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来,已有不少学者就该问题进行了政策解读。本文是站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就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扶持政策的理论基础、实施条件及国家扶持政策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得出重要结论。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政策;国家扶持
1 引言
温家宝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制高点、决定着国家的未来”。自此,“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字眼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不少学者就此展开了研究。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了现阶段重点扶持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行业,这七大行业属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这表明我国正式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到国家扶持的范围。
纵观世界贸易强国,日、美之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占据着经济制高点,国家扶持起到了重大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日本在战后50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贸易立国、科技立国、文化立国等基本国策的实施,逐步确立了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地位。美国在1993年克林顿执政期间把高科技产业视为战略性产业,并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使美国高科技产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今天,当能源问题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时,奥巴马政府重点推出了把新能源作为美国战略性的产业,进行国家重点扶持,以夺取和巩固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制高点。而我国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逐渐显现,我国政府也适时地提出了将新能源等七个行业作为我国战略性行业重点推出。但由于我国战战略性产业扶持方面没有像日、美那样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因此如何扶持我国的战略性行业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扶持政策的理论基础——战略性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利用生产补贴、出口补贴及保护国内市场的各种措施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谋取规模经济效益并借机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从含义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战略性贸易政策成功实施的几个关键因素:
2.1政府干预。政府干预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关键。其干预的方式有两大类:一是通过补贴(包括生产补贴和出口补贴);二是政府通过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的措施。从日美国家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践来看,往往是两种手段共同使用,正是这两种手段的综合使用,使战略性贸易政策在这两个国家发挥的淋漓尽致。
2.2企业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核心。企业作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的竞争,承担者重要的社会责任。政府无论采取何种扶持政策都将通过企业的实施而发挥效应。政府的扶持政策能否发挥真正的效应,还与企业自身的条件有很大关系。
2.3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条件。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条件有两个:其一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寡头垄断市场。在此种市场结构中,任何一个厂商销量的增加都会引起价格的下降,进而引起厂商利润的减少。而此时如果得到了来自于政府的支持,则可以使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当利润超过了补贴的数额时,这种补贴将是一种正效应。其二是该行业存在规模经济效应。正是存在规模经济效应,才使得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成本下降,利润提高。
2.4其他国家不采取贸易报复的手段为前提。如果对方国家也采取同样的手段,则就会引发补贴战或关税战,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基于此,国家采取何种扶持政策是该理论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扶持政策的实施条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为基础,对国家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是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结合、也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一个深度结合。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烟云仍未散去,各国都正在利用危机带来的机会抢占科技制高点,且全球即将进人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危机之后似乎都会使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1929年经济危机危机之后又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电子时代。无奈,前两次我们由于经济落后,只是被动进入了新时代。今天当面临新机遇到来的时候,各国都摩拳擦掌,比如美国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也宣布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从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制药等方面,加强产业的竞争优势;日本要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面对新的机遇,我国站在国际视野的高度,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及基础条件,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七大振兴产业,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综括发达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发展计划,无一例外地都要借助于政府的扶持政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符合国家扶持政策的要求,表现在如下几点:
3.1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战略性产业的特征。战略性产业是引领国家全局的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战略性产业对一个国家产业的联动作用非常大,不仅带动它的上游产业的发展,而且对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起到促进作用。我国提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当前或今后很长时期都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比如,新能源、新材料等。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环保问题等日益凸显。如果我们在能源问题上有所突破,不仅对我国经济的腾飞有巨大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都是一种贡献;再比如高端制造方面。虽然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但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国不是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中国,而恰恰是劳动力高昂的德国,究其原因是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而德国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目前我们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端制造业。
3.2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新兴产业的特征。新兴产业不仅代表着新技术、新产品的问世,同时也面临着失败的风险。同时作为新产业,其前期的投入是非常多的,为什么许多新产品都是在发达国家问世的,关键在于新产品的研制需要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雄厚的人才储备及承受风险的能力,而发达国家具备了这些条件。而在未来我们要在新兴产业发展上有所突破,也同样需要资金、技术方面的高投入,同样也要承受失败的风险,基于此国家的扶持显得尤为重要。
3.3
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具备潜在的规模经济效应。从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内在机理上看,国家实施扶持政策,就是要提高本国的市场占有率,扩大其规模,获取其规模经济效应。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具有市场潜力的行业,我们以新能源为例。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及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国家都受到能源的制约,特别是中国正处于第二产业高速发展时期,其GDP的50%左右都来自于第二产业。离开了能源基本上是寸步难行。而我国本身的能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需要大量进口来满足工农业生产。如果能有新能源的问世,这将惠及到我国的各行各业,其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存在的困难就是新能源技术方面我们存在问题,另外美国也早已把新能源作为其战略性的发展行业,这也意味着我们将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如果政府不给予支持,其发展道路将更加曲折。
3.4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的特性决定着该行业存在着一定的进入壁垒。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前期投入巨大,又代表着新技术、新产品的问世。其创新者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往往对新技术加以保护,限制,易形成垄断。如果政府不加以干预,其市场将会被扭曲。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扶持模式的构建
纵观成功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发达国家,其采取的手段无非两大类:一是补贴;二是进口保护。但伴随着1995年WT0的正式运行,WTO成员国要受到WTO的规则的约束,出口补贴被禁止使用、而进口保护也受到多边及双边协议严格限制,那么如何构建出合理的国家扶持政策以促进本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对中国而言是一项新课题。
4.1建立系统的符合WTO要求的国家财政扶持体系,促进本国的出口。这里的财政体系不是单一方面,二是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4.1.1建立符合要求的补贴机制。WTO把补贴分为禁止性补贴、可诉性补贴和不诉性补贴。为避免国外的贸易报复,尽可能多的使用不可诉补贴。不可诉补贴有两大类补贴:一是不具有转向性的补贴;二是符合特定要求的专项补贴,包括研究和开发补贴、贫困地区补贴、环保补贴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补贴是属于专项补贴,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尽量多的增加研发资金的投入、增加环保补贴等。对创新性企业给予研发资金的支持。
4.1.2充分运用出口退税机制,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口成本。出口退税是符合国际惯例的鼓励出口的措施,在世界各国都普遍使用。但出口退税的实施力度及效果如何与一国财政实力及合理的退税结构有很大关系。目前我国的退税制度还没有真正发挥其引导产业发展的作用,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连续七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涉及的行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从长远发展来看,对那些能够反映国家产业发展要求的产业,比如战略性新兴行业采取提高出口退税率,用足用好出口退税政策。
4.1.3加大我国出口信贷政策实施的力度。世界各国为了扶持本国产业的发展,无一例外的都设有相应的金融机构,名称都大同小异,比如日本成立日本进出口银行和日本开发银行,为重点产业提供低息贷款;成立于1934年的美国进出口银行其主要职责是提供一般商业渠道所不能获得的信贷支持促进美国商品及服务的出口;我国于1994年5月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我国的产业政策。目前,为了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继续加大中国银行对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支持力度,扩大发放金额,提供低息甚至贴息贷款,为我国新兴战略性产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4.1.4拓展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经营渠道。我国是1988年创办了出口信用保险制度。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的出口占一般贸易出口的比重为3%,远远低于日本50%、英国45%及韩国14%。究其原因就是经营渠道的单一,即非商业化经营,基于此,应该拓展经营渠道,进行商业化运作。
4.2制定适度的关税及非关税措施,对国内战略性产业加以保护。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特点。此时政府的保护显得十分必要,政府可以通过设置关税及非关税措施,为国内新兴战略性产业建立起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尽快使其形成规模,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3完善我国人才培养的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创新的技术及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根据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国家竞争力蓝皮书》中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蓝皮书从国家竞争力表现的角度,分析了1990-2008年中国在全球100个主要国家的位置及其变化,总体上来看,中国国家竞争力由第73名上升至第17名。从具体指标来看:(1)2004-2008年,国内要素供给竞争力中国从第11名上升至第8名,有些领域问题突出。其中,2008年中国的人力资本第5位,教育健康第14位,金融体系第12位,科学技术第6位;(2)1990-2008年,中国创新竞争力进步较大,由第48名上升至第22名。但横向相比,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比如:中美两国相比,美国整体竞争优势依然较大,大部分方面都领先中国,尤其在经济结构、全球联系等方面优势更明显。另外在人力资源方面,美国优势更加明显。根据蓝皮书提供的资料表明:美国的人力资源结构层次高居榜首,拥有全球最多的科学家和技能人才,美国每百万人中从事研发的研究和技术人员数是中国的5倍。由此看来,目前我国既缺乏具有掌握理论前沿、具备很强研究能力的人才,也缺乏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据此,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的模式,注重高端人才的培养,注重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的培养,也许德国双轨制的教育培养模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4.4建立产业与企业互生共赢的发展模式。产业依托企业而发展,而企业因产业兴衰而存亡。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需要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兴企业,通过企业落实国家的扶持政策,促进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结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国家扶持政策,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单靠国家扶持就能成功的,需要多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参与。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虽有机遇,但也会面临困难和风险,机遇与风险并存,但无论怎样我们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定能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也必将为我国将来抢占经济制高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志宏,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J],中国高新区,2010(11)
[2]郑江淮,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概念、可能的市场失灵与发展定位[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年(4)
[3]尹小平、崔岩,日美半导体产业竞争中的国家干预——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为视角的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0年(1)
[4]尹小平、崔岩,论日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异同[J],税务与经济,2010年(31
[5]崔岩,信息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干预作用分析——基于战略性贸易政策视角[J],经营管理者,2010年(3)
[6]任重,基于产业内贸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动因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3)
[7]韩民春、樊琦,战略性R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贸易政策;国家扶持
1 引言
温家宝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制高点、决定着国家的未来”。自此,“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字眼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不少学者就此展开了研究。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了现阶段重点扶持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行业,这七大行业属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这表明我国正式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纳入到国家扶持的范围。
纵观世界贸易强国,日、美之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占据着经济制高点,国家扶持起到了重大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日本在战后50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贸易立国、科技立国、文化立国等基本国策的实施,逐步确立了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地位。美国在1993年克林顿执政期间把高科技产业视为战略性产业,并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使美国高科技产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今天,当能源问题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时,奥巴马政府重点推出了把新能源作为美国战略性的产业,进行国家重点扶持,以夺取和巩固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制高点。而我国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短缺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逐渐显现,我国政府也适时地提出了将新能源等七个行业作为我国战略性行业重点推出。但由于我国战战略性产业扶持方面没有像日、美那样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因此如何扶持我国的战略性行业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扶持政策的理论基础——战略性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利用生产补贴、出口补贴及保护国内市场的各种措施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谋取规模经济效益并借机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从含义中我们可以归纳出战略性贸易政策成功实施的几个关键因素:
2.1政府干预。政府干预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关键。其干预的方式有两大类:一是通过补贴(包括生产补贴和出口补贴);二是政府通过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的措施。从日美国家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践来看,往往是两种手段共同使用,正是这两种手段的综合使用,使战略性贸易政策在这两个国家发挥的淋漓尽致。
2.2企业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核心。企业作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的竞争,承担者重要的社会责任。政府无论采取何种扶持政策都将通过企业的实施而发挥效应。政府的扶持政策能否发挥真正的效应,还与企业自身的条件有很大关系。
2.3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条件。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条件有两个:其一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寡头垄断市场。在此种市场结构中,任何一个厂商销量的增加都会引起价格的下降,进而引起厂商利润的减少。而此时如果得到了来自于政府的支持,则可以使企业提高市场占有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当利润超过了补贴的数额时,这种补贴将是一种正效应。其二是该行业存在规模经济效应。正是存在规模经济效应,才使得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成本下降,利润提高。
2.4其他国家不采取贸易报复的手段为前提。如果对方国家也采取同样的手段,则就会引发补贴战或关税战,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基于此,国家采取何种扶持政策是该理论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扶持政策的实施条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为基础,对国家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是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结合、也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一个深度结合。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烟云仍未散去,各国都正在利用危机带来的机会抢占科技制高点,且全球即将进人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危机之后似乎都会使人类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1929年经济危机危机之后又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电子时代。无奈,前两次我们由于经济落后,只是被动进入了新时代。今天当面临新机遇到来的时候,各国都摩拳擦掌,比如美国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也宣布到2013年以前,将投资1050亿欧元发展绿色经济,保持在绿色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英国从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制药等方面,加强产业的竞争优势;日本要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面对新的机遇,我国站在国际视野的高度,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及基础条件,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七大振兴产业,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综括发达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发展计划,无一例外地都要借助于政府的扶持政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也符合国家扶持政策的要求,表现在如下几点:
3.1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战略性产业的特征。战略性产业是引领国家全局的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同时,战略性产业对一个国家产业的联动作用非常大,不仅带动它的上游产业的发展,而且对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起到促进作用。我国提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当前或今后很长时期都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比如,新能源、新材料等。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环保问题等日益凸显。如果我们在能源问题上有所突破,不仅对我国经济的腾飞有巨大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都是一种贡献;再比如高端制造方面。虽然中国被冠以“世界工厂”,但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产品出口国不是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中国,而恰恰是劳动力高昂的德国,究其原因是中国出口的商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而德国出口产品主要集中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目前我们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具有战略意义的高端制造业。
3.2战略性新兴产业符合新兴产业的特征。新兴产业不仅代表着新技术、新产品的问世,同时也面临着失败的风险。同时作为新产业,其前期的投入是非常多的,为什么许多新产品都是在发达国家问世的,关键在于新产品的研制需要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雄厚的人才储备及承受风险的能力,而发达国家具备了这些条件。而在未来我们要在新兴产业发展上有所突破,也同样需要资金、技术方面的高投入,同样也要承受失败的风险,基于此国家的扶持显得尤为重要。
3.3
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巨大,具备潜在的规模经济效应。从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内在机理上看,国家实施扶持政策,就是要提高本国的市场占有率,扩大其规模,获取其规模经济效应。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具有市场潜力的行业,我们以新能源为例。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及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国家都受到能源的制约,特别是中国正处于第二产业高速发展时期,其GDP的50%左右都来自于第二产业。离开了能源基本上是寸步难行。而我国本身的能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需要大量进口来满足工农业生产。如果能有新能源的问世,这将惠及到我国的各行各业,其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存在的困难就是新能源技术方面我们存在问题,另外美国也早已把新能源作为其战略性的发展行业,这也意味着我们将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如果政府不给予支持,其发展道路将更加曲折。
3.4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的特性决定着该行业存在着一定的进入壁垒。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前期投入巨大,又代表着新技术、新产品的问世。其创新者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往往对新技术加以保护,限制,易形成垄断。如果政府不加以干预,其市场将会被扭曲。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扶持模式的构建
纵观成功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发达国家,其采取的手段无非两大类:一是补贴;二是进口保护。但伴随着1995年WT0的正式运行,WTO成员国要受到WTO的规则的约束,出口补贴被禁止使用、而进口保护也受到多边及双边协议严格限制,那么如何构建出合理的国家扶持政策以促进本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对中国而言是一项新课题。
4.1建立系统的符合WTO要求的国家财政扶持体系,促进本国的出口。这里的财政体系不是单一方面,二是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4.1.1建立符合要求的补贴机制。WTO把补贴分为禁止性补贴、可诉性补贴和不诉性补贴。为避免国外的贸易报复,尽可能多的使用不可诉补贴。不可诉补贴有两大类补贴:一是不具有转向性的补贴;二是符合特定要求的专项补贴,包括研究和开发补贴、贫困地区补贴、环保补贴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补贴是属于专项补贴,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尽量多的增加研发资金的投入、增加环保补贴等。对创新性企业给予研发资金的支持。
4.1.2充分运用出口退税机制,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口成本。出口退税是符合国际惯例的鼓励出口的措施,在世界各国都普遍使用。但出口退税的实施力度及效果如何与一国财政实力及合理的退税结构有很大关系。目前我国的退税制度还没有真正发挥其引导产业发展的作用,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连续七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涉及的行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从长远发展来看,对那些能够反映国家产业发展要求的产业,比如战略性新兴行业采取提高出口退税率,用足用好出口退税政策。
4.1.3加大我国出口信贷政策实施的力度。世界各国为了扶持本国产业的发展,无一例外的都设有相应的金融机构,名称都大同小异,比如日本成立日本进出口银行和日本开发银行,为重点产业提供低息贷款;成立于1934年的美国进出口银行其主要职责是提供一般商业渠道所不能获得的信贷支持促进美国商品及服务的出口;我国于1994年5月中国进出口银行成立,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我国的产业政策。目前,为了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继续加大中国银行对新兴战略性产业的支持力度,扩大发放金额,提供低息甚至贴息贷款,为我国新兴战略性产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4.1.4拓展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经营渠道。我国是1988年创办了出口信用保险制度。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支持的出口占一般贸易出口的比重为3%,远远低于日本50%、英国45%及韩国14%。究其原因就是经营渠道的单一,即非商业化经营,基于此,应该拓展经营渠道,进行商业化运作。
4.2制定适度的关税及非关税措施,对国内战略性产业加以保护。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特点。此时政府的保护显得十分必要,政府可以通过设置关税及非关税措施,为国内新兴战略性产业建立起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尽快使其形成规模,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3完善我国人才培养的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创新的技术及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根据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国家竞争力蓝皮书》中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蓝皮书从国家竞争力表现的角度,分析了1990-2008年中国在全球100个主要国家的位置及其变化,总体上来看,中国国家竞争力由第73名上升至第17名。从具体指标来看:(1)2004-2008年,国内要素供给竞争力中国从第11名上升至第8名,有些领域问题突出。其中,2008年中国的人力资本第5位,教育健康第14位,金融体系第12位,科学技术第6位;(2)1990-2008年,中国创新竞争力进步较大,由第48名上升至第22名。但横向相比,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差距:比如:中美两国相比,美国整体竞争优势依然较大,大部分方面都领先中国,尤其在经济结构、全球联系等方面优势更明显。另外在人力资源方面,美国优势更加明显。根据蓝皮书提供的资料表明:美国的人力资源结构层次高居榜首,拥有全球最多的科学家和技能人才,美国每百万人中从事研发的研究和技术人员数是中国的5倍。由此看来,目前我国既缺乏具有掌握理论前沿、具备很强研究能力的人才,也缺乏高水平的技术工人。据此,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的模式,注重高端人才的培养,注重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的培养,也许德国双轨制的教育培养模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4.4建立产业与企业互生共赢的发展模式。产业依托企业而发展,而企业因产业兴衰而存亡。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需要培育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兴企业,通过企业落实国家的扶持政策,促进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结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国家扶持政策,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单靠国家扶持就能成功的,需要多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参与。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虽有机遇,但也会面临困难和风险,机遇与风险并存,但无论怎样我们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定能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也必将为我国将来抢占经济制高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志宏,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J],中国高新区,2010(11)
[2]郑江淮,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概念、可能的市场失灵与发展定位[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0年(4)
[3]尹小平、崔岩,日美半导体产业竞争中的国家干预——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为视角的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0年(1)
[4]尹小平、崔岩,论日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异同[J],税务与经济,2010年(31
[5]崔岩,信息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干预作用分析——基于战略性贸易政策视角[J],经营管理者,2010年(3)
[6]任重,基于产业内贸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动因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3)
[7]韩民春、樊琦,战略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