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语文教学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意义,同时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诗词鉴赏模块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需要教师加强研究和实践,通过不斷创新教学形式来优化高中生学习古诗词的过程,同时不断践行新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为学生的长足发展和进步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笔者从高中语文教师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人教版语文课本为依据详细分析了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诗词鉴赏教学工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
古诗词是语文教材中的一种特殊文体,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音韵、格式知识,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审美性。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们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不断强化自身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在鉴赏、分析过程中了解诗词中所描述的古代人民的生活面貌、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等内容,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可以说,开展诗词鉴赏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与传统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时获得更加丰富的文学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价值观念,同时有利于增强他们对于优秀文化的学习兴趣,继而有利于将我国的诗词文化发扬光大。
一、打造生动的诗词鉴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厚的内涵,因此在鉴赏诗词的具体内容时,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比如,在指导学生鉴赏《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时,语文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播放乐曲《梅花三弄》来渲染诵读气氛,由此使学生迅速走进文本情境,将音乐中的情感、节奏与词句相联系,充分体会词人想要传达的缠绵凄切、哀婉寂寥等感情,继而准确把握本首词的情感内涵;教师也可以利用直观的图片辅助学生分析词中所描述的场景,以便让他们在直观画面中更加准确地掌握词句大意,并由此对本首词的内涵进行剖析和鉴赏。除此之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运用音频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韵律和节奏之美,或是播放各种影视剧片段辅助他们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诗词的创作背景等,由此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深度,促使他们从多角度、全方位来理解和掌握诗词中包含的各种复杂情感,继而顺利增强其鉴赏水平。总之,在教师设计的各种教学情境当中,学生们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诗词内涵,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一步深化个人的理解,同时可以根据诗词中的不同信息从多个方面来分析诗词的主题、情感和写作手法并获得创新性的发现,有利于切实提高诗词鉴赏教学的质量,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利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诗词内涵
任务型教学法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来挖掘深层知识,并收获更多感悟。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开展诗词鉴赏教学活动时,可以积极引进任务型教学方法,以此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地学习活动,从而推动他们自学能力、鉴赏能力的同步提升。如,在指导学生分析和鉴赏杜甫的诗《咏怀古迹(其三)》时,语文老师可以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要求学生结合个人学过的知识对杜甫进行介绍,主要说明其生活年代、写作风格、作品集名称等,然后指导他们根据课下注释探究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推测杜甫以“昭君出塞”为创作素材的意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逐句分析,找出每句诗的“诗眼”,如“独留”“空归”“怨恨”等,并要求他们分析这些特殊词汇的含义,然后再将其放到具体的诗句中进行解析,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诗句内涵及作者情感;接着,老师要和学生一起剖析诗中的名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要求他们阐明该句诗的具体内容,明确“怨恨”这一主题,并分析此句的深层含义,了解作者借助昭君的心情传递出来的个人情感;最后,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总结本首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倾向,以指导朗读的方式要求他们体会诗句的音韵美。通过这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任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更加有序、有效地分析和鉴赏诗词,有利于辅助他们在整体解读和细节剖析中准确把握古诗词内涵、掌握鉴赏的主要步骤和方法,继而不断强化其诗词鉴赏能力。
三、立足现代高考的命题形式开展诗词鉴赏教学活动
随着近些年高考内容和形式的发展变化,古诗词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结合新课改理念的相关内容,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根据当前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确定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拟订一套行之有效地诗词鉴赏教学方案,从而使他们在针对性训练中形成良好的诗词鉴赏能力。
(一)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中的各种意象
古诗词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意象,并且寄托着诗人们不同的心情和感悟。因此,高中语文老师在组织诗词鉴赏教学活动时就可以从分析意象入手,鼓励学生挖掘诗词细节,并通过总结概括来构建完善的诗词意象分析体系,进而让他们理解和把握各种诗词意象的不同象征意义,为学生之后的鉴赏活动提供便利。例如,教师在教学《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对其中的各种意象进行剖析,明确诗人所说的“尘网”即为“俗世”,是指他在为官过程中受到的各种羁绊与约束,并详细分析“羁鸟”“旧林”“池鱼”“故渊”等意象指代的具体含义,由此辅助他们结合不同的意象来分析诗人的内心情感,从而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对于古诗内涵的理解力。与此同时,教师在常规授课过程中还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补充和讲解一些古诗词中的典型意象,以便使其在面对陌生的诗词文时也能凭借个人所学对其进行分析和鉴赏,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如,“梅花”象征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品质,“鹧鸪”代表思乡、羁旅的惆怅,“古迹”则传达了怀古伤今等情感,由此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诗词知识,有利于促使他们在新高考形势下掌握有效地诗词鉴赏技巧。
(二)指导学生鉴赏和分析古诗词的主题 对诗词主题的分析也是高考语文的重要考点,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语文老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诗词的主题,并运用灵活的方式指导他们掌握主题分析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使他们具备自主鉴赏的能力,切实增强教学效果。如,在诗词鉴赏课上,高中语文老师可以拟定一个诗词专题,然后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查找各种诗词的资料,并经过讨论为自己学过的众多诗词分类,同时从整体上把握不同诗人的写作风格,了解他们在不同创作时期写诗词时的鲜明标志等,然后据此在鉴赏学习中迅速抓住重点,有助于不断强化他们的赏析能力。拿李白和杜甫来讲,他们两人所处的年代大致相同,都经历了盛唐以及安史之乱,但是他们的写作风格又各不相同,且拥有十分鲜明的个人特色,比如李白的作品偏重抒发自己的远大理想与伟大抱负,用词着色也比较大胆,具有十分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豪迈情怀,而杜甫则十分注重记录生活、写实记事,是一名现实主义诗人,其写的诗文主要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背景,充分展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正是因此,李白和杜甫所写诗文的主题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开展专题分类和鉴赏学习活动,能够辅助他们在阅读古诗时有意识地从创作风格、情感表达方式、诗词所述事件等方面入手来分析主题,继而不断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
(三)重视古诗词鉴赏教学的课外拓展
课外诗词是高考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主要考查的是高中生的古诗词储备量和综合应用能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的诗词,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和分析,从主题、写作思路、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列举课内外诗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促使他们充分调动个人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以便进一步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诗词鉴赏能力以及实践应用意识。比如,教师在讲解《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时,可以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为学生引进《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词,由此引导学生去分析和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以及这两首词创作的时代背景,明确其词作情感的转变原因,然后要求学生分别对这两首词中所描述的场景进行解读,体会景物描写与心情变化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准确的语言概括李清照在两首词中所展示出来的不同情感,并对她的遣词造句能力、写作表达方式进行详细剖析。以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各种诗词鉴赏技巧,能够有效提高其学习效率,同时促使他们积累更多课外诗词,有利于不断强化其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推动他们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对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要求,不再单纯追求学生的高成绩,而是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面,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有效地学习掌握基礎文化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进而推动他们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高中语文教师也要不断调整个人的教学理念,在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有意识地从他们的视角出发,了解其喜好、分析其学情,并据此完善个人的教学思路,确保予以学生更加有效地指导,同时还要立足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在教学中不断丰富所教内容,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掌握更多的文学知识和鉴赏技巧,进而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志才.知人论世下的“文本细读”——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教学方法初探[J].广西教育,2015(02).
[2]张丽华.全面把握信息细致体悟诗情——浅谈古典诗词的五步鉴赏法[J].课外语文,2017(04).
[3]梁小兰.以趣为师,以物传情,以法导学——浅谈中学古诗词教学[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1).
[4]许春.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策略分析[J].黑河教育,2018(04).
[5]白冰.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9(07).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
古诗词是语文教材中的一种特殊文体,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音韵、格式知识,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审美性。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们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不断强化自身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在鉴赏、分析过程中了解诗词中所描述的古代人民的生活面貌、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等内容,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可以说,开展诗词鉴赏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在与传统文化进行对话和交流时获得更加丰富的文学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价值观念,同时有利于增强他们对于优秀文化的学习兴趣,继而有利于将我国的诗词文化发扬光大。
一、打造生动的诗词鉴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厚的内涵,因此在鉴赏诗词的具体内容时,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构建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比如,在指导学生鉴赏《雨霖铃(寒蝉凄切)》一词时,语文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播放乐曲《梅花三弄》来渲染诵读气氛,由此使学生迅速走进文本情境,将音乐中的情感、节奏与词句相联系,充分体会词人想要传达的缠绵凄切、哀婉寂寥等感情,继而准确把握本首词的情感内涵;教师也可以利用直观的图片辅助学生分析词中所描述的场景,以便让他们在直观画面中更加准确地掌握词句大意,并由此对本首词的内涵进行剖析和鉴赏。除此之外,高中语文教师还可以运用音频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韵律和节奏之美,或是播放各种影视剧片段辅助他们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诗词的创作背景等,由此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深度,促使他们从多角度、全方位来理解和掌握诗词中包含的各种复杂情感,继而顺利增强其鉴赏水平。总之,在教师设计的各种教学情境当中,学生们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诗词内涵,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一步深化个人的理解,同时可以根据诗词中的不同信息从多个方面来分析诗词的主题、情感和写作手法并获得创新性的发现,有利于切实提高诗词鉴赏教学的质量,推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利用任务型教学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诗词内涵
任务型教学法能够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来挖掘深层知识,并收获更多感悟。基于此,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开展诗词鉴赏教学活动时,可以积极引进任务型教学方法,以此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地学习活动,从而推动他们自学能力、鉴赏能力的同步提升。如,在指导学生分析和鉴赏杜甫的诗《咏怀古迹(其三)》时,语文老师可以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要求学生结合个人学过的知识对杜甫进行介绍,主要说明其生活年代、写作风格、作品集名称等,然后指导他们根据课下注释探究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推测杜甫以“昭君出塞”为创作素材的意图;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逐句分析,找出每句诗的“诗眼”,如“独留”“空归”“怨恨”等,并要求他们分析这些特殊词汇的含义,然后再将其放到具体的诗句中进行解析,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诗句内涵及作者情感;接着,老师要和学生一起剖析诗中的名句“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要求他们阐明该句诗的具体内容,明确“怨恨”这一主题,并分析此句的深层含义,了解作者借助昭君的心情传递出来的个人情感;最后,语文教师要让学生总结本首诗的主题思想和情感倾向,以指导朗读的方式要求他们体会诗句的音韵美。通过这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任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更加有序、有效地分析和鉴赏诗词,有利于辅助他们在整体解读和细节剖析中准确把握古诗词内涵、掌握鉴赏的主要步骤和方法,继而不断强化其诗词鉴赏能力。
三、立足现代高考的命题形式开展诗词鉴赏教学活动
随着近些年高考内容和形式的发展变化,古诗词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结合新课改理念的相关内容,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根据当前的高考命题情况来确定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拟订一套行之有效地诗词鉴赏教学方案,从而使他们在针对性训练中形成良好的诗词鉴赏能力。
(一)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中的各种意象
古诗词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意象,并且寄托着诗人们不同的心情和感悟。因此,高中语文老师在组织诗词鉴赏教学活动时就可以从分析意象入手,鼓励学生挖掘诗词细节,并通过总结概括来构建完善的诗词意象分析体系,进而让他们理解和把握各种诗词意象的不同象征意义,为学生之后的鉴赏活动提供便利。例如,教师在教学《归园田居(其一)》这首诗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对其中的各种意象进行剖析,明确诗人所说的“尘网”即为“俗世”,是指他在为官过程中受到的各种羁绊与约束,并详细分析“羁鸟”“旧林”“池鱼”“故渊”等意象指代的具体含义,由此辅助他们结合不同的意象来分析诗人的内心情感,从而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对于古诗内涵的理解力。与此同时,教师在常规授课过程中还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补充和讲解一些古诗词中的典型意象,以便使其在面对陌生的诗词文时也能凭借个人所学对其进行分析和鉴赏,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如,“梅花”象征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品质,“鹧鸪”代表思乡、羁旅的惆怅,“古迹”则传达了怀古伤今等情感,由此可以不断丰富学生的诗词知识,有利于促使他们在新高考形势下掌握有效地诗词鉴赏技巧。
(二)指导学生鉴赏和分析古诗词的主题 对诗词主题的分析也是高考语文的重要考点,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语文老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诗词的主题,并运用灵活的方式指导他们掌握主题分析的策略和方法,从而使他们具备自主鉴赏的能力,切实增强教学效果。如,在诗词鉴赏课上,高中语文老师可以拟定一个诗词专题,然后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合作学习查找各种诗词的资料,并经过讨论为自己学过的众多诗词分类,同时从整体上把握不同诗人的写作风格,了解他们在不同创作时期写诗词时的鲜明标志等,然后据此在鉴赏学习中迅速抓住重点,有助于不断强化他们的赏析能力。拿李白和杜甫来讲,他们两人所处的年代大致相同,都经历了盛唐以及安史之乱,但是他们的写作风格又各不相同,且拥有十分鲜明的个人特色,比如李白的作品偏重抒发自己的远大理想与伟大抱负,用词着色也比较大胆,具有十分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豪迈情怀,而杜甫则十分注重记录生活、写实记事,是一名现实主义诗人,其写的诗文主要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背景,充分展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正是因此,李白和杜甫所写诗文的主题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开展专题分类和鉴赏学习活动,能够辅助他们在阅读古诗时有意识地从创作风格、情感表达方式、诗词所述事件等方面入手来分析主题,继而不断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
(三)重视古诗词鉴赏教学的课外拓展
课外诗词是高考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主要考查的是高中生的古诗词储备量和综合应用能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的诗词,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和分析,从主题、写作思路、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列举课内外诗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促使他们充分调动个人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以便进一步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诗词鉴赏能力以及实践应用意识。比如,教师在讲解《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词时,可以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为学生引进《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词,由此引导学生去分析和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以及这两首词创作的时代背景,明确其词作情感的转变原因,然后要求学生分别对这两首词中所描述的场景进行解读,体会景物描写与心情变化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准确的语言概括李清照在两首词中所展示出来的不同情感,并对她的遣词造句能力、写作表达方式进行详细剖析。以这种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各种诗词鉴赏技巧,能够有效提高其学习效率,同时促使他们积累更多课外诗词,有利于不断强化其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推动他们综合应用能力的不断提升。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对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新要求,不再单纯追求学生的高成绩,而是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面,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有效地学习掌握基礎文化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进而推动他们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高中语文教师也要不断调整个人的教学理念,在指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有意识地从他们的视角出发,了解其喜好、分析其学情,并据此完善个人的教学思路,确保予以学生更加有效地指导,同时还要立足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在教学中不断丰富所教内容,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掌握更多的文学知识和鉴赏技巧,进而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志才.知人论世下的“文本细读”——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教学方法初探[J].广西教育,2015(02).
[2]张丽华.全面把握信息细致体悟诗情——浅谈古典诗词的五步鉴赏法[J].课外语文,2017(04).
[3]梁小兰.以趣为师,以物传情,以法导学——浅谈中学古诗词教学[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1).
[4]许春.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策略分析[J].黑河教育,2018(04).
[5]白冰.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