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校学生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数学的学习表现更差。为了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必须学好文化基础课。基于此,本文围绕“课堂数学生活化,学生生活数学化”展开讨论,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生活,探讨如何生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活化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创新学习的主渠道, 是开展教学创新的主阵地。体校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数学基础差。针对这些特点,我校数学组围绕“课堂数学生活化,学生生活数学化”这一课题,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活动。尝试着将被动、枯燥、死板的课堂慢慢转化为生动、活泼、有趣的舞台。在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营造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课程改革的春风已吹遍整个教育界,它对于教育者或受教育者来说,其意义都是十分深远的。它影响的不是某个学科,而是所有课程。为此,参与其中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经常反思,时刻调整,以求不断提升。对于数学教学中,如何摆脱“束缚和枯燥”,让数学课鲜活起来,本人也一直在实践和反思。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活力的根源在于学生。有的数学教师习惯于主宰课堂,如果在课堂上不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讲概念和习题,课后心里就会觉得不踏实,总是担心学生没有掌握。因此,把数学课上成枯燥的理论课和单纯的习题课是毫无疑问的了。有的教师则在课堂上讲的既精又细,也仍放心不下学生运用理论和练习的情况。于是,大量的机械性作业便是理所当然了。我认为数学教师必须彻底摆脱陈旧教学观念的禁锢,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必须时常给自己“洗脑”,积极实践《数学新课程标准》,精学他人长处,善于处理教材,深挖教材内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如果我们的课堂活了,学生乐了,就不愁教学质量上不去。
按照课改的要求,围绕“学生生活数学化”,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插话”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不同意见、提出问题。只有敢提问题、会提问题,才说明学生在主动学习。因此不管学生提的问题多么简单,老师都要耐心细致地讲解。老师一定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好奇心。另外,教师还要多创造机会与学生接触,和他们常谈心。在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战胜困难,长此以往,教师就会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赖,从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二、了解学生,走进生活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每堂课从学生熟悉和关心的情境问题入手,经合作交流、逐步拓展,再回到数学问题中来,步步深入,体现个性。这种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设计和教法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学生们参与其中,乐于其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
要真正实现“学生生活数学化”,我认为首先还是要将“课堂数学生活化”。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按照课题思路,我尝试着上了一堂数学课,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已知a、b、c 都是非负整数, 且28a+30b+31c=365, 求a+b+c的值。初看起来, 一个方程三个未知数难以求解。请学生仔细观察谈论,就会发现代数式中系数与常数项28, 30, 31, 365, 联系生活常识, 恰好是一年中的月份, 即二月及小月和大月的天数以及全年的总天数, 而小月的月数是4, 大月的月数是7, 因此有a=1, b=4, c=7。从而a+b+c=1+4+7=12。本例说明数学来自于实践, 数学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
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效果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是学习兴趣的源泉。初中生表现欲望
强烈,他们期望自己的才能得到展示,同时渴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尤其是教师的激励和赞扬是他们实现持续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的有效保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敏锐的眼光随时捕捉学生身上每一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欢乐,帮助学生形成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利用直观教学把理论、书本知识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在教学中,除了使用幻灯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外,也可利用直观教具和手工制作等教学媒介,把教材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进入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唤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
其次,开展小组活动,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情境。课堂中的小组活动是学生的独立活动。每个学生都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积极主动的协调者和创造者。教师从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小组活动不仅为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创造机会,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另外,要营造积极氛围,激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热情。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并积极投入状态,从而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尽量创设一种集温情、友情、亲情于一体的课堂氛围,以微笑的面容、和善的目光、亲切生动的语气、形象活泼的手势,使学生如沐春风,不知不觉亲近教师。学生处在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的状态之中,就能绽放出灿烂的智慧火花。
最后,要加强师生交往,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學习的空间。如在呈现新的概念或理论知识时,通常利用实物、图片和多媒体等手段设置一个情境,然后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索把知识展示给学生,并进行练习。
我是教改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因此,我体会颇深。通过教改,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新形式下的数学教学应该更切实做到让学生积极参与,寓学于乐;而作为教师也不再只是会说书的“孔夫子”,而应该是会唱、会跳、会导、会演,具备多方面素质的艺术家、教育家,要有永不熄灭的激情,要有强烈的感召力,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和打动学生。具备了这样的素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具有全方面素质的学生。我们应该继续高举教学改革的大旗,勤奋务实,勇于开拓,将新时代的数学教学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孔胜涛.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4).
[2]李文英.创新教育在体校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教学.
[3]彭鸿舫.论数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4]张硕,石俊娟.关于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思考[J].数学通报,2007,(11).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体育学院附校部)
【关键词】课堂教学 生活化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创新学习的主渠道, 是开展教学创新的主阵地。体校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数学基础差。针对这些特点,我校数学组围绕“课堂数学生活化,学生生活数学化”这一课题,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活动。尝试着将被动、枯燥、死板的课堂慢慢转化为生动、活泼、有趣的舞台。在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营造宽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课程改革的春风已吹遍整个教育界,它对于教育者或受教育者来说,其意义都是十分深远的。它影响的不是某个学科,而是所有课程。为此,参与其中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经常反思,时刻调整,以求不断提升。对于数学教学中,如何摆脱“束缚和枯燥”,让数学课鲜活起来,本人也一直在实践和反思。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课堂活力的根源在于学生。有的数学教师习惯于主宰课堂,如果在课堂上不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讲概念和习题,课后心里就会觉得不踏实,总是担心学生没有掌握。因此,把数学课上成枯燥的理论课和单纯的习题课是毫无疑问的了。有的教师则在课堂上讲的既精又细,也仍放心不下学生运用理论和练习的情况。于是,大量的机械性作业便是理所当然了。我认为数学教师必须彻底摆脱陈旧教学观念的禁锢,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必须时常给自己“洗脑”,积极实践《数学新课程标准》,精学他人长处,善于处理教材,深挖教材内涵,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如果我们的课堂活了,学生乐了,就不愁教学质量上不去。
按照课改的要求,围绕“学生生活数学化”,课堂上要允许学生“插话”和“讨论”,鼓励他们发表不同意见、提出问题。只有敢提问题、会提问题,才说明学生在主动学习。因此不管学生提的问题多么简单,老师都要耐心细致地讲解。老师一定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好奇心。另外,教师还要多创造机会与学生接触,和他们常谈心。在他们遇到困难、挫折时,教师要帮助他们分析原因,鼓励他们战胜困难,长此以往,教师就会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相处,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赖,从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果。
二、了解学生,走进生活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每堂课从学生熟悉和关心的情境问题入手,经合作交流、逐步拓展,再回到数学问题中来,步步深入,体现个性。这种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设计和教法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学生们参与其中,乐于其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技能。
要真正实现“学生生活数学化”,我认为首先还是要将“课堂数学生活化”。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按照课题思路,我尝试着上了一堂数学课,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已知a、b、c 都是非负整数, 且28a+30b+31c=365, 求a+b+c的值。初看起来, 一个方程三个未知数难以求解。请学生仔细观察谈论,就会发现代数式中系数与常数项28, 30, 31, 365, 联系生活常识, 恰好是一年中的月份, 即二月及小月和大月的天数以及全年的总天数, 而小月的月数是4, 大月的月数是7, 因此有a=1, b=4, c=7。从而a+b+c=1+4+7=12。本例说明数学来自于实践, 数学与生活实际密不可分。
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效果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的体验是学习兴趣的源泉。初中生表现欲望
强烈,他们期望自己的才能得到展示,同时渴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尤其是教师的激励和赞扬是他们实现持续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的有效保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敏锐的眼光随时捕捉学生身上每一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欢乐,帮助学生形成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利用直观教学把理论、书本知识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在教学中,除了使用幻灯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手段外,也可利用直观教具和手工制作等教学媒介,把教材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让学生进入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唤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
其次,开展小组活动,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情境。课堂中的小组活动是学生的独立活动。每个学生都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积极主动的协调者和创造者。教师从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小组活动不仅为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创造机会,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另外,要营造积极氛围,激励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热情。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并积极投入状态,从而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尽量创设一种集温情、友情、亲情于一体的课堂氛围,以微笑的面容、和善的目光、亲切生动的语气、形象活泼的手势,使学生如沐春风,不知不觉亲近教师。学生处在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的状态之中,就能绽放出灿烂的智慧火花。
最后,要加强师生交往,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學习的空间。如在呈现新的概念或理论知识时,通常利用实物、图片和多媒体等手段设置一个情境,然后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索把知识展示给学生,并进行练习。
我是教改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因此,我体会颇深。通过教改,使我深深地认识到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新形式下的数学教学应该更切实做到让学生积极参与,寓学于乐;而作为教师也不再只是会说书的“孔夫子”,而应该是会唱、会跳、会导、会演,具备多方面素质的艺术家、教育家,要有永不熄灭的激情,要有强烈的感召力,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吸引和打动学生。具备了这样的素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具有全方面素质的学生。我们应该继续高举教学改革的大旗,勤奋务实,勇于开拓,将新时代的数学教学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孔胜涛.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4).
[2]李文英.创新教育在体校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教学.
[3]彭鸿舫.论数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4]张硕,石俊娟.关于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思考[J].数学通报,2007,(11).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体育学院附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