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90后”高职生的特点,分析了微课程的具体特征及其在“90后”高职生中的可操作性,探讨了微课程对“90后”高职生产生的影响。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在“90后”高职生中的应用具有符合“90后”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可操作性强、提供充足有效的学习资源等几方面优势;微课程不仅能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学和学习资源,而且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关键词: “90后” 高职生 微课程 学习资源 教育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反战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随着信息化发展的“微时代”到来,传播的信息内容更简短、更吸引人的注意力,且传播速度之快令人震撼。催生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微课程备受高职院校教育者的关注,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随时播放、素材丰富等特点,成为课堂中的创新的教学方法,优秀的微课资源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了一种便利的在线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微课程的特征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为微课程的推广提供了广阔舞台。微课程采用建构主义方法,以移动学习或者在线学习为目标的教学内容,含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完全符合“90后”学生的学习特点。微课程一般5-10分钟比较适宜,主要有三种制作形式:一是PPT式的微课程,利用幻灯片的自动播放功能,通过录屏软件完成,PPT中包括文字、图片、音乐等素材;二是讲课式的微课程,对老师的授课过程进行拍摄,视频需要经过后期剪辑制作;三是情景剧式的微课程,此课程需要一个团队,老师对课程内容撰写脚本,需要导演进行策划,再进行拍摄,视频经过后期剪辑制作完成。微课程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短时高效,可以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内容精简,能较好地突出某个知识点或是某项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授课者可以出镜,也可以不出境,通过图片、视频展示教学内容;微课程以自主学习为主,配有相关练习、拓展训练等,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学生有需求,即可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
二、“90后”高职生的特点
现在,高职院校的主力军是“90后”学生,他们分数普遍较低,知识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但他们的个性强、形象思维与动手能力较强,甚至有不少学生在文学、艺术、技艺等多方面各有所长。他们既具有普通高职生的特点,又被贴上了网络时代的标签。“90后”高职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行为和思维方式等都受到互联网的大力冲击,具有属于自身的网络特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90后”高职生不再保守,他们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就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增强。“90后”高职生的电脑使用水平比较高,微信、微博、QQ、飞信等俨然已成为“90后”高职生人际交往中使用的主要工具。教育者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利用“90后”高职生的突出特点,创新教学教育方法,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做成10分钟左右的微课,让同学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手机、电脑上进行学习和巩固,便于同学们从网络上接受课程信息、学习课堂上没理解的教学内容。
三、微课程对“90后”高职生的影响
出生在网络时代的“90后”大学生更加依赖网络,似乎也更善于运用网络,“网来网去”成为“90后”大学生的最大特征。如今,高职院校的主力军正是这些“90后”学生,而高职院校的微课程也充分符合“90后”高职生的特点。微课程是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使“90后”高职生能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他们可以借助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媒体阅读观看各种数字杂志、电子书籍和公开精品课等。
微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采用智能手机拍摄、录屏软件录制、数码摄像机拍摄等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录像。与传统课程相比,微课程大多围绕某个知识点讲述知识的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具有独立性和松散性。微课程是由若干个精短的微视频组成一个系统化、模块化的内容,内容浓缩、可视,一个微视频播放时间大多5-10分钟,视频配以动画、音乐、文本等形式呈现讲述内容,容易吸引“90后”高职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课上没有掌握的内容,还可以利用课后时间继续学习,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因此,“互联网 ”行动计划的提出,标志着社会已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网来网去”是“90后”高职生的最大特点,微课程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按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分割,并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使“90后”高职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开发与应用优质的微课程学习资源,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充分融合显得尤为重要。微课程成为一种新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应用和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推进微课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
四、微课程在“90后”高职生中运用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推广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展示平台,使得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作为基于信息技术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微课程在“90后”高职生中的应用具有较大优势。
1.微课程完全符合“90后”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微课程以碎片化、移动化、互动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90后”高职生课余时间比较富余,而微课程课时一般为5-10分钟左右,教学材料小,灵活性大,形式多样,如理论解析、实战案例、flash演示、情景模拟等各种素材,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需要,筛选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2.微课程在“90后”高职生中可操作性强。随着智能手机、手提电脑、iPad和其他设备的迅速发展,对于“90后”高职生来说,学习已变得越来越自由,移动学习时代的学生不需被限制在四面墙的教室里。移动学习为“90后”高职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微课程是移动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90后”高职生利用自身优势,可以在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上在线观看教学视频、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登录网络学习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这在“90后”高职生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灵活方便地实现移动学习。
3.微课程为“90后”高职生提供了充足有效的学习资源。微课程是以微视频为主要手段,配有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辅助内容,创设了真实情境的微教学资源。微课程充分考虑到“90后”高职生的特点,以知识点为核心,视频中使用了动画、图片、声音,并配合文字,给予学生更多学习主动权。但“90后”高职生的学习基础薄弱,仍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并做好答疑指导工作,使学生依据自身知识基础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微课程不仅能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的教学和学习资源,而且将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五、结语
微课程的应用、推广符合“90后”高职学生的特点,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的需求,也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对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提出了很高要求,高职院校需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制作出真正让学生喜欢、能更好地提高职业技能的微课程,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全丽莉.微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
[2]朱艳红,杨慧.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4,(11).
[3]吴慧,石岩.我国微课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4]浦晓莉.微课程应用于高职教育的思考[J].科普教育,2015,(3).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基于“90后”学生特点的高职《食品分析技术》微课程资源的建设研究”(编号:D/2015/03/022)、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校级重点教改课题“零存整取教学模式下《食品分析技术》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编号:ygyj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90后” 高职生 微课程 学习资源 教育教学模式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提出: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反战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随着信息化发展的“微时代”到来,传播的信息内容更简短、更吸引人的注意力,且传播速度之快令人震撼。催生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微课程备受高职院校教育者的关注,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随时播放、素材丰富等特点,成为课堂中的创新的教学方法,优秀的微课资源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了一种便利的在线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微课程的特征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为微课程的推广提供了广阔舞台。微课程采用建构主义方法,以移动学习或者在线学习为目标的教学内容,含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完全符合“90后”学生的学习特点。微课程一般5-10分钟比较适宜,主要有三种制作形式:一是PPT式的微课程,利用幻灯片的自动播放功能,通过录屏软件完成,PPT中包括文字、图片、音乐等素材;二是讲课式的微课程,对老师的授课过程进行拍摄,视频需要经过后期剪辑制作;三是情景剧式的微课程,此课程需要一个团队,老师对课程内容撰写脚本,需要导演进行策划,再进行拍摄,视频经过后期剪辑制作完成。微课程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短时高效,可以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进行学习,内容精简,能较好地突出某个知识点或是某项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授课者可以出镜,也可以不出境,通过图片、视频展示教学内容;微课程以自主学习为主,配有相关练习、拓展训练等,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学生有需求,即可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
二、“90后”高职生的特点
现在,高职院校的主力军是“90后”学生,他们分数普遍较低,知识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但他们的个性强、形象思维与动手能力较强,甚至有不少学生在文学、艺术、技艺等多方面各有所长。他们既具有普通高职生的特点,又被贴上了网络时代的标签。“90后”高职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行为和思维方式等都受到互联网的大力冲击,具有属于自身的网络特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90后”高职生不再保守,他们心态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就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增强。“90后”高职生的电脑使用水平比较高,微信、微博、QQ、飞信等俨然已成为“90后”高职生人际交往中使用的主要工具。教育者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利用“90后”高职生的突出特点,创新教学教育方法,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做成10分钟左右的微课,让同学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在手机、电脑上进行学习和巩固,便于同学们从网络上接受课程信息、学习课堂上没理解的教学内容。
三、微课程对“90后”高职生的影响
出生在网络时代的“90后”大学生更加依赖网络,似乎也更善于运用网络,“网来网去”成为“90后”大学生的最大特征。如今,高职院校的主力军正是这些“90后”学生,而高职院校的微课程也充分符合“90后”高职生的特点。微课程是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使“90后”高职生能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他们可以借助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媒体阅读观看各种数字杂志、电子书籍和公开精品课等。
微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采用智能手机拍摄、录屏软件录制、数码摄像机拍摄等方式对教学过程进行录像。与传统课程相比,微课程大多围绕某个知识点讲述知识的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具有独立性和松散性。微课程是由若干个精短的微视频组成一个系统化、模块化的内容,内容浓缩、可视,一个微视频播放时间大多5-10分钟,视频配以动画、音乐、文本等形式呈现讲述内容,容易吸引“90后”高职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课上没有掌握的内容,还可以利用课后时间继续学习,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因此,“互联网 ”行动计划的提出,标志着社会已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网来网去”是“90后”高职生的最大特点,微课程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按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分割,并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使“90后”高职生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若干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开发与应用优质的微课程学习资源,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充分融合显得尤为重要。微课程成为一种新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应用和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推进微课作为课堂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
四、微课程在“90后”高职生中运用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推广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展示平台,使得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作为基于信息技术的一种新型学习资源,微课程在“90后”高职生中的应用具有较大优势。
1.微课程完全符合“90后”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微课程以碎片化、移动化、互动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学习。“90后”高职生课余时间比较富余,而微课程课时一般为5-10分钟左右,教学材料小,灵活性大,形式多样,如理论解析、实战案例、flash演示、情景模拟等各种素材,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需要,筛选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2.微课程在“90后”高职生中可操作性强。随着智能手机、手提电脑、iPad和其他设备的迅速发展,对于“90后”高职生来说,学习已变得越来越自由,移动学习时代的学生不需被限制在四面墙的教室里。移动学习为“90后”高职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微课程是移动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90后”高职生利用自身优势,可以在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上在线观看教学视频、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登录网络学习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这在“90后”高职生中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灵活方便地实现移动学习。
3.微课程为“90后”高职生提供了充足有效的学习资源。微课程是以微视频为主要手段,配有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思等辅助内容,创设了真实情境的微教学资源。微课程充分考虑到“90后”高职生的特点,以知识点为核心,视频中使用了动画、图片、声音,并配合文字,给予学生更多学习主动权。但“90后”高职生的学习基础薄弱,仍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需要设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如何进行学习,并做好答疑指导工作,使学生依据自身知识基础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微课程不仅能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的教学和学习资源,而且将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五、结语
微课程的应用、推广符合“90后”高职学生的特点,智能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移动学习的需求,也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对微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提出了很高要求,高职院校需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制作出真正让学生喜欢、能更好地提高职业技能的微课程,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全丽莉.微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4,(12).
[2]朱艳红,杨慧.微课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4,(11).
[3]吴慧,石岩.我国微课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4]浦晓莉.微课程应用于高职教育的思考[J].科普教育,2015,(3).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基于“90后”学生特点的高职《食品分析技术》微课程资源的建设研究”(编号:D/2015/03/022)、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校级重点教改课题“零存整取教学模式下《食品分析技术》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编号:ygyj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