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文化不仅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和形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政治、伦理、科技、艺术、社团文化等共同构成大学校园文化体系,影响和推动着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 体育文化 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赵晓辉(1972- ),男,河南驻马店人,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学。(河南郑州45004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8-0185-02
要使大学生成为富有社会竞争力的群体,需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努力提高校园文化的格调和品位,引导学生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需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及心理素质。
高校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模拟社会实践的条件。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大学生、教师和干部既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创造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客体和消费者。体育文化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两者的结合将使得当代大学生在大学校园这个学校与社会接轨的实践环境里,摆脱单纯受教育的状况,转而以自我为主体,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进行自我塑造,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社会化。
一、高校体育文化的基本诠释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和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紧密相关。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提高学生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国家的“全民健身计划”也将进一步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相信校园体育文化将以其高品位的内涵和深层次的底蕴,无可辩驳地以中坚先锋的形象在社会文化中独领风骚。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高等学校是一个十分有特色的群体组合,有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有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有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源,有较发达的传播媒体,还有众多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学生社团等。这些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既依存于社会文化,又有着高层次文化水准并具有相对完整的文化环境。同时,大学校园是多种新思想、新信息最先接受、传播或诞生的场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育人功能。开展讲座、学术报告、知识竞赛以及各种文化活动,对学生有直接或潜在的导向作用,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趋向和行为规范;课余文化生活丰富着课内的学习,有力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多方面发展。此外,校园文化氛围还具有娱乐调节功能,它可以活跃、调节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增添生活的情趣。校园文化开展的过程,就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过程,可以提高人们对学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师生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它在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身心素质的培养上都应有较高的要求和标准。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和文化格调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教育导向、开发创造、娱乐调节、激励凝聚等功能,营造最优的育人环境。
三、体育文化建设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及意义
学校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精神文明的基地,其固有的、特殊的文化功能,将会在人才的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传承、借鉴人类社会的文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挖掘学生潜能、启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的广阔天地,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群体文化,也是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轨的助动力。校园体育文化增添了学校的活力,使校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三,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与完善。校园文化的多样化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潜能得以发挥。学生在参加校园中的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等多层次的文化活动中,深刻地认识到自身价值,实现自己的个性潜能。如今,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为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提供了更多的“生长点”。在校园文化的熏陶和锻造下,学生的创造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与发展。
第四,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素质教育的呼唤。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重在开发人的潜能。因此,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观,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以教师“教”和学生“学”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片面追求分数。因此,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积极建设和完善校园文化,创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于无声处受到教育,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
第五,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实现人格的现代化。随着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国际之间的竞争转向了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因此,培养创造人才,使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品质修养,这是社会转型期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与载体,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实现人格现代化,从而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第六,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体现学生意志的客观精神。其主要内容是继承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用体育拼搏精神去刻苦追求科学的真知,从而达到“强筋骨、增意志、调感情”的目的。体育本身充满着理性的思考和哲学思维,从更大意义上来说,理性精神强调知识和科学本身的价值,人文精神强调的则是追求、运用知识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体育的精神也同样体现出追求、良知、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四、校园文化建设中体育文化活动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一)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途径
1.举办体育节。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如体育比赛、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2.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全校性活动、班级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几种形式,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在开展活动时,应处理好体育锻炼和体育文化活动的关系,认识到体育文化活动对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深化体育课授课内容的改革。体育课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要深化体育课授课内容的改革,确定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指导思想,使学生具有全面的体育文化修养。
4.日常教育。把校园体育文化体现在校园的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首先利用标语、板报、广播等媒体宣传校园体育文化;其次在学校的任何领域均要渗透一些体育文化精神(如谈到学习,就要宣传学习与健康),使校园体育文化深入人心。
(二)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方法
1.加强体育宣传力度。学校应经常运用标语、图展、广播、录像等宣传媒体及时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如宣传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
2.重视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它既要完成体育锻炼的任务,又要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
3.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确定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上,体育课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学习,创造民主、愉快、合作的学习氛围。
4.组织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讲座是丰富学生体育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介绍国内外体育赛事、体育形势、体育文化等,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
5.组织观摩体育比赛。观摩比赛可采取录像、电视实况转播、现场观看等形式。组织欣赏比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活动、欣赏体育美的习惯。
6.组织体育知识竞赛。学校组织体育知识竞赛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7.加强学校体育运动队的建设。运动队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往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全校师生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8.建设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学校每年可开展不同层次的体育活动,根据各自的特点,形成有特色的体育文化。体育节可确定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如趣味体育竞赛、体育板报竞赛、体育绘画比赛、体育知识竞赛等。
五、结论
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是存在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文化形态。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自强不息、自信不止是体育精神的精髓,它以其特有的魅力与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成为校园文化对内、对外展示的窗口。体育及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参与人数最多、开展最广泛、持续时间最长、对人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文化活动。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的一种中坚力量,在培育校园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人文氛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尊重事实、崇尚理性的精神风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勇,杜林英.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和目标的社会取向[J].中国学校体育,1998(6).
[2]张丽艳.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1).
[3]杨德银,龚德贵.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学刊,2001(3).
[4]陈志军,俞喧一.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教育功能[J].体育师友,1998(4).
[关键词]高校 体育文化 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赵晓辉(1972- ),男,河南驻马店人,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学。(河南郑州45004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8-0185-02
要使大学生成为富有社会竞争力的群体,需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努力提高校园文化的格调和品位,引导学生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需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及心理素质。
高校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模拟社会实践的条件。在校园文化环境中,大学生、教师和干部既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创造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客体和消费者。体育文化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两者的结合将使得当代大学生在大学校园这个学校与社会接轨的实践环境里,摆脱单纯受教育的状况,转而以自我为主体,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进行自我塑造,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社会化。
一、高校体育文化的基本诠释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人们在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和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紧密相关。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和校园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构成了校园文化群,它又与竞技运动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一起组成了广义的体育文化群。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提高学生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国家的“全民健身计划”也将进一步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相信校园体育文化将以其高品位的内涵和深层次的底蕴,无可辩驳地以中坚先锋的形象在社会文化中独领风骚。
二、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作用
高等学校是一个十分有特色的群体组合,有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有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有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源,有较发达的传播媒体,还有众多学术团体、研究机构和学生社团等。这些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既依存于社会文化,又有着高层次文化水准并具有相对完整的文化环境。同时,大学校园是多种新思想、新信息最先接受、传播或诞生的场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育人功能。开展讲座、学术报告、知识竞赛以及各种文化活动,对学生有直接或潜在的导向作用,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趋向和行为规范;课余文化生活丰富着课内的学习,有力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多方面发展。此外,校园文化氛围还具有娱乐调节功能,它可以活跃、调节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增添生活的情趣。校园文化开展的过程,就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过程,可以提高人们对学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师生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教育,它在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知识能力、身心素质的培养上都应有较高的要求和标准。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和文化格调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教育导向、开发创造、娱乐调节、激励凝聚等功能,营造最优的育人环境。
三、体育文化建设在大学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作用及意义
学校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精神文明的基地,其固有的、特殊的文化功能,将会在人才的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传承、借鉴人类社会的文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挖掘学生潜能、启发智力、促进能力发展的广阔天地,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种群体文化,也是学生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轨的助动力。校园体育文化增添了学校的活力,使校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三,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与完善。校园文化的多样化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潜能得以发挥。学生在参加校园中的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等多层次的文化活动中,深刻地认识到自身价值,实现自己的个性潜能。如今,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社团,为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提供了更多的“生长点”。在校园文化的熏陶和锻造下,学生的创造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与发展。
第四,健康发展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素质教育的呼唤。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重在开发人的潜能。因此,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观,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以教师“教”和学生“学”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片面追求分数。因此,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积极建设和完善校园文化,创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于无声处受到教育,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
第五,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实现人格的现代化。随着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国际之间的竞争转向了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因此,培养创造人才,使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品质修养,这是社会转型期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与载体,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实现人格现代化,从而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第六,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体现学生意志的客观精神。其主要内容是继承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用体育拼搏精神去刻苦追求科学的真知,从而达到“强筋骨、增意志、调感情”的目的。体育本身充满着理性的思考和哲学思维,从更大意义上来说,理性精神强调知识和科学本身的价值,人文精神强调的则是追求、运用知识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体育的精神也同样体现出追求、良知、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
四、校园文化建设中体育文化活动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一)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途径
1.举办体育节。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如体育比赛、体育专题讲座、体育演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2.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全校性活动、班级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几种形式,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在开展活动时,应处理好体育锻炼和体育文化活动的关系,认识到体育文化活动对提高学生锻炼意识和积极性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深化体育课授课内容的改革。体育课也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要深化体育课授课内容的改革,确定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指导思想,使学生具有全面的体育文化修养。
4.日常教育。把校园体育文化体现在校园的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首先利用标语、板报、广播等媒体宣传校园体育文化;其次在学校的任何领域均要渗透一些体育文化精神(如谈到学习,就要宣传学习与健康),使校园体育文化深入人心。
(二)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方法
1.加强体育宣传力度。学校应经常运用标语、图展、广播、录像等宣传媒体及时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如宣传我国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事迹,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他们形成和完善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程度。
2.重视课外体育活动。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它既要完成体育锻炼的任务,又要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
3.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包括教学的指导思想、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确定以学生的学习和锻炼为中心,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在实施新课程标准上,体育课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合作学习,创造民主、愉快、合作的学习氛围。
4.组织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讲座是丰富学生体育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介绍国内外体育赛事、体育形势、体育文化等,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
5.组织观摩体育比赛。观摩比赛可采取录像、电视实况转播、现场观看等形式。组织欣赏比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活动、欣赏体育美的习惯。
6.组织体育知识竞赛。学校组织体育知识竞赛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7.加强学校体育运动队的建设。运动队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往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全校师生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8.建设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学校每年可开展不同层次的体育活动,根据各自的特点,形成有特色的体育文化。体育节可确定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如趣味体育竞赛、体育板报竞赛、体育绘画比赛、体育知识竞赛等。
五、结论
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是存在于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文化形态。公平竞争、团结协作、自强不息、自信不止是体育精神的精髓,它以其特有的魅力与作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强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成为校园文化对内、对外展示的窗口。体育及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参与人数最多、开展最广泛、持续时间最长、对人产生极其深远影响的文化活动。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中的一种中坚力量,在培育校园精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学校人文气息和人文氛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培养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于进取、尊重事实、崇尚理性的精神风貌,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志勇,杜林英.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和目标的社会取向[J].中国学校体育,1998(6).
[2]张丽艳.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1).
[3]杨德银,龚德贵.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学刊,2001(3).
[4]陈志军,俞喧一.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教育功能[J].体育师友,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