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致使素质教育成为引人注目的教育改革。“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现代教育体制亦需转变错误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殷盛、富强与繁荣。当前,素质教育的推行需要建立在深刻理解改革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之上,切实提升对落实素质教育战略主体地位的科学认识和行动自觉。
一、素质教育概述
素质教育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后不断深入、经久不衰、引人注目的教育改革实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我国素质教育的渊源既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智、仁、勇”、“君子道者三”——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思想,也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如《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丰富的理论渊源基础之上,邓小平在1985年5月19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该讲话引领了素质教育理念的形成,确立了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主导思想,直到今天国家依然将实现素质教育的转变当作重要战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素质教育问题,明确要求“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相对应的,却不是反义词,素质教育常常被用在基础教育领域,却不完全局限于基础教育,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都是素质教育的涵盖范围,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与教育领域是分不开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整个国家的历史任务。
二、素质教育体制改革的意义
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应试教育的弊端使人们过多地关注“智育”,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教师过分关注升学率,长此以往,影响教育环境的恶劣现状开始显现出来。例如,山西女童被老师狂扇70多记耳光竟是因为做不出一道数学题;学生佩戴“绿领巾”仅仅因为成绩稍微偏差,应试教育体制下催生的这些不规范的教育现象,损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与合法权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污染了教育的大环境,这些事件的制造者也恰巧是缺乏素质的明显例子。由此看来,全面提升素质教育,不仅能够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合法权益,也能促进教育素质整体的提升,进而净化教育环境。
推行素质教育,有利于教育体制更新,实现教育为人本真。应试教育使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让子女出国留学,然而参加美国高考入试的中国学生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达到及格线,许多人称“美国高考”考倒中国学生,其实从深层次来讲,美国考倒的不是中国学生,而是中国的教育体制。美国教育注重考查能力,而中国教育片面追求高分、追求升学率,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违背了教育为人的本真。推行素质教育能够开拓教育新视野,有利于从狭隘的升学“指挥棒”对口的自我封闭中解脱出来,实现开放式教育,唤回教育初衷,达到教育育人的本真。
推行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水平,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在中国实施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行为,而且是国家行为、政府行为;被实施人群也不仅仅是基础教育所面对的学生,更是包括全体的劳动人民。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后续的社会素质教育促使劳动者拥有为国献力的高技能以及遵纪守法的意识和社会公德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和科技上的差距,究其原因与素质教育的欠缺是分不开的,素质教育的培养与实施不能够终止于校园,更应延续到社会。在投入工作岗位后,积极遵守行业的规则与规范是每名劳动者的必修课,只有真正做到职业素质达标才能保证其严守职业道德底线与操守,守护我国的技术成果,缩小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三、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落实素质教育,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重点。没有创造性或对创新精神不能进行公正评判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因此,教育者的素质水平是评价其是否有能力担任教育任务的重要标准。首先,要完善教师队伍的上岗机制,应逐渐完善教师聘用机制和淘汰机制,并将素质水平的高低纳入考评标准,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激发教师对自身素质能力的要求;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勇于履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做好引导者角色,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再次,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加强对教师思想素质、价值观念的培训与培养,使教师能够意识到自身育人的使命,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落实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是关键。在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教育途径中,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实现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课程是完成教学的基本形式,素质教育是教学转变的方向,那么必然会利用课堂这一有效手段来实现,以往课堂完全为“智育”服务的课程设计形式急需转变。课程改革简单理解来说即将素质教育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基础教育中认识到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同等重要性。首先,素质教育理念要充分体现在课堂中,在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整体等方面都要体现,体现素质教育的“全体、全面、充分、实践、创新”的核心主旨;其次,改变应试教育遗留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教育者要在课堂上充分完成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充分锻炼其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再次,教学内容要适应调整,从“数理化”等“智育”知识向素质教育内容转变,主要加入社会公德教育、人生观、世界观、劳动观的价值理念,实现其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進化和成熟。
落实素质教育,后续的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保障。由于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水平,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也包含在内,虽然落实素质教育的侧重点是对基础教育体制的改革,但对劳动者素质的培养也不能忽视。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对个人职业能力的提升以及职业道德培养。首先,个人职业能力的提升需要理论的充实和实践的操作,而二者都脱离不开“学习”。作为管理者,应随时代与技术的更新,随时组织技能培训,促进劳动者专业性的提升。作为劳动者,要保持一份谦虚与上进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头脑与双手共同发展。其次,职业道德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职业道德规范需要每个行业的劳动者尊重与遵守。作为管理者,要学会利用职业道德这一社会的调节工具,积极制定适合单位发展的规则规范并且注重对劳动者的素质、思想觉悟的看重与提升。作为劳动者。要端正自身的价值观、世界观,持续塑造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形成长期、稳定的高素质水平。
(齐齐哈尔大学)
作者简介:王璐瑶(1990-),女,黑龙江穆棱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素质教育概述
素质教育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后不断深入、经久不衰、引人注目的教育改革实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立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我国素质教育的渊源既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智、仁、勇”、“君子道者三”——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思想,也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如《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丰富的理论渊源基础之上,邓小平在1985年5月19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我们的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该讲话引领了素质教育理念的形成,确立了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主导思想,直到今天国家依然将实现素质教育的转变当作重要战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素质教育问题,明确要求“要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相对应的,却不是反义词,素质教育常常被用在基础教育领域,却不完全局限于基础教育,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都是素质教育的涵盖范围,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与教育领域是分不开的,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整个国家的历史任务。
二、素质教育体制改革的意义
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应试教育的弊端使人们过多地关注“智育”,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成绩,教师过分关注升学率,长此以往,影响教育环境的恶劣现状开始显现出来。例如,山西女童被老师狂扇70多记耳光竟是因为做不出一道数学题;学生佩戴“绿领巾”仅仅因为成绩稍微偏差,应试教育体制下催生的这些不规范的教育现象,损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与合法权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污染了教育的大环境,这些事件的制造者也恰巧是缺乏素质的明显例子。由此看来,全面提升素质教育,不仅能够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合法权益,也能促进教育素质整体的提升,进而净化教育环境。
推行素质教育,有利于教育体制更新,实现教育为人本真。应试教育使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让子女出国留学,然而参加美国高考入试的中国学生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够达到及格线,许多人称“美国高考”考倒中国学生,其实从深层次来讲,美国考倒的不是中国学生,而是中国的教育体制。美国教育注重考查能力,而中国教育片面追求高分、追求升学率,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违背了教育为人的本真。推行素质教育能够开拓教育新视野,有利于从狭隘的升学“指挥棒”对口的自我封闭中解脱出来,实现开放式教育,唤回教育初衷,达到教育育人的本真。
推行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水平,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在中国实施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行为,而且是国家行为、政府行为;被实施人群也不仅仅是基础教育所面对的学生,更是包括全体的劳动人民。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后续的社会素质教育促使劳动者拥有为国献力的高技能以及遵纪守法的意识和社会公德心。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面对我国与发达国家经济和科技上的差距,究其原因与素质教育的欠缺是分不开的,素质教育的培养与实施不能够终止于校园,更应延续到社会。在投入工作岗位后,积极遵守行业的规则与规范是每名劳动者的必修课,只有真正做到职业素质达标才能保证其严守职业道德底线与操守,守护我国的技术成果,缩小国与国之间的差距,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三、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落实素质教育,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重点。没有创造性或对创新精神不能进行公正评判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因此,教育者的素质水平是评价其是否有能力担任教育任务的重要标准。首先,要完善教师队伍的上岗机制,应逐渐完善教师聘用机制和淘汰机制,并将素质水平的高低纳入考评标准,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激发教师对自身素质能力的要求;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勇于履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做好引导者角色,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再次,不断加强师德建设,加强对教师思想素质、价值观念的培训与培养,使教师能够意识到自身育人的使命,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落实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是关键。在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教育途径中,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实现教育任务的基本途径,课程是完成教学的基本形式,素质教育是教学转变的方向,那么必然会利用课堂这一有效手段来实现,以往课堂完全为“智育”服务的课程设计形式急需转变。课程改革简单理解来说即将素质教育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基础教育中认识到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同等重要性。首先,素质教育理念要充分体现在课堂中,在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整体等方面都要体现,体现素质教育的“全体、全面、充分、实践、创新”的核心主旨;其次,改变应试教育遗留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教育者要在课堂上充分完成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充分锻炼其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再次,教学内容要适应调整,从“数理化”等“智育”知识向素质教育内容转变,主要加入社会公德教育、人生观、世界观、劳动观的价值理念,实现其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進化和成熟。
落实素质教育,后续的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保障。由于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水平,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也包含在内,虽然落实素质教育的侧重点是对基础教育体制的改革,但对劳动者素质的培养也不能忽视。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的教育主要体现在对个人职业能力的提升以及职业道德培养。首先,个人职业能力的提升需要理论的充实和实践的操作,而二者都脱离不开“学习”。作为管理者,应随时代与技术的更新,随时组织技能培训,促进劳动者专业性的提升。作为劳动者,要保持一份谦虚与上进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头脑与双手共同发展。其次,职业道德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职业道德规范需要每个行业的劳动者尊重与遵守。作为管理者,要学会利用职业道德这一社会的调节工具,积极制定适合单位发展的规则规范并且注重对劳动者的素质、思想觉悟的看重与提升。作为劳动者。要端正自身的价值观、世界观,持续塑造自身的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形成长期、稳定的高素质水平。
(齐齐哈尔大学)
作者简介:王璐瑶(1990-),女,黑龙江穆棱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