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的时候,我挺喜欢看冯小刚的电影。除了最近这部《私人订制》,公映的全都看过。但我知道这无关电影的好坏,就像我去吃饭喜欢点宫爆鸡丁,那不是什么了不得的菜,而它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可口、下饭,特别家常。
但冯小刚似乎不甘心于此,他总是希望宫爆鸡丁不仅是街边小馆的招牌菜,还应该出现在人民大会堂的迎宾宴上,这是他作为导演和这个世界的主要矛盾。
所以我一直倾向于认为,冯小刚导演之所以这些年来没完没了地向人开炮、和人吵架、放狠话并表现得痛彻心扉,很大程度是因为他有个不恰当的、甚至有些荒诞的愿景。
就在执掌春晚的不久前,他终于将炮口对准了那些一直瞧不上他的影评人们。他在微博上言辞激烈,不留余地。然而看看那些语言和观点,如果这不是为了电影宣传,那我实在是要感叹冯导演的健忘和善变。
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些年冯小刚都向我们传达了些什么:
《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的年月,中国导演们拍电影大多端着,善于展示阴暗,喜欢追求“深刻”。而冯小刚不搞这套,他一出现就立刻把电影变俗、变简单,率先接了地气,然后商业起来。在他之前没人舍得这样,于是冯小刚没费多大功夫就成了深受大众欢迎的另类。
可无奈票房唱红,奖项上却遇冷,重要电影节上冯导几乎一无所获。那时候他愤怒发声——“让人发笑是困难的,拍喜剧非常难!”那些专家评委全成了他的假想敌,他的观点是这样的——电影的好坏没有绝对标准,谁能评判?(谁也评判不了)既然如此,那么老百姓愿意花钱去影院看的电影,就是好电影,票房是最客观的证据,票房最高的电影如果不得奖,这个奖就有问题。
彼时冯小刚的姿态俨然是个直言不讳的痞子英雄,他言语出位,人民群众也听得起劲。然而假如真像他所说,电影奖项要以票房为参考,那么奥斯卡也不用那些学院派的老头儿们费事,按票房排序不就完了,这可能吗?
凭贺岁片在市场上呼风唤雨,冯小刚渐渐感觉时机成熟了,他不应该止步于逗人乐的喜剧片。于是他拍了《唐山大地震》,他想让人们在哭声中感到震撼,他甚至觉得观众应该从头哭到尾。如果不哭,证明这个人心肠有问题。
由此开始,冯小刚已经不再为了人们的笑声汲汲营营。不过人民群众照旧捧场,这让他心生感慨,自己要如何才能拍出一部不赚钱的电影呢?他声称自己做不到。
然而他很快就做到了,被寄予众望的《1942》票房不佳,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小成本喜剧片《泰囧》创造的票房奇迹。按照他从前的理论,票房已然说明了问题,老百姓喜欢就是好嘛。可冯导演没有认输,而是话锋一转,直斥中国观众不关心历史、不关心人性,太浅薄。
再然后就是《私人订制》,他迎来了空前的恶评。作为从前最接地气的导演,冯小刚开始让人觉得无聊。时代变了,现在大家都拼了命地俗,冯小刚体内残存着的精英基因让他意识到自己肯定俗不过人家,然后他只好大声呼喝自己的喜剧探讨了什么,挖掘了什么。
可他说的那些,影评人们不光没看出来,还进一步否定了他的价值,所以他就愤怒了。
纵观这些年,冯导演似乎总是自己和自己针锋相对——从前他为老百姓唱赞歌,现在他说无心伺候;从前他说让人哭容易、让人笑太难,而后他又盛赞自己拍出的悲剧;从前他嘲笑深刻、捍卫庸俗,现在他又控诉观众们粗鄙无文。
只有一件事他是坚持的,他不接受批评,无论你是专业人士,还是个围观群众。他自己定义自己的电影。
冯小刚的最新作品——春晚,甚至连宫爆鸡丁都算不上。筹备前,他自然踌躇满志,要完全摒弃前任导演的思路,回到亲民路线。可一开始彩排,口风就松动了,冯导演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春晚本身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无法撼动,他至多也就改变春晚的10%。
而晚会一开场,他又用一个短片告诉大家,春晚很难,这是一出要讨好所有人的戏。这几乎就是在说,限制太多,我空有一身才华,难以施展呐。
实在很难说清被冯小刚改变的那10%究竟是什么,整台晚会不惜一切传递价值观,大家都在发短信的时候,晚会上唱一首吐槽群发短信的歌,直接砸场子;大家都想放松取乐的时候,节目又高唱中国梦,结果就是年轻人不领情,老年人又看不懂,饭做夹生了。而且让一个小姑娘一连转上4个小时,我想他但凡有点人道主义精神,也不会在春晚放上这么个“节目”。
冯小刚对自己作品的期盼是巨大的,他极力想向人们证明什么,可他又总是达不到。当有人告诉他能力有限时,他就忍不住要说话,变着法地把自己安慰得心安理得。我认为,这才是他最大的才华吧。
但冯小刚似乎不甘心于此,他总是希望宫爆鸡丁不仅是街边小馆的招牌菜,还应该出现在人民大会堂的迎宾宴上,这是他作为导演和这个世界的主要矛盾。
所以我一直倾向于认为,冯小刚导演之所以这些年来没完没了地向人开炮、和人吵架、放狠话并表现得痛彻心扉,很大程度是因为他有个不恰当的、甚至有些荒诞的愿景。
就在执掌春晚的不久前,他终于将炮口对准了那些一直瞧不上他的影评人们。他在微博上言辞激烈,不留余地。然而看看那些语言和观点,如果这不是为了电影宣传,那我实在是要感叹冯导演的健忘和善变。
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些年冯小刚都向我们传达了些什么:
《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的年月,中国导演们拍电影大多端着,善于展示阴暗,喜欢追求“深刻”。而冯小刚不搞这套,他一出现就立刻把电影变俗、变简单,率先接了地气,然后商业起来。在他之前没人舍得这样,于是冯小刚没费多大功夫就成了深受大众欢迎的另类。
可无奈票房唱红,奖项上却遇冷,重要电影节上冯导几乎一无所获。那时候他愤怒发声——“让人发笑是困难的,拍喜剧非常难!”那些专家评委全成了他的假想敌,他的观点是这样的——电影的好坏没有绝对标准,谁能评判?(谁也评判不了)既然如此,那么老百姓愿意花钱去影院看的电影,就是好电影,票房是最客观的证据,票房最高的电影如果不得奖,这个奖就有问题。
彼时冯小刚的姿态俨然是个直言不讳的痞子英雄,他言语出位,人民群众也听得起劲。然而假如真像他所说,电影奖项要以票房为参考,那么奥斯卡也不用那些学院派的老头儿们费事,按票房排序不就完了,这可能吗?
凭贺岁片在市场上呼风唤雨,冯小刚渐渐感觉时机成熟了,他不应该止步于逗人乐的喜剧片。于是他拍了《唐山大地震》,他想让人们在哭声中感到震撼,他甚至觉得观众应该从头哭到尾。如果不哭,证明这个人心肠有问题。
由此开始,冯小刚已经不再为了人们的笑声汲汲营营。不过人民群众照旧捧场,这让他心生感慨,自己要如何才能拍出一部不赚钱的电影呢?他声称自己做不到。
然而他很快就做到了,被寄予众望的《1942》票房不佳,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小成本喜剧片《泰囧》创造的票房奇迹。按照他从前的理论,票房已然说明了问题,老百姓喜欢就是好嘛。可冯导演没有认输,而是话锋一转,直斥中国观众不关心历史、不关心人性,太浅薄。
再然后就是《私人订制》,他迎来了空前的恶评。作为从前最接地气的导演,冯小刚开始让人觉得无聊。时代变了,现在大家都拼了命地俗,冯小刚体内残存着的精英基因让他意识到自己肯定俗不过人家,然后他只好大声呼喝自己的喜剧探讨了什么,挖掘了什么。
可他说的那些,影评人们不光没看出来,还进一步否定了他的价值,所以他就愤怒了。
纵观这些年,冯导演似乎总是自己和自己针锋相对——从前他为老百姓唱赞歌,现在他说无心伺候;从前他说让人哭容易、让人笑太难,而后他又盛赞自己拍出的悲剧;从前他嘲笑深刻、捍卫庸俗,现在他又控诉观众们粗鄙无文。
只有一件事他是坚持的,他不接受批评,无论你是专业人士,还是个围观群众。他自己定义自己的电影。
冯小刚的最新作品——春晚,甚至连宫爆鸡丁都算不上。筹备前,他自然踌躇满志,要完全摒弃前任导演的思路,回到亲民路线。可一开始彩排,口风就松动了,冯导演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春晚本身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无法撼动,他至多也就改变春晚的10%。
而晚会一开场,他又用一个短片告诉大家,春晚很难,这是一出要讨好所有人的戏。这几乎就是在说,限制太多,我空有一身才华,难以施展呐。
实在很难说清被冯小刚改变的那10%究竟是什么,整台晚会不惜一切传递价值观,大家都在发短信的时候,晚会上唱一首吐槽群发短信的歌,直接砸场子;大家都想放松取乐的时候,节目又高唱中国梦,结果就是年轻人不领情,老年人又看不懂,饭做夹生了。而且让一个小姑娘一连转上4个小时,我想他但凡有点人道主义精神,也不会在春晚放上这么个“节目”。
冯小刚对自己作品的期盼是巨大的,他极力想向人们证明什么,可他又总是达不到。当有人告诉他能力有限时,他就忍不住要说话,变着法地把自己安慰得心安理得。我认为,这才是他最大的才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