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模具技能大赛技术文件分析,对模具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模具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的改革以及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模具专业;技能赛;教学改革;探讨
衡阳技师学院作为湖南第一所技师学院,多年来为湖南及广东地区模具行业培养了上万名专业人才,在湖南地区模具行业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我院模具专业学生参加省市各类模具技能赛每年达五次以上,学生比赛成绩一年比一年好。学院通过技能大赛促进专业改革,促进师资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模具专业技能竞赛技术文件分析
近几年,模具专业技能竞赛可以分为两大类: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技术。
模具设计任务:根据产品图,利用软件建立产品三维模型,对模具进行初始方案设计,应用分析软件分析设计方案,并对初始方案进行优化,完成整套模具的三维设计,最后绘制模具总装二维图及主要零件二维图。模具制造技术任务:根据给定的部分零件二维图,利用指定的加工设备,将零件加工后装配模具并调试。有的模具制造技术竞赛也包括模具设计的部分任务。各类模具技能竞赛中,竞赛任务实质都是基于模具生产工作过程的部分环节进行考核,其目的是检验模具专业学生对先进模具设计方法的掌握和设计工具的应用能力、模具零件制造方法和工艺的应用能力、先进制造设备的操作使用能力、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
二、技能大赛促使了我校模具专业教学改革
学生要在模具技能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以及数控加工技术,还要有综合职业能力。老式重视理论教学的模式已经落伍,我们学院在最近几年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课程体系模块化。我校原采用的是单一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以专业导向设置课程,形成了“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技能课”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其特点是充分考虑了专业课与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易于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系统的获取知识,但课程一成不变,教学内容滞后,且与不断变化的人才培养规格相比,适应性差,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差。因此,新的课程体系突破了原有的“三段式”模式,采用模块化。整个学习阶段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文化基础模块、绘图模块、零件检测模块、模具结构模块、模具零件加工模块、模具综合模块。其中,绘图模块包括了机械制图及软件绘图,零件检测模块包括了公差及模具拆装,模具零件加工模块贯穿整个学习阶段,最后的综合模块根据技能赛的特点,基于模具生产工作过程部分环节,分多个专门化方向:冷冲压设计方向、塑料模设计方向、冷冲压模具制造方向、塑料模具制造方向,学生在第三学年根据自己特长选择方向进行专业化学习。这样使学生竞赛有专长、就业有特长。这种新的模块式教学要求教学组织形式多样,贯彻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这种模块化的学习,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强化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项目化。最近几年的全国模具技能赛都是组合赛,由几个学生分工完成,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都是考核的方面,而项目教学可以对以上方面进行训练。它具有的特点: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我们根据各模块知识要求,按项目编写了所有模块的校本教材,以《模具综合模块》为例,我们学习注射模设计方向项目时,以手机外壳作为载体,使用pro/e进行设计、然后用CAE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用MasterCAM进行仿真加工,让学生熟练掌握该项目的学习过程,通过该项目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考核过程化。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考核体系要区别于“高考模式”。闭卷考试让学生仅仅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目的是过关,这样只能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我们应该以考核能力为核心,以岗位需要为出发点,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以引导学生侧重对基本概念的牢固掌握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作业情况、学习态度和项目成绩,而项目成绩考核又与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一致,包括安全文明生产及规范操作扣分。这种考核方式突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技术规范,突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技能大赛促使了我校教师队伍建设
模具技能竞赛考核的是基于模具生产工作过程的部分环节,不是某单个技能,因此要求学生应掌握多个技能。这要求必须配备双师型教师指导。传统的模具理论教师实践能力差,不能胜任实践指导;而模具实习教师理论水平不高,只能应付普通的机加工、钳工等指导,不能胜任CAD/CAE等先进技术的实践指导。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模具技能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师培训平台,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选手经过层层选拔和专业集训,使得教师既是教练员,又是陪练员。现在学校技能竞赛已经常规化,每次竞赛我们的专业教师都必须参与指导,教师从原来完成教学任务转向研读职业标准、参与工作过程、通晓竞赛规程,并对学生“手把手”地教。教师也可以亲自参加技能大赛,从而形成了“师生同赛、教学相长”的教学格局,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促進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职业技能大赛成为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学生每参与一次比赛,老师就进行了一次互相培训学习,使教师队伍建设进入常规化。
四、结语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基础工业。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发展迅速,对模具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输出什么样的毕业生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我认为,每年的模具技能竞赛就是人才需求的一个方向标,并对技能人才培养起到示范指导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各项模具技能大赛,大胆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技能大赛逐步形成了“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良好的局面,这样学校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景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01)
[2]梁国一、刘锴.关于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探.出国与就业.2011,(16).
[3]殷增桂.中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湖南农机,2008,(5).
[4] 竺辉.职校生操作技能的形成规律.﹝J﹞.机械职业教育,2006,(01)
【关键词】模具专业;技能赛;教学改革;探讨
衡阳技师学院作为湖南第一所技师学院,多年来为湖南及广东地区模具行业培养了上万名专业人才,在湖南地区模具行业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近年来,我院模具专业学生参加省市各类模具技能赛每年达五次以上,学生比赛成绩一年比一年好。学院通过技能大赛促进专业改革,促进师资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笔者就这些问题,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模具专业技能竞赛技术文件分析
近几年,模具专业技能竞赛可以分为两大类: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技术。
模具设计任务:根据产品图,利用软件建立产品三维模型,对模具进行初始方案设计,应用分析软件分析设计方案,并对初始方案进行优化,完成整套模具的三维设计,最后绘制模具总装二维图及主要零件二维图。模具制造技术任务:根据给定的部分零件二维图,利用指定的加工设备,将零件加工后装配模具并调试。有的模具制造技术竞赛也包括模具设计的部分任务。各类模具技能竞赛中,竞赛任务实质都是基于模具生产工作过程的部分环节进行考核,其目的是检验模具专业学生对先进模具设计方法的掌握和设计工具的应用能力、模具零件制造方法和工艺的应用能力、先进制造设备的操作使用能力、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能力、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
二、技能大赛促使了我校模具专业教学改革
学生要在模具技能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以及数控加工技术,还要有综合职业能力。老式重视理论教学的模式已经落伍,我们学院在最近几年进行了大量的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课程体系模块化。我校原采用的是单一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以专业导向设置课程,形成了“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技能课”的“三段式”课程体系。其特点是充分考虑了专业课与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易于教师组织教学和学生系统的获取知识,但课程一成不变,教学内容滞后,且与不断变化的人才培养规格相比,适应性差,缺乏弹性和灵活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差。因此,新的课程体系突破了原有的“三段式”模式,采用模块化。整个学习阶段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文化基础模块、绘图模块、零件检测模块、模具结构模块、模具零件加工模块、模具综合模块。其中,绘图模块包括了机械制图及软件绘图,零件检测模块包括了公差及模具拆装,模具零件加工模块贯穿整个学习阶段,最后的综合模块根据技能赛的特点,基于模具生产工作过程部分环节,分多个专门化方向:冷冲压设计方向、塑料模设计方向、冷冲压模具制造方向、塑料模具制造方向,学生在第三学年根据自己特长选择方向进行专业化学习。这样使学生竞赛有专长、就业有特长。这种新的模块式教学要求教学组织形式多样,贯彻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这种模块化的学习,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强化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项目化。最近几年的全国模具技能赛都是组合赛,由几个学生分工完成,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都是考核的方面,而项目教学可以对以上方面进行训练。它具有的特点: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我们根据各模块知识要求,按项目编写了所有模块的校本教材,以《模具综合模块》为例,我们学习注射模设计方向项目时,以手机外壳作为载体,使用pro/e进行设计、然后用CAE软件进行模拟分析、用MasterCAM进行仿真加工,让学生熟练掌握该项目的学习过程,通过该项目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考核过程化。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考核体系要区别于“高考模式”。闭卷考试让学生仅仅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目的是过关,这样只能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我们应该以考核能力为核心,以岗位需要为出发点,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以引导学生侧重对基本概念的牢固掌握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包括出勤情况、课堂纪律、作业情况、学习态度和项目成绩,而项目成绩考核又与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一致,包括安全文明生产及规范操作扣分。这种考核方式突出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技术规范,突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技能大赛促使了我校教师队伍建设
模具技能竞赛考核的是基于模具生产工作过程的部分环节,不是某单个技能,因此要求学生应掌握多个技能。这要求必须配备双师型教师指导。传统的模具理论教师实践能力差,不能胜任实践指导;而模具实习教师理论水平不高,只能应付普通的机加工、钳工等指导,不能胜任CAD/CAE等先进技术的实践指导。为此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模具技能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师培训平台,参加技能大赛的学生选手经过层层选拔和专业集训,使得教师既是教练员,又是陪练员。现在学校技能竞赛已经常规化,每次竞赛我们的专业教师都必须参与指导,教师从原来完成教学任务转向研读职业标准、参与工作过程、通晓竞赛规程,并对学生“手把手”地教。教师也可以亲自参加技能大赛,从而形成了“师生同赛、教学相长”的教学格局,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促進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职业技能大赛成为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学生每参与一次比赛,老师就进行了一次互相培训学习,使教师队伍建设进入常规化。
四、结语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工业是基础工业。近年来我国模具行业发展迅速,对模具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输出什么样的毕业生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我认为,每年的模具技能竞赛就是人才需求的一个方向标,并对技能人才培养起到示范指导作用。通过积极参与各项模具技能大赛,大胆进行教学改革,通过技能大赛逐步形成了“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良好的局面,这样学校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景黎.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01)
[2]梁国一、刘锴.关于中职学校模具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探.出国与就业.2011,(16).
[3]殷增桂.中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探讨.湖南农机,2008,(5).
[4] 竺辉.职校生操作技能的形成规律.﹝J﹞.机械职业教育,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