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初听到林放(赵超构,笔名林放,1910-1992)的名字,尚读初二,也是在父辈们聊天时得知的。都说他文章写得好,却从未读过。当时偶读《新民晚报》,也都是体育新闻或者长篇连载《芦荡火种》之类的。没想到10年之后的1974年,我参加《辞海》修订工作,竟遇上了林放先生。
《辞海》编辑室在陕西北路上,一次坐21路公交车上班去,途经西藏中路,上来一位瘦小的老者,还没站稳,车已启动,一个趔趄撞到我座位旁,我忙攥住他,起身让座,他说了声谢谢,坐下后望了我一眼。
说也奇怪,自从有了这次邂逅,我在《辞海》园里就经常看见他。那时《辞海》编辑室每天上下午各有一刻钟休息时间,听到铃声,大家自会陆续走出办公楼,或在园中散步,也有跟着广播做体操的。而这时我才发现那位老者常在其中。他虽已六十多岁,但精神矍铄,行动敏捷,做操姿势很带劲。时值夏天,他常穿一件浅灰色短袖衬衫,花白的头发剪得很短,鼻梁挺直,眼睛炯炯有神,气象不凡。只是耳朵里戴有助听器,略觉美中不足。
后来才听说,《新民晚报》在“文革”中停办以后,不少人马,如林放、束纫秋、冯英子、汤高才、陈振鹏等都调到《辞海》来了。当时束纫秋已结合进领导班子,与洪泽、戚铭渠同在二楼办公。汤高才、陈振鹏、章培恒和我即在斜对面的文艺组,冯英子也认识了,在一楼。唯独林放,仅知其在一楼的语词组工作,却对不上人。而汤高才的述说则更增加了他对我的吸引力:“林放本名赵超构。因听力不好。我们叫他赵聋子。别看他个子瘦小,文章很流畅,固定在一小房间写,每天一篇,写完基本不动,只改动个别字。影响很大。”我一听,便隐隐感到可能是那老者。果然,有次和汤高才走出办公楼,他忽指着做操的老者说:“小孙,他就是林放!”我会心一笑,总算对上了。汤又说:“别看他不爱说话,曾七次见过毛主席呢!”我大惊。恰好林放做完操径直走来,汤高才向他介绍了我,他朝我点点头,有点似曾相识地望了我一眼。
从此,我对林放有了更多的敬重,特别是他七见毛泽东的传说,尤感兴趣。有几次同桌吃饭或迎面相向,总想一问,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不久,我即离开《辞海》,去华东师大读研究生。但他的眼神却难以忘怀,特别是他七见毛泽东之谜,也常在我的胡思乱想之中。
10年之后,已在上海社科院工作多年的我,着手撰写文化名人与毛泽东交往的书,在采访徐铸成、袁鹰、陆诒等人的过程中,他们都提到林放。但我每想到他那眼神和神情严肃的样子,便有点犹豫。眼看许多人都采访过了,而林放又是一位不可遗漏、难以回避的人物,便壮着胆子登门拜访了。
记得是一个初夏的夜晚,我寻到他虹口区的家中,其老伴因中风正躺在客厅过道的床上,他则在儿子的呼唤下从二楼匆匆下来,又用他那我所熟悉的似曾相识的眼神望了我一眼。10年不见,他还真是老样子,只是微胖了一点。我本想好一大堆开场白,他倒好,单刀直入,劈头就问我访谈何事?我也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他反应极快:“我写过《延安一月》,里面有这方面的内容,你可以查一下。”我说:“已经看过了,这是你与毛泽东的初交,还不够,我还要你们以后的交往。”他恐怕没想到我会去看这一本民国时期出版的书,有点惊讶,脸上掠过一丝难得的笑容,点点头,思忖了一下,说:“这样吧,我写过这方面的文章,你看了再说。”我问:“怎么查找呢?”他看出了我的困惑,安慰道:“你放心,我会写信告诉你。”临别时,他热情地与我握手,又意味深长地望了我一眼。
数日后,我果然收到他的来信,告知我其文发表的报纸和确切日期,并关照:“有陆诒同志访问赵超构的一篇,亦可参考。”我就根据他所提供的线索,并参考了他本人的一些回忆和文献资料,终于把林放七见毛泽东的来龙去脉全都梳理清楚了。《上海小说》的编辑以《林放在毛泽东心中》为题,刊登于杂志的封面和头版头条。各大报刊纷纷转载。《报刊文摘》转载时干脆改题为《林放七见毛泽东》。正是我原先的题目。
现在想来,能够解开林放七见毛泽东之谜,如果当初没有林放的帮助和指点,是根本难以完成的。时值林放诞辰110周年之際,我又想起了那位趔趄的老者以及他那熟悉的眼神。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责任编辑 周峥嵘
《辞海》编辑室在陕西北路上,一次坐21路公交车上班去,途经西藏中路,上来一位瘦小的老者,还没站稳,车已启动,一个趔趄撞到我座位旁,我忙攥住他,起身让座,他说了声谢谢,坐下后望了我一眼。
说也奇怪,自从有了这次邂逅,我在《辞海》园里就经常看见他。那时《辞海》编辑室每天上下午各有一刻钟休息时间,听到铃声,大家自会陆续走出办公楼,或在园中散步,也有跟着广播做体操的。而这时我才发现那位老者常在其中。他虽已六十多岁,但精神矍铄,行动敏捷,做操姿势很带劲。时值夏天,他常穿一件浅灰色短袖衬衫,花白的头发剪得很短,鼻梁挺直,眼睛炯炯有神,气象不凡。只是耳朵里戴有助听器,略觉美中不足。
后来才听说,《新民晚报》在“文革”中停办以后,不少人马,如林放、束纫秋、冯英子、汤高才、陈振鹏等都调到《辞海》来了。当时束纫秋已结合进领导班子,与洪泽、戚铭渠同在二楼办公。汤高才、陈振鹏、章培恒和我即在斜对面的文艺组,冯英子也认识了,在一楼。唯独林放,仅知其在一楼的语词组工作,却对不上人。而汤高才的述说则更增加了他对我的吸引力:“林放本名赵超构。因听力不好。我们叫他赵聋子。别看他个子瘦小,文章很流畅,固定在一小房间写,每天一篇,写完基本不动,只改动个别字。影响很大。”我一听,便隐隐感到可能是那老者。果然,有次和汤高才走出办公楼,他忽指着做操的老者说:“小孙,他就是林放!”我会心一笑,总算对上了。汤又说:“别看他不爱说话,曾七次见过毛主席呢!”我大惊。恰好林放做完操径直走来,汤高才向他介绍了我,他朝我点点头,有点似曾相识地望了我一眼。
从此,我对林放有了更多的敬重,特别是他七见毛泽东的传说,尤感兴趣。有几次同桌吃饭或迎面相向,总想一问,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不久,我即离开《辞海》,去华东师大读研究生。但他的眼神却难以忘怀,特别是他七见毛泽东之谜,也常在我的胡思乱想之中。
10年之后,已在上海社科院工作多年的我,着手撰写文化名人与毛泽东交往的书,在采访徐铸成、袁鹰、陆诒等人的过程中,他们都提到林放。但我每想到他那眼神和神情严肃的样子,便有点犹豫。眼看许多人都采访过了,而林放又是一位不可遗漏、难以回避的人物,便壮着胆子登门拜访了。
记得是一个初夏的夜晚,我寻到他虹口区的家中,其老伴因中风正躺在客厅过道的床上,他则在儿子的呼唤下从二楼匆匆下来,又用他那我所熟悉的似曾相识的眼神望了我一眼。10年不见,他还真是老样子,只是微胖了一点。我本想好一大堆开场白,他倒好,单刀直入,劈头就问我访谈何事?我也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他反应极快:“我写过《延安一月》,里面有这方面的内容,你可以查一下。”我说:“已经看过了,这是你与毛泽东的初交,还不够,我还要你们以后的交往。”他恐怕没想到我会去看这一本民国时期出版的书,有点惊讶,脸上掠过一丝难得的笑容,点点头,思忖了一下,说:“这样吧,我写过这方面的文章,你看了再说。”我问:“怎么查找呢?”他看出了我的困惑,安慰道:“你放心,我会写信告诉你。”临别时,他热情地与我握手,又意味深长地望了我一眼。
数日后,我果然收到他的来信,告知我其文发表的报纸和确切日期,并关照:“有陆诒同志访问赵超构的一篇,亦可参考。”我就根据他所提供的线索,并参考了他本人的一些回忆和文献资料,终于把林放七见毛泽东的来龙去脉全都梳理清楚了。《上海小说》的编辑以《林放在毛泽东心中》为题,刊登于杂志的封面和头版头条。各大报刊纷纷转载。《报刊文摘》转载时干脆改题为《林放七见毛泽东》。正是我原先的题目。
现在想来,能够解开林放七见毛泽东之谜,如果当初没有林放的帮助和指点,是根本难以完成的。时值林放诞辰110周年之際,我又想起了那位趔趄的老者以及他那熟悉的眼神。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责任编辑 周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