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艺术中的形体语言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bbccdd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声乐表演是一门既要唱好又要表演好的艺术形式,要求演唱者做到演唱和形体表演达到统一、协调,能够灵活地展现声乐表演的魅力,将形象和歌声调整至统一的水平。声乐表演又是一种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这使得形体语言蕴含更加丰富的情感和观念,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声乐表演 艺术 形体语言
  声乐表演不仅是一种演唱的表演艺术,也是一种表演者形体语言的宣泄,形体表演也能够与歌声产生共鸣。由此可见,演唱与形体表演是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并且能够加强歌声的协调和统一,将表演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从而给听众带来更强烈的冲击。
  一、剖析形体语言
  形体语言是一种交流方式,是通过一系列的手势、表情以及身体的其他动作来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一种语言形式。在声乐表演过程中,形体语言的利用可以起到再创造的作用,一般来说,常用的形体语言有手势方面的语言、体态方面的语言和面部的表情等等。所谓形体语言,顾名思义,就是用人身体的动作来完成的,这也说明了这种语言是有可视性的。不同类型的肢体动作中蕴含了不同的思想和情感,也能够进一步展现演唱者自身的魅力和情感。随着表演者舞台经验的积累、不断的成长,形体语言变得越来越丰富,并且有多种元素。这既说明了形体语言交流的有效性,也说明了形体语言具有一定的交际性和发展性。同样的形体语言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可能表达同样的含义、传递同样的信号。由于国家的地域限制,年龄和性别等因素的制约,形体语言的表达有一定的限制性,但都具有可塑性。将形体语言与声乐表演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并且能够将主人公的职业、年龄、性格等特点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来。形体语言相比口头表达来说,更符合表演的形象,更能贴近人物的实际形象。形体动作表现灵活,并且不需要过多的技巧,非常舒畅地展现,能够激发表演者的演唱激情,而那些富有技巧的形体动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表演者的演唱,成为一种负担。形体语言能够帮助演唱者更好地塑造演唱心理,最终达到声情并茂、形神兼备的效果。
  二、手势语言与面部表情
  手势语言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形体语言,主要是通过手和手指来完成的动作,有时还需要借助胳膊来带动,从而进一步传递表演者的思想和情感。在传统的戏曲声乐表演中,手势语言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指尖到肩胛骨的部分,不同的弯度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例如弯曲指尖,做出兰花指的样子,小丫鬟做这个动作仿佛花蕊展开,千金小姐做这个动作犹如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当然,手势语言并不是根据演唱者的心情,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有着较为宽松的规定。在特定的场景和作品中,手势动作的表演必须与表演要求处于同一层面。也就是说,表达抒情的感觉要慢慢地伸展臂膀,而愤怒要用紧紧握住拳头的姿势来刻画。但是动作的速度快慢、轻重以及手势的幅度,使用一只手还是双手,也都是有一定的讲究的。并不是一切都需要按照这种规范,在适当的情况下,表演者可以进行创新,但是需要掌控度,否则就变成了画蛇添足。
  面部表情也是通过控制面部的肌肉变化来表达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喜怒哀乐大多是通过面部表情来展现的。演唱者的笑肌、眉骨展开,喉咙就会放得更开,根据剧情的需要,演唱者也可以采取不同的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
  三、眼神、身姿和步伐配合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语言无法表达的情况下,可以用眼神来表达。眼神能够传递的信息也是成千上万的,在声乐表演中,最基本的可以分为七种类型,喜眼、怒眼、哀眼、乐眼、悲眼、恐眼和惊眼。在声乐表演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一脸之戏在于眼”,训练自己的眼部神态,可以采取远看飞鸟、近看鱼虫、点香凝神等方法来锻炼定力。在近些年的声乐表演发展中,眼神的表演已经变得越来越灵活,有许多二度创作。因为眼神的传递并不能确保与每一位观众都衔接上,只有极少数的演唱者能够保证可以仅仅凭借眼神的交流就起到烘托气氛、渲染气氛的作用,从而达到理想的舞台效果。这就要求表演者不断地进行训练,随着作品的变化,灵活地转变眼神的明暗虚实。
  除了眼神之外,身姿和步伐也是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形体语言。在声乐比赛中,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尤其是腰部的训练,用表演者的身段来表达情感,完美地演绎歌曲的情感,进一步完善整体舞台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步伐的表演细节,要讲究分寸,灵活运用,可多可少、可大可小。
  总之,在声乐表演中,形体语言可以说是艺术的再创作,加强表演者的形体语言应用能够进一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创作感情,使得声乐艺术变得更加生动、自然。
  参考文献:
  [1]李思璇.声乐表演藝术中的形体语言探究[J].北方音乐,2017(34).
  [2]朱明月.探究声乐表演艺术中对歌者舞台形体语言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7(11).
  (作者简介:刘宁,女,本科,甘肃省歌舞剧院,三级演员,研究方向:演唱技巧、声乐表演)(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人们说,当你死的时候,你的一生会在你的眼前闪现,你会冷静地思考许多事。可是,这一切并没有发生在我的身上。  年少时候的张扬与轻狂,往往会变成生命中的错与伤。我们平凡却可贵的人生,错了不会再重来。萨曼莎的六次生命带给了她不同的人生看法,在每一次的重生之中她都在选择更好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这样,在她对人生的不同抉择当中,明白了更多的东西。  她在二月十二号的丘比特日苏醒,如我们所了解的美国校园生活一般,
期刊
摘要:本文以鲁迅作品中的农民形象闰土、祥林嫂、阿Q、华老栓等为例,说明了鲁迅通过塑造农民形象表达了对农民生存现状的重视,以及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分析。  关键词:鲁迅 农民形象 意义  鲁迅是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在鲁迅作品中,农民题材的有许多,鲁迅以其批判、抨击封建制度的锐利笔锋描写了当时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在社会底层的挣扎与痛苦。从精神层面描写了他们无知落后、麻木不仁的思
摘要:玛格丽特·德拉布尔是英国小说家、自传家、批评家以及20世纪英国影响力最大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品之一《金色的耶路撒冷》一经出版就受到众多读者的追捧。究其原因,不可避免的一个因素便是她笔下的女性形象独具魅力,具有新时代背景下新女性的气质。因此,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视角下解析小说女主人公的新女性形象,从而把她勇敢、独立、追求自由的气质展现在读者面前。  关键词:新女性 勇敢 挑战权威  一、引
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理论视角对S.A.阿列克谢耶维奇小说《二手时间》进行研究.作者通过民间采访实录,揭示了前苏联解体对民众的影响,为这一历史重大事件提供了另一种解读视角,体
摘要: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的小说自《再见,哥伦布》到《复仇女神》多是后现代实验作品,他深受亨利·詹姆斯、康拉德、托尔斯泰、卡夫卡等心理大师的影响,在作品中不遗余力地探索犹太人民在后现代社会中所展开的各种微妙的社会关系。他的现象学元小说不仅成功解剖罗斯所构建的元小说文本间的断裂性、多元性、散漫性、倒错和变形等一系列元素,更将元小说作为后现代叙事策略,以一种隐去叙事主体的反主流视角深
摘要:顿河和大运河的风光景物具有共同的生命和性灵,自然如同一种圣洁而高尚的情感成为肖洛霍夫和刘绍棠永不衰竭的创作源泉。刘绍棠受到肖洛霍夫写景技巧的启迪,绘制出独具色彩与声响的大运河风光景物。本文主要从独特的修辞方法、精美的绘画性和多声的音乐性三个方面探讨了肖洛霍夫的写景手法对刘绍棠的影响。  关键词:景物意象 修辞方法 绘画性 音乐性  刘绍棠(1936年—1997年)是我国当代著名乡土文学作家,
摘要:本文从《勋努达美的故事》的内容与形式着手,浅谈其文学艺术的特点和思想内容的高度以及在藏族文学史上的地位等。  关键词:文学艺术 小说 文化  自文学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以来,在人与社会的协调及人类意识形态的发展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文学就如同人学,文学里所表达的所有内容都只不过是人类的生活状况及命运等。  《勋努达美的故事》是藏族最早的长篇小说,在藏族文学史上占有比较高的地位。作
摘要:伍尔夫与莱辛同为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女性作家,二人在创作上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二者都十分喜欢“追忆”,而在追忆中又特别青睐母亲这一主题。二人终生都在追忆母亲。在追忆母亲的记忆中,伍尔夫试图臆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莱辛虽然反叛了母亲,但却始终无法释怀传统的价值。本文通过分析两位作家作品中对于母亲追忆的异同,为读者分析和了解伍尔夫和莱辛女性主义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记忆 传统 母亲 伍尔夫
摘要:本文梳理了中国散文文体的发展脉络,明确了现代散文概念的确立形成过程,并对散文创作中出现的新现象作了一定的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散文 文体革命 审美 真实 虚构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观里,散文和诗歌并列为文学的正宗。但与诗歌不同,散文的发展走的是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  中国传统散文被我们称之为广义的散文,它是和非文学的文字混含在一起的,被笼统地称作“文”“文章”或“古文”,泛指韵文以外的一切文
摘要:数字媒体虽然是新兴产物,但其紧密地结合了技术性与艺术性,运用数字技术,给观众带来了艺术上的视觉享受。本文旨在研究数字媒体的表现规律和特性所在,为后期的创造实践以及进一步地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技术 艺术特性 艺术表现  一、数字媒体的意义  (一)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  数字媒体技术虽然是一个崭新的领域,但其已经成为各高校所开设的热门专业。有专家说,“数字媒体技术的运用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