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87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评价生长抑素联合白蛋白治疗肝肾综合征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例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组生长抑素以5mg/小时的速度持续微量泵入联合白蛋白每天最少g静滴疗程5~7天对照组采用保肝、补充白蛋白、抗感染治疗采用t检验对两组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在肝功恢复、血钠、血肌酐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长抑素治疗肝肾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
  关键词生长抑素白蛋白肝肾综合征疗效
  肝肾综合征(HR)即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R)是终末期肝硬化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在腹水伴内脏血管扩张有效血容量不足的基础上肾血管的极度收缩导致肾皮质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进而发生的急性肾损伤以往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使用生长抑素联合白蛋白等综合治疗肝肾综合征患者15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资料与方法
  7~1年收治HR患者例肝炎后肝硬化5例酒精性肝硬化例原因不明肝硬化例诊断标准采用7年美国肝病学会推荐的标准:⑴主要标准:①慢性或急性肝病伴进行性肝功能衰竭和门静脉高压;②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血清肌酐水平>16靘ol/或小时肌酐清楚率5g/日持续数日外周水肿的患者体重减轻>1g/日;④在停用利尿剂和以15l等渗盐水扩容后肾功能无持续性改善(血清肌酐下降至16umol/以下或肌酐清除率升至ml/分以上);⑤尿蛋白<5mg/dl和无尿路阻塞或肾实质病变的超声检查证据。⑵附加标准:①尿量<5ml/日;②尿钠<1meq/;③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④尿红细胞数没高倍视野<5;⑤血清钠浓度<1meq/。排除原发性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例患者中男18例女1例年龄56~8岁肝功能chiild-pugh分级B级9例级1例合并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18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5例治疗组15例。两组性别、年龄构成无差别。
  治疗方法:两组常规保肝、预防感染治疗对照组给予静滴白蛋白1~g/日然后呋塞米mg静滴治疗疗程5~7天。治疗组生长抑素5mg/小时持续微量泵入联合白蛋白每天最少g静滴然后呋塞米mg静滴治疗疗程5~7天。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化验肝功能:AT、AT、白蛋白、球蛋白、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及血钠血肌酐腹水常规检查、细菌培养记录患者小时尿量。
  统计学处理:采用P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比较: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血钠及小时尿量比较:治疗前两组血肌酐、血钠及小时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5)治疗组应用药物~天后见效尿量逐渐增多血钠逐渐升至正常血肌酐逐渐下降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治疗后血肌酐、血钠及小时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5)见表。
  不良反应:治疗组例患者出现轻微的头晕面色发红减慢滴速后以上症状逐渐消失至治疗结束其余患者均未出现以上不适均坚持疗程结束。
  讨论
  肝肾综合征(HR)即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AR)是发生于终末期肝硬化患者或肝衰竭患者的潜在的可逆性的功能性肾衰竭其特征是:内脏动脉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和全身动脉血压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过度激活肾血管强烈收缩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肾功能严重受损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没有完全阐明近年来比较认可的机制有动脉扩张学说肝硬化性心肌病学说等这些机制的深入研究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肝损害越严重HR发生率越高HR患者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目前仍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HR的治疗方案中祛除了过去使用的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等而改善肝功能、应用缩血管药物、经颈静脉内门体分流术(TIP)及方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等综合治理为比较实用的方法肝移植是HR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研究缩血管药物有一定的疗效其通过收缩内脏血管增加外周阻力使循环血量相对增加从而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缓解HR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特利加压素疗效肯定但费用较高。生长抑素为人工合成的环状1肽可作为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释放抑制剂作用于内脏血管平滑肌使之收缩改善有效动脉血容量充盈不足使肾脏血液灌流不足得到纠正继而改善肾功能。生长抑素还可以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变全身血液动力学、改善肾血管收缩的病理生理状态此外门静脉压力减低还可以减少消化道出血导致的病情恶化。联合使用人血白蛋白提高胶体渗透压扩充有效循环血容量增加肾灌注及尿量。本研究虽然为小样本但确实取得了相对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另外需要强调的是HR患者大多数合并BP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抗生素(代头孢)的应用也是相当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尤金·R·希夫.希夫肝脏病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6:-51.
  徐小元,郑颖颖.肝肾综合征治疗新动向.中华肝脏病杂志,11,19().
  徐道振.病毒性肝炎临床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6:88-89.
其他文献
糖尿病(DM)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伴有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分泌不足至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WHO1999标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人口老龄化TDM发病率逐年提高因此省至县及社区医院来就诊的型糖尿病的患者逐年增加那么如何能科学、详实地管理好每一个患者现总结如下。  首先住院医师要对型糖尿病有正确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胺碘酮、贝那普利联合坎地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阵发性房颤患者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三联治疗组每组各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小剂量胺碘酮与坎地沙坦联合治疗三联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贝那普利治疗;随访时间1年比较两组临床改善总有效率窦性心律维持率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对照组和三联治疗组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58.和8.;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解痉平喘、止咳祛痰、吸氧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结果:两种患者治疗前后EV1、EV1、EV1/EV1均有显著性变化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亦差异有显著性(P<.5)观察组总有效率7.对照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有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胺碘酮对心脏手术后心房纤颤的治疗效果、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收治17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发生房颤患者5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中对照组5例予西地兰、艾司洛尔等药物试验组5例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很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胺碘酮能明显降低术后心房纤颤的心室率缩短持续时间促进心房纤颤转复同时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心脏手术后心房颤动抗心律失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在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方案上加用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7例符合难治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两组均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替米沙坦片和氢氯噻嗪治疗组加用螺内酯~mg/日对照组加用美托洛尔5mg/日两组疗程1周。结果:服药1周后两组有显著的差异。结论:联合螺内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有效。  关键词螺内酯难治性高血压疗效  难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常见临床表现及最佳的诊治方法。方法:收治老年型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6例对其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中56例得到及时治疗病情好转;例遗留轻度痴呆。1例成植物人状态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如发现不及时可造成大脑不可逆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关键词老年型糖尿病低血糖症  糖尿病低血糖症是在老年人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最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PD)患者的贫血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以利临床治疗。方法:收治腹膜透析患者86例其中糖尿病肾病组例非糖尿病组例收集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分析PD患者的贫血情况及其与血清铁、血清铁蛋白、白蛋白、甲状旁腺素、反应蛋白等的关系。结果:糖尿病肾病组贫血发生率微炎症状态、低蛋白血症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有统计学意义(P5)。结论:在使用同等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的情况下糖尿病PD患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W)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肾结石患者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肾结石成功6例成功率为95。例残留结石中结石cm者5例1例碎石无效。6例患者治疗后出现肉眼血尿经对症处理小时后消失。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疼痛及其他不适反应良好。结论:体外冲击波碎石定位准确、成功率高、组织损伤小无严重的并发症对于治疗肾结石效果满意。  关键词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收治糖尿病肾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例照组给予胰岛素+肾病治疗+甲状腺素观察组根据血糖水平及时调整用药剂量。结果:两组经过治疗T、TT、TT水平均明显提高血清TH水平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5)两组治疗后比较也差异有显著性(P.5)。结论:糖尿病肾病伴甲状腺功能低下治愈原则是首先治疗原发病同
期刊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医源性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腹内组织、器官经过原手术切口的潜在间隙或薄弱区突出于体表下所形成的腹壁包块。其流行病学调查提示:腹部手术切口一期愈合者切口疝的发病率通常在1以下;如切口发生感染则发病率可达1;伤口哆开甚至可高达。切口疝不能自愈手术是其痊愈的惟一方法。而对于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治疗直接修补手术失败率高达~67不能令人满意随着疝修补材料的发展和临床应用7年1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