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中国书法院自成立以来,至今已连续面向海内外招收培养六届学员共计600余名。2011年6月28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书法院“第六届研究生课程班、高研班暨访问学者结业作品展”在中国书法院展览馆举办。展览集中反映了一年来学员们在思想、观念、表现能力和手法上的诸多突破,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本刊选登部分展览作品,并配发本届学员姜勇的文章以飨读者。
1
燕郊只不过是燕郊,毗邻京城、隶属河北的一处经济技术开发区,无甚特殊可言。
燕郊又不只是燕郊。每年夏秋之交,都有百余钟情书法的人儿自天南海北怀着期待和梦想而来。接着,又陆续有或功成身退或名噪一时的大小先生们乘着飞机、坐着高铁赶趟似的登台,笔来纸往,谈经论道。弄得百十来号人似明白、又糊涂;方争辩、却无语。然后唇齿皆黑、领袖尽皂、彻宵达旦、忽啼反笑。待来年春夏之交,终于折腾得个熙熙攘攘、天光乍亮。再然后,轰地一声,如猢狲四散。
燕郊于是仍旧是燕郊。即便柏拉图学园、稷下学宫,又能怎样?不也落得个灰飞烟灭,杳然无闻。冶金路159号兴许还会恶狠狠地骂上一句:一班子鼓舌摇笔之徒!
可到来年,相同的一幕又重新上演。于是燕郊的老少爷们、大姑娘小媳妇、开饺子馆卖火烧的禁不住纳闷儿:这究竟是一伙子什么精神病?难道燕郊是他们的“海布里”?就像那个踢足球的黑小子说的:“当我站在海布里的时候,我就是王!”
2
然而冶金路159号里没有什么王。
尽管有人开篇就提起王镛,让他当那个倒霉的座主和挡箭牌。可王镛招谁惹了谁?人家只是写自己的字,画自己的画。但王先生也是多事,非要搞个什么“流行书风提名展”。他本是一个不爱抛头露面的人,偏偏又提倡哪门子的“艺术书法”。于是写字的、当官的一起砸他,弄得朋友们跟着挨骂受牵连。
王镛的想法却没有错。当对传统技法的重视已经深入人心,有一天他却突然发现那些本该可畏的后生小子们却大面积地“忘掉了自我,忘掉了创造”。王先生是毫不犹豫地主张入古的,且矢志前追,曾书联语:“不喜秦汉以下书”。可他也深知返本乃是为了开新,“流行书风”说白了不就是向前一步,引出自我创变的意识。徒有尊古崇古,天生我辈何益?
然而更多的写字的人受不了这个,指责谩骂此起彼伏。倒是刘正成先生看不下去,喊了声:“王镛既是属于我们时代的,也是属于历史的。曲高和寡,今天骂他的人越多,在历史的座标上他就摆得越高。”可谁知道呢,今天的“历史”毕竟尚未来得及书写。
布罗代尔曾指出人物和历史事件评价、审视的时段措置问题。没错,今天的事由今人最难说得清楚。如果向前延伸一个时间段落,王镛的意义可能是他和清代、和民国的关系。不是师承,而是对历史的共识。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
所接着的,大了说,是书法艺术史的赓续;小了说,是尚未充分展开就被中断了的碑学的继起。王镛是不是这个时代贡献给历史的“大师”,且留给后人评说,但他确实是三十年来重开风气的重要人物之一。但开风气不为师,已足可圈可点。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可生活就是这样,有波折才有故事。
3
燕郊中国书法学院又确实不乏无冕之王—技术上的和情怀上的,各领风骚。
不过,那首先需要一种胸襟、对艺术的热诚和造诣,方可“遣作江山文字主”。八方云集而至的学生,也喜欢这样的“主儿”。
石开来了,还是一句书法也不讲。他要表明一种姿态,是正经的人生和艺术体会,不是作给人看。他不需要作给任何人看。
刘彦湖仍旧那般讷然,只顾自己在纸上划。他对空间的体悟精微至极,无需多说,颖悟者自能会心。
张羽翔纵横捭阖,无不如意。徐海单刀直入,既狂且狷。陈国斌童心未泯,得意忘形。唯张景岳先生不动声色,有蔼然长者之风。
别的先生是大家惮于求写;曾翔则兴之所至,不敢不让他写。“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当他提起笔来的时候,他俨然就是自家书写世界中的王!
于明诠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里都蕴藏着天才,勉励后来者当珍重自我,“你看出来什么就写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他的文章可算雄辩有力,仍自视所云乃在“是与不是之间”。
刘正成奈不过好事者的管窥蠡测,慨叹王镛不得其位。的确,书法院不是什么权力机构和社团组织,然而礼失则求诸野,有一代如许人物之过往,不也可说“能与昔日的西冷印社吴俊老一辈先贤分庭抗礼”了么?白谦慎网上答问时道:“野有遗贤,正可发挥遗贤的民间作用。我们民族官本位的意识太重,这要大家一起努力来改。”
冶金路159号里确实没有什么王。在这里,王者王而不霸。到最后大家都可能沦落为曾翔所说的“坏人”—众生平等,相视而笑。事艺术者,自当相互尊重,保护个性。师者,仁也、量也、恨之入骨、爱之弥厚。学人终归要自我组织,自渡自救。
石开说:独立人格,离经叛道。
诗评家顾随有言:“老师喜欢学生从师学而不似师,此方为光大师门之人。”
4
曾翔似乎总是难以找到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时或郑重其事,时或潦倒癫狂;时或言不及义,时或语重心长。于是乎纵之以酒:“狂来轻世界,我要入洞房!”
他那“好人”的笑话,实际上并不轻松和好笑。世俗的平庸和历史的惯性,仿佛一个密闭的罩子,沉闷而扼杀生机,最当为艺术家警惕。曾翔以一个“绿帽子”的隐喻,表达难以容忍的愤慨之情。大概嫌黄庭坚的“俗不可医”之论表达得太过文雅,已不足以刺痛当代人的神经,他才出以如此恶毒的讥讽。
是的,比之温文尔雅,曾翔似乎更喜欢匕首和投枪。他也许比王先生更经常面对世人的不理解。正因为那些不解和忠告往往是善意的,才难以释怀。酒是苦闷的象征、英雄的良伴。
同样苦闷过的,还有于明诠。老辣到直逼清人,苍茫到不让彝铭,识者寥寥,高处不胜寒。对“丑书”之名,从抵触,到释然、欣然、怡然。自题“敢丑斋”:“毁誉盈耳,我自长笑;恬不知丑,其奈我何?”不过于先生倒也是幸运的,若晚生十年,恐至今无出头之地。他的脱颖而出,被视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符号,“我们应该怀念中青展,那是实力的象征。”
依赫伯特·里德之见,丑不属于快感论美学,它是一个纯粹的艺术问题。“在关于艺术的讨论中,之所以出现混乱,正因为未能把美学与艺术明确地区别开来”,他说。“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都发现艺术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常常是一件不美的东西。”
中国传统士大夫亦早了解这一点,所以,在视觉艺术中,“好看”与否从来不被作为一个当行的鉴赏尺度。如果说“艺术作品的真理的根基就在于:让世界就象它在艺术中那样,真正的表现出来”(马尔库塞),那么丑才往往近真。因它已不关心现象,直指本体;已无虑宠辱,唯仰本心。丑,测试出自主、自为实现到何种程度,它的气质近乎抽象或表现主义。
唯豪杰之士敢丑。一二解人道:“于明诠,丑得更有质量些。”
但该美还是该丑,为生活还是为艺术?却仍然是一个现实问题。冶金路159号的后来者们也开始面临这样的抉择。
5
伟大的艺术家常常是生前不被理解的人。“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可这该怨谁呢?仰高抑或就低,皆无可能,艺术家和俗众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
布迪厄说得很清楚:“趣味是分等级的,它会区分出不同级别的群体。被分成不同等级的社会主体,通过自身制造的区隔,会在美与丑、杰出与庸俗之间区分自己。在客观的分层中,他们的立场得到表达或揭露。”
冶金路159号的大小先生们正是通过相投的趣味构成的群体。尽管并非有组织、有策划和有宗旨,他们自造的区隔和坚持的立场仍然依稀可辨。至于这种区隔和立场在今天能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则殊可怀疑。书法在传统时代的身份过于复杂,扮演着任何其它艺术都难以比肩的暧昧的社会角色。王镛“艺术书法”的提出,正企图尝试将它从纷乱的关系脉络中剥离出来,以便说得清、看得明。但艺术,今已实属奢侈之物;艺术书法,岂不更为孤峭?
石开则从另一个侧面触及到问题的内核:贵族性。他谈字外功夫的第一点不过是“生存”二字,似乎卑之无甚高论。但此生存,乃为摆脱衣食之累,获得闲适。无安适闲暇则无自尊和独立可言,亦谈不上个性构造中孤高踞傲成分的养成,艺术就难逃被社会阉割的厄运。艺术家正如“学者”一词在希腊语中的意思,即“忙碌的闲人”。
所以石开自道:“把艺术当作事业来做,是顶艰难的。按照一个既定的目标去奋斗,常常感到人生并无乐趣可言。当然,我个人还没品尝到困苦。命运始终对我眷顾有加,我很早、很快就摘到艺术的果实,衣食无忧,逃避了困苦的阶段。”“一个艺术家可以亲自采摘自己的果实,是人生再惬意不过的事情。可惜这种惬意,很少有人能得到。”
所以,曾翔在临别之际提起徐海的印语:“衣饭之苦”!他鼓励大家要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本事。把流媚的风格作为一项训练,以事应酬。为生活,同时就是为艺术。
石开的身上,既有自信狂放、白眼向人的一面,也有包容一切、淳厚平和的一面。他似乎把这二者都视为贵族的品质,并更重视后者。没错,在西方贵族传统中,认为“人的高贵源自他对一的亲近”,这不仅可使他养成稳定、整体的看待生活的心智,也令其行为举止保持无处不然的优雅。当然,中国儒家经典对圣人的种种描绘也是如此,表现为一个身心内外皆为雍容中和所浸润、无偏无倚的形象。所不同的是,儒家承认人人皆可拥抱大一、化凡为圣;而西方则更能正视人作为一所分化的现象的残缺性,在此基础上努力争取一与多之间的平衡。
无论如何,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常常是既要面对绝对存在,又不忘审视自身的人。在这个意义上,他已成为贵族传统中的一员。正因如此,“贵族”在今天已成为一个不切实际的话题,至少,在中国的现状下谈它还为时过早。因为我们本来就稀薄的贵族传统,已被文革做了最后的铲平。就像陈丹青在一次演讲中追问的:我们如何不能成就大师?!
6
明辉兄说得没错,沃兴华就是当代书坛的堂吉诃德。
当然,这是就他书法实践的热情和意志而言。他和于明诠一样地执拗和决绝,即使毁誉如雷,也纹丝不动。衣食之忧,被当作意志的砺石,他挥刀霍霍。
如果说“伟大创作家往往易成为曲高和寡,得不到一般人欣赏,虽成功等于失败。”(顾随)那么,真正的艺术探索迟早都要面对自身的悲剧。而沃先生虽然自认喜欢苦涩的东西,但写字对他来说,却是最大的快乐。
对于传统资源,他大吞大吐,如痴如狂得一塌糊涂。从碑版的生拙古茂,到颜真卿的正大沉毅,到米芾的雄强生动,再到董其昌的流美精工,永不止步,永不满足。他以“太忙”为由回绝了几十万元的作品订单,带着自己新近的思考跑到燕郊,讲给同学们听。冶金路159号重新变得肃穆、朗畅、沉着和坚定。
“我这几十年,在传统的汪洋大海中随波逐浪,不断地去开发,不断地去耕耘。‘谢朝花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可是,得在于此,失在于此。所以有人感到遗憾,说沃兴华为什么不停住,安营扎寨,来形成他的风格和面貌,为后代提供一种标志性的东西?……事实就是这样。我是把整个书法当作一个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一种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对自己的能力和极限的一种挑战。始终把创作视为一个有待完成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离不开的,就是临摹。这是一辈子的事情。”
他对传统的厮杀决战、出出入入,给人的只是慨叹和倾倒。他真该起古人于地下:把手或酣歌,展眉时笑谑。有道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但沃兴华并不狂,他如同以苛刻著称的斯卡利杰,后者曾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整个欧洲文学批评产生了影响,艺术的本质在他看来就是—对自身的挑选和苛求。
如果说于明诠是一个思想者,沃兴华则是一个理论家。如堂吉诃德之“坚持真理,不惜以生命捍卫”。他对民间书风概念的厘清和资源的发现,对从创作到临摹的时序性分析与梳理,对延续数百年、苟延残喘的传统技法论的拯救和运用,都将成为这个时代的里程碑。他的著述,既是史学的理论形态,也是艺术经验论,直接透入书写的实践。而其关于现代书法与展示空间的理解和剖析,亦对传统构成严厉的挑战,阔步奔向未来。
他是当代最具真知灼见的书家和书法史论家,我想起缪钺对王国维先生的美誉之辞:“其心中如具灵光,各种学术,经此灵光所照,即生异彩。”
7
我们怀念燕郊—冶金路159号。
中国书法院自成立以来,至今已连续面向海内外招收培养六届学员共计600余名。2011年6月28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书法院“第六届研究生课程班、高研班暨访问学者结业作品展”在中国书法院展览馆举办。展览集中反映了一年来学员们在思想、观念、表现能力和手法上的诸多突破,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本刊选登部分展览作品,并配发本届学员姜勇的文章以飨读者。
1
燕郊只不过是燕郊,毗邻京城、隶属河北的一处经济技术开发区,无甚特殊可言。
燕郊又不只是燕郊。每年夏秋之交,都有百余钟情书法的人儿自天南海北怀着期待和梦想而来。接着,又陆续有或功成身退或名噪一时的大小先生们乘着飞机、坐着高铁赶趟似的登台,笔来纸往,谈经论道。弄得百十来号人似明白、又糊涂;方争辩、却无语。然后唇齿皆黑、领袖尽皂、彻宵达旦、忽啼反笑。待来年春夏之交,终于折腾得个熙熙攘攘、天光乍亮。再然后,轰地一声,如猢狲四散。
燕郊于是仍旧是燕郊。即便柏拉图学园、稷下学宫,又能怎样?不也落得个灰飞烟灭,杳然无闻。冶金路159号兴许还会恶狠狠地骂上一句:一班子鼓舌摇笔之徒!
可到来年,相同的一幕又重新上演。于是燕郊的老少爷们、大姑娘小媳妇、开饺子馆卖火烧的禁不住纳闷儿:这究竟是一伙子什么精神病?难道燕郊是他们的“海布里”?就像那个踢足球的黑小子说的:“当我站在海布里的时候,我就是王!”
2
然而冶金路159号里没有什么王。
尽管有人开篇就提起王镛,让他当那个倒霉的座主和挡箭牌。可王镛招谁惹了谁?人家只是写自己的字,画自己的画。但王先生也是多事,非要搞个什么“流行书风提名展”。他本是一个不爱抛头露面的人,偏偏又提倡哪门子的“艺术书法”。于是写字的、当官的一起砸他,弄得朋友们跟着挨骂受牵连。
王镛的想法却没有错。当对传统技法的重视已经深入人心,有一天他却突然发现那些本该可畏的后生小子们却大面积地“忘掉了自我,忘掉了创造”。王先生是毫不犹豫地主张入古的,且矢志前追,曾书联语:“不喜秦汉以下书”。可他也深知返本乃是为了开新,“流行书风”说白了不就是向前一步,引出自我创变的意识。徒有尊古崇古,天生我辈何益?
然而更多的写字的人受不了这个,指责谩骂此起彼伏。倒是刘正成先生看不下去,喊了声:“王镛既是属于我们时代的,也是属于历史的。曲高和寡,今天骂他的人越多,在历史的座标上他就摆得越高。”可谁知道呢,今天的“历史”毕竟尚未来得及书写。
布罗代尔曾指出人物和历史事件评价、审视的时段措置问题。没错,今天的事由今人最难说得清楚。如果向前延伸一个时间段落,王镛的意义可能是他和清代、和民国的关系。不是师承,而是对历史的共识。不是“照着讲”,而是“接着讲”。
所接着的,大了说,是书法艺术史的赓续;小了说,是尚未充分展开就被中断了的碑学的继起。王镛是不是这个时代贡献给历史的“大师”,且留给后人评说,但他确实是三十年来重开风气的重要人物之一。但开风气不为师,已足可圈可点。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可生活就是这样,有波折才有故事。
3
燕郊中国书法学院又确实不乏无冕之王—技术上的和情怀上的,各领风骚。
不过,那首先需要一种胸襟、对艺术的热诚和造诣,方可“遣作江山文字主”。八方云集而至的学生,也喜欢这样的“主儿”。
石开来了,还是一句书法也不讲。他要表明一种姿态,是正经的人生和艺术体会,不是作给人看。他不需要作给任何人看。
刘彦湖仍旧那般讷然,只顾自己在纸上划。他对空间的体悟精微至极,无需多说,颖悟者自能会心。
张羽翔纵横捭阖,无不如意。徐海单刀直入,既狂且狷。陈国斌童心未泯,得意忘形。唯张景岳先生不动声色,有蔼然长者之风。
别的先生是大家惮于求写;曾翔则兴之所至,不敢不让他写。“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当他提起笔来的时候,他俨然就是自家书写世界中的王!
于明诠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里都蕴藏着天才,勉励后来者当珍重自我,“你看出来什么就写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他的文章可算雄辩有力,仍自视所云乃在“是与不是之间”。
刘正成奈不过好事者的管窥蠡测,慨叹王镛不得其位。的确,书法院不是什么权力机构和社团组织,然而礼失则求诸野,有一代如许人物之过往,不也可说“能与昔日的西冷印社吴俊老一辈先贤分庭抗礼”了么?白谦慎网上答问时道:“野有遗贤,正可发挥遗贤的民间作用。我们民族官本位的意识太重,这要大家一起努力来改。”
冶金路159号里确实没有什么王。在这里,王者王而不霸。到最后大家都可能沦落为曾翔所说的“坏人”—众生平等,相视而笑。事艺术者,自当相互尊重,保护个性。师者,仁也、量也、恨之入骨、爱之弥厚。学人终归要自我组织,自渡自救。
石开说:独立人格,离经叛道。
诗评家顾随有言:“老师喜欢学生从师学而不似师,此方为光大师门之人。”
4
曾翔似乎总是难以找到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想法。时或郑重其事,时或潦倒癫狂;时或言不及义,时或语重心长。于是乎纵之以酒:“狂来轻世界,我要入洞房!”
他那“好人”的笑话,实际上并不轻松和好笑。世俗的平庸和历史的惯性,仿佛一个密闭的罩子,沉闷而扼杀生机,最当为艺术家警惕。曾翔以一个“绿帽子”的隐喻,表达难以容忍的愤慨之情。大概嫌黄庭坚的“俗不可医”之论表达得太过文雅,已不足以刺痛当代人的神经,他才出以如此恶毒的讥讽。
是的,比之温文尔雅,曾翔似乎更喜欢匕首和投枪。他也许比王先生更经常面对世人的不理解。正因为那些不解和忠告往往是善意的,才难以释怀。酒是苦闷的象征、英雄的良伴。
同样苦闷过的,还有于明诠。老辣到直逼清人,苍茫到不让彝铭,识者寥寥,高处不胜寒。对“丑书”之名,从抵触,到释然、欣然、怡然。自题“敢丑斋”:“毁誉盈耳,我自长笑;恬不知丑,其奈我何?”不过于先生倒也是幸运的,若晚生十年,恐至今无出头之地。他的脱颖而出,被视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性符号,“我们应该怀念中青展,那是实力的象征。”
依赫伯特·里德之见,丑不属于快感论美学,它是一个纯粹的艺术问题。“在关于艺术的讨论中,之所以出现混乱,正因为未能把美学与艺术明确地区别开来”,他说。“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都发现艺术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常常是一件不美的东西。”
中国传统士大夫亦早了解这一点,所以,在视觉艺术中,“好看”与否从来不被作为一个当行的鉴赏尺度。如果说“艺术作品的真理的根基就在于:让世界就象它在艺术中那样,真正的表现出来”(马尔库塞),那么丑才往往近真。因它已不关心现象,直指本体;已无虑宠辱,唯仰本心。丑,测试出自主、自为实现到何种程度,它的气质近乎抽象或表现主义。
唯豪杰之士敢丑。一二解人道:“于明诠,丑得更有质量些。”
但该美还是该丑,为生活还是为艺术?却仍然是一个现实问题。冶金路159号的后来者们也开始面临这样的抉择。
5
伟大的艺术家常常是生前不被理解的人。“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可这该怨谁呢?仰高抑或就低,皆无可能,艺术家和俗众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
布迪厄说得很清楚:“趣味是分等级的,它会区分出不同级别的群体。被分成不同等级的社会主体,通过自身制造的区隔,会在美与丑、杰出与庸俗之间区分自己。在客观的分层中,他们的立场得到表达或揭露。”
冶金路159号的大小先生们正是通过相投的趣味构成的群体。尽管并非有组织、有策划和有宗旨,他们自造的区隔和坚持的立场仍然依稀可辨。至于这种区隔和立场在今天能否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则殊可怀疑。书法在传统时代的身份过于复杂,扮演着任何其它艺术都难以比肩的暧昧的社会角色。王镛“艺术书法”的提出,正企图尝试将它从纷乱的关系脉络中剥离出来,以便说得清、看得明。但艺术,今已实属奢侈之物;艺术书法,岂不更为孤峭?
石开则从另一个侧面触及到问题的内核:贵族性。他谈字外功夫的第一点不过是“生存”二字,似乎卑之无甚高论。但此生存,乃为摆脱衣食之累,获得闲适。无安适闲暇则无自尊和独立可言,亦谈不上个性构造中孤高踞傲成分的养成,艺术就难逃被社会阉割的厄运。艺术家正如“学者”一词在希腊语中的意思,即“忙碌的闲人”。
所以石开自道:“把艺术当作事业来做,是顶艰难的。按照一个既定的目标去奋斗,常常感到人生并无乐趣可言。当然,我个人还没品尝到困苦。命运始终对我眷顾有加,我很早、很快就摘到艺术的果实,衣食无忧,逃避了困苦的阶段。”“一个艺术家可以亲自采摘自己的果实,是人生再惬意不过的事情。可惜这种惬意,很少有人能得到。”
所以,曾翔在临别之际提起徐海的印语:“衣饭之苦”!他鼓励大家要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本事。把流媚的风格作为一项训练,以事应酬。为生活,同时就是为艺术。
石开的身上,既有自信狂放、白眼向人的一面,也有包容一切、淳厚平和的一面。他似乎把这二者都视为贵族的品质,并更重视后者。没错,在西方贵族传统中,认为“人的高贵源自他对一的亲近”,这不仅可使他养成稳定、整体的看待生活的心智,也令其行为举止保持无处不然的优雅。当然,中国儒家经典对圣人的种种描绘也是如此,表现为一个身心内外皆为雍容中和所浸润、无偏无倚的形象。所不同的是,儒家承认人人皆可拥抱大一、化凡为圣;而西方则更能正视人作为一所分化的现象的残缺性,在此基础上努力争取一与多之间的平衡。
无论如何,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常常是既要面对绝对存在,又不忘审视自身的人。在这个意义上,他已成为贵族传统中的一员。正因如此,“贵族”在今天已成为一个不切实际的话题,至少,在中国的现状下谈它还为时过早。因为我们本来就稀薄的贵族传统,已被文革做了最后的铲平。就像陈丹青在一次演讲中追问的:我们如何不能成就大师?!
6
明辉兄说得没错,沃兴华就是当代书坛的堂吉诃德。
当然,这是就他书法实践的热情和意志而言。他和于明诠一样地执拗和决绝,即使毁誉如雷,也纹丝不动。衣食之忧,被当作意志的砺石,他挥刀霍霍。
如果说“伟大创作家往往易成为曲高和寡,得不到一般人欣赏,虽成功等于失败。”(顾随)那么,真正的艺术探索迟早都要面对自身的悲剧。而沃先生虽然自认喜欢苦涩的东西,但写字对他来说,却是最大的快乐。
对于传统资源,他大吞大吐,如痴如狂得一塌糊涂。从碑版的生拙古茂,到颜真卿的正大沉毅,到米芾的雄强生动,再到董其昌的流美精工,永不止步,永不满足。他以“太忙”为由回绝了几十万元的作品订单,带着自己新近的思考跑到燕郊,讲给同学们听。冶金路159号重新变得肃穆、朗畅、沉着和坚定。
“我这几十年,在传统的汪洋大海中随波逐浪,不断地去开发,不断地去耕耘。‘谢朝花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可是,得在于此,失在于此。所以有人感到遗憾,说沃兴华为什么不停住,安营扎寨,来形成他的风格和面貌,为后代提供一种标志性的东西?……事实就是这样。我是把整个书法当作一个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一种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对自己的能力和极限的一种挑战。始终把创作视为一个有待完成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离不开的,就是临摹。这是一辈子的事情。”
他对传统的厮杀决战、出出入入,给人的只是慨叹和倾倒。他真该起古人于地下:把手或酣歌,展眉时笑谑。有道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但沃兴华并不狂,他如同以苛刻著称的斯卡利杰,后者曾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整个欧洲文学批评产生了影响,艺术的本质在他看来就是—对自身的挑选和苛求。
如果说于明诠是一个思想者,沃兴华则是一个理论家。如堂吉诃德之“坚持真理,不惜以生命捍卫”。他对民间书风概念的厘清和资源的发现,对从创作到临摹的时序性分析与梳理,对延续数百年、苟延残喘的传统技法论的拯救和运用,都将成为这个时代的里程碑。他的著述,既是史学的理论形态,也是艺术经验论,直接透入书写的实践。而其关于现代书法与展示空间的理解和剖析,亦对传统构成严厉的挑战,阔步奔向未来。
他是当代最具真知灼见的书家和书法史论家,我想起缪钺对王国维先生的美誉之辞:“其心中如具灵光,各种学术,经此灵光所照,即生异彩。”
7
我们怀念燕郊—冶金路1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