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了课堂。多媒体集文字、图像、动画、视听等技术于一体,它能把以往静态的课堂形式动态化,把抽象的教材内容形象化,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教师借助它的这些独特功能,可以解决一些传统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高中的生物课中,多媒体教学更是体现出了与传统教学无以伦比的功能。
高中生物课主要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内容更丰富了,而更多的内容都集中在微观世界中,同时还有很多知识是和理化关系紧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把这些微观的,抽象的内容用动画,影像的形式模拟出来,能化虚为有,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具体,把传统课堂中难以讲清的问题通过直观视觉来理解。
正是由于多媒体的这些优点的存在,使多媒体成为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使用中的问题,希望能够给众多接触多媒体教学的同仁们提供一些参考,促进对多媒体教学的思考与改进。
一、过于重视多媒体应用
有些教师认为使用了多媒体就体现了教学的先进性,因此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课件。高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龄时期,因而多媒体具有的声、光、电的综合刺激,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心理学也表明,中学生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使身心疲倦,产生厌倦心理;经常性地使用电脑,也容易使学生视力下降。
多媒体的应用必须与教材内容相适宜,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适应。高中教材中有些内容是学生能看得懂或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或只需要教师作简单的指导便会融会贯通的,这部分知识就根本用不着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而有些微观的观察或暂时观察不到的现象,我们则可以使用多媒体来展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一目了然,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膜等
二、以多媒体课件完全取代传统教学
现在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将所有的提问和教案中的步骤都做到课件中。上课时,只是按按键,顺序“播放”课件,就当完成教学任务了,完全不用黑板和粉笔。
这样整节课下来,学生只是跟着老师走马灯式的看了一遍课件。而对与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则不是十分清晰,更不知道该怎么记笔记,有的学生是见什么记什么,一节课就忙着记笔记了,根本就没注意老师讲的是什么。而有的学生则干脆什么都不记。这样的多媒体应用反到不能帮助教学了。
名师杨子坤曾经说过:“不能没有板书,不能小看黑板上的字,哪怕是几个字,没有它实际上是忽视了学生的学”。
做为教师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教学的唯一方法。我们还是应该把多媒体与黑板、粉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我們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应该把重点内容书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知识,也方便课后总结。
例如:《细胞增殖》一课,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有丝分裂的过程,难点是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姐妹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以及分裂的各个时期的图像区分。有丝分裂的过程是个微观的抽象内容,只有借助动态的演示才能使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因此课前复印了染色体等数量对比的表格并制作了有丝分裂的三维动画。上课时,边播放动画边引领学生总结各个时期的特点,并将其书写在黑板上。当学生熟悉分裂过程后,将表格发给学生,同时结合动画的播放,将表格填好,填好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变化规律,并书写在黑板上。最后,由于学生已经看过多次动画,也了解了有丝分裂的过程,这时再组织学生自己画出各个时期的平面图像,并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展示,同时纠正一些细节上的错误。这样一节课下来,虽然内容很多,但黑板上展示出了重点的内容,所以学生很清晰的掌握了重点内容,也知道笔记中该记什么了。
三、以多媒体完全取代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高中课本有大量的实验内容,有些教师看到了多媒体演示实验省时、省力、省材料的优点,就将实验都以动画或视频录像的方式演示出来。用多媒体展示实验确实有它的的优势,但也有其局限性。实验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这些只靠多媒体是不能完成的,因此多媒体是不能完全取代实验操作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讲解有关的原理和步骤,但是只要条件允许还是应该落实实际操作。这样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才能使他们真正接受这个实验现象。
例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一课的渗透现象的实验,多数教师都是以多媒体来展示。由于实验的结果是水往上流,学生没有看到真正的实验结果,尽管了解了原理,也是存在疑虑的。如果让学生真正接受这个实验结果,还是应该进行演示实验。另外在解释这个实验的原理时,由于涉及到分子运动的问题,这是微观的,不能观察到,所以还是要通过多媒体来解决的。
当然,在生物中还有一些经典实验或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验,我们则可以通过电脑模拟来解决。如:噬菌体侵染实验,生长素发现的实验。
总之,多媒体教学过程是一个与其它教学因素紧密相连的一个整体,在教学的准备中应把各方面的因素进行通盘考虑,这样才能使多媒体教学不流于形式。
高中生物课主要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内容更丰富了,而更多的内容都集中在微观世界中,同时还有很多知识是和理化关系紧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把这些微观的,抽象的内容用动画,影像的形式模拟出来,能化虚为有,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具体,把传统课堂中难以讲清的问题通过直观视觉来理解。
正是由于多媒体的这些优点的存在,使多媒体成为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使用中的问题,希望能够给众多接触多媒体教学的同仁们提供一些参考,促进对多媒体教学的思考与改进。
一、过于重视多媒体应用
有些教师认为使用了多媒体就体现了教学的先进性,因此每节课都要用多媒体课件。高中学生正处于一个求知欲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龄时期,因而多媒体具有的声、光、电的综合刺激,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注意。但心理学也表明,中学生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使身心疲倦,产生厌倦心理;经常性地使用电脑,也容易使学生视力下降。
多媒体的应用必须与教材内容相适宜,与学生的认识水平相适应。高中教材中有些内容是学生能看得懂或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或只需要教师作简单的指导便会融会贯通的,这部分知识就根本用不着多媒体来进行教学。而有些微观的观察或暂时观察不到的现象,我们则可以使用多媒体来展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一目了然,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膜等
二、以多媒体课件完全取代传统教学
现在有些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将所有的提问和教案中的步骤都做到课件中。上课时,只是按按键,顺序“播放”课件,就当完成教学任务了,完全不用黑板和粉笔。
这样整节课下来,学生只是跟着老师走马灯式的看了一遍课件。而对与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则不是十分清晰,更不知道该怎么记笔记,有的学生是见什么记什么,一节课就忙着记笔记了,根本就没注意老师讲的是什么。而有的学生则干脆什么都不记。这样的多媒体应用反到不能帮助教学了。
名师杨子坤曾经说过:“不能没有板书,不能小看黑板上的字,哪怕是几个字,没有它实际上是忽视了学生的学”。
做为教师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教学的唯一方法。我们还是应该把多媒体与黑板、粉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我們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应该把重点内容书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知识,也方便课后总结。
例如:《细胞增殖》一课,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有丝分裂的过程,难点是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姐妹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以及分裂的各个时期的图像区分。有丝分裂的过程是个微观的抽象内容,只有借助动态的演示才能使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有丝分裂的过程。因此课前复印了染色体等数量对比的表格并制作了有丝分裂的三维动画。上课时,边播放动画边引领学生总结各个时期的特点,并将其书写在黑板上。当学生熟悉分裂过程后,将表格发给学生,同时结合动画的播放,将表格填好,填好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变化规律,并书写在黑板上。最后,由于学生已经看过多次动画,也了解了有丝分裂的过程,这时再组织学生自己画出各个时期的平面图像,并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展示,同时纠正一些细节上的错误。这样一节课下来,虽然内容很多,但黑板上展示出了重点的内容,所以学生很清晰的掌握了重点内容,也知道笔记中该记什么了。
三、以多媒体完全取代实验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高中课本有大量的实验内容,有些教师看到了多媒体演示实验省时、省力、省材料的优点,就将实验都以动画或视频录像的方式演示出来。用多媒体展示实验确实有它的的优势,但也有其局限性。实验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这些只靠多媒体是不能完成的,因此多媒体是不能完全取代实验操作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讲解有关的原理和步骤,但是只要条件允许还是应该落实实际操作。这样让学生亲眼所见,亲身经历才能使他们真正接受这个实验现象。
例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一课的渗透现象的实验,多数教师都是以多媒体来展示。由于实验的结果是水往上流,学生没有看到真正的实验结果,尽管了解了原理,也是存在疑虑的。如果让学生真正接受这个实验结果,还是应该进行演示实验。另外在解释这个实验的原理时,由于涉及到分子运动的问题,这是微观的,不能观察到,所以还是要通过多媒体来解决的。
当然,在生物中还有一些经典实验或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验,我们则可以通过电脑模拟来解决。如:噬菌体侵染实验,生长素发现的实验。
总之,多媒体教学过程是一个与其它教学因素紧密相连的一个整体,在教学的准备中应把各方面的因素进行通盘考虑,这样才能使多媒体教学不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