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教育问题是我国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民族平等下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自制定至今,为我国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各民族间的交流,和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问题。
关键词: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带动各地区和民族的共同进步。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基数大,致使很难或不可能实现各民族经济和基础设施达到同等水平。地区偏远的地区和民族势必会落后于一线城市。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实施推进了我国民族教育的公平,但是也不可避免的会引发很多问题和争议。
一、我国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现状
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同志,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问题指出:对于“通用语言已经普遍、教育水平大体相当,可逐步缩小差距,逐步做到一律平等。对语言文化差异大、教育质量还不高的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除应该大力普及双语教育、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外,还是要实行高考加分的政策,这是支持少數民族学生取得较好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1]习近平同志的表态,即是对先前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认可,也是对新形势下如何确保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的新要求。其最终目的,仍然是实现我国各民族的教育平等。
(1)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由教育部根据各地区教育水平不同而制定,其优惠政策、优惠幅度等都不尽相同。2014年部分省市区加分政策如表1所示。
表1 2014年全国各省市区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汇总(无条件加分省市区部分)
[省市\&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说明\&教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由省级招委会决定,可在高校投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从文字看,教育部关于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仅仅是一个指导性意见,具体执行的政策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对少数民族无条件加分的省区\&北京\&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向学校提供档案,有学校审查录取。
标注符号“*”的照顾政策仅适用于北京地区的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北京市的少数民族加分被列为地方性加分政策,只限定本市高校录取有效\&天津\&少数民族考生,增加5分投档\&属于无条件加分\&安徽\&少数民族考生(以户口本、身份证为准)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认可和录取\&属于无条件加分\&上海\&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由报考学校审核录取\&属于无条件加分\&江苏\&少数民族考生平行院校志愿中A院校报考民族院校的,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
报考其他院校的,录取时可加3分投档\&属于无条件加分\&浙江\&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1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属于无条件加分\&河南\&少数民族考生在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加5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属于无条件加分\&湖北\&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在其高考文化成绩总分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属于无条件加分\&]
( 表来源:天星教育网 http://www.tesoon.com/a_new/htm/23/114036.htm. )
(2)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由教育部根据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的提高,适当的调整高考加分政策。例如陕西省,2011~2014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普通高校投档分数线下延10分投档;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2015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不再下延10分投档;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沿用,推进了少数民族的教育进步,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少数民族考生的平等受教育的权益,维护了我国正常的教育秩序。
二、我国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存在问题
1.教育公平性争论
目前,对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反对的呼声。有些人认为,既然民族平等,那么56个民族的高考政策就应当统一,只要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平等的,少数民族加分就不公平;为了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国家可以多投入人力物力,高考是改变个人命运迈出的重要一步,不能让这么多的高考学子寒窗苦读十几年,为高考付出无数的辛勤与汗水,因为他人的加分而考不上学,此种做法让人难以接受;给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不但不公平也是对少数民族的一种歧视;择优录取,公平竞争,不能使天平倾斜……虽然,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对汉族考生来说似乎是不公平的。但是正如柏拉图所言:“对一切人不加区别的平等就等于不平等”。从公平的相对性来看,任何尚未达到平均水平的民族和个人都应该受到适当的照顾,以避免出现“马太效应”,造成强弱悬殊扩大,两极分化严重。
2.考生民族身份弄虚作假现象
另外,受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诱惑,高考考生少数民族身份造假事件屡见不鲜。考生身份弄虚作假者,企图篡改民族身份以获取高考加分优惠,进而获得有力的敲开高校大门的敲门砖。教育水平的“一刀切”式加分政策不仅使得一些人铤而走险,弄虚作假,更改民族身份,也使得少数民族精英阶层、发达地区、城市地区少数民族子女得以“搭便车”,因此基于平等公平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遭到了质疑。[2]因此,应该合理调整和改进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通过更严明的制度和法律规定,提高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合理性,避免身份造假事件的发生。
三、结束语
教育,是国家的立国之本;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公平公正,是高考的基本原则。通过特殊政策来弥补少数民族教育的差异,是必要的也是合情合理的。民族教育的进步需要正确的政策引导,而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我们每个公民的严格遵守和监督。公平公正的教育理念是我国民族教育的基础,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实施和不断改善也必将带来国家民族教育的公平。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亦将不远矣。
参考文献:
[1] 丹珠昂奔.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前进——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体会[J].民族论坛,2014,12:13.
[2] 曹清波.民族平等视角下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2:9.
作者简介:
党雪真(1992~ ),女,汉族,陕西富平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
关键词: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
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带动各地区和民族的共同进步。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基数大,致使很难或不可能实现各民族经济和基础设施达到同等水平。地区偏远的地区和民族势必会落后于一线城市。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实施推进了我国民族教育的公平,但是也不可避免的会引发很多问题和争议。
一、我国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现状
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习近平同志,对少数民族高考加分问题指出:对于“通用语言已经普遍、教育水平大体相当,可逐步缩小差距,逐步做到一律平等。对语言文化差异大、教育质量还不高的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除应该大力普及双语教育、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外,还是要实行高考加分的政策,这是支持少數民族学生取得较好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1]习近平同志的表态,即是对先前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认可,也是对新形势下如何确保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的新要求。其最终目的,仍然是实现我国各民族的教育平等。
(1)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由教育部根据各地区教育水平不同而制定,其优惠政策、优惠幅度等都不尽相同。2014年部分省市区加分政策如表1所示。
表1 2014年全国各省市区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汇总(无条件加分省市区部分)
[省市\&少数民族加分政策\&说明\&教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由省级招委会决定,可在高校投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从文字看,教育部关于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仅仅是一个指导性意见,具体执行的政策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对少数民族无条件加分的省区\&北京\&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向学校提供档案,有学校审查录取。
标注符号“*”的照顾政策仅适用于北京地区的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北京市的少数民族加分被列为地方性加分政策,只限定本市高校录取有效\&天津\&少数民族考生,增加5分投档\&属于无条件加分\&安徽\&少数民族考生(以户口本、身份证为准)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认可和录取\&属于无条件加分\&上海\&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由报考学校审核录取\&属于无条件加分\&江苏\&少数民族考生平行院校志愿中A院校报考民族院校的,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
报考其他院校的,录取时可加3分投档\&属于无条件加分\&浙江\&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10分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属于无条件加分\&河南\&少数民族考生在统考成绩总分基础上加5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属于无条件加分\&湖北\&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在其高考文化成绩总分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属于无条件加分\&]
( 表来源:天星教育网 http://www.tesoon.com/a_new/htm/23/114036.htm. )
(2)我国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由教育部根据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的提高,适当的调整高考加分政策。例如陕西省,2011~2014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普通高校投档分数线下延10分投档;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2015年,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不再下延10分投档;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沿用,推进了少数民族的教育进步,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少数民族考生的平等受教育的权益,维护了我国正常的教育秩序。
二、我国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存在问题
1.教育公平性争论
目前,对于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全国各地都有很多反对的呼声。有些人认为,既然民族平等,那么56个民族的高考政策就应当统一,只要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平等的,少数民族加分就不公平;为了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国家可以多投入人力物力,高考是改变个人命运迈出的重要一步,不能让这么多的高考学子寒窗苦读十几年,为高考付出无数的辛勤与汗水,因为他人的加分而考不上学,此种做法让人难以接受;给少数民族考生加分,不但不公平也是对少数民族的一种歧视;择优录取,公平竞争,不能使天平倾斜……虽然,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对汉族考生来说似乎是不公平的。但是正如柏拉图所言:“对一切人不加区别的平等就等于不平等”。从公平的相对性来看,任何尚未达到平均水平的民族和个人都应该受到适当的照顾,以避免出现“马太效应”,造成强弱悬殊扩大,两极分化严重。
2.考生民族身份弄虚作假现象
另外,受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诱惑,高考考生少数民族身份造假事件屡见不鲜。考生身份弄虚作假者,企图篡改民族身份以获取高考加分优惠,进而获得有力的敲开高校大门的敲门砖。教育水平的“一刀切”式加分政策不仅使得一些人铤而走险,弄虚作假,更改民族身份,也使得少数民族精英阶层、发达地区、城市地区少数民族子女得以“搭便车”,因此基于平等公平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遭到了质疑。[2]因此,应该合理调整和改进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通过更严明的制度和法律规定,提高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合理性,避免身份造假事件的发生。
三、结束语
教育,是国家的立国之本;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公平公正,是高考的基本原则。通过特殊政策来弥补少数民族教育的差异,是必要的也是合情合理的。民族教育的进步需要正确的政策引导,而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我们每个公民的严格遵守和监督。公平公正的教育理念是我国民族教育的基础,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的实施和不断改善也必将带来国家民族教育的公平。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亦将不远矣。
参考文献:
[1] 丹珠昂奔.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前进——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体会[J].民族论坛,2014,12:13.
[2] 曹清波.民族平等视角下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2:9.
作者简介:
党雪真(1992~ ),女,汉族,陕西富平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