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书香校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以学校文化为主体、由全校师生共同创建的。本文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这一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关键词:乐读书;勤动笔;阅读“软环境”;书香校园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营造书香校园,就是通过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
一、乐读书,勤动笔
阅读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课外阅读可以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活跃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职高语文教学工作,每一届接手新的学生,最令笔者头疼的事情就是作文,因为大多数学生不会写作文。每当笔者布置作文的作业时,学生都是拿着作文选照抄一篇作文应付了事。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引导学生多读书,从阅读中找到写作的方法。
有道是“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是把阅读与动手、动笔结合起来,在读书时勤动笔,圈点勾画精彩语句,编写提纲,归纳结构特点,摘抄重点词句,勤写读书笔记等。二是把读书与思考问题结合起来。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读书不能只是读书,在读书时要多动脑,能够从书籍文章中发现一些问题,联系实际思考一些问题,从读书中得到一些启示,生成一些自己的见解,在读书后能够写出一些心得体会。三是联系现实生活去读书。脱离现实生活的死读书、读死书,不仅不可能有什么收益,反而会使思想僵化。因此,必须注意联系历史背景和现实生活来读书和思考。
学生一旦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必将终身受益。动笔读书,首先要教给他们一套有关的符号,圈划批注的训练可贯穿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初读课文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划出生字词,理解有关词的意思;再读课文时,圈划文中精彩的句段。长此以往,既培养了学生读书动笔的阅读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便于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笔者还要求学生做摘记,每天读完一篇文章后,都要把文章中精彩的词语和短句摘记下来,每个月检查、交流、表扬一次,每一学期都要评比读书、摘记积极分子,发给奖状,以此鼓励学生养成读书摘记的习惯。
二、营造校园阅读“软环境”
书香校园靠朗朗书声营造。我校提倡全校学生在早读时间必须朗朗,可诵读《三字经》、唐诗、宋词、美文等。几位名师无论是在示范课上,还是在其讲座中,均多次提出要让学生大声朗读文章,感情充沛、激情满怀地诵读文章,使书味好比“炼油”,越炼油越香。
另外,“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境、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和最有效的领域之一”。因此,我们力求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得到审美的启迪、精神的润泽和心灵的陶冶。我们学校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是学生自己写的格言牌,插在校园的绿化带中,令师生驻足欣赏。为了更好地促进书香行动的扩大,我们还进行了“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和“读书学士”的评选。我们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演讲比赛,每学年开展一次辩论赛,用多种形式朗诵古今優美诗词、散文,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用充沛的情感和诗情画意的舞台形式,彰显青春活力,表达对青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学生中举办“化学史话”“漫游数学世界”“国防军事形势和我国的国防力量”“读书漫谈”“谈谈武侠小说”“法律知识”“绿色环保知识”“国际互连网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等专题讲座。通过听这些讲座,学生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重视推荐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如配合学校组织全校学生进行“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摘抄”等,在校园掀起“读书热”。通过阅读课,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学生勇敢、自信的性格,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软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我们有了这样的共识,学校要书香四溢,学生要读书,教师要读书,校长也要读书。知识的迅猛发展,让我们都具有了“本领恐慌”,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不读书就要落后,落后就要被淘汰。教师必须读书,“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学校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电子阅览室这一校本资源,加大对教育图书资源的购置,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写学习心得,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积极撰写论文。全校师生都在校刊《三秀》上留下了读书与耕耘的足迹。
我国宋代哲学家朱熹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培养读书兴趣,形成阅读习惯,是造就书香校园、丰富学校文化内涵,使学校充满生气、充满希望,回归本真、突出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桑新民.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2]朱永新.写在新教育的边上[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
[3]张忠华.当代教育理论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关键词:乐读书;勤动笔;阅读“软环境”;书香校园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营造书香校园,就是通过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
一、乐读书,勤动笔
阅读可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课外阅读可以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活跃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职高语文教学工作,每一届接手新的学生,最令笔者头疼的事情就是作文,因为大多数学生不会写作文。每当笔者布置作文的作业时,学生都是拿着作文选照抄一篇作文应付了事。针对这种状况,笔者引导学生多读书,从阅读中找到写作的方法。
有道是“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是把阅读与动手、动笔结合起来,在读书时勤动笔,圈点勾画精彩语句,编写提纲,归纳结构特点,摘抄重点词句,勤写读书笔记等。二是把读书与思考问题结合起来。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读书不能只是读书,在读书时要多动脑,能够从书籍文章中发现一些问题,联系实际思考一些问题,从读书中得到一些启示,生成一些自己的见解,在读书后能够写出一些心得体会。三是联系现实生活去读书。脱离现实生活的死读书、读死书,不仅不可能有什么收益,反而会使思想僵化。因此,必须注意联系历史背景和现实生活来读书和思考。
学生一旦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必将终身受益。动笔读书,首先要教给他们一套有关的符号,圈划批注的训练可贯穿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初读课文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划出生字词,理解有关词的意思;再读课文时,圈划文中精彩的句段。长此以往,既培养了学生读书动笔的阅读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取得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便于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笔者还要求学生做摘记,每天读完一篇文章后,都要把文章中精彩的词语和短句摘记下来,每个月检查、交流、表扬一次,每一学期都要评比读书、摘记积极分子,发给奖状,以此鼓励学生养成读书摘记的习惯。
二、营造校园阅读“软环境”
书香校园靠朗朗书声营造。我校提倡全校学生在早读时间必须朗朗,可诵读《三字经》、唐诗、宋词、美文等。几位名师无论是在示范课上,还是在其讲座中,均多次提出要让学生大声朗读文章,感情充沛、激情满怀地诵读文章,使书味好比“炼油”,越炼油越香。
另外,“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境、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和最有效的领域之一”。因此,我们力求让学生在静态的校园文化中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精神,让学生得到审美的启迪、精神的润泽和心灵的陶冶。我们学校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是学生自己写的格言牌,插在校园的绿化带中,令师生驻足欣赏。为了更好地促进书香行动的扩大,我们还进行了“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和“读书学士”的评选。我们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演讲比赛,每学年开展一次辩论赛,用多种形式朗诵古今優美诗词、散文,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用充沛的情感和诗情画意的舞台形式,彰显青春活力,表达对青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学生中举办“化学史话”“漫游数学世界”“国防军事形势和我国的国防力量”“读书漫谈”“谈谈武侠小说”“法律知识”“绿色环保知识”“国际互连网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等专题讲座。通过听这些讲座,学生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重视推荐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如配合学校组织全校学生进行“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摘抄”等,在校园掀起“读书热”。通过阅读课,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学生勇敢、自信的性格,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软环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我们有了这样的共识,学校要书香四溢,学生要读书,教师要读书,校长也要读书。知识的迅猛发展,让我们都具有了“本领恐慌”,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不读书就要落后,落后就要被淘汰。教师必须读书,“在书中发现自己,检查自己,提升自己,超越自己”,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学校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电子阅览室这一校本资源,加大对教育图书资源的购置,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写学习心得,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积极撰写论文。全校师生都在校刊《三秀》上留下了读书与耕耘的足迹。
我国宋代哲学家朱熹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培养读书兴趣,形成阅读习惯,是造就书香校园、丰富学校文化内涵,使学校充满生气、充满希望,回归本真、突出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桑新民.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2]朱永新.写在新教育的边上[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
[3]张忠华.当代教育理论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