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来源 :中国发展与创新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041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一直是数学教学中的热门话题之一,但许多文章多是谈如何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培养求异思维能力,较少谈到它们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如何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等。本文试图对中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相互关系作一粗浅的讨论。
  思维定势或叫心向,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了的倾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而求异思维的主要特征就是不囿于原有的思维定势,随时准备适应新环境、学习新知识、创造新方法、更新观念以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准备。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共同服务于人的思维发展,它们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求异,就意味着否定原有定势,建立新的思维定势,而不断发展的思维定势又为更高层次的求异思维奠定基础。于是,人的思维水平,尤其是辩证思维的能力在这种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得到了发展。
  事实上,人正是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以适应新的环境的。经验的积累过程并不是线性增长和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人不断地用新经验去否定或修正老经验,这里的否定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对老经验的扬弃,即吸收老经验的有用部分,否定其“错误”的部分,获得新的经验。这种“经验”实际上就是思维定势。在学习过程中,新的思维定势往往需要在不同环境下多次强化才能形成。例如,学生对于一个新的概念不是一下就能“熟练掌握”的,往往要通过多角度、多次在不同环境下对这一概念进行识别、理解和运用,其间可能发生多次错误,甚至是同样的错误多次出现,使我们多次接受教训又多次总结经验,才逐步实现“熟练掌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的思维定势建立的过程也正是对旧有思维定势的“求异”过程。
  我们平时的数学教学,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定势和求异思维能力(包括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这里科学思维定势的基本内容就是各种概念、定理、公式、技能技巧的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其中,“熟练”就是比较“牢固”的思维定势,这是求异思维的基础,也是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基础。“三基”之所以重要,也正在于此。如果当学生对新问题的规律还未掌握,思维定势还未形成时,就对其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所谓应变能力和灵活性,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学生不但不能掌握技巧和灵活性,就连基本技能也难以掌握。有的教师教学方式很活,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思路分析得头头是道,而教出的学生一旦独立面对问题却又束手无策,也由于这个原因。另一方面,如果学生思维定势已经形成,教师却不能及时增加难度,“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向困难挑战的精神,则必将使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抑制。
  学生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每次思维定势的重大突破,都伴随着一个阶段的求异思维训练。改变过去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对学生而言有时是很难接受的,甚至是痛苦的。如对初一代数的学习,学生常常希望回到算术中去而讨论字母运算;学生在立体几何学习的初期,往往会无意识地以平面几何的观点来处理空间问题,看立体图“立”不起来;学过任意角的概念后,仍将任意角视为锐角或钝角;学生由实数集“跨”入复数集后很不习惯,往往不知不觉又“退”回到实数集中去,将复数集问题当实数集问题解决……这些新旧知识和观念的转化过程之艰难,教师必须有充分的了解和心理准备,耐心引导学生通过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对比,使学生在旧有知识和观念的基础上对新知识和新观念逐渐认同,进而完成认识上的飞跃,建立新的更高层次的思维定势。
  数学的教学过程,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这样的思维定势(习惯):面对任何一个新的问题,首先要审清题意,仔细分析已知条件与要求解的问题(或求证的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展开联想、抓住本质、理出思路,最后化新问题为旧问题,化未知为已知。这样的思维定势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一个个具体解题思路与方法的抽象概括,又是在大量具体问题的解答过程中得到检验和强化的结果。同时,人的态度、思想、观念等,都是高层次的思维定势,它们的形成和改变都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这些思维定势会越来越趋于稳定。中学阶段这些高层次的思维定势正处于形成、变化和渐趋稳定的阶段,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关键时期。数学教师应该全面理解课程标准,发挥学科优势,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方式的教育。
  总之,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能力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在人的思维活动发展中,它们互相促进、互相转化,它们的和谐发展过程就是人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过程,我们唯有对思维定势和求异思维能力各自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辩证理解、合理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数学学科的独特优势,培养出跨世纪的人才。
  收稿日期:2007-12-27
其他文献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此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尤为重要,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新课改所要求的教学模式。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一条“先学,后讲,当堂练”的教学模式,现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先学,即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学,找问题,不懂的记下来;后讲,即在学生读课本找问题中,不理解的知识有问题的知识,引导学生讨论,学生互相解答,最后教师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社会竞争机制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针对独生子女教育难的问题,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顺应时代的要求,正确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提高下一代整体素质,已经成为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关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家庭;教育;探索    Model of family education guide  Tian Shu-wen
期刊
面对21世纪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和知识经济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显得犹为重要。为了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教师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究竟应如何改进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    1.更新教学观念    在过去的应试教学中,教师偏重于学生的考试分数,所以在教学中以讲为主,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生怕学生不会,几乎满堂灌,强制学生接受学习,机械模仿
期刊
【摘要】现行语文教学中,课本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课外知识。因此,语文教学应大力拓展课外知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拓展;课外知识    教学过程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的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特别是现行的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离不开“教师主导”,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要看教师如何“导”。  语文,实际
期刊
【摘要】《种苗检验》是种苗专业的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实验课。但目前的实验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进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实验前期准备工作,有利于加强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自己进行样品制备,加强学生在样品的采集、制备与预处理、样品的保存等方面能力的训练;重视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关键词】种苗检验;教学改革;实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相信,我所教的小学生,人人都有创新潜能,下面是我们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大胆探索、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1.创设良好教学氛围、诱发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有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师生关系“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
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着眼素质、加强基础、培养智能、重视德育、发展个性,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为此,就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谈点浅见。    1.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能力的培养,课业负担是否过重,心理素质能否得到发展,都直接影响到他们个
期刊
当前,随着新课程实施的深入,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语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标》指出:“九年义务教育课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
期刊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理解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阅读途径,运用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写作途径。写作能力往往被作为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主要指标,在语文整体能力的培养上占有重要地位。为此,作为培养作文能力的启蒙教学--小学低年级的写话训练,尤其显示出作为基础教学的重要地位。  根据低年级学生想象丰富的特点,充分地、不失时机地利用学生智力发展的“最佳期”,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
期刊
【摘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内容,现已成为数学教育的一个新热点。尽管人们在这一方向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从理论的角度看,仍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创新精神;化归;数形结合    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江泽民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需要创造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必须具有创新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