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一切都在不停地变化着。教育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革新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才。那么,数学教学又当怎样变革才能培养出新一代的接班人呢?那就是数学教学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创新性人才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教师的传授,学生的模仿和记忆,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的动手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数学教学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践,使他们在实践中思维,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建构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1 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1.1改变原有的常规教学模式
常规的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一堂课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讲解所有的知识与学习内容,而学生只是一个接受者,把教师所讲的内容记住,这就是学生的任务。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只是一味的说教,没有创新,而学生也只会被动接受,没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久而久之,教师厌倦了说教,学生也厌倦了这种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激情,学生也缺乏了学习的热情。这样是培养不出象样的学生的。
所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是有必要的。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思考操作、动手实践,学习新知。这样即改变了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又体现了新的教学思想。
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那再利用所学知识考考学生:当一堵院墙快要倒时你会怎么做?这时学生就会想到用一根木棒将墙支柱,让墙、地面、木棒三者构成一个三角形,此时就加固了院墙。这就体现了学以致用。
1.2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是脑力劳动,很少会运用动手操作,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才能为以后的物理、化学等其它学科的学习打基础。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进行脑力劳动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动手操作,让动脑动手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学习过程中精神的互换,同时多动手实践、动手操作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如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2.1动手动脑可以增强理解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一些数学问题光靠想而不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是不能够完全理解的,只有采用动手实践与动脑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2.2使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以前很多学生认为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根本就应用不到生活中,学了也是白学。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習的积极性。所以要想让学生爱学习就得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因为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助于开发学生大脑
3.1促进智力发展
如在教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时,课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三角板,利用三角板来计算三角形内角和。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为180度。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三角形,再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多少度,最后计算三个角的角度和也是180度。通过用两种方法都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这一结论呢?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脑思考、合作操作。学生利用以前学习的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类推、转移思考,发现可以把一个三角形画在纸上,然后用剪刀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最后利用拼图的方法把三个角拼起来,发现三个角拼成了一个大的平角,平角是180度,所以可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课上学生通过利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结论。先是观察计算,再是画图计算,最后是动手操作再计算,层层深入,不仅使学生学习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一个问题多种解决方法的思想。在教学中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开发了学生的大脑。
3.2有益于培养创新性人才
现代社会都需要优秀的人才,那么怎样的人才才算优秀呢?以前有些人的学习成绩很突出,但是动手能力却很差,这样的人不能算是优秀的人才。所以要想成为优秀的新时代的人才就得全面地发展。那么怎样才算全面发展呢?那就是即要有智慧又要有能力。
总之,数学教育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认知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和结论中获取其中蕴含的数学思维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特别是低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好动”是孩子的特性,“动手实践”是儿童非常重要的活动形式,所谓“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一定的学习经验,从而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领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此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新一代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骞.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J].中小学教育研究.2001.(5).
[2] 郭华.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学报.2005.(2).
[3] 迟艳杰.教学意味着生活[J].教育研究.2004.(11)
【关键词】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创新性人才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教师的传授,学生的模仿和记忆,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的动手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数学教学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力争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动手实践,使他们在实践中思维,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建构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1 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1.1改变原有的常规教学模式
常规的教学模式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一堂课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讲解所有的知识与学习内容,而学生只是一个接受者,把教师所讲的内容记住,这就是学生的任务。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只是一味的说教,没有创新,而学生也只会被动接受,没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久而久之,教师厌倦了说教,学生也厌倦了这种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激情,学生也缺乏了学习的热情。这样是培养不出象样的学生的。
所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是有必要的。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思考操作、动手实践,学习新知。这样即改变了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又体现了新的教学思想。
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那再利用所学知识考考学生:当一堵院墙快要倒时你会怎么做?这时学生就会想到用一根木棒将墙支柱,让墙、地面、木棒三者构成一个三角形,此时就加固了院墙。这就体现了学以致用。
1.2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在学习过程中,大多数情况下是脑力劳动,很少会运用动手操作,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才能为以后的物理、化学等其它学科的学习打基础。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在进行脑力劳动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动手操作,让动脑动手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学习过程中精神的互换,同时多动手实践、动手操作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如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2.1动手动脑可以增强理解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一些数学问题光靠想而不动手操作,进行实践是不能够完全理解的,只有采用动手实践与动脑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2.2使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以前很多学生认为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根本就应用不到生活中,学了也是白学。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習的积极性。所以要想让学生爱学习就得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因为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助于开发学生大脑
3.1促进智力发展
如在教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时,课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三角板,利用三角板来计算三角形内角和。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为180度。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三角形,再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多少度,最后计算三个角的角度和也是180度。通过用两种方法都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那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这一结论呢?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脑思考、合作操作。学生利用以前学习的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类推、转移思考,发现可以把一个三角形画在纸上,然后用剪刀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最后利用拼图的方法把三个角拼起来,发现三个角拼成了一个大的平角,平角是180度,所以可以证明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课上学生通过利用不同的方法都得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结论。先是观察计算,再是画图计算,最后是动手操作再计算,层层深入,不仅使学生学习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一个问题多种解决方法的思想。在教学中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开发了学生的大脑。
3.2有益于培养创新性人才
现代社会都需要优秀的人才,那么怎样的人才才算优秀呢?以前有些人的学习成绩很突出,但是动手能力却很差,这样的人不能算是优秀的人才。所以要想成为优秀的新时代的人才就得全面地发展。那么怎样才算全面发展呢?那就是即要有智慧又要有能力。
总之,数学教育应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认知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和结论中获取其中蕴含的数学思维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特别是低段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好动”是孩子的特性,“动手实践”是儿童非常重要的活动形式,所谓“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一定的学习经验,从而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领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此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新一代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骞.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J].中小学教育研究.2001.(5).
[2] 郭华.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学报.2005.(2).
[3] 迟艳杰.教学意味着生活[J].教育研究.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