、难点二:《电工基础》课程内容偏重理论分析,几乎没有工程实例,相对枯燥乏味,怎样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解决的办法:把实物引入到理论课中,将抽象的电工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电路相结
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快速理解并掌握理论知识。一段时间过去之后,理论知识可能会忘记,但是学生肯定记得实物,并能通过实物回忆起基础理论知识。例如,建立同电位概念:飞鸟在高压线上自由来往,却不会遇到触电危险——同电位间没有电位差,不形成电压;又例如在正弦交流电路这一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日光灯电路。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教室里面日光灯电路的组成部分,自己画出电路图,老师再结合电路图分析电路。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同时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以引导学生思考,追求师生互动为主线。针对《电工基础》中的每一个新理论、新概念,研究不同的“教學案例”进行趣味设问,引入课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3、重点、难点三:《电工基础》各种分析方法,不但应用条件不同而且公式繁多,给学生造成很大负担,很难灵活运用
解决的办法:a、抓住实质,深入浅出;b、以树与树枝的关系来建立公式间的关系;c、以“必须和够用”原则来简化课程。
抓住定律的实质,每一条定理、定律,都在描述一种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传统的《电工基础》授课方式主要包括先后两个部分:首先教师讲授理论课,然后是实验课或实训。这种理论课和实验课相对独立的授课方式有如下弊端:理论课中一些抽象的基础理论知识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不能充分的掌握并应用于电路剖析和设计,实验课中的课时、设备和师资有限,往往只能进行简单的实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和实践这些因素会造成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动手能力不强、不能进行创新性设计的尴尬局面。
以树与树枝的关系来建立公式间的关系。《电工基础》的公式定理来源于三大电路约束。一是电流约束,电路电流满足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受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约束;二是电压约束,电路电压满足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受基尔霍夫回路电压约束;三是元件约束,电路元件满足欧姆定律,受欧姆定律约束。这三大约束是电路理论的树,其余公式及分析方法都来源于这三大约束,是电路理论的树枝。
我们将定理的数理逻辑证明转化为形象逻辑的证明,避开了学生的数理缺陷。使用形象逻辑证明。例如:对一个一阶线性电路应用,如果使用数理证明,则对于任何一个一阶线性电路,其数学模型总可以表示为:
上式为一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其解为:
对于数理基础好的学生,上面的推理很容易接受。但是,基础差的学生,有关一阶常系数线性非齐次微分方程的内容经常不予介绍,那么,要把这一重要结论传递给学生,并能领会掌握,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了。事实上,电容是储存电场的元件,电场是能量,充电是能量从无到有的过程,放电能量是从有到无的过程。那么,很多同学使用手机电池的经验,就可以很好的理解这一理论了。逐步分解手机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就能得到和数学式描绘的结果了。
4、重点、难点四:在有限的学时之内,面对繁多的定理定律、分析计算方法,怎样提高教学效果
解决的办法:a、用同一范例,来描述多种电路分析方法;b、整合教学内容。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教材章节间的关联性
范例简单且有代表性连续性,研究教学方法,选一个比较好的电路例题贯穿于每节课,这样学生在接受新内容时,先遇到一个熟悉的电路模型,自然产生一种亲切感,激发起针对旧电路学习新内容、解决新问题的兴趣。采用此方法,使线性直流电路理论对于初学者看似一个个分散的内容,通过一幅主电路图贯穿起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优化教学内容上多下工夫,注重课程间、章节间的相互关联。课堂一般设置在实验室或者实训室。
在过去的几年里,通过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认为在这种指导下的教学方法对进一步实施电工基础课程改革是有帮助的。通过该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毕业生也受到了企业的好评。
参考文献
[1] 张洪让.电工基础[M]。
[2] 李翰荪.简明电路分析基础[M]。
[3] 李文.一体化教学模式与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