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天很热,躲在空调房里成了当下国人最普遍的避暑方式,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享受空调”也早已从奢侈的事情,变成了炎炎夏日里寻常人家日常避暑方式,哪怕是在偏远山村的老旧的屋舍外,也会醒目地挂着一台、甚至多台空调外机——享受生活,中国人是认真的。
然而,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却不普遍,在那些看似生活水准较高的西方资本主义的“老旧发达国家”,空调并不普及,尤其是在欧洲地区,大多数家庭并不配备空调机,而即便是有空调的家庭,其使用率也比较低。
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这是因为国外的气候并不炎热,老外就喜欢自然的,有钱也不装。事实上,很多欧美国家的“不热”只是整体上没有低纬度地区那种漫长、夸张的热,夏天30多度的烈日炙烤是寻常的,当然也会出现40多度的高温,就好比中国的东北,夏天热起来也并不含糊。
这几年,随着气候的变化,很多西方国家变得越来越热,许多国家气温连续多年打破历史极值,甚至突破40度大关,直逼50度。高温造成了停班停课,甚至出现持续高温致人死亡的现象。
可即便如此,空调的保有率、使用率在当地依旧不高,大多数人还是靠着吱呀作响的风扇度日。或者是躲到图书馆、大商场等公共场所“蹭冷气”,日子略显清苦。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空调成本价高
欧洲一连多年都迎来“历史性高温”。原本还能勉强“靠风扇度日”的西欧,温度频破40度,巴黎、米兰等许多大城市体感温度更是直逼50度,可以说,这些地区的夏天都热得让人怀疑人生。
比如在体感温度勇破40度,朝着50度进发的西欧国家法国,我很“幸运”,赶上了一波又一波的“香甜的西方高温浪潮”,来自中国南方“高温圣地”的我,居然被热到怀疑人生,甚至是不惜“斥巨资”购买机票,千里迢迢“逃回”中国,然后躲到家里打开空调,抱着大半个冰镇西瓜——啊。真爽!
肯定会有人问:有那么多钱买机票回国,干嘛不去买一台空调?我其实一开始也是这么想,可这想法确实比较单纯,单纯地以为全世界都像中国那样可爱。
最初,天真的我拿着一大把钞票,屁颠屁颠地跑到家电商城,想买台空调安在宿舍里。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走到了日思夜想的空调专区,可一看价格,就有点“生无可恋”了——最便宜的打折产品也得五六千人民币,质量差不多是国内大几百的那种,而好一点的,售价也基本都在一万多到两万人民币之间。
当然,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是有差距的,但总的来说,在中国卖八九百的空调,在这边得卖七八千,在中国卖一两千的空调,在这边得卖到一万多,总之不便宜。而根据老百姓实际持有的财富比来算,售价也确实不合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人眼中“便宜的空调”,变成了老外眼中“昂贵的家电”呢?原因主要还是这几点:成本太高,西方劳动力价格高,很难压低商品成本,因此本地产的空调价格往往高昂;多数家电是进口的,很多产地都来自遥远的亚洲,因此运輸费用不菲;税收比率太高,尤其是家电的税收额度普遍偏高,多数地区仅增值税就高达20%以上;思维方式不同,中国的商人薄利多销,让大多数人消费得起,西方的商人宁可卖不出去,也绝不低价让利压低市场价格。
空调安装费贵
其实,空调价格在一万人民币左右我还是可以接受,毕竟装好之后,可以一直使用,也算是“一劳永逸”,免去了一到夏天就“逃回”国内的颠簸。
但我还是低估了资本家“敛财”的能力。本以为“斥巨资”买完空调就可以安装了,但是工作人员接下来的话让我心凉了一半:安装费1500欧元……安装费用比空调机还贵,装台像样的空调得花2500欧元(约合两万人民币),价格真的是感人肺腑。
空调贵还能接受,可这安装费也实在高得离谱了。工作人员解释:空调机这么大要运到您家里,工作人员要爬到您家外墙上高难度安装,还要给墙体打孔,这都是非常“巨大”的工程。
我无奈地对工作人员表示:实在无法理解,这在中国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而且运送费用、安装费用都是免费的。随后对方耸耸肩:那当然,那是中国,可在这里就是这么一回事。
居民电价偏高
“呵!不就两万块嘛,又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大家这么想,那就太单纯了,资本家的套路可多着呢!你装得起空调,还得付得起电费!
我刚出国的时候并没有在意电价的问题,因为受到“国内网络公知”的洗脑影响,认为“国外的电价不贵”,对于相关问题也一直没有在意。
2017年冬天,因为天气严寒,我的一位室友在屋里放了一个“小太阳”取暖器,功率较大。我们宿舍的电价是均摊的,因此舍友在使用之前特意征得了我们其他几个人的同意。
令我们后悔的事情发生了——一个月后电价账单寄到了家里,上面赫然写着340欧元,也就是2600多人民币,平均每个人要缴纳650元的电费。我们屋子里的电器,除了“小太阳”取暖器外,也只有冰箱、LED白炽灯、电脑和手机充电器,根本消耗不了多少电,掐指一算,发现电价不菲。
而经过进一步调查与核实之后我们发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电价普遍偏高,高出中国数倍到十多倍不等,而且很多电价看似不高的地区,却隐含着额外的高昂税费、服务费等,总体加起来也够老百姓喝上一壶的了。
所以,享受空调这样“耗电”家电的服务,不仅仅是买得起、装得起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考虑“能不能交得起税”和“负担高昂的电费”。想到这些,我在今年夏天又激动地买了张机票飞回国了——个夏天吹空调的电费都够往返机票了,还是回国“躺尸”好了。
地理气候因素
當然,客观的自然因素也是存在的,这就好比东北人用空调的频率比南方人用得少一样。事实上,在气候变化没有如今这么严重之前,多数欧美国家夏季的高温概念不过是“30度往上一点”,破35度的几率比较小,确实是“比较凉快”,用空调的比率自然也比较低。
可近些年来,随着气候的异常变化,高温开始频频造访欧美各国,像40度、45度这样的极端高温也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出现。
可以说,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现在西方人正在介于“追求自然”和“高昂的费用”之间徘徊。而像我们这种知道中国的另一幅景象的人,往往也是秘而不宣。因为真怕他们到时候集体到中国吹空调……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瞭望智库”
(本文选自:华声 2019年08期)
然而,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却不普遍,在那些看似生活水准较高的西方资本主义的“老旧发达国家”,空调并不普及,尤其是在欧洲地区,大多数家庭并不配备空调机,而即便是有空调的家庭,其使用率也比较低。
这是为什么呢?有人说这是因为国外的气候并不炎热,老外就喜欢自然的,有钱也不装。事实上,很多欧美国家的“不热”只是整体上没有低纬度地区那种漫长、夸张的热,夏天30多度的烈日炙烤是寻常的,当然也会出现40多度的高温,就好比中国的东北,夏天热起来也并不含糊。
这几年,随着气候的变化,很多西方国家变得越来越热,许多国家气温连续多年打破历史极值,甚至突破40度大关,直逼50度。高温造成了停班停课,甚至出现持续高温致人死亡的现象。
可即便如此,空调的保有率、使用率在当地依旧不高,大多数人还是靠着吱呀作响的风扇度日。或者是躲到图书馆、大商场等公共场所“蹭冷气”,日子略显清苦。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空调成本价高
欧洲一连多年都迎来“历史性高温”。原本还能勉强“靠风扇度日”的西欧,温度频破40度,巴黎、米兰等许多大城市体感温度更是直逼50度,可以说,这些地区的夏天都热得让人怀疑人生。
比如在体感温度勇破40度,朝着50度进发的西欧国家法国,我很“幸运”,赶上了一波又一波的“香甜的西方高温浪潮”,来自中国南方“高温圣地”的我,居然被热到怀疑人生,甚至是不惜“斥巨资”购买机票,千里迢迢“逃回”中国,然后躲到家里打开空调,抱着大半个冰镇西瓜——啊。真爽!
肯定会有人问:有那么多钱买机票回国,干嘛不去买一台空调?我其实一开始也是这么想,可这想法确实比较单纯,单纯地以为全世界都像中国那样可爱。
最初,天真的我拿着一大把钞票,屁颠屁颠地跑到家电商城,想买台空调安在宿舍里。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走到了日思夜想的空调专区,可一看价格,就有点“生无可恋”了——最便宜的打折产品也得五六千人民币,质量差不多是国内大几百的那种,而好一点的,售价也基本都在一万多到两万人民币之间。
当然,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是有差距的,但总的来说,在中国卖八九百的空调,在这边得卖七八千,在中国卖一两千的空调,在这边得卖到一万多,总之不便宜。而根据老百姓实际持有的财富比来算,售价也确实不合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中国人眼中“便宜的空调”,变成了老外眼中“昂贵的家电”呢?原因主要还是这几点:成本太高,西方劳动力价格高,很难压低商品成本,因此本地产的空调价格往往高昂;多数家电是进口的,很多产地都来自遥远的亚洲,因此运輸费用不菲;税收比率太高,尤其是家电的税收额度普遍偏高,多数地区仅增值税就高达20%以上;思维方式不同,中国的商人薄利多销,让大多数人消费得起,西方的商人宁可卖不出去,也绝不低价让利压低市场价格。
空调安装费贵
其实,空调价格在一万人民币左右我还是可以接受,毕竟装好之后,可以一直使用,也算是“一劳永逸”,免去了一到夏天就“逃回”国内的颠簸。
但我还是低估了资本家“敛财”的能力。本以为“斥巨资”买完空调就可以安装了,但是工作人员接下来的话让我心凉了一半:安装费1500欧元……安装费用比空调机还贵,装台像样的空调得花2500欧元(约合两万人民币),价格真的是感人肺腑。
空调贵还能接受,可这安装费也实在高得离谱了。工作人员解释:空调机这么大要运到您家里,工作人员要爬到您家外墙上高难度安装,还要给墙体打孔,这都是非常“巨大”的工程。
我无奈地对工作人员表示:实在无法理解,这在中国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而且运送费用、安装费用都是免费的。随后对方耸耸肩:那当然,那是中国,可在这里就是这么一回事。
居民电价偏高
“呵!不就两万块嘛,又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大家这么想,那就太单纯了,资本家的套路可多着呢!你装得起空调,还得付得起电费!
我刚出国的时候并没有在意电价的问题,因为受到“国内网络公知”的洗脑影响,认为“国外的电价不贵”,对于相关问题也一直没有在意。
2017年冬天,因为天气严寒,我的一位室友在屋里放了一个“小太阳”取暖器,功率较大。我们宿舍的电价是均摊的,因此舍友在使用之前特意征得了我们其他几个人的同意。
令我们后悔的事情发生了——一个月后电价账单寄到了家里,上面赫然写着340欧元,也就是2600多人民币,平均每个人要缴纳650元的电费。我们屋子里的电器,除了“小太阳”取暖器外,也只有冰箱、LED白炽灯、电脑和手机充电器,根本消耗不了多少电,掐指一算,发现电价不菲。
而经过进一步调查与核实之后我们发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电价普遍偏高,高出中国数倍到十多倍不等,而且很多电价看似不高的地区,却隐含着额外的高昂税费、服务费等,总体加起来也够老百姓喝上一壶的了。
所以,享受空调这样“耗电”家电的服务,不仅仅是买得起、装得起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考虑“能不能交得起税”和“负担高昂的电费”。想到这些,我在今年夏天又激动地买了张机票飞回国了——个夏天吹空调的电费都够往返机票了,还是回国“躺尸”好了。
地理气候因素
當然,客观的自然因素也是存在的,这就好比东北人用空调的频率比南方人用得少一样。事实上,在气候变化没有如今这么严重之前,多数欧美国家夏季的高温概念不过是“30度往上一点”,破35度的几率比较小,确实是“比较凉快”,用空调的比率自然也比较低。
可近些年来,随着气候的异常变化,高温开始频频造访欧美各国,像40度、45度这样的极端高温也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出现。
可以说,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现在西方人正在介于“追求自然”和“高昂的费用”之间徘徊。而像我们这种知道中国的另一幅景象的人,往往也是秘而不宣。因为真怕他们到时候集体到中国吹空调……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瞭望智库”
(本文选自:华声 2019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