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风筝图案艺术研究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i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图案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一个民族情感、经验和思想在图案应用过程中的显现。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的中国风筝,在数千年的传承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特点。图案作为其重要的构成元素,是人们寻求精神上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以不同的色彩表达特定的观念,反映了民族传统的习俗及审美观念的延续和发展。传统风筝深层次地体现了创作者与受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文化语言。
  图案是一个时代发展的产物,现在我们也称之为“视觉文化时代”。当今时代之所以泛溢着艺术化、审美化的氛围,应该说是因为图案的存在,现代风筝多以流线型和符号型为主。简约、时尚的图案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流,同样与其对应的传统风筝图案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传统图案作为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时代的文化符号。中国传统风筝图案是建构在我们民族文化渊源及情感表达方式上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近年来,在现代设计中出现了很多运用中国传统图案为主要元素的设计作品,从中传达出中国千古文化的传承,传统图案的应用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体现了多元并置的艺术形式。传统图案的再利用有助于提高生活的品质,增强现代视觉冲击力,传统风筝图案的应用应使设计保持某种艺术或文化上的追求。本文主要探讨中国传统风筝图案的文化寓意在现代艺术中的应用,体现中国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一、风筝图案的艺术特色
  传统风筝图案大多融合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及美好愿望,内容丰富,大体以求福、喜庆、长寿为主。中国风筝图案的设计开始就兼顾着造型、色彩与纹样的统一,考虑风筝实际的远观效果与近观效果。中国传统风筝图案的艺术特色我们可以从造型、构图、色彩三方面去理解,三者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国风筝图案的独特艺术特色。
  传统风筝图案的造型力求精美,从它的外轮廓上看很像一个剪影,图案清晰、造型明确,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民间设计者往往通过对风筝外轮廓的设计来突出表现风筝最重要的艺术效果和艺术渲染力。
  我国风筝图案的构图特点有:对称:中国传统图案风筝大多为左右对称结构,表现出风筝的完整和谐之美。(当然人物风筝的构图往往是不对称的,还有些侧脸的乌形风筝也不对称)。镶嵌:在中国风筝上,有些图案是镶在风筝完整的图形之中的,如沙燕风筝的膀窝里有时镶着蝙蝠、荷花等,起到画龙点睛或表达寓意的作用。丰满:这是中国风筝的艺术特点之一,中国风筝图案的构图都十分饱满充实,有的地方即使留有空白,也让人感到白而有物。
  二、传统风筝图案的文化内涵
  风筝图案作为一种体现文明的人造物,具有积极地教育作用,反应不同地域的生产水平、艺术风格和文化习俗,流行于民间在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风筝的文化内涵在于“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也就是说中国风筝除了外型美以外,它还有不同的寓意,在民间,风筝是吉祥物,它的发展都与各地民间习俗联系在一起。南师大姚荣教授曾指出:“风筝上到处可见吉祥寓意和吉祥图案的影子。
  中国吉祥图案内容丰富,大体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等类型,其中以求福类图案为多。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尽管它形象欠美,但经过充分美化,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以蝙蝠为图案的风筝比比皆是,如在传统的北京沙燕风筝中,以“福燕”为代表,在整个硬膀上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追求和表达长寿的的图形及“寿”字有近三百多种字形,变化极其丰富。另外始于佛教的“万”字纹样,寓“多至上万”之意。在沙燕风筝中,腰部的图案就多为回转“万”字纹样。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还有“祥云鹤壽”、“八仙贺寿”等。
  三、 风筝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发展与创新
  在当代视觉艺术发展进程中,经过各种艺术思潮的洗礼后,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艺术的本身意义,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内省,追求返璞归真的美好倾向。风筝图案原始粗旷、清晰明快、造型简括、色彩强烈,富有视觉冲击力,具有超越时空的特征,无论是放飞还是闲置都是一件极具魅力和文化蕴味的艺术品。我们说风筝具有静态美和动态美两种形式。说到风筝的静态美,不单单在于它的式样多、造型别致,更重要的是它融绘画、书法、工艺为一体。例如,近代画家马晋曾效法郎世宁的画风,把中西画特色融入风筝彩绘,使作品于古朴中见典雅,明快中呈含蓄;爱新觉罗·毓恒将传统的国画技法移入风筝,使风筝具有写意特点。同时,风筝凭借风力在高空起飞时,它给人一种翩翩起舞、栩栩如生的飞动之美。这种动态美正是风筝审美价值的本质所在,空间造型艺术力求塑造出一种可触感的、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
  进入新世纪以来,回归民间传统文化的思潮日渐深入到现代艺术的各门类,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设计、动画等等,都纷纷从传统文化中撷取营养,以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特质,滋养和激发新的艺术形式的创造,建立起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同时又极具个人面貌的艺术新形式。它反映了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现代人大多向往传统,渴望自然。我们切不可把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归之为简单的怀旧和盲目的跟风,这是因为,从文化生态的角度而论,传统文化与专业人士的创作共同构成了中国视觉艺术的整体结构。这意味着传统文化从来没有脱离所谓的“主流”艺术而独立地存在和发展,她既是一种基础文化形态,又对其他视觉艺术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决不是针对高智力学生,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创新意识的训练。教师要努力发掘每个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型人才。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做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创新  小学生的求知欲的形成要经历过好奇——求知——探索三个阶段。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世界上许多重大发明
期刊
随着新课程标准中“人人数学观”全新数学教学理念的提出, 分层教学法在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个体之间必然会存在差异。在教学中,每个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 面对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和学习行为习惯差异大的情况,使每个学生不掉队,增强信心;正视学生智力、能力、情感、创造力、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差异性。  针对教学过程需要照顾到学生之间的种
期刊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更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也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有鉴于此,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的引导学生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和生活来一次亲密接触,无疑会使学生有更
期刊
近几年从事小学英语教研工作,听评课的机会很多,在课堂上发现老师们在教学设计方面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对文本的处理不到位,局限于讲解单词和语法,不能更好地进行拓展和延伸,不能跳出文本重新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去说和做,教师自己讲得较多,学生没有机会展开交流和讨论,形成完整的对话。  怎样才算一节较好的小学英语课?在听评课过程中我再次总结了自己的几点看法与大家共享。设计精彩的导入,激发孩子们无
期刊
润责于心的教育实践。润泽于心,责任于行。“你要孩子怎樣学就要教孩子怎样做”。为此,学校不仅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而且实施了八类“心育课程”:  主题班会课程:根据重要节日以及时事要闻确立每学期主题班会内容。  养成教育课程:从常规入手,重点抓好“五个一”的训练,即整顿“一个阵营”,抓好升旗仪式,课间操的队列,塑造学生的精神面貌;建立“一种秩序”,即课堂秩序,集会秩序以及课间秩序的文明有序;养成“一
期刊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习,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呢?`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有如下体会。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产生期待心理,就会特别认真学习课文。由此,在教二年级《捞月亮》这一课时,我一进教室就深情地吟诵了李白的《静夜思》,美妙的诗情画意,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我问:“你们知道月亮住在什么地方?”孩子们异口
期刊
物理是一门思维密度高、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科,仅仅听教师讲解、利用教师传授的方法解决问题,那是对教师思路的模仿、复制,不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物理学习要从培养学生的各种习惯开始,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扎实稳健地推进,从而打下扎实的物理基础。  一、培养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本、梳理这节课的学习要点。同时,标出自己
期刊
意识流是个心理词汇,它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意识流指来自外界或内部无意识中的某些信息、情感、欲望以连续运动的方式进、出意识的过程。由于意识是一种不受客观现实制约的纯主观的东西,所以当意识流被艺术家导入自己的创作中,就形成了一种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在语文教学中若能恰当运用意识流教学,使新旧知识在意识流中交织,也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且这种教学过程会让师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与美好!这种感
期刊
创造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生物学科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创造教育。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1)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讲授形式上,要善于在学生面前揭示一种新东西,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在各种事物奥秘面前的惊奇感,产生好奇心。如讲生物的生殖时,可举这样一个例子:我们镇的水蜜桃在我市已经成为很有影响的产品,外地人来我镇
期刊
摘要:文言文作为古代书面语言,记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古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当代青少年,只有既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拥有现代科技知识,才能担当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重任。但是,文言文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语言,与现代生活距离甚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成为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