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测序、基因治疗与精准医疗

来源 :紫光阁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ming_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准医疗的概念是建立在大规模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的基础上的。
  基因是生命的密码
  基因是DNA上的功能片段。根据生物科学的中心法则: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实现生命活动。基因是遗传物质,生物世代繁衍传递的是DNA,因此可以说,地球生物的繁荣,本质上是DNA的多姿多彩的演绎。通过研究各种生物基因组的序列,我们就能知道草履虫与人是在13亿年前分离的 ;人是由300~400万年前的一种猴子进化而来的;人类有共同的非洲母亲。
  人的基因组大约有2万个基因。只要其中一个碱基发生变化就可能引起一个氨基酸的变化,一个氨基酸的改变又会引起蛋白质结构的变化,造成一种疾病。最经典的例证就是镰刀性贫血病,镰刀状红细胞血红蛋白的突变不改变携带氧气的能力,但改变了蛋白聚合的形态,使血红细胞的形状由甜饼圈状变成镰刀状,因此在血管中容易堵塞破裂而造成贫血。由此可见,人类基因序列与人类的生命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基因认知的里程碑
  1985年,美国能源部科学家率先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草案,并于1990年正式启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我国科学家共同参与了这一预算达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该计划的目的是要揭开组成人体2.6万个基因的30亿个碱基序列的秘密。计划于2003年提前两年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揭开了生命科学的天书,也确认人的生长发育、疾病健康、衰老死亡都与基因编码有关。在研究基因组的过程中,测序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提高。这么说吧,当初花13年完成的全基因组测序,如果放在现在进行的话,不用3天就可以完成。不仅如此,费用也大为降低。现在测1个基因组1天时间都不用,费用也在1000美元以下,而2005年需要100万美元。如此节时省钱的原因是,最新的基因测序仪中,芯片早已代替了传统激光镜头、荧光染色剂等,通过半导体感应器,可直接检测DNA复制时产生的离子流。当试剂通过集成的流体通路进入芯片时,密布于芯片上的反应孔立即成为上百万个微反应体系。这种技术组合,使研究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基因信息。
  让人开眼的基因治疗
  技术进步使大规模测序成为可能,美国、英国和我国都已实施了百万人规模的测序计划。结合临床数据分析,发现了4000多种遗传病,1.1万个与疾病基因相关的靶点,明确了亨廷顿氏舞蹈症、遗传性结肠癌和乳腺癌等一大批单基因遗传病,以及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神经精神类疾病(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基因疾病。这些新发现,为这些疾病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基因测序巨大的应用前景,催生出全球6000多家各种测序公司,形成了万亿美元的市场。在目前普遍开展的产前诊断中,已知遗传病约7000种,以此推算,每100个新生儿中约有3~10个患有各种程度不同的遗传病。遗传病是由于基因序列改变所致的疾病,具有先天性、终生性和家族性。遗传病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家庭负担,而基因测序为遗传病的防范提供了基础。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仅需采取孕妇静脉血即可,它利用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对母体外周血浆中的游离DNA片段(包含胎儿游离DNA)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从中得到胎儿的遗传信息。
  基因测序技术能锁定个人病变基因,提前预防和治疗,最广为人知的是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她有乳腺癌家族史,通过基因检测提前预知了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切除了双侧乳腺和卵巢。
  精准治疗方兴未艾
  有了基因测序,就可以实现精准治疗。这是因为通过病人的基因组序列,就可以推断出酶的形状,构建准确的蛋白质三维结构,主治医生就可以借此筛选匹配药物,给出最优处方。现在很多靶向药物在使用时都要进行基因分析,即伴随诊断,因为很多靶向药物是针对基因突变设计的,有突变就特效,没突变就无效。可见,基因组分析使治疗越来越精准。
  当确切地知道基因序列的变化导致了某疾病,我们就可以用最新的基因打靶技术,进行基因定点修复,这个修复,其实就是用正确的序列来替换错误的序列。当然,这是一项难度十分大的工作,而且常常要在生殖细胞或干细胞上进行。因为,在人体约80万个细胞中,绝大多数细胞有全套染色体DNA,也就是每一个细胞都有30亿个碱基对,假设我们把一个碱基看成3cm的乒乓球那样大,那么一个细胞内的DNA就可以绕地球两圈半。要在这么长的DNA上准确地改变一小段,那是及其艰难的工作。好在一种CRISPR/Cas9技术可以实现这个目的,只是它必须通过在生殖细胞上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来纠正遗传病,或提高基因质量。这方面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不过需要严格遵守伦理学规定。
  21世纪是基因的世纪,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突破,相信不远的将来,我们每个人都会进行一次基因测序。个人基因序列就像每个人的身份证,独此一份,绝无重复。个体通过检测基因,可以预知自己未来的健康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保健和治疗。这将颠覆传统的健康观念,帮助人们从被动预防治疗走向主动预知健康。
  期待医学因精准医疗而大放异彩!
其他文献
人靠衣装马靠鞍。头顶上的头发,一旦没了却令人忧伤。在“擅长脱发”已被誉为现代年轻人的一大标志时,人们也愈发重视对头发的“养护”。除了各种打着防脱止脱旗号的洗发水外,各种民间偏方也大行其道。  人的头顶大约有10万根头发。除外定期理发缩短头发长度外,头发有时也会自行脱落。通常,头发每天脱落在100根以内属于正常现象,50岁后开始的脱发也是正常的生理老化现象。如果每天的掉发超过这个数量,那可能导致整体
期刊
一 芦苇  《闲情偶寄》里这么说芦苇:性直而枉,不就富贵之地,心野而逸,适荒径野滩。芦苇是这么个性子。古代的文人个个有脾气,就是清高。清高分两种,真清高和假清高。真清高,就是隐士逸民了,一个个在荒野出没,在深山老林里,与道士、僧人做朋友,下下棋、敲敲枰,杯盏之间,也是清淡的水,浮着些梅花或者是茶碎的叶子,那味道是至清至淡的了。隐士们的生活极不规律,闲云野鹤一般,云来雾去的,妆扮也是简单而高古:竹笠
期刊
夏天很热,躲在空调房里成了当下国人最普遍的避暑方式,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享受空调”也早已从奢侈的事情,变成了炎炎夏日里寻常人家日常避暑方式,哪怕是在偏远山村的老旧的屋舍外,也会醒目地挂着一台、甚至多台空调外机——享受生活,中国人是认真的。  然而,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却不普遍,在那些看似生活水准较高的西方资本主义的“老旧发达国家”,空调并不普及,尤其是在欧洲地区,大多数家庭并不配备空调机,
期刊
又到了命是空調給的季节,而宿舍开了空调之后,隔壁宿舍人竟然过来蹭空调,还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空调都开了,一个人吹和两个人吹有什么区别?”事实果真如此吗?  空调凉爽的风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也不能把房间里的热量凭空分解掉,当空调制冷的时候,其实是把周围的热量搬到室外去,所以空调外机会特别热。而空调搬运的热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室内物体发出的热量,比如你身上的热气还有电器发热的热量等;另一种就是外界进
期刊
今年是伟大的渡江战役胜利70周年。1949年4月20日,鉴于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在国共两党和平协议上签字,仍然坚持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立场,企图凭借长江天堑继续负隅顽抗。为此,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果断地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作战命令。于是,以第二、第三野战军为主的十二个军、三十六个师和中原、华东军区部队的百万雄师分别从江西的九江至安徽的安庆,安徽的芜湖至安庆,江苏的南京至江
期刊
Y运动员有三大功能:为观众提供娱乐,为祖国赢得荣誉,为科研贡献样本。前两条不多说了,大家都懂,今天我来说说这第三条。  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服务,所以人体绝对是热门课题。运动员是人中翘楚,是最合适的实验对象。假设你想研究人体的耐力极限,必须从长跑或者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当中去寻找志愿者。  这里所说的耐力极限,科学术语叫做“最大可持续代谢能力”(SusMS)。换成通俗说法就是:如果一个人不停地运
期刊
谁也没想到这是两个人。他们本来趴在浮雕墙上静止不动,观众本来以为这是两个“装饰物”,突然他们动了起来,其中一个抓住钟里的绳子用力一荡,荡到了移动的台柱上;另一个像壁虎一样快速地在墙上爬行。这不是一场杂技表演,而是法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演出现场。  “有个传说流传至今,讲述着信奉神的时代……世界的脚步,迈入新一个千年……”沉睡的诗人格兰古瓦醒来,向世人宣告大教堂时代的到来。“我们是异乡人,非法移
期刊
互联网隐形眼镜(2030年前)  想象一下,眨一下眼睛就能马上上网。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内含8×8发光二极管阵列的隐形眼镜,最终将会有成百上千的发光二极管,它们可以在眼睛前形成图像。这种硬件基本上是半透明的,这样佩戴者就可以随意走动而不会撞到东西或失去方向感。  这样的隐形眼镜还可以识别人脸、显示某人的生平资料或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于是你将会在眼镜上看到字幕。  人体商店(2030年前)  
期刊
从伦敦周期混双冒尖,到里约周期双线作战,到东京周期的主攻男双,张楠的角色一直在变化。从小队员到如今的老队员,他的成绩册上已经贴满星星。然而,这位已经荣誉等身的老将,在距离东京奥运会仅剩一年的这个节点上,不得不重新选择搭档,再次出发。他表示,无论什么情况,自己都会全力以赴的。  全新组合从头来  2016年,张楠和老将傅海峰在里约奥运会惊险夺冠。2017年苏迪曼杯,他们联袂完成了傅海峰的退役之战。2
期刊
勒夫足球的哲学与美学  作为非德国队球迷,我对勒夫研究的兴趣几乎全部来自他在球队管理中体现出的卓越领导力。对于这位主教练,我印象最深刻的首先是他关于足球的哲学。2004年,勒夫只是国家队的助理教练的时候,他这样表述:“我的足球哲学在我职业生涯的各个时期表现的很清楚:我偏好富有侵略性的进攻式足球…它带有风险。”具体来说,他的“进攻式足球”的理念是这样的:所谓的“进攻”不再只是形式上的对球的占有以及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