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從知青歲月走來的文藝青年
古人寫詩,最講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趣味。而香港書畫家周進强先生,尤擅油畫創作,好詩文,從某種層面來說,他大抵上也是追求這樣一種境界的。品賞其畫作,不難窺見一顆細腻、豐富的詩心;讀罷其詩歌,又有一種畫家、藝術家所持有的審美與鑒賞力。
周進强先生祖籍廣東新會,出生於印尼邦加,1960年3月隨父母(自費)回國,後定居泉州及厦門。1966年10月1日14歲的他被選往北京,在天安門接受毛主席檢閱紅衛兵。
1969年7月,自發參加首批上山下鄉到德化山區,上山下鄉插隊落户的周進强,深深體驗到山區各種農活的難苦,生活的勞累,除了不會牽大水牛耕地、其他活都學懂,會幹,小小個子的他練就了一身很結實的好體格。與同一生產隊的同學隊員、當地農民和領導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就是這樣一段艱辛的人生歷程,練就了周進强先生吃苦耐勞的品質,為他日後的人生作了很好的鋪墊,也為他即將邁入的藝術人生創造了積澱。
1970年,未滿18歲的周進强先生首批被選調出厦門工作。這段時期,他在厦門專職從事文藝宣傳工作,對書法繪畫多有涉獵,打下了很好的藝術基礎。
後來,周進强先生移居香港,他的藝術人生在這裏綻放。他在回憶時曾經說道,那時候自己愛好極為廣泛,對繪畫、書法、攝影、詩歌都有着極高的熱忱,並勤奮好學,專注摸索在藝術的領域,無師自通。其中,最早綻放的當是他一顆沉迷油畫的心。
來港後,周進强先生接觸到西方油畫,並被油畫的强烈色彩感和視覺衝擊力所深深吸引。較比之前學習的中國畫,油畫對他似乎更多了一份新奇。於是,周進强先生開始全心投入油畫的學習和創作中,幾十年執著耕耘,直至後來成為香港資深油畫師。
一直以來,油畫都以其豐富的技法、形、色和表現力著稱,這是研習者的難點所在。周進强先生在原有的繪畫基礎上,採擷眾家之長,再加以創新,使晝作既留有一份傳統國畫的味道,又兼富西方油畫的着色和技巧,有傳承,亦有突破。
藝術的歸宿不是名利,而是内在的滿足
隨着閱歷越來越深,周進强先生繪畫的素材也越來越豐富,畫作更多了一份生活的氣息,回歸平淡與真實。而真實,往往是油畫最强調的特質之一。在此基礎上,他勤修苦煉,保留原有的繪畫技巧並另求新意,開創出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借畫作為載體,以表達豐富多變的内在情感。
最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多年不斷研究,周進强先生的晝作已形成自我的風格。一般來說,油畫家都喜歡用大篇幅繪畫,而周進强先生則偏愛用小篇幅繪畫。要在很门、的空間内把畫家豐富的情感一一展現出來,少了一份馳騁紙張的快意,多了幾分篇幅有限的難度,可他偏偏鍾情於這樣的挑戰,並更下定决心把小篇幅油畫畫好。出自他筆下的油畫,亦多了一份西方油畫裏少有的細腻,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和藝術張力,不得不說,這是周進强先生多年的沉澱使然。
如果說,做一件事情一定要追尋最後的歸宿的話,那麼藝術的歸宿,不能是名,不能是利,這是他内心的堅守。周進强先生說:“堅持幾十年,我並不奢求通過繪畫能夠得到些什麼,全然是因為一份對藝術的熱愛,我堅持去做了。”很樸實的一句話,但何嘗不是他淡静心志的流露呢?他常常去投稿,找機會將自己的作品與更多人分享,從中尋得一份自在的滿足。在他心中,只要晝作能
得到别人真心的認可,就是最令他開心的事情。
心之所向,雲淡風輕,周進强先生自號向雲居士,便更能窺見他的質樸心境了。早年,周進强先生因偶然與寺廟結下了不解之綠,從此發心將許多自己創作的書法捐贈給寺廟,無所求,不張揚,於是有了向雲居士一名,以此表達一份澹泊與虔誠。
一個詩人,用筆體現一顆愛國的赤膽忠心
藝術從來都是相通的,就好比從畫中可以品出詩的味道,從詩中也可以發現晝的靈魂一樣。熱愛藝術的周進强先生,不僅練就一手好晝功,還用飽滿的詩情,將詩歌藝術、將一顆熱愛生活的心表現到極致。
周進强先生對詩歌的喜愛,毫不亞於對繪畫的執著,而他能將兩者兼顧得很好,實非易事。詩歌是有音樂的藝術,也是心的藝術,詩人可以在靈動的語言中,釀造一種美的存在,並以此抒發豐富的情感,這就是他喜歡寫詩的原因。
很早,周進强先生就結識了比自己年少十歲的儒商長篇小說《曾經滄海》的作者陳或端先生,26年來,兩人亦師亦友,常常一起進行書畫研習及點評,並在古董瓷器、紫砂壺上多有喜愛和探討,他更從中受到啟發,告訴自己,原來,人一旦執著地投入一件事情,並有所堅持,是一定能夠做好的。周進强先生後來在詩歌上所取得的成績,恰好印證了這一點。
機綠巧合之下,周進强先生與著名中港詩人怡凡結綠,志同道合間,受邀加入中國“國際城市文學學會”並獲北京總部委任海峽兩岸分會副會長,以一己之方式,在文學社團中詮釋對詩歌的喜愛。此外,周進强先生還熱心參與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活動,作品連續5期刊登在《海峽情》雜誌上,後經黄宏先生介紹,加入香港書法協會,後又自行參加2014年“宏揚國萃全港書法比賽”共賀國慶六十五周年榮獲公開組入圍獎,又受香港作家聯會常務秘書長李遠榮先生賞識,引薦加入香港文聯及香港文學促進協會,讓一顆詩心永遠活躍在文藝的花壇裏。
滲入文學的群體之中,周進强先生深受文學氛圍的熏陶,越來越喜歡用筆書寫生活、書寫内心世界,每每陶醉其中,便自得至樂,心馳神往。如他的人生信條所言:“謙和為先,博眾師之長”,周進强先生亦總是以最低的姿態向他人學習,以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境界。近來,在豐富靈感的驅使下,他更寫詩100多首,並將其中30首整理成册,取名《烙印》。所謂“烙印”,就是生活的足跡,周進强先生相信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遂更青睞於寫真實的生活,表達真實的情感。
在其詩歌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金色童年》、《知青戀歌》、《青春軌跡》、《文盲老媽的話》四首短詩。童年的懵懂與追索;懷舊的知青歲月;“飲過戴雲山泉水,闖過金厦濤浪,練紅心,築我長城兵房”的熱血青春……像一張電影屏幕,演映着周進强先生的每一段人生歲月,於平淡中見直淳。尤其是《文盲老媽的話》中一句“孩子的光榮全屬於媽”,不知激起多少身在异鄉的單人思家的心。
周進强先生以文會友,因此結識了不少收藏界的朋友。在他們的影響之下,其在高级工藝品及古董瓷器的收藏上小有成就,於2009年在港創辦“玉山珍品行”,由此可見他對藝術的執著。然而,無論是繪畫還是詩歌,亦或是收藏,帶給周進强先生的,從來不是他取得了多高的造詣,而是那種來自心靈深處的愉悦感與幸福感,讓他一顆堅守藝術的心找到歸宿。
詩行間,周進强先生表達最多的,還是他對祖國的熱愛。回憶自己23歲離開祖國之時,他說自己“很不情願”,“心心念着國家”。他是一個曾經將毛主席比喻為“东海日出”的人,曾在詩歌中寫到:“回國看過東海日出,北京見到了毛主席。”一代領袖的神聖感、威嚴感和崇敬感皆流露於他的筆端。
如今,60多歲的周進强先生對祖國、對黨依然有着强烈的情結,揮之不去,愛國之心讓他在歲月中寫下幾筆暖意。他有一個中國夢,那便是如他詩作《金鳳凰》中所比擬的:金鳳凰是人間幸福的使者,是浴火重生的勇者,更是實現中國夢的强者。他也希望看到國家曰益昌盛,如自己詩中所寄寓的一樣,踏踏實實,為人民實現真正的小康而奮鬥不息。這是一個多麼渺小的心願,而這又是多麼寬廣的胸襟!
古人寫詩,最講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趣味。而香港書畫家周進强先生,尤擅油畫創作,好詩文,從某種層面來說,他大抵上也是追求這樣一種境界的。品賞其畫作,不難窺見一顆細腻、豐富的詩心;讀罷其詩歌,又有一種畫家、藝術家所持有的審美與鑒賞力。
周進强先生祖籍廣東新會,出生於印尼邦加,1960年3月隨父母(自費)回國,後定居泉州及厦門。1966年10月1日14歲的他被選往北京,在天安門接受毛主席檢閱紅衛兵。
1969年7月,自發參加首批上山下鄉到德化山區,上山下鄉插隊落户的周進强,深深體驗到山區各種農活的難苦,生活的勞累,除了不會牽大水牛耕地、其他活都學懂,會幹,小小個子的他練就了一身很結實的好體格。與同一生產隊的同學隊員、當地農民和領導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也就是這樣一段艱辛的人生歷程,練就了周進强先生吃苦耐勞的品質,為他日後的人生作了很好的鋪墊,也為他即將邁入的藝術人生創造了積澱。
1970年,未滿18歲的周進强先生首批被選調出厦門工作。這段時期,他在厦門專職從事文藝宣傳工作,對書法繪畫多有涉獵,打下了很好的藝術基礎。
後來,周進强先生移居香港,他的藝術人生在這裏綻放。他在回憶時曾經說道,那時候自己愛好極為廣泛,對繪畫、書法、攝影、詩歌都有着極高的熱忱,並勤奮好學,專注摸索在藝術的領域,無師自通。其中,最早綻放的當是他一顆沉迷油畫的心。
來港後,周進强先生接觸到西方油畫,並被油畫的强烈色彩感和視覺衝擊力所深深吸引。較比之前學習的中國畫,油畫對他似乎更多了一份新奇。於是,周進强先生開始全心投入油畫的學習和創作中,幾十年執著耕耘,直至後來成為香港資深油畫師。
一直以來,油畫都以其豐富的技法、形、色和表現力著稱,這是研習者的難點所在。周進强先生在原有的繪畫基礎上,採擷眾家之長,再加以創新,使晝作既留有一份傳統國畫的味道,又兼富西方油畫的着色和技巧,有傳承,亦有突破。
藝術的歸宿不是名利,而是内在的滿足
隨着閱歷越來越深,周進强先生繪畫的素材也越來越豐富,畫作更多了一份生活的氣息,回歸平淡與真實。而真實,往往是油畫最强調的特質之一。在此基礎上,他勤修苦煉,保留原有的繪畫技巧並另求新意,開創出多種藝術表現形式,借畫作為載體,以表達豐富多變的内在情感。
最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多年不斷研究,周進强先生的晝作已形成自我的風格。一般來說,油畫家都喜歡用大篇幅繪畫,而周進强先生則偏愛用小篇幅繪畫。要在很门、的空間内把畫家豐富的情感一一展現出來,少了一份馳騁紙張的快意,多了幾分篇幅有限的難度,可他偏偏鍾情於這樣的挑戰,並更下定决心把小篇幅油畫畫好。出自他筆下的油畫,亦多了一份西方油畫裏少有的細腻,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和藝術張力,不得不說,這是周進强先生多年的沉澱使然。
如果說,做一件事情一定要追尋最後的歸宿的話,那麼藝術的歸宿,不能是名,不能是利,這是他内心的堅守。周進强先生說:“堅持幾十年,我並不奢求通過繪畫能夠得到些什麼,全然是因為一份對藝術的熱愛,我堅持去做了。”很樸實的一句話,但何嘗不是他淡静心志的流露呢?他常常去投稿,找機會將自己的作品與更多人分享,從中尋得一份自在的滿足。在他心中,只要晝作能
得到别人真心的認可,就是最令他開心的事情。
心之所向,雲淡風輕,周進强先生自號向雲居士,便更能窺見他的質樸心境了。早年,周進强先生因偶然與寺廟結下了不解之綠,從此發心將許多自己創作的書法捐贈給寺廟,無所求,不張揚,於是有了向雲居士一名,以此表達一份澹泊與虔誠。
一個詩人,用筆體現一顆愛國的赤膽忠心
藝術從來都是相通的,就好比從畫中可以品出詩的味道,從詩中也可以發現晝的靈魂一樣。熱愛藝術的周進强先生,不僅練就一手好晝功,還用飽滿的詩情,將詩歌藝術、將一顆熱愛生活的心表現到極致。
周進强先生對詩歌的喜愛,毫不亞於對繪畫的執著,而他能將兩者兼顧得很好,實非易事。詩歌是有音樂的藝術,也是心的藝術,詩人可以在靈動的語言中,釀造一種美的存在,並以此抒發豐富的情感,這就是他喜歡寫詩的原因。
很早,周進强先生就結識了比自己年少十歲的儒商長篇小說《曾經滄海》的作者陳或端先生,26年來,兩人亦師亦友,常常一起進行書畫研習及點評,並在古董瓷器、紫砂壺上多有喜愛和探討,他更從中受到啟發,告訴自己,原來,人一旦執著地投入一件事情,並有所堅持,是一定能夠做好的。周進强先生後來在詩歌上所取得的成績,恰好印證了這一點。
機綠巧合之下,周進强先生與著名中港詩人怡凡結綠,志同道合間,受邀加入中國“國際城市文學學會”並獲北京總部委任海峽兩岸分會副會長,以一己之方式,在文學社團中詮釋對詩歌的喜愛。此外,周進强先生還熱心參與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活動,作品連續5期刊登在《海峽情》雜誌上,後經黄宏先生介紹,加入香港書法協會,後又自行參加2014年“宏揚國萃全港書法比賽”共賀國慶六十五周年榮獲公開組入圍獎,又受香港作家聯會常務秘書長李遠榮先生賞識,引薦加入香港文聯及香港文學促進協會,讓一顆詩心永遠活躍在文藝的花壇裏。
滲入文學的群體之中,周進强先生深受文學氛圍的熏陶,越來越喜歡用筆書寫生活、書寫内心世界,每每陶醉其中,便自得至樂,心馳神往。如他的人生信條所言:“謙和為先,博眾師之長”,周進强先生亦總是以最低的姿態向他人學習,以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境界。近來,在豐富靈感的驅使下,他更寫詩100多首,並將其中30首整理成册,取名《烙印》。所謂“烙印”,就是生活的足跡,周進强先生相信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遂更青睞於寫真實的生活,表達真實的情感。
在其詩歌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金色童年》、《知青戀歌》、《青春軌跡》、《文盲老媽的話》四首短詩。童年的懵懂與追索;懷舊的知青歲月;“飲過戴雲山泉水,闖過金厦濤浪,練紅心,築我長城兵房”的熱血青春……像一張電影屏幕,演映着周進强先生的每一段人生歲月,於平淡中見直淳。尤其是《文盲老媽的話》中一句“孩子的光榮全屬於媽”,不知激起多少身在异鄉的單人思家的心。
周進强先生以文會友,因此結識了不少收藏界的朋友。在他們的影響之下,其在高级工藝品及古董瓷器的收藏上小有成就,於2009年在港創辦“玉山珍品行”,由此可見他對藝術的執著。然而,無論是繪畫還是詩歌,亦或是收藏,帶給周進强先生的,從來不是他取得了多高的造詣,而是那種來自心靈深處的愉悦感與幸福感,讓他一顆堅守藝術的心找到歸宿。
詩行間,周進强先生表達最多的,還是他對祖國的熱愛。回憶自己23歲離開祖國之時,他說自己“很不情願”,“心心念着國家”。他是一個曾經將毛主席比喻為“东海日出”的人,曾在詩歌中寫到:“回國看過東海日出,北京見到了毛主席。”一代領袖的神聖感、威嚴感和崇敬感皆流露於他的筆端。
如今,60多歲的周進强先生對祖國、對黨依然有着强烈的情結,揮之不去,愛國之心讓他在歲月中寫下幾筆暖意。他有一個中國夢,那便是如他詩作《金鳳凰》中所比擬的:金鳳凰是人間幸福的使者,是浴火重生的勇者,更是實現中國夢的强者。他也希望看到國家曰益昌盛,如自己詩中所寄寓的一樣,踏踏實實,為人民實現真正的小康而奮鬥不息。這是一個多麼渺小的心願,而這又是多麼寬廣的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