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推广和逐渐普及是我国英语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用ESP理论指导专业英语教学,能够为在新形势下提高我国大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水平提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ESP 专业英语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作为英语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ESP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如外贸英语、国际金融英语、法律英语、科技英语、旅游英语、医学英语等,其目的是借助英语这一工具,提高其在专业学习上的英语应用技能和研究能力。从20世纪60年代ESP教学主张的形成发展到现在,ESP已成为一个范围宽广、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学领域。目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迫使高校开设并逐渐普及ESP课程。
一、ESP课程的教学特征
ESP课程的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培养和提高其在某些学科内使用英语的能力,并且有特殊的学习内容,即专门化的内容。ESP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教学重点是语篇和修辞,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ESP课程的教学特征主要体现在:
(一)ESP课程的教学内容
ESP的教学内容趋向于实用性。ESP的教学重点在于语言的特点和规律。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了ESP应采取适应其课程特征的教学方法。
(二)ESP课程对师资的要求
ESP课程对教师有专业和语言的双重要求,要求教师的英语功底好,同时又懂得专业知识。
(三)ESP课程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
就ESP教学而言,应该遵循先基础、后专门化这个基本规律,也就是学生的英语基础达到一定的水平是ESP教学成功实施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实事求是。对于一般性院校,可以先开一至两年的基础英语课,到了二年级开始把ESP作为选修课;而对于重点院校,ESP教学应逐渐成为其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因为这些学校的学生已经不需要在听、说等基本技能方面进行无休止的操练,否则将造成师资和学生学习时间的双重浪费。
(四)ESP课程对教材的要求
按照ESP的语言共核理论:在各个不同学科中使用的语言有着共同的推理和解释过程,存在着一种具有科学性但又不属于任何专门学科的语言共核。这就对ESP教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应该分析不同专业、体裁的文件,对其语言特点和修辞技巧进行归纳、推理,以指导相关专业的交际实践。
二、用ESP理论指导专业英语教学
用ESP理论指导专业英语教学与研究,目的是使我国大学的专业英语教学更科学,更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运用ESP理论指导我们的专业英语教学。下面从ESP理论的角度探讨如何使大学专业英语教学更符合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以及和平崛起的大背景下国家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完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同时,来更好地服务于日常教学与专业实践活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认真学习并充实完善教学大纲
为了全面提高我国大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水平,要结合我国大学专业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从理论与实践角度探讨大学专业英语教学与ESP理论之间的关系,同时使成熟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与不完善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得到有机融合,而不再仅仅停留在目前的只是形式的结合上。尤其认真研究ESP理论的精华及在目前情况下其被大学专业英语教学可借鉴与吸收的可行性与技术性。结合实际情况,用ESP理论指导专业英语教学与研究,充实完善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英语语言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与高级知识两个部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高级知识主要包括专业文体与交际修饰。要想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信息交流的能力,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就需要从传统的词汇和语法教学转向语篇和修饰教学。由于普通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所以与之相适应,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鉴于ESP课程不同于基础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有着自己特别要求和目的的教学特征,我们也需要探索有着ESP课程特色的教学对策。
(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ESP具有鲜明的目标性,是建立在学生将来工作需求的基础之上的英语拓展课程。ESP课程也有着独特的教学内容,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目前国内的ESP课程大多采用“语法——翻译”教学法,教师独立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缺少双向交流的机会,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ESP教学中,我们关注的并不是语言的运用,而是语言学习。所谓语言学习指的是能使学生理解和产出规范语言的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实际就是强调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活动。所以,教师要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导演者,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努力加强师生间的双向交流,选择一切适合的方式把语言的运用和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真实有趣,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以提高学习效果,强化学生的英语技能。
(三)探索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ESP教学模式
在经过大一、大二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之后,ESP课程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能为其将来考研或就业奠定一定的语言基础。根据需求分析理论,针对研究型学生开设的拓展课应该加入更多的阅读技巧训练、各类作文写作训练,高效率地提高其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对于应用型学生应该开设听说专项训练课程,以便提高他们的听说技能。比较适合的教学法包括:
1.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具有结构性,它由教学目标、信息输入、活动方式、师生角色、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为:第一,导入:该环节教师可采用让学生听英语歌曲,展示相关图片等形式导入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学习英语的轻松氛围;第二,前任务:该环节教师需要呈现学习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第三,任务环:该环节教师可以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让学生尽其所能地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第四,后任务:该环节各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第五,作业:该环节教师可根据课堂任务内容,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相关任务。在多元化课堂上,可以以任务为依托,教师设计各个任务环节,并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以指导和启迪,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累英语知识,提高语言技能。 2.坚持“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
基于ESP课程对师资的特殊要求,顺利开展ESP课程教学需要培养一支特别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还要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目前我国的ESP教学有由英语教师进行教学和由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两种模式,但两种模式都存在明显的缺陷。英语教师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往往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而专业教师又由于不了解语言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把ESP课程当作专业课来上,以翻译和讲授专业知识为主。ESP教学的内容应是不同学科在专业交际中应遵循的一般规则和通用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本专业的交际实践。所以,ESP教学还应考虑专业交际中诸多相关的人文因素,如交际目的、交际对象等,应由英语教师来承担教学。但是,基于上面讨论到的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缺乏的缺陷,我们提倡采用合作教学的形式,即由专业人员或专业学科的专家组织学术讨论会,协助选编教材,提供学习难点的信息等,以协助英语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坚持实用性的ESP教材选择标准
基础英语阶段的教材从听、说、读、写、译各个角度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而针对大三学生开设的ESP课程中,如实用英语、职场英语、专业英语等,应该从话题设置的实用性角度出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或未来职场情况的话题来设置,如面试技巧、办公室英语、接听电话、商务会议、商务谈判、出国旅行等话题是比较好的选择。对于练习部分的设计更应该注重实用性,比如,场景模拟、场景再现、经典句式仿写、实用对话等练习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场景的英语应用情景,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建立规范的ESP教学评估体系
建立和实施规范的考评机制可以检测该课程教育是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部分高校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授课计划的编写到出题、考核、评卷都由任课老师单独负责,各学校没有建立任何专家评审评估机制或组织,缺乏规范的ESP教学评估体系,对ESP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必然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开设ESP课程的学校应尽快建立相关的学科评估委员会,建立一套质量监控、评估体系。
当今社会,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各行各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英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更应注重应用能力的提高。然而,这种知识结构的形成需要创新课程的设计来实现。多元化ESP拓展课程、实践课程的实施,完善人才区分,使在研究型和应用型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在完成两年普通用途英语学习后,能够进一步通过接受研究型拓展课和应用型实践课的方式成为有专长、有能力、有特点的多元化人才。ESP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达到通过英语来学习相关专业内容,又通过学习相关专业内容提高英语水平的效果,有助于他们顺利完成由基础英语学习到实际运用的过渡,真正提高英语综合能力。根据我国目前英语教育的现状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经验,在我国高校大力开展ESP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我们应该探索出一些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提高ESP课程的教学效果,真正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02):22-28.
[2]段平,顾维萍.我国大学ESP教学的发展方向探讨[J].外语界,2006(04):36-40.
[3]刘法公.论专门用途英语的属性与对应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l(12):25-30.
[4]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79-83.
[5]陈新仁. 全球化语境下的外语教育与民族认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4.
[6]张文友.日本英语教育的改革动向[J].外语界,2001(05).
[7]束定芳. 德国的英语教学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发[J].中国外语,2011(01).
【关键词】ESP 专业英语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作为英语语言教学的一个分支,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ESP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如外贸英语、国际金融英语、法律英语、科技英语、旅游英语、医学英语等,其目的是借助英语这一工具,提高其在专业学习上的英语应用技能和研究能力。从20世纪60年代ESP教学主张的形成发展到现在,ESP已成为一个范围宽广、形式多样的英语教学领域。目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迫使高校开设并逐渐普及ESP课程。
一、ESP课程的教学特征
ESP课程的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培养和提高其在某些学科内使用英语的能力,并且有特殊的学习内容,即专门化的内容。ESP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开设的英语课程,教学重点是语篇和修辞,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ESP课程的教学特征主要体现在:
(一)ESP课程的教学内容
ESP的教学内容趋向于实用性。ESP的教学重点在于语言的特点和规律。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了ESP应采取适应其课程特征的教学方法。
(二)ESP课程对师资的要求
ESP课程对教师有专业和语言的双重要求,要求教师的英语功底好,同时又懂得专业知识。
(三)ESP课程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
就ESP教学而言,应该遵循先基础、后专门化这个基本规律,也就是学生的英语基础达到一定的水平是ESP教学成功实施的必备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实事求是。对于一般性院校,可以先开一至两年的基础英语课,到了二年级开始把ESP作为选修课;而对于重点院校,ESP教学应逐渐成为其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因为这些学校的学生已经不需要在听、说等基本技能方面进行无休止的操练,否则将造成师资和学生学习时间的双重浪费。
(四)ESP课程对教材的要求
按照ESP的语言共核理论:在各个不同学科中使用的语言有着共同的推理和解释过程,存在着一种具有科学性但又不属于任何专门学科的语言共核。这就对ESP教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应该分析不同专业、体裁的文件,对其语言特点和修辞技巧进行归纳、推理,以指导相关专业的交际实践。
二、用ESP理论指导专业英语教学
用ESP理论指导专业英语教学与研究,目的是使我国大学的专业英语教学更科学,更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运用ESP理论指导我们的专业英语教学。下面从ESP理论的角度探讨如何使大学专业英语教学更符合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以及和平崛起的大背景下国家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完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同时,来更好地服务于日常教学与专业实践活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认真学习并充实完善教学大纲
为了全面提高我国大学专业英语的教学水平,要结合我国大学专业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从理论与实践角度探讨大学专业英语教学与ESP理论之间的关系,同时使成熟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与不完善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得到有机融合,而不再仅仅停留在目前的只是形式的结合上。尤其认真研究ESP理论的精华及在目前情况下其被大学专业英语教学可借鉴与吸收的可行性与技术性。结合实际情况,用ESP理论指导专业英语教学与研究,充实完善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英语语言知识包括基础知识与高级知识两个部分,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高级知识主要包括专业文体与交际修饰。要想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信息交流的能力,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就需要从传统的词汇和语法教学转向语篇和修饰教学。由于普通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所以与之相适应,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鉴于ESP课程不同于基础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有着自己特别要求和目的的教学特征,我们也需要探索有着ESP课程特色的教学对策。
(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ESP具有鲜明的目标性,是建立在学生将来工作需求的基础之上的英语拓展课程。ESP课程也有着独特的教学内容,要求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目前国内的ESP课程大多采用“语法——翻译”教学法,教师独立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缺少双向交流的机会,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ESP教学中,我们关注的并不是语言的运用,而是语言学习。所谓语言学习指的是能使学生理解和产出规范语言的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实际就是强调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活动。所以,教师要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导演者,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努力加强师生间的双向交流,选择一切适合的方式把语言的运用和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真实有趣,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以提高学习效果,强化学生的英语技能。
(三)探索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ESP教学模式
在经过大一、大二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之后,ESP课程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还能为其将来考研或就业奠定一定的语言基础。根据需求分析理论,针对研究型学生开设的拓展课应该加入更多的阅读技巧训练、各类作文写作训练,高效率地提高其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对于应用型学生应该开设听说专项训练课程,以便提高他们的听说技能。比较适合的教学法包括:
1.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具有结构性,它由教学目标、信息输入、活动方式、师生角色、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为:第一,导入:该环节教师可采用让学生听英语歌曲,展示相关图片等形式导入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学习英语的轻松氛围;第二,前任务:该环节教师需要呈现学习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第三,任务环:该环节教师可以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让学生尽其所能地运用已学的语言知识,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第四,后任务:该环节各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第五,作业:该环节教师可根据课堂任务内容,布置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相关任务。在多元化课堂上,可以以任务为依托,教师设计各个任务环节,并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以指导和启迪,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累英语知识,提高语言技能。 2.坚持“合作教学”的教学模式
基于ESP课程对师资的特殊要求,顺利开展ESP课程教学需要培养一支特别的教师队伍。他们不仅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还要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目前我国的ESP教学有由英语教师进行教学和由专业课教师进行教学两种模式,但两种模式都存在明显的缺陷。英语教师由于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往往以词汇和语法教学为主;而专业教师又由于不了解语言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把ESP课程当作专业课来上,以翻译和讲授专业知识为主。ESP教学的内容应是不同学科在专业交际中应遵循的一般规则和通用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本专业的交际实践。所以,ESP教学还应考虑专业交际中诸多相关的人文因素,如交际目的、交际对象等,应由英语教师来承担教学。但是,基于上面讨论到的英语教师专业知识缺乏的缺陷,我们提倡采用合作教学的形式,即由专业人员或专业学科的专家组织学术讨论会,协助选编教材,提供学习难点的信息等,以协助英语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四)坚持实用性的ESP教材选择标准
基础英语阶段的教材从听、说、读、写、译各个角度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而针对大三学生开设的ESP课程中,如实用英语、职场英语、专业英语等,应该从话题设置的实用性角度出发,选择贴近学生生活或未来职场情况的话题来设置,如面试技巧、办公室英语、接听电话、商务会议、商务谈判、出国旅行等话题是比较好的选择。对于练习部分的设计更应该注重实用性,比如,场景模拟、场景再现、经典句式仿写、实用对话等练习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场景的英语应用情景,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建立规范的ESP教学评估体系
建立和实施规范的考评机制可以检测该课程教育是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部分高校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授课计划的编写到出题、考核、评卷都由任课老师单独负责,各学校没有建立任何专家评审评估机制或组织,缺乏规范的ESP教学评估体系,对ESP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必然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开设ESP课程的学校应尽快建立相关的学科评估委员会,建立一套质量监控、评估体系。
当今社会,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各行各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英语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学生不仅要有较高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更应注重应用能力的提高。然而,这种知识结构的形成需要创新课程的设计来实现。多元化ESP拓展课程、实践课程的实施,完善人才区分,使在研究型和应用型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在完成两年普通用途英语学习后,能够进一步通过接受研究型拓展课和应用型实践课的方式成为有专长、有能力、有特点的多元化人才。ESP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达到通过英语来学习相关专业内容,又通过学习相关专业内容提高英语水平的效果,有助于他们顺利完成由基础英语学习到实际运用的过渡,真正提高英语综合能力。根据我国目前英语教育的现状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经验,在我国高校大力开展ESP教学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我们应该探索出一些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提高ESP课程的教学效果,真正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02):22-28.
[2]段平,顾维萍.我国大学ESP教学的发展方向探讨[J].外语界,2006(04):36-40.
[3]刘法公.论专门用途英语的属性与对应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l(12):25-30.
[4]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79-83.
[5]陈新仁. 全球化语境下的外语教育与民族认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44.
[6]张文友.日本英语教育的改革动向[J].外语界,2001(05).
[7]束定芳. 德国的英语教学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发[J].中国外语,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