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HBO喜剧《硅谷》第二季的第一句是:“Oh Fxxk,yeah,it doesn’t matter.”说这话的男主角—一位长得挺像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真实模样的年轻创业者—以极客特有的动作不协调属性挥动球杆,但是毫无意外地避开了那个球。并且能看出来,它被这个擦肩而过的小物体吓坏了。
这部剧讲的是一位居住在某家庭旅馆式孵化器的CEO,经营着一家叫Pied Piper的公司,而这家公司的核心技术是一套压缩算法……如果你从这样的介绍中就能找到high点,那说明,嘿,你是一个互联网创业人,你的人生多半解锁了一个神奇的叫做“创业”的副本。
“互联网创业人”算是一个刚造出来的词,反正这个行业每天风云变幻,多一个词不嫌多。这个词指代但并不限于从事和互联网创业相关事业的人士,他们主要的特征是,每天会关注一些和自己其实没啥关系的技术动态,并深深认为这和自己休戚相关。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早地成为了财经记者,“创业”和“商业模式”这样的词在很早就进入了我的词库,并且以病毒般的繁殖速度在我的人生词库中扩充:其中包括最早的上市、CEO,也包括后来不断刷新词库的关键词,例如VIE、新三板、互联网+等等……
这些词儿呢,对于创业者可能已经是一种黑话,但基于现在全面创业时代的来临,该怎么快速地学习行业黑话,该怎么和身边这些蓦地冒出的CEO、COO对话呢?在后面我也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词语列表,为你揭示创业到底是个什么鬼。
全民创业这件事,大概是从身边的同学忽然都变成了COO、CEO开始的,大概是从浑身上下开始佩戴智能硬件,并且此类硬件的覆盖范围已经从眼镜到手腕甚至到颈环开始的,再或者是你发现日常生活通过手机上的App就能以1/5的价格实现开始的。
这时,风口、干货、互联网分析师这些词的意义就显得格外先锋,格外奇异。
而这件事的违和感在于,创业本来是一种少数人的人生经历,但是现在成了人人可玩的游戏,就像人人都能挣钱的股市一样,令人头晕目眩。
另一方面,这种特别魔幻的现实场景,形成了一个断层,当你试图和圈外人解释创业这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件事格外魔幻,比如你将会说,因为我们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我们卖的产品是一个手机上的小软件,所以我们运营了3年没赚过一毛钱也没关系,就这样我们还打算上市了哪,我们的钱是别人给的,不不不不是高利贷,如果还不清也不用砍手……
如果说,这是一种现实扭曲力场,就像美剧《硅谷》中那样,它自有一套词库,也自有一套逻辑,世界是围绕着资本和创新运转的,这让一切都指数级加速,像置身于一团龙卷风之中。
这团龙卷风让很多年轻人正在经历千万美元级别的财务流动,让街上的每一个人都心怀大业,我们被告知正与全球最聪明的头脑觥筹交错,而这个世界也多多少少因很多创业而改变……anyway,这也是一件蛮迷幻又蛮酷的事。
办公室是创业公司,还是猫猫咖啡厅?
在很久之前,创业环境似乎意味着车库或者居民楼,而现在任何一家创业公司的标配环境都是:养猫咖啡环境好,旅游按摩少不了。这还挺难得的,毕竟一般的咖啡馆环境都不一定怎么好。每天待在咖啡馆免费喝星巴克咖啡豆做的咖啡,怎能不让人安心在996(朝9晚9×6天/周)之外再加上两个班。
CEO除了融资招聘,还有别的啥吗?
据说融资和招聘是CEO主要的工作,核心技能是会写PPT和画饼就可以了,剩下的时间都可以拿来提升自己,毕竟“创业公司最大的瓶颈就是创业者本身”嘛。但如果你真的当了CEO,你会发现自己其实是Chief Everything Officer,上面两项当然是你的工作,但更多的时候其实全公司只靠你一个人在运转啦,so……而CEO多,CXO更多,市面上和CEO一起出现的各种各种O,实在是头衔太多,人都不够用了。
导师是教父,还是神棍?
无论是像《硅谷》里定期为大佬进行灵性开导的波西米亚风格神棍,还是在各类大会、电视节目、演讲中分享了100次同样的创业理论的大佬本人,灵性可能有,指导可能有,但更多的还是消费啦。
融资不是正在融资,就是正在需要融资。
这点非常非常重要,简直是创业之魂。毕竟现在连小孩儿都知道,A轮死,A轮死,A轮死完B轮死,所以创业者基本上不是在见投资人,就是在见投资人的路上,而见面地点从高端私人会所到兰州拉面不等,接头暗号为互联网思维、风口、互联网+,不过因为术语一致、不够多元化,导致“两桌人分别坐岔,但是依然能谈笑风生两小时,丝毫没发现有什么不对”这种事也经常发生。据说除了定位明确的创业咖啡馆,部分小清新咖啡馆已经打算拒绝咖啡馆O2O美甲和融资谈项目一族了。
90后是火星,还是新星?
90后这个有一大半还在上学的族群本来是一个找骂的群体,但在创业市场上他们成为了一边被骂,一边又有各类“大人”写报告、开大会拉拢学习,希望能get一点弹幕价值究竟何在的群体。据说即将征服世界。
上市是终极boss,还是一个阶段?
在创业初期,终极目标“上市”就像超级玛丽救公主一样明确,但是鉴于80%的人其实都没有把超级玛丽真正玩通关过,so人生基本上还是吃蘑菇变大打过带翅儿的乌龟,过过小关卡发布个融资消息庆祝一下之类的……这样玩游戏也挺好的不是吗。
人脉是朋友,还是僵尸朋友?
各种大会的会谈名片环节让大家与名人只差一个创业大会的距离,而现在我们又有了微信群,你离大佬的距离又缩短成了一个群而已,从此朋友圈分分钟给大佬点赞沟通感情,Pony、Robin、James都和(被)你有互动,正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招聘启事该信,还是不该信?
按照豆瓣总结帖的说法,创业公司的招聘启事自有一套正确的理解方式:
比如“首席×××”意味着“这个职位就你一个人!”;“Google式办公环境”意味着“办公室是毛坯房”;“加入我们,给你足够大的发展空间!”意味着“目前公司规模<10人”;“自己组建团队,成为Team Leader!”意味着“只有你干活,既没上级也没下级,也没人配合”……
也难怪这样的招聘启事只能招来“我只是随便投一投简历”,或者声称能接受各种挑战但是入职半天就消失无踪,只留下一条“可是贵司的挑战也太残酷了”的应聘者。但是如果你愿意的话,这些艰苦的条件还是可以让你成为集叫快卖、打印、debug、设计、文案、美工、产品经理、BD、猫咪饲养员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的。
众包自己创业,还是找圣斗士星矢来帮你?
想创业吗?从写BP到法务到报销甚至到建站都可以由其他创业公司帮你搞哦,你就致力于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就好了……如果这次没成功也没关系,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侠请重新来过,只不过费用要再付一次而已。
合伙人是朋友,还是暂时的朋友?
像彼得·蒂尔爱问的那样,创始人和合伙人是怎么认识的?如果是大学同学或者以前就很熟悉还算好,可如果是前两天在某个大会上认识或者因为某个idea一拍即合的话,呵呵……关于一起创业的人有很多都市传说,有成为十八骑的好友,也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合伙有风险,搭帮需谨慎。
BAT出身是B是A还是T
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声称自己出身于BAT,那么一般来说,BAT在这里指的只是百度,因为其他两家出身的人,会直接说自己是腾讯或者阿里巴巴的。
不过这几家大公司的员工之间确实也分不太清,因为他们都爱自称我厂,而自己有一颗厂弟般红亮的心。
用户是小白鼠,还是造出来的神?
和“产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你的产品做出来到底干吗的,但可惜的是这两个概念经常是割裂存在的,比如“我们的产品非常好只是没有用户”或者“我们的用户好多啊只是没有可以挣钱的产品”。
朋友圈营销除了朋友圈,还有朋友圈。
就像一切创业公司因为方式方法有限,而导致流程简化一样,一般来说营销这件事的渠道有很多,比如做个微信公众号啦,再做个HTML5啦,然后就可以发朋友圈、朋友圈、朋友圈惹。
App念“爱普”,还是“欸屁屁”?
App就像是互联网时代的骑士之剑,一个无所不能的载体,又名“产品”,存在的意义是似乎有了它就可以实现一切,常见句式“我现在有一个idea就差找一个技术把它变成App就可以改造世界了。”而微信公众号则是内容型创业的试水地。哪,创业者的梦想主要就集中在几百万个App和8000万个公众号之间。
干货是脱水蘑菇,还是mark在收藏夹里的创业100问?
就像No-PingWest所说,是一个放在标题里可以增加点击量的关键词。不管自身的情况咋样,从A轮融到E轮每轮应该怎么搞之类的帖子,每个和创业沾边的人都会分享。例句:“我看了这么多干货,还是创不好一个业,干不好一件事。”或者“这一篇文章内容太干了,看不下去,还是应该湿一点好。”
互联网+是新词,还是真事?
这个带着个加号的词和每一次被开光过的热词一样扑朔迷离又令人感到违和,比如“任性”或者“给力”,这种刻意追求的接地气就和淘宝小二的自称一样,透露出一种“你看我萌吗?”的大力。这种词语的火爆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小女生心态:本来这个爱豆没有那么红,是专属于我的,现在连八线城市的煤老板(我爸)都知道了嘤嘤嘤。
Are you OK是神曲,还是一场好公关?
一首二次元神曲,除了证明了小米当家人雷军的英语有点萌,再一次证明了b站和90后的影响力,他们使这件事意外地变得更萌,让我们和雷布斯的距离从可以绕地球两圈的小米手机那么长变成了一圈—我的英语,至少还是可以分清China和Chinese的!雷布斯也没有多厉害哦!我和他之间只差了100万个芮成钢而已。
VC一群现代雷锋。
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9.9元的电影票、 1元的洗车和每天都能分享打车优惠券的一个又一个群。一个曾经很流行的段子说,创业公司的商业模式有3种:to B、to C、to VC。而在享受这样的美好生活时,真的让人忍不住感叹一句,VC让世界更美好。念在钱本身并不会干活,实际上,虽然创业大军让你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嘈杂,但说来说去,还是创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哦。
这部剧讲的是一位居住在某家庭旅馆式孵化器的CEO,经营着一家叫Pied Piper的公司,而这家公司的核心技术是一套压缩算法……如果你从这样的介绍中就能找到high点,那说明,嘿,你是一个互联网创业人,你的人生多半解锁了一个神奇的叫做“创业”的副本。
“互联网创业人”算是一个刚造出来的词,反正这个行业每天风云变幻,多一个词不嫌多。这个词指代但并不限于从事和互联网创业相关事业的人士,他们主要的特征是,每天会关注一些和自己其实没啥关系的技术动态,并深深认为这和自己休戚相关。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过早地成为了财经记者,“创业”和“商业模式”这样的词在很早就进入了我的词库,并且以病毒般的繁殖速度在我的人生词库中扩充:其中包括最早的上市、CEO,也包括后来不断刷新词库的关键词,例如VIE、新三板、互联网+等等……
这些词儿呢,对于创业者可能已经是一种黑话,但基于现在全面创业时代的来临,该怎么快速地学习行业黑话,该怎么和身边这些蓦地冒出的CEO、COO对话呢?在后面我也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词语列表,为你揭示创业到底是个什么鬼。
全民创业这件事,大概是从身边的同学忽然都变成了COO、CEO开始的,大概是从浑身上下开始佩戴智能硬件,并且此类硬件的覆盖范围已经从眼镜到手腕甚至到颈环开始的,再或者是你发现日常生活通过手机上的App就能以1/5的价格实现开始的。
这时,风口、干货、互联网分析师这些词的意义就显得格外先锋,格外奇异。
而这件事的违和感在于,创业本来是一种少数人的人生经历,但是现在成了人人可玩的游戏,就像人人都能挣钱的股市一样,令人头晕目眩。
另一方面,这种特别魔幻的现实场景,形成了一个断层,当你试图和圈外人解释创业这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件事格外魔幻,比如你将会说,因为我们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我们卖的产品是一个手机上的小软件,所以我们运营了3年没赚过一毛钱也没关系,就这样我们还打算上市了哪,我们的钱是别人给的,不不不不是高利贷,如果还不清也不用砍手……
如果说,这是一种现实扭曲力场,就像美剧《硅谷》中那样,它自有一套词库,也自有一套逻辑,世界是围绕着资本和创新运转的,这让一切都指数级加速,像置身于一团龙卷风之中。
这团龙卷风让很多年轻人正在经历千万美元级别的财务流动,让街上的每一个人都心怀大业,我们被告知正与全球最聪明的头脑觥筹交错,而这个世界也多多少少因很多创业而改变……anyway,这也是一件蛮迷幻又蛮酷的事。
办公室是创业公司,还是猫猫咖啡厅?
在很久之前,创业环境似乎意味着车库或者居民楼,而现在任何一家创业公司的标配环境都是:养猫咖啡环境好,旅游按摩少不了。这还挺难得的,毕竟一般的咖啡馆环境都不一定怎么好。每天待在咖啡馆免费喝星巴克咖啡豆做的咖啡,怎能不让人安心在996(朝9晚9×6天/周)之外再加上两个班。
CEO除了融资招聘,还有别的啥吗?
据说融资和招聘是CEO主要的工作,核心技能是会写PPT和画饼就可以了,剩下的时间都可以拿来提升自己,毕竟“创业公司最大的瓶颈就是创业者本身”嘛。但如果你真的当了CEO,你会发现自己其实是Chief Everything Officer,上面两项当然是你的工作,但更多的时候其实全公司只靠你一个人在运转啦,so……而CEO多,CXO更多,市面上和CEO一起出现的各种各种O,实在是头衔太多,人都不够用了。
导师是教父,还是神棍?
无论是像《硅谷》里定期为大佬进行灵性开导的波西米亚风格神棍,还是在各类大会、电视节目、演讲中分享了100次同样的创业理论的大佬本人,灵性可能有,指导可能有,但更多的还是消费啦。
融资不是正在融资,就是正在需要融资。
这点非常非常重要,简直是创业之魂。毕竟现在连小孩儿都知道,A轮死,A轮死,A轮死完B轮死,所以创业者基本上不是在见投资人,就是在见投资人的路上,而见面地点从高端私人会所到兰州拉面不等,接头暗号为互联网思维、风口、互联网+,不过因为术语一致、不够多元化,导致“两桌人分别坐岔,但是依然能谈笑风生两小时,丝毫没发现有什么不对”这种事也经常发生。据说除了定位明确的创业咖啡馆,部分小清新咖啡馆已经打算拒绝咖啡馆O2O美甲和融资谈项目一族了。
90后是火星,还是新星?
90后这个有一大半还在上学的族群本来是一个找骂的群体,但在创业市场上他们成为了一边被骂,一边又有各类“大人”写报告、开大会拉拢学习,希望能get一点弹幕价值究竟何在的群体。据说即将征服世界。
上市是终极boss,还是一个阶段?
在创业初期,终极目标“上市”就像超级玛丽救公主一样明确,但是鉴于80%的人其实都没有把超级玛丽真正玩通关过,so人生基本上还是吃蘑菇变大打过带翅儿的乌龟,过过小关卡发布个融资消息庆祝一下之类的……这样玩游戏也挺好的不是吗。
人脉是朋友,还是僵尸朋友?
各种大会的会谈名片环节让大家与名人只差一个创业大会的距离,而现在我们又有了微信群,你离大佬的距离又缩短成了一个群而已,从此朋友圈分分钟给大佬点赞沟通感情,Pony、Robin、James都和(被)你有互动,正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招聘启事该信,还是不该信?
按照豆瓣总结帖的说法,创业公司的招聘启事自有一套正确的理解方式:
比如“首席×××”意味着“这个职位就你一个人!”;“Google式办公环境”意味着“办公室是毛坯房”;“加入我们,给你足够大的发展空间!”意味着“目前公司规模<10人”;“自己组建团队,成为Team Leader!”意味着“只有你干活,既没上级也没下级,也没人配合”……
也难怪这样的招聘启事只能招来“我只是随便投一投简历”,或者声称能接受各种挑战但是入职半天就消失无踪,只留下一条“可是贵司的挑战也太残酷了”的应聘者。但是如果你愿意的话,这些艰苦的条件还是可以让你成为集叫快卖、打印、debug、设计、文案、美工、产品经理、BD、猫咪饲养员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的。
众包自己创业,还是找圣斗士星矢来帮你?
想创业吗?从写BP到法务到报销甚至到建站都可以由其他创业公司帮你搞哦,你就致力于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就好了……如果这次没成功也没关系,胜败乃兵家常事,大侠请重新来过,只不过费用要再付一次而已。
合伙人是朋友,还是暂时的朋友?
像彼得·蒂尔爱问的那样,创始人和合伙人是怎么认识的?如果是大学同学或者以前就很熟悉还算好,可如果是前两天在某个大会上认识或者因为某个idea一拍即合的话,呵呵……关于一起创业的人有很多都市传说,有成为十八骑的好友,也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沃兹尼亚克和乔布斯。合伙有风险,搭帮需谨慎。
BAT出身是B是A还是T
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声称自己出身于BAT,那么一般来说,BAT在这里指的只是百度,因为其他两家出身的人,会直接说自己是腾讯或者阿里巴巴的。
不过这几家大公司的员工之间确实也分不太清,因为他们都爱自称我厂,而自己有一颗厂弟般红亮的心。
用户是小白鼠,还是造出来的神?
和“产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你的产品做出来到底干吗的,但可惜的是这两个概念经常是割裂存在的,比如“我们的产品非常好只是没有用户”或者“我们的用户好多啊只是没有可以挣钱的产品”。
朋友圈营销除了朋友圈,还有朋友圈。
就像一切创业公司因为方式方法有限,而导致流程简化一样,一般来说营销这件事的渠道有很多,比如做个微信公众号啦,再做个HTML5啦,然后就可以发朋友圈、朋友圈、朋友圈惹。
App念“爱普”,还是“欸屁屁”?
App就像是互联网时代的骑士之剑,一个无所不能的载体,又名“产品”,存在的意义是似乎有了它就可以实现一切,常见句式“我现在有一个idea就差找一个技术把它变成App就可以改造世界了。”而微信公众号则是内容型创业的试水地。哪,创业者的梦想主要就集中在几百万个App和8000万个公众号之间。
干货是脱水蘑菇,还是mark在收藏夹里的创业100问?
就像No-PingWest所说,是一个放在标题里可以增加点击量的关键词。不管自身的情况咋样,从A轮融到E轮每轮应该怎么搞之类的帖子,每个和创业沾边的人都会分享。例句:“我看了这么多干货,还是创不好一个业,干不好一件事。”或者“这一篇文章内容太干了,看不下去,还是应该湿一点好。”
互联网+是新词,还是真事?
这个带着个加号的词和每一次被开光过的热词一样扑朔迷离又令人感到违和,比如“任性”或者“给力”,这种刻意追求的接地气就和淘宝小二的自称一样,透露出一种“你看我萌吗?”的大力。这种词语的火爆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小女生心态:本来这个爱豆没有那么红,是专属于我的,现在连八线城市的煤老板(我爸)都知道了嘤嘤嘤。
Are you OK是神曲,还是一场好公关?
一首二次元神曲,除了证明了小米当家人雷军的英语有点萌,再一次证明了b站和90后的影响力,他们使这件事意外地变得更萌,让我们和雷布斯的距离从可以绕地球两圈的小米手机那么长变成了一圈—我的英语,至少还是可以分清China和Chinese的!雷布斯也没有多厉害哦!我和他之间只差了100万个芮成钢而已。
VC一群现代雷锋。
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9.9元的电影票、 1元的洗车和每天都能分享打车优惠券的一个又一个群。一个曾经很流行的段子说,创业公司的商业模式有3种:to B、to C、to VC。而在享受这样的美好生活时,真的让人忍不住感叹一句,VC让世界更美好。念在钱本身并不会干活,实际上,虽然创业大军让你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嘈杂,但说来说去,还是创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