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受益“一部半”书的大师毛子水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ncuo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文化名人的生平和著作,有时感觉像是饮一杯烈酒,当时令人亢奋,过后也就消失殆尽,这通常说明你和这名人大概没有多少缘分,你们不在同一个频道。但有些名人不是这样的,读他们的人生就如同饮一杯淡淡的绿茶,滋味虽淡,却能沁人心脾,回味无穷。他们的生平虽然没有大起大落的坎坷,没有叱咤风云的业绩,却凭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让每一个阅读他的人都能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已故国学大家毛子水先生,无疑就是这样可以影響读者一生的文化大师。说到对他的评价,有这样两句话可以概括:在研究科学的人中他的国学根基最好,在研究国学的人中他的科学根基最深。因此毛子水生前被学术界尊称为“通人”“通儒”,被认为是极少可以把中西之书都读“通”了的人。他的好读书和善读书,使他成为兼具西方科学和中国文化双重修养的文化大师,被称为“五四”时代的“百科全书式学者”,甚至被称为“东南图书馆”,可见毛子水读书之多。
  毛子水(1893 1988),名凖,谱名延祚,字子水,浙江江山石门镇清漾村人,系清漾毛氏第五十六世后裔。要说这清漾毛氏可是大名鼎鼎,因为蒋介石的生母毛氏和毛泽东的祖先都可溯源至此,所以有人开玩笑说,一部民国史不过是清漾毛氏的家史而已。
  且说1913年,毛子水考入北京大学,与傅斯年、顾颉刚、杨振声被称为“胡(适)门四大弟子”。1918年12月,“新潮社”成立并出版《新潮杂志》,毛子水是发起人之一。1920年毛子水毕业留校任教,后赴德国留学。在德求学期间,毛子水与傅斯年、陈寅恪、罗家伦、俞大维、赵元任等在一起切磋学习,堪称群英荟萃。有关陈寅恪和俞大维是留学生当中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这话,就是傅斯年告诉毛子水的。所以后来毛子水才会说:“寅恪、元任、大维、孟真都是我生平在学问上最心服的朋友,在国外能晤言一室,自是至乐”;我的“许多关于西方语言的见解,则有从寅恪得来的”。在一篇回忆录中,毛子水提到他当年在德国留学时和陈寅恪的交往,说有一件事给他印象很深。一次他看到陈寅恪在读一本很老的英语语法书,那时一些更新更好的语法书已经出版,毛子水就问陈寅恪既然有新的为何还要读老的。陈寅恪的回答是“正因为它老的缘故”才值得读。毛子水认真思考后明白陈寅恪这句话并非玩笑。无论哪一种学问,都有几部好的老的著作。后来的著作当然更新,但老书因为出自大家手笔,有些说法和观点并未过时,即便有失误也能引人深思,所以值得阅读。陈寅恪和毛子水这里所涉及的其实就是一个学术传承问题——任何学术的发展都有它的源头和上游,然后广纳百川、博采众长后,逐渐成为滔滔大河,而其中每一滴水都多少蕴藏有前人的聪明才智。
  此外,毛子水兴趣广泛,曾旁听爱因斯坦讲课,当时爱因斯坦正讲授“科学原理”,毛子水就听了几节,认为:“的确精彩极了。尤其难得的是他说话比著书还要浅近,学生都很容易接受。是个能言善道又能舞文弄墨的科学天才。”除此之外,作为精通国学的毛子水,居然还翻译过《几何原本》,那一代学人的广泛兴趣和才华横溢,的确不是我们这些人所能想象的。
  作为典型的读书人,毛子水一生可以说始终没有离开教育岗位。1929年毛子水回国后在北大任教并兼任北大图书馆馆长。抗战期间,毛子水与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一同南下,任西南联大教授。抗战胜利后毛子水返回北平,仍任北大教授兼图书馆馆长。1949年毛子水去了台湾,一直在台湾大学、辅仁大学任教。即使是1973年退休后,毛子水仍受聘于台湾大学、辅仁大学,直到93岁高龄。其学术代表作《<论语>今注今译》系倾其一生心血而成,是当今海峡两岸最权威的《论语》诠释本之一。1988年5月10日,毛子水病逝,享年96岁。毛子水逝世后,台湾大学为纪念毛子水,决定编辑出版《毛子水全集》,并于1992年4月正式出版。
  任何一位文化大师的出现,既有偶然,更有必然。既仰仗先天之才华,更得力于后天之刻苦。按照毛子水自己的说法,他的成功得益于他一生中坚持研究的“一部半”书:一部《几何原本》和半部《论语》,前者启发了他的逻辑思考能力和高度的分析能力,后者则教他如何做人处事。宋初宰相赵普靠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很多人都熟悉,那《几何原本》属于自然科学经典,对毛子水这样主要从事人文科学的学者又如何产生影响的呢?且让我们慢慢道来。
  1913年,毛子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当时的北大预科分文、理两部,毛子水的选择是理科的预科,原因就在于他当年读书时深受章太炎“学术万端,不如说经之乐”的影响,想进大学专攻经学。但那时的北大本科没有经学门,而预科入学时必须填报读大学本科的科别,毛子水只好填报“天算科”,这其实也与毛子水在中学时最爱几何有关。说到他与《几何原本》的缘分,则要上溯到他入北大之前。当时他购买了金陵书局刻的《几何原本》和《则古昔齐算学》二书,在精心阅读后激发了对算学的兴趣。也正因为如此,1917年毛子水北大理预科毕业后,就升入北大本科数学门学习。青年时代的毛子水对数学情有独钟,期望成为一个数学家,以其成果造福祖国和人类文明,为此那本欧几里德的古希腊文《几何原本》成了他一生钟爱之物。北大预科毕业后,他的认识有所改变,专攻数理的理想在严峻的社会现实面前逐渐消退。在即将升入本科时,好友傅斯年也力劝毛子水认清自己的长处改学文科,希望毛子水在国学方面有所贡献。但毛子水以“学数学奠定逻辑基础,将来可以做明事理的普通读书人”而拒绝,最终坚持人数学系,并且留学德国时还是研究数理、科学史。
  原来,毛子水自觉才学不够,既不能成为天算家也成不了国学家,大概只能做一个普通读书人。他认为既然如此,就应该多知道一些逻辑知识,而数学可以为学逻辑打下稳固的基础。孰料为了这个基础,他一生和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结下了深厚缘分。留学德国时,毛子水四处搜集它的重要版本,并为研究这部书选修了第三门外语
  古希腊文。他的设想是根据自己搜集的若干版本和各种字典,在退休后校订前人旧译,完成一本符合现代学术体系的《几何原本》,将西方学术界有关该书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国人。虽然他最后没有实现这一愿望,但对《几何原本》的研究使其受益终生,却是事实。这也给今天的人文学者以有益的启示:是否也该适当阅读了解一些现代自然科学知识,以使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和思想更加自由呢?   不过,毛子水虽然专业为理科,却对国学一直很有兴趣。早在青少年时代,他看到((新民晚报》上梁启超的文章,就非常佩服。当时正是梁启超的“新民体”风靡一时之际,很多青年学子都迷恋于此。后来有同乡从日本带给他一本《章潭合钞》,并说章太炎先生的文章比梁启超更好。毛子水读后认为同乡所言不虚,便又搜遍章氏的每一篇文章认真阅读,从此章太炎成为在治学方面对他影响最大者之一。在北大期间,他常与好友一起去听章太炎在北京被袁世凯软禁时开设的国学讲堂。说到国学,则不能不提及毛子水的一个贡献,就是在当年胡适倡導“整理国故”时,第一次提出“国故学”概念的就是毛子水。在1919年4月撰写的((国故和科学的精神》一文中,他就提出:“古人的学术思想,是国故;我们现在研究古人的学术思想……这个学问,应该叫作‘国故学’:他自己并不是国故,他的材料是国故。”这一概念和解释很快被胡适所接受,他不仅随即在《论国故学——答毛子水》一函中加以运用,而且还在后来的《(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对此重新给予诠释,他解释说:“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
  毛子水在国学研究上虽然成就斐然,但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其《论语》研究,他是两岸学术界公认的《论语》研究权威。他的(《论语》研究不光是匡正他人的研究失误,而且是发前人所未发,提出很多自己的独到见解,按照大学者黄侃的意见,学术研究是“发明”重于“发现”,所谓“发现”是之前本没有,一旦有新材料问世,则新观点自然出现,而“发明”则是主要针对旧材料而言,是对早已熟悉之材料产生新的见解,所以更难也更重要。如此,则毛子水之解读《论语》,确实有很多可以称为是其独到的发明。例如《论语》中记述了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后人一般都把这个“道”诠释成真理之类,但毛子水认为它含有“天下有道”之“道”,全句的意义,近于“天下太平”的意思。因为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晚年致力于讲学,所期望的只是“天下太平”。毛子水认为世界各民族古代圣贤中抒发这样忧世忧民之情怀者,当以孔子这句话最为显著。由此,他认为《论语》确是世界上宣扬仁爱的首部经典,从人文主义的角度看自应为人间第一书。他的《论语今注今译》于1975年由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审定,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出版之后,一时轰动,连续六次重印再版,纯学术书如此畅销,实在罕见。1989年,该书以Ⅸ论语今译》名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也引起大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不过,毛子水虽然在国学研究方面大有发明,却不是只知读古书的书呆子。早在“五四”时期,毛子水就是胡适的得意门生,与罗家伦、傅斯年等人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思想启蒙的先驱者之一。又如对于1926年“3·18”事件中段祺瑞镇压进步学生之事,几十年后谈起来他依然义愤填膺。抗战期间,毛子水听说胡适有赴美写作哲学史的计划,就写信给胡适,表面赞同胡适著述,但却认为国难当头,胡适也许应该做一些更有利于民族之事:“然天下纷纷,高谈性命,岂所谓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深冀开门户著书之暇,肯以我中华民族当今最需要之事,内告同胞,外示友邦,庶几仁人之言,百世被其福利也。”1949年2月去台湾后,毛子水一方面潜心研究,培育后人;一方面关注着两岸关系的变迁,并对肆意散布台独言论者严加驳斥:“稍能思想的人,都知道台湾是决没有脱离祖国而独立的理由的”,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盼望两岸统一的心情溢于言表。毛子水还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当年在北大任教时,他对北大的希望,就是北大能够请到好教授,教出好学生。他把能否罗致优秀人才来教育学生,作为判定一个校长是否合格的先决条件。在他看来,“得天下英材而教之”是平生的最大快乐,也展现出他总是以建设现代中国文化、促进国家文明进步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作为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学者,毛子水对中国文化精神有着自己的理解并能化为自己的具体行动。1948年北平解放前夕,国民党与共产党展开争夺人才的“抢救大陆学人计划”,胡适、陈寅恪和毛子水等均被列入其中,胡适后来和陈寅恪乘同一架专机离开北京,后辗转去了美国,陈寅恪却选择留在了广州中山大学,直至“文革”中去世。据其后人介绍,1949年2月,毛子水决定去台湾,并在赴台前夕特意返回江山清漾老家,算是完成一次文化祭奠。据说快到家乡时,毛子水对弟弟毛延武说:“弟弟,我们下车走一程回家的路。”说罢竟然泣不成声。孰料此次探亲回家,竟成永别。1966~1979年间,毛子水虽然是隔岸旁观,内心却为传统文化遭劫忧心忡忡。他知道自己在大陆的故居难逃劫难,但总是告知家人不忘“恕”道,并多次提及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作为胡适的得意门生,毛子水终生对胡适极为敬仰,是胡适学术思想的最佳阐释者之一,为胡适思想的广泛传播做出很大贡献,而胡适也对他极为器重和信任。20世纪50年代,胡适在美国立下“遗嘱”,即指定毛子水与哈佛大学教授杨联陞为“遗嘱”执行人。作为胡适的学生同时也是其同时代人,毛子水对胡适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有独特深刻的认识。在《胡适之先生给我们的遗产》一文中,他对胡适思想的价值给予极高评价。他说,如果说富翁捐款办一所大学可以帮助许多贫困学生的话,那么胡适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则可以惠及国家、民族和整个社会。具体说来,这种贡献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胡适提倡的白话文运动,不但对国民教育大有好处,而且还使我们的文学有了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精神。
  第二,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为大家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从而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治学道路。
  第三,胡适介绍的实验主义教人要懂得怀疑,不要盲目迷信现成答案。
  第四,胡适提倡的“社会不朽论”,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明白自己对国家、社会以及人类文明的责任。
  第五,胡适提倡的理性,是指无论讨论或处理什么事情,都要依据事实或证据才能做决定。
  1962年胡适在台去世,毛子水满怀悲痛,为胡适写了堪称经典的墓志铭,全文包括标点在内仅137个字,却是字字珠玑:
  这是胡适先生的墓,生于中华民国纪元前
  二十一年,卒于中华民国五十一年。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毫无疑问,只有真正的大师才有这样的概括力,对另一位大师给予盖棺论定的高度评价,而语言又是这样的精练、简明、意蕴深刻。
  毛子水的时代,是大师辈出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化遭受外来文化进入,中西文化开始大融合的过渡时代。这个时代事实上到今天还没有完结,在这个意义上,重温毛子水这样的文化大师的文字,跟随他们的思想进入那个逝去的时代,以追溯历史发展的脉络,为今天中国学术的发展寻找契机,该是很有意义的。毛子水曾经写过一篇题为《蔡元培
  胡适——傅斯年》的文章,在其结尾,他这样概括三位大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在行为的小节上,蔡、胡、傅三先生可能是不十分相同的人。但在做人的大节上——如居心的正直,对国家的忠贞,“民胞、物兴”的胸怀,“无我、无私”的风度,“仁以为己任”的抱负——这三位先生可以说是一样的。窃以为将这样的评价移来概括毛子水先生,也极为合适。
其他文献
夫子传道  任何伟大的哲学思想与宗教信仰,无不涉及对形上之“道”的终极追问,也都会面临一个“弘道”和“传道”的问题。作为春秋末期最大的学术思想共同体,孔门或者孔子学派尤其重视对“道”的探求,关注“道统”及“文脉”的赓续。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非常深刻地揭示了“道”与“人”的内在关系。春秋时郑国贤相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左传·昭公十八年》)
期刊
2019年第2期《小说选刊》头条刊发刘汀的中篇小说《魏小菊》。作者在“创作谈”中,虚构了和魏小菊在咖啡馆见面的场景,魏小菊虽土气未脱,但已经显示出精明、凌厉、警惕的城市人性格。“创作谈”和小说文本中,都提到一个日子,魏小菊的生日,1983年6月3日。  1982至1986年,中共中央連续五年出台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农村、农民问题。198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当前农村经济工作中的若干问题》,19
期刊
屈指算来,杨匡汉先生从事文学研究至少有四十年时间了,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早先以对郭小川、艾青、闻捷、李瑛等诗人的专论以及专著《缪斯的空间》(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中国新诗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等构建了自己的诗学体系,成为后学无法绕过去的高峰;继而由专门的诗学研究渐次“转向”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到今天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先后有《扬子江与阿里山的对话——海峡两岸文学比较》(上海文艺出版
期刊
古人谈论艺术的时候,常说此事“非具顶门上慧眼者,不足以识”。  “顶门眼”为何物,我到现在还没有搞明白。但每当想到怀一,我就觉得这个人的“顶门眼”是打开的。  怀一给我的最大印象,是他的悟性和识力,似乎总能穿透事物表面的种种假象。谈艺论道,臧否人物,往往单刀直入,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难言。做起事情来,则不拘格套,绝诸依傍。于是,在这个纷扰的俗世,他读书、作文、写字、画画、出书、办报、设计、策展、
期刊
摘要:本文立足梁衡“三点一线”散文创作理论,以《把栏杆拍遍》为载体,通过多方论证,重点分析梁衡通过“写大事、大情、大理”,选择并再造英雄人物“悲剧人格的崇高美”,渲染豪壮沉郁、忧愤孤绝的愁情。期冀寻找作者、写作对象、中学生读者之间隐匿的文脉,帮助中学生读者更好地了解粱衡及梁衡笔下的英雄人物。  关键词:《把栏杆拍遍》辛弃疾梁衡  中学生读者“三点一线”  不少语文老师常喜欢推荐学生读梁衡散文,特别
期刊
文章题解、作者及注释  《虽有嘉肴》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个长句,说明学习是获得学问的唯一进路,学无止境、教学相长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五经当中,《仪礼》被称为礼经。《大戴礼记》《小戴礼记》是《仪礼》残存十七篇以及已经亡佚的篇目的传记,被认为是七十子与后学们的读经笔记。关于《虽有嘉肴》,《礼记集说》说:“石梁王氏日:‘六经言学字,莫先于《说命》。此篇不详。言先王学制与教者、学者之法,多是泛论,不如
期刊
夫丹青妙极,未易言尽。虽质沿古意,而文变今情。立万象于胸怀,传千祀于毫翰。故九楼之上,备表仙灵;四门之墉,广图贤圣;云阁兴拜伏之感,掖庭致聘远之别。凡斯缅邈,厥迹难详。今之存者,或其人冥灭。自非渊识博见,熟究精粗,摈落蹄筌,方穷致理。但事有否泰,人经盛衰,或弱龄而价重,或壮齿而声遒,故前后相形,优劣舛错。至如长康之美,擅高往策,矫然独步,终始无双。有若神明,非庸识之所能效;如负日月,岂末学之所能窥
期刊
摘要:郑山明散文集《乡愁的滋味:那年·那事·那人》对故园的深情叙写所蕴含的那种鼓励人试着用超然的、非功利的眼光欣赏劳动者及其生活本身的态度,让我们领悟  到人的本质处境即“诗意地栖居”。关键词:郑山明《乡愁的滋味》技术时代诗意地栖居  《乡愁的滋味:那年·那事·那人》是郑山明创作的一部散文集。此书语言简洁、流畅,笔触细腻、节制。作者饱含深情的追忆,让“湘南故园”的风俗礼仪、世态人心、鸟兽虫鱼在读者
期刊
郑山明,文学硕士,研究员,现为湖南科技学院副院长。讷于言,拙于行。教过书,从过政,搞过管理。籍贯湖南永州,喝潇水长大,在潇湘流域学习、成长和工作。留恋乡土,痴迷乡情,关切乡亲,是一生不变的情怀。  易晓明(以下简称易):郑教授,非常高兴获得您惠赠的散文集《乡愁的滋味:那年·那事·那人》,我一口气将之读完,感觉它写出了我们这一代人曾经熟悉的生活以及我们这代人所亲历的历史演变。在现代性语境下,回望散文
期刊
我与莫老师的专业在唐代交叉,近些年来我比较熟悉的是他的《杜甫评传》。虽然这本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出版了,但因为我近十年来才开始做一点杜甫的研究,所以一直把这部书放在案头,成为我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今天也只能谈谈关于读这本书的感想。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研究杜甫的代表作,最重要的是我的导师陈贻掀先生的《杜甫评传》和莫砺锋老师的这部《杜甫评传》。两部书各有特色,陈先生的书重在传,以传带评;莫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