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GOU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教育重视专业技术培训,而忽略人文素质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升级和人才竞争的形势发生变化,这一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胜任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的工作岗位,加强通识教育和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知识是关键之一。本文将通过分析高职通识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现状,来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好高职通识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教育。
  关键词:高职教育;通识课程;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时间较短,但规模扩展迅速,长期以来,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其就业能力为目的,重技能轻人文,目前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型就业形式的发展需要。加强通识课程教育和公共基础课程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把握当下的就业新形势,有利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也都逐渐意识到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除了专业技能教育,通识教育和公共基础课程教育也得到了大家的一定重视。
  一、教育方法要体现人文性
  教学方法要体现人文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精神境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通识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性,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认识到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对他们今后发展的帮助。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到学生感兴趣和关注的知识点,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尤其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疏导,注重传达积极、正能量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方法讲究艺术性
  为激发学生对通识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授课时要注意教学方式的选择,多采用幽默有趣的教学形式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了解所学知识的欲望。多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
  三、教学方法追求多样性
  现在的教学方式有专题式、启发式、研究式、参与式、案例式等多种形式,老师在授课时,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除了讲课本知识,老师们还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如利用案例教学法,把某一具体的问题作为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探讨,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还可以把启发式和研究式方法综合在一起,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研究、探讨问题,达到启发学生思考和训练其思维的效果。
  四、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为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老师在讲课时要注意介绍课程背后蕴含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让学生不仅能学到科技知识,也能感受到蕴含在科技背后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个有思想的人,而不是当技术的机器。例如,老师在传授科技知识时,不仅要传授技术,也要把这些技术背后的发展史讲给学生听,让他们了解技术的来源和发展过程,从中领悟到如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比仅仅掌握一门技术更有意义。如学习数学课程时,很多高职院校只重视各种数学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数学历史和知识背景的学习,事实上,这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其学习过程也索然无味。改革的方法是,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可以穿插理论背景知识的教学,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典故和案例以及数学发展简史等,自然地过渡到有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将来无论在学业还是职业发展方面都能更具竞争力。
  总之,高职院校必须改变高职教育重技术轻人文的教育模式,针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和人才需求,不断探索通识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改革中适应当下教育模式的发展,培养出社会需要且具有综合性、高素质的特点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丽红,吴兴富.高职通识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寻[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3):58-61.
  [2]楚学枝.高职院校通识课程设置研究[D].秦皇岛: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对微课的内涵进行梳理,并从教学设计的四个方面,包括教学目标、学习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媒体选择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英语微课教学实例,试图探索适合职业院校英语课程微课的教学设计,确保满足学习者的实用、易用和想用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微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媒体  微课在国内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和认同,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实际中,这
摘 要:针对传统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以讲授经济法基本理论为主,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且易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可在高职经济法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实践证明,在经济法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增强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职院校;经济法基础  一、高职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存在很多弊端
本为在分析上海市松江区知识产权现状的基础上,对松江区企业知识产权的发展做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推进松江地区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政策建议。
摘 要:数学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被纳入教学重点之列。本文就介绍了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教学的现状以及小学数学教育的建设方针,给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在全社会的共同配合之下,小学数学教育能够得到迅猛的发展,为国家培育更多专业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小学教育;数学  1.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的意义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将数
摘 要:艺术设计院校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网民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对网络的使用和态度都具有自己的典型特征,客观地认识网络对艺术设计院校的大学生所带来的影响,有助于他们更加积极健康地面对网络所带来各类问题,更好地健康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网络;艺术设计院校;大学生;机遇;挑战  处于一个信息时代,网络正在以它特有的方式和优势飞速发展,许多大学校园里互联网基本普及,在大学生的生活中网络成了不可或缺的一
财务风险防范成为建筑施工企业在激烈市场环境中的重点关注内容,本文从财务风险类型、风险引发要素、风险防范措施三个方面来探讨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问题,通过研究为
摘 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改革逐步推进,中职数学教学更加强调数学教学的实用性和专业性,数学的教学最终也会为专业服务。本文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阐述了中职数学课与机电专业课整合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整合途径。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机电专业课;整合;必要性;途径  一、引言  本文对仪征技师学院(以下简称 “我院”)机电专业的数学教学调查发现,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数学在机电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