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放先生缘何七见毛泽东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gtongg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初听到林放(赵超构,笔名林放,1910-1992)的名字,尚读初二,也是在父辈们聊天时得知的。都说他文章写得好,却从未读过。当时偶读《新民晚报》,也都是体育新闻或者长篇连载《芦荡火种》之类的。没想到10年之后的1974年,我参加《辞海》修订工作,竟遇上了林放先生。
  《辞海》编辑室在陕西北路上,一次坐21路公交车上班去,途经西藏中路,上来一位瘦小的老者,还没站稳,车已启动,一个趔趄撞到我座位旁,我忙攥住他,起身让座,他说了声谢谢,坐下后望了我一眼。
  说也奇怪,自从有了这次邂逅,我在《辞海》园里就经常看见他。那时《辞海》编辑室每天上下午各有一刻钟休息时间,听到铃声,大家自会陆续走出办公楼,或在园中散步,也有跟着广播做体操的。而这时我才发现那位老者常在其中。他虽已六十多岁,但精神矍铄,行动敏捷,做操姿势很带劲。时值夏天,他常穿一件浅灰色短袖衬衫,花白的头发剪得很短,鼻梁挺直,眼睛炯炯有神,气象不凡。只是耳朵里戴有助听器,略觉美中不足。
  后来才听说,《新民晚报》在“文革”中停办以后,不少人马,如林放、束纫秋、冯英子、汤高才、陈振鹏等都调到《辞海》来了。当时束纫秋已结合进领导班子,与洪泽、戚铭渠同在二楼办公。汤高才、陈振鹏、章培恒和我即在斜对面的文艺组,冯英子也认识了,在一楼。唯独林放,仅知其在一楼的语词组工作,却对不上人。而汤高才的述说则更增加了他对我的吸引力:“林放本名赵超构。因听力不好。我们叫他赵聋子。别看他个子瘦小,文章很流畅,固定在一小房间写,每天一篇,写完基本不动,只改动个别字。影响很大。”我一听,便隐隐感到可能是那老者。果然,有次和汤高才走出办公楼,他忽指着做操的老者说:“小孙,他就是林放!”我会心一笑,总算对上了。汤又说:“别看他不爱说话,曾七次见过毛主席呢!”我大惊。恰好林放做完操径直走来,汤高才向他介绍了我,他朝我点点头,有点似曾相识地望了我一眼。
  从此,我对林放有了更多的敬重,特别是他七见毛泽东的传说,尤感兴趣。有几次同桌吃饭或迎面相向,总想一问,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不久,我即离开《辞海》,去华东师大读研究生。但他的眼神却难以忘怀,特别是他七见毛泽东之谜,也常在我的胡思乱想之中。
  10年之后,已在上海社科院工作多年的我,着手撰写文化名人与毛泽东交往的书,在采访徐铸成、袁鹰、陆诒等人的过程中,他们都提到林放。但我每想到他那眼神和神情严肃的样子,便有点犹豫。眼看许多人都采访过了,而林放又是一位不可遗漏、难以回避的人物,便壮着胆子登门拜访了。
  记得是一个初夏的夜晚,我寻到他虹口区的家中,其老伴因中风正躺在客厅过道的床上,他则在儿子的呼唤下从二楼匆匆下来,又用他那我所熟悉的似曾相识的眼神望了我一眼。10年不见,他还真是老样子,只是微胖了一点。我本想好一大堆开场白,他倒好,单刀直入,劈头就问我访谈何事?我也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他反应极快:“我写过《延安一月》,里面有这方面的内容,你可以查一下。”我说:“已经看过了,这是你与毛泽东的初交,还不够,我还要你们以后的交往。”他恐怕没想到我会去看这一本民国时期出版的书,有点惊讶,脸上掠过一丝难得的笑容,点点头,思忖了一下,说:“这样吧,我写过这方面的文章,你看了再说。”我问:“怎么查找呢?”他看出了我的困惑,安慰道:“你放心,我会写信告诉你。”临别时,他热情地与我握手,又意味深长地望了我一眼。
  数日后,我果然收到他的来信,告知我其文发表的报纸和确切日期,并关照:“有陆诒同志访问赵超构的一篇,亦可参考。”我就根据他所提供的线索,并参考了他本人的一些回忆和文献资料,终于把林放七见毛泽东的来龙去脉全都梳理清楚了。《上海小说》的编辑以《林放在毛泽东心中》为题,刊登于杂志的封面和头版头条。各大报刊纷纷转载。《报刊文摘》转载时干脆改题为《林放七见毛泽东》。正是我原先的题目。
  现在想来,能够解开林放七见毛泽东之谜,如果当初没有林放的帮助和指点,是根本难以完成的。时值林放诞辰110周年之際,我又想起了那位趔趄的老者以及他那熟悉的眼神。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责任编辑  周峥嵘
其他文献
“文革”中,一些高级文化人士被错划成臭老九,剥夺了文化创作的权利。待到拨乱反正,落实政策后,又变成一代宗师,中国美术的奠基人,老九不臭了,反成了宝贝。我这里说的是上海画家刘海粟。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在上海美术家协会工作,为画家服务,有缘走近国宝画家,四十多年来,至今印象深刻。  有一位上海著名画家朱复戡,60年代去了山东,上海几乎把他忘了,1980年调回上海。他持有中央李铁映的批文,说朱复戡
期刊
白杨是抗战时期话剧舞台上“四大名旦”之一,也是新中国影坛二十二大明星之一和建国40周年十大电影明星之一……她一生光环无数,是观众喜爱的电影戏剧表演艺术家。今年是白杨百年诞辰,我不想讲述她在艺术长河中如何认真刻苦,潜心钻研,精益求精,执着追求最高境界的精神,而是要回忆她作为我们家庭一辈子的老朋友,给我留下的几件情深谊重的往事。  白杨的艺名源自我父亲的笔名  白杨阿姨与我父亲杨村彬在青少年时期就相识
期刊
在那个特殊年代,《毛主席语录》曾风靡一时,无论大街小巷还是偏僻乡村,随处可见,而这些语录是需要有人抄写的。当年,我被选中抄写这些语录,竟使我练出了一手好字,也由此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1967年冬,我从学校毕业后回家乡崇明务农,正好乡里掀起学习毛主席语录的热潮,每个生产队都要挑选几个字写得好的人抄写语录,我也被选中,与队里另一位青年,负责三个生产队的语录抄写。于是,每天出工就拿着一支毛笔和一桶红油
期刊
王伯群与旧上海三大闻人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来往有年,其中尤与杜月笙过从甚密。上海是近代留学日本学生最大的集散地,1905年,王伯群作为贵州首批公费留学生浮槎东渡。途经上海时,只见“洋场十里,崇楼杰阁,排云而立”,便与上海结下了不解之缘。迨辛亥革命武昌首义,就读中央大学研究院的王伯群受章太炎之邀,迅即从东京返沪投身革命,参与组织中华民国联合会,创办《大共和日报》。1919年,王伯群受孙中山派遣,代
期刊
林汉达教授曾以林迭肯之名研究拼音文字,我是拉丁化新文字工作者,曾經经常去请教他。  有一次林教授说,他曾和鲁迅先生一起学习,这让我大感兴趣。我还问林教授,鲁迅先生说的是什么语言?林教授说,鲁迅先生说的是官话,也就是普通话。可见当时地下党让一些进步文化工作者一起学习的。  (作者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期刊
巍峨雄踞于武夷山西麓,蜿蜒奔流于赣东抚河上游,有一块上扬枫叶形的地域,这就是素称“万绿丛中鱼米乡”的江西省黎川县。黎川县地处赣浙闽交界,三面环山,有 “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思路新要求。黎川县委、县政府在精准扶贫上除了农村基础建设,还发展了特色产业并根据黎川县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积极开展文化扶贫,如开发油画产业和旅游业等。在油画产业的引
期刊
“乒乓外交”通常是指:1971年4月,毛泽东指示正在日本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代表团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向美国传递出中方希望彼此交流、实现正常化关系的愿望。此举打破了20多年中美关系中的坚冰,双方关系逐渐改善,直至正式建交。还应看到,“乒乓外交”对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作用也十分重要,其要义与推进中美关系几乎平行。实际上,周恩来还巧妙地运用“乒乓外交”,与朝鲜改善了关系,修补了由“文革
期刊
合作社作为一种经济组织,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随着欧洲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一些社会活动家主张劳动者要以自愿为原则成立合作社,在资本剥削的社会大环境中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实现公平正义的社会理想。这一社会思潮于20世纪初传入中国,马上获得了一批进步人士的积极响应。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就是第一位倡导合作社的政治家。  孙中山先生秉承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投身改造社会的活动。早年经历使其深知
期刊
母亲从《参考消息》上察觉到高考招生制度发生了变化  1977年10月,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对于当年参加高考的570万名考生来说,这是他们一段惊心动魄的生命历程。作為570万名考生中的一员,当我回望1977年的高考,自己之所以能够大胆决定报名参加考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对我的鼓动与支持。40多年后,重新整理1976年4月至1978年2月我在上海崇明跃进农场工作
期刊
在方增先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我受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之邀,出席“《方增先口述历史》出版座谈会”。这本刚出版的新书称得上是方老一生的精彩回放,书中有史料、有故事——耐人寻味;有照片、有作品——赏心悦目。我拜读新书仿佛又和先生见面,先生为人师表的风范、对后辈的热情勉励、温和率真的性情,令我难以忘怀。  先生鼓励我“在哲理漫画方面  探索一条路出来”  1992年10月,我在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上开设“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