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已越来越多地走进课堂。它集文字、实物、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把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教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求知领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趣,而且教师也能自觉地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手段。讲授《“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多媒体辅助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我在讲授《“诺曼底”号遇难记》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效果和动画合成技术设计了一幅碧波荡漾的大海图作为背景图,然后从一个难倒了许多人的故事入手——假日到了,一个男人带着一家人去划船游玩——慈祥的母亲、温柔的妻子、可爱的儿子。当船划到湖中心时,不幸船翻了,全家人都落水了。这家人中只有这个男人会游泳,而他只有能力救起一个人,那么请问他该救谁?为什么?在聆听了多个同学的发言后,我利用多媒体手段,轻点鼠标,大屏幕上立刻出现了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人类面临灾难时的选择
强者? 弱者?
选择谁 老者?幼者?
他人?自己?
然后我告诉学生:要想有合适的选择,学完《“诺曼底”号遇难记》就会有所收获。于是课题《“诺曼底”号遇难记》如陨石般从屏幕上方铮铮下落,定格在屏幕中央的大海上。别出心裁的问题和课题的出现,无疑已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多媒体辅助文本解读,直观形象
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已很熟悉,所以我直接请四位同学根据幻灯片上的提纲进行故事接龙。
1.“诺曼底”号遇难
2.逃生时乱作一团
3.船长组织救生
4.结果
有了这样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万一学生在讲述中“卡了壳”,大屏幕也会及时地起到画龙点睛的提示作用。在考察了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后,我又不失时机地点击鼠标,大屏幕上出现了四个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深入理解课文。
幻灯片:1.“诺曼底”刚遇难时,人们的表现怎样?船长
是怎么做的?
2.船长组织救生时,人们的表现怎样?船长又
是怎么做的?
3.救援工作进行得怎样?结果怎样?
4.文章是怎样描写船长献身的?
在合作讨论过程中,学生眼睛盯着大屏幕,讨论得热火朝天。当我组织全班讨论时,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尤其学生都知道船长献身时“犹如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像一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但这是怎样的一种震撼人心的场面呢?仅凭学生的想象是很难体会到的。这时我再次巧妙地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当大屏幕上“唰”地出现船长独自一人站在船上即将沉入大海的图片时,我从学生的脸上看到了担心,看到了焦急,看到了感动,更看到了期盼。当我问到“面对眼前的这一幕,你想说些什么”时,好多学生一改以前一声不吭的习惯,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我多么盼望世上真有神仙,救救老船长啊!”“老船长你是真正的英雄!”“老船长,我长大也要做一个英雄!”
三、多媒体辅助文本拓展,全面深刻
我们都知道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文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感悟其人文性、生活性。我在教授本课时曾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如何理解“诺曼底”号遇难时人们抢着逃命及船长告诉大副“哪个男人胆敢抢到女人前面,就开枪打死他”的现象?假如你是船长,你会做怎样的选择?有些同学情绪高昂地表态:“我也会和船长一样,牺牲我一个,救其他的六十个人。”当有人说“我会自己逃命”时,几乎所有的人都笑了起来,被笑的人红着脸低下了头。面对学生不知所措的选择,我再次利用多媒体进行适时的点拨。当富于启发、思考的铃声响起时,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人类面临灾难时的任何一种选择都应该被理解,至少应该被谅解。如果说自我牺牲是“伟大”,不负责任的逃避是“无耻”的话,那么,源于恐惧而犹豫、躲藏、逃亡的做法也应该被人们理解,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保全他生命的权力。为了让学生更浅显地理解这段文字,我又播放了印尼大海啸时人们四处逃命的片段。通过观看,同学们明白了,生命对我们来说有多么的宝贵,每个人都有选择活着的权利!也正因为生命的可贵,那些为他人义无反顾地献出生命的人才显得高尚,才能够如此深地打动我们,成为人类永恒的记忆。我再次点击幻灯片,伴着凝重的音乐,“为了他人,为了正义,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的大字跳入大屏幕中,为前面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圆满的答案。学生望着大屏幕陷入了沉思,正所谓“言已尽而意无穷也”!
人类面对灾难时的选择
强者?弱者?
选择谁 老者?幼者?
他人?自己?
多年来,笔者曾多次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回顾以前的教学效果与今日之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简直有天壤之别。亲身体验多媒体辅助教学后,我心悦诚服地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拍手叫好。
一、多媒体辅助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我在讲授《“诺曼底”号遇难记》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效果和动画合成技术设计了一幅碧波荡漾的大海图作为背景图,然后从一个难倒了许多人的故事入手——假日到了,一个男人带着一家人去划船游玩——慈祥的母亲、温柔的妻子、可爱的儿子。当船划到湖中心时,不幸船翻了,全家人都落水了。这家人中只有这个男人会游泳,而他只有能力救起一个人,那么请问他该救谁?为什么?在聆听了多个同学的发言后,我利用多媒体手段,轻点鼠标,大屏幕上立刻出现了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人类面临灾难时的选择
强者? 弱者?
选择谁 老者?幼者?
他人?自己?
然后我告诉学生:要想有合适的选择,学完《“诺曼底”号遇难记》就会有所收获。于是课题《“诺曼底”号遇难记》如陨石般从屏幕上方铮铮下落,定格在屏幕中央的大海上。别出心裁的问题和课题的出现,无疑已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多媒体辅助文本解读,直观形象
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已很熟悉,所以我直接请四位同学根据幻灯片上的提纲进行故事接龙。
1.“诺曼底”号遇难
2.逃生时乱作一团
3.船长组织救生
4.结果
有了这样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万一学生在讲述中“卡了壳”,大屏幕也会及时地起到画龙点睛的提示作用。在考察了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后,我又不失时机地点击鼠标,大屏幕上出现了四个问题,让学生合作讨论,深入理解课文。
幻灯片:1.“诺曼底”刚遇难时,人们的表现怎样?船长
是怎么做的?
2.船长组织救生时,人们的表现怎样?船长又
是怎么做的?
3.救援工作进行得怎样?结果怎样?
4.文章是怎样描写船长献身的?
在合作讨论过程中,学生眼睛盯着大屏幕,讨论得热火朝天。当我组织全班讨论时,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尤其学生都知道船长献身时“犹如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像一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但这是怎样的一种震撼人心的场面呢?仅凭学生的想象是很难体会到的。这时我再次巧妙地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当大屏幕上“唰”地出现船长独自一人站在船上即将沉入大海的图片时,我从学生的脸上看到了担心,看到了焦急,看到了感动,更看到了期盼。当我问到“面对眼前的这一幕,你想说些什么”时,好多学生一改以前一声不吭的习惯,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我多么盼望世上真有神仙,救救老船长啊!”“老船长你是真正的英雄!”“老船长,我长大也要做一个英雄!”
三、多媒体辅助文本拓展,全面深刻
我们都知道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文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感悟其人文性、生活性。我在教授本课时曾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如何理解“诺曼底”号遇难时人们抢着逃命及船长告诉大副“哪个男人胆敢抢到女人前面,就开枪打死他”的现象?假如你是船长,你会做怎样的选择?有些同学情绪高昂地表态:“我也会和船长一样,牺牲我一个,救其他的六十个人。”当有人说“我会自己逃命”时,几乎所有的人都笑了起来,被笑的人红着脸低下了头。面对学生不知所措的选择,我再次利用多媒体进行适时的点拨。当富于启发、思考的铃声响起时,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人类面临灾难时的任何一种选择都应该被理解,至少应该被谅解。如果说自我牺牲是“伟大”,不负责任的逃避是“无耻”的话,那么,源于恐惧而犹豫、躲藏、逃亡的做法也应该被人们理解,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保全他生命的权力。为了让学生更浅显地理解这段文字,我又播放了印尼大海啸时人们四处逃命的片段。通过观看,同学们明白了,生命对我们来说有多么的宝贵,每个人都有选择活着的权利!也正因为生命的可贵,那些为他人义无反顾地献出生命的人才显得高尚,才能够如此深地打动我们,成为人类永恒的记忆。我再次点击幻灯片,伴着凝重的音乐,“为了他人,为了正义,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的大字跳入大屏幕中,为前面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圆满的答案。学生望着大屏幕陷入了沉思,正所谓“言已尽而意无穷也”!
人类面对灾难时的选择
强者?弱者?
选择谁 老者?幼者?
他人?自己?
多年来,笔者曾多次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回顾以前的教学效果与今日之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简直有天壤之别。亲身体验多媒体辅助教学后,我心悦诚服地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