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电科技的推广应用为煤矿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因人员、设备和现场管理等因素引发各类事故,这在一些乡镇煤矿中表现尤为突出。文中就如何解决乡镇煤矿机电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对策
1 概 述
随着煤矿机电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方面推广应用,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安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地位,它贯穿于矿井生产战线的各个环节,遍布于井上下各个生产角落,涉及范围广,技术性强。高产高效矿井机械化在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多方面原因,机电事故也逐年呈上升趋势,并在各类事故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为企业安全生产带来障碍,这在一些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的乡镇煤矿表现尤为突出。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提高乡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2 乡镇煤矿机电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机电技术力量薄弱
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流动频繁煤矿井下因自然条件差,不安全因素较多,在人们头脑中早已认识为又脏又累又不安全的工作,因而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人不愿进入煤矿企业。加上大部分煤矿认为机电工属于辅助性职业,不加重视,不提待遇,造成机电人员思想情绪波动较大,一些技术人才纷纷跳槽,人才极为缺乏。据调查,现在乡镇煤矿中从事机电工作的人员大都是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部分矿井的机电科室甚至连最简单的采区供电设计,风电、瓦斯电闭锁都不能按《规程》要求进行布置,对一些机电设备的简单故障也无法及时排除,贻误故障处理时机,起不到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作用,更谈不上计算机参与的现代化设备管理。
资源整合压减关闭矿井工作也是造成矿井技术人员频频跳槽的主要原因。因资源整合,部分矿井长时间停产,一些有经验的工人及专业技术人员大量流失,这类矿井一旦恢复生产,受经济利益的趋动,有可能会盲目组织生产,在极度缺乏技术管理的情况下,极可能酿成重大矿难事故,成为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个重大隐患。
2.2 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差
乡镇煤矿采掘一线工人,包括机电工人多为农民工,文化基础差,流动性大。培训工作的不到位,造成工人安全意识和自主保护能力差,生产过程中有章不循,违章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而酿成重大事故。
2.3 机电设备安装质量差
技术人员的队伍缺乏是造成矿井生产设备安装质量差和矿山机电管理出现弱化趋势的又一表现。有的煤矿近几年虽采掘机械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因缺乏一支专职的技术素质高的安装队伍,造成设备安装成本高,速度慢,质量差,无法充分发挥设备应有的效用。
2.4 机电设备不定期进行检修,人为随意性大
近年来,由于煤炭行业形势的好转,部分乡镇煤矿在经济效益的趋动下,人为地降低了机电设备的检修标准,最终造成部分设备带病运转,为矿井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结果不仅没有达到降低成本、增长效益的目的,反而发生重大事故,为矿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得不偿失[2]。
2.5 对于矿井机电项目质量标准化管理认识不足
部分煤矿企业在产量至上、效益优先的利益原则趋动下,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致使许多管理人员生产中忽视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要求,工程现场管理混乱。一些矿井尽管设有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但对电气管理、电缆管理、小型电器管理、防爆检查、设备管理、配件管理、油脂管理等管理不到位或放弃管理。部分机电工标准化意识差,对固定设备和流动设备未能按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管理,机电硐室、机道达标率低。
3 对策措施
从乡镇煤矿机电管理普遍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和现场管理。现围绕这3个方面就如何做好乡镇煤矿机电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3.1 人员管理
3.1.1 加强机电培训工作
煤矿机电管理的好坏,与机电工素质的高低休戚相关,要管好、用好、护好机电设备,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知识人才为基础。因此,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要严格培训过程,严防培训工作走过场。培训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不仅要让培训人员学习专业基础,而且还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设备所需的技术知识。培训的方式上也不可拘于一种形式,要坚持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从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角度不断加强机电工业务素质。要突出抓好农民工的培训教育工作,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杜绝违章操作,力求培养出一条高素质的机、电管理队伍[3]。
3.1.2 建立健全机电管理机构,完善规章制度
矿井的电气、电缆、防爆检查、配件、油脂等管理工作,技术含量较高,要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小组),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二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做到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三要全面协调好机电与生产的关系,严格机电管理制度,使全矿机电管理有章可循,要把机电科真正作为一个全矿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看待,赋予其一定的权利,让机电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作用,搞好机电管理工作。
3.1.3 建立激励竞争机制,提高机电人员素质
通过技术评比,群众选举,从机电队伍中选拔出一批基础好、技术强、肯吃苦、肯奉献的人员担任一定的技术职务,并结合企业经济能力,提高经济待遇。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激励竞争机制。树立危机感,紧迫感,从而提高机电职工的素质,切实搞好机电安全工作。
3.1.4 广纳专业技术人才,夯实煤矿生产基础
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的中流砥柱,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得力的人才作为保障,将严重制约矿井的生存与发展,为此,地方政府、企业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政策,不拘一格广招人才,让高技术人才充实到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大力推进科技兴煤,逐步让乡镇煤矿走向科学化、高效化管理轨道。
3.1.5 齐抓共创,构建团结、安全文化氛围
在提高工人自身素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职工安全文艺晚会,知识竞赛安全演讲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理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使企业职工在意识上来一个质的飞跃,在煤矿中形成人人敬业、上下团结、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与和谐局面[4]。
3.2 设备管理
3.2.1 严格设备进货验收,细抓设备质量源头
组织技术人员认真查看设备生产资质,防爆合格证号,生产许可证以及图纸资料是否齐全,设备铭牌是否清晰,设备是否符合《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的规定,是否属于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淘汰产品,禁止不合格产品进入煤矿企业。
3.2.2 严格设备维护检修,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制定合理可行的设备修理检修计划,对主要提升系统每天不得少于2 h的强制停产检修,全年大修时间不得少于12 d。主要高压电气设备要做好电气性预防试验。对压力容器、通风机主轴,绞车主轴、天轮、提升容器连接装置按规定周期做好探伤试验。电缆、皮带使用前做好阻燃试验。主提升钢丝绳每天检查一次,并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做好挂绳前和定期检验工作,确保设备设施安全运行。
3.2.3 完善设备安全保护,控制故障扩大蔓延
安全保护设施是控制故障扩大和漫延的主要手段。井下供电要保证过流、接地、漏电三大保护的灵敏可靠。带式输送机必须使用综合保护装置。提升运输绞车必须安装后备保护装置。煤电钻、信号必须使用综合保护装置,对于保护装置不全的设备要通过技术改造或更新进行完善。设备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进行试验,确保灵敏、可靠,对安全保护设备不全、甩开不用或不可靠的要立即进行维修,必要时停产整顿,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3.2.4 加大设备更新投入,提高生产先进性和安全性
多年来,有相当一部分机电设备超期服役,给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带来不少困难。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不断上升,煤矿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加大煤矿安全投人对搞好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要抓紧对一些重要设备、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一些电气设备进行更新,提高其技术先进性以及安全运行可靠性,果断地报废一批安全运行性能差的旧设备、老设备,做到:矿用变压器无油化、开关真空化、电缆、皮带阻燃化、无“MA”标志设备杜绝化等。
3.2.5 大胆创新推广科技,提高矿井机械化水平
利用瓦斯监测监控,管理人员能时时监测工作面及相关地点的瓦斯状况,一旦出现异常,可立即发出报警指令,排除瓦斯;利用工业电视监视器,操作人员能够对井筒上下口、主运输机道运转状况进行监视,提高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利用变电所安装监控、监测系统,可以实现无人值班,对配电板的运行状况进行连续监测,从而实现电板操作的智能化;利用主排水泵安装监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排水,无须人工操作。及时大胆地使用新设备,采取新工艺,鼓励小改革、小发明、小创新在矿井生产的推广和运用,充分发挥设备的优良性能,完善设备的配套关系,使物尽其用、机尽其能、人尽其才,不断提高矿井机械化水平和设备的无人操作率,降低生产人员数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率[5]。
3.3 现场管理
3.3.1 抓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
在煤炭行业中,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的5个主要专业中,机电运输就占了2个专业,机电设备是否能安全运行,对整个矿井的安全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矿井企业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真正让所有职工认识到“没有质量标准化就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经济效益”。质量标准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次检查一次整改就能完成的事,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中,要成立专业化检查小组,重视发挥机电专业小组的安全管理作用,有一句广告说得好“因为专业,所以安全”,不懂专业,去搞安全检查,可能只会看到表面上的一些问题,查不到深层次的安全隐患。要重视发挥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在机电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活动,对机电专业的危险源进行认真辨识,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制定控制措施。活动有记录,问题有落实,以求持续改进,提高机电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机电质量标准化建设。
3.3.2 抓设备周边环境治理
矿井井下环境治理对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设备支护牢固,设备顶板无淋水,设备的安装和检修距离合理,以及定期清扫设备积尘,有计划地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安装电气设备时,一定要保证接线室内无积炭、无铜丝等杂物,同时要加强井下通风,降低空气湿度,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
3.3.3 抓安全执法监管
政府安全监管部门要强化对矿井及自身的监管,对矿井存在一般隐患的,要责令其立即整改,对存在重大隐患的,要一律停产整顿,并以突击检查、回查的方式,查矿井是否对所查问题进行了整改落实。对拒不整改,仍带隐患违规组织生产的,要依法严肃处理,绝不手软。对安全执法人员,一是要提高自身业务责质,能够在现场检查时发现矿井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二是要整顿执法纪律,对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检查不到位、不落实的执法人员,要按党纪政纪处罚条例严肃处理,因此而造成事故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4 结 语
机电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基础做起,切实抓好培训工作,建立健全机电管理制度,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人的素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落实并严格执行各项机电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技术装备质量;不骄不躁,不断学习和总结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要以提高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以“管理、装备、培训”为原则,以标准化统揽工作全局,以经济杠杆为手段,扎扎实实地搞好乡镇煤矿机电管理工作,消灭机电事故隐患,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为乡镇煤矿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霞,张本梁.我国煤矿企业机电管理分析及对策[J].煤矿机械,2005,(2).
[2] 俞佳.煤矿机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煤炭,2004,(8).
[3] 姜奎平,张贵.机电管理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4,(1).
[4] 刘志强.矿山企业设备管理百科全书[M].吉林电子出版社,2006,3.
[5] 王建明.如何减少煤矿生产中机电事故的发生[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4).
关键词:煤矿;机电管理;对策
1 概 述
随着煤矿机电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方面推广应用,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安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的地位,它贯穿于矿井生产战线的各个环节,遍布于井上下各个生产角落,涉及范围广,技术性强。高产高效矿井机械化在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多方面原因,机电事故也逐年呈上升趋势,并在各类事故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为企业安全生产带来障碍,这在一些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的乡镇煤矿表现尤为突出。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提高乡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2 乡镇煤矿机电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机电技术力量薄弱
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流动频繁煤矿井下因自然条件差,不安全因素较多,在人们头脑中早已认识为又脏又累又不安全的工作,因而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人不愿进入煤矿企业。加上大部分煤矿认为机电工属于辅助性职业,不加重视,不提待遇,造成机电人员思想情绪波动较大,一些技术人才纷纷跳槽,人才极为缺乏。据调查,现在乡镇煤矿中从事机电工作的人员大都是农民工,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部分矿井的机电科室甚至连最简单的采区供电设计,风电、瓦斯电闭锁都不能按《规程》要求进行布置,对一些机电设备的简单故障也无法及时排除,贻误故障处理时机,起不到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指导作用,更谈不上计算机参与的现代化设备管理。
资源整合压减关闭矿井工作也是造成矿井技术人员频频跳槽的主要原因。因资源整合,部分矿井长时间停产,一些有经验的工人及专业技术人员大量流失,这类矿井一旦恢复生产,受经济利益的趋动,有可能会盲目组织生产,在极度缺乏技术管理的情况下,极可能酿成重大矿难事故,成为矿井安全生产的一个重大隐患。
2.2 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差
乡镇煤矿采掘一线工人,包括机电工人多为农民工,文化基础差,流动性大。培训工作的不到位,造成工人安全意识和自主保护能力差,生产过程中有章不循,违章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而酿成重大事故。
2.3 机电设备安装质量差
技术人员的队伍缺乏是造成矿井生产设备安装质量差和矿山机电管理出现弱化趋势的又一表现。有的煤矿近几年虽采掘机械化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因缺乏一支专职的技术素质高的安装队伍,造成设备安装成本高,速度慢,质量差,无法充分发挥设备应有的效用。
2.4 机电设备不定期进行检修,人为随意性大
近年来,由于煤炭行业形势的好转,部分乡镇煤矿在经济效益的趋动下,人为地降低了机电设备的检修标准,最终造成部分设备带病运转,为矿井安全生产带来隐患,结果不仅没有达到降低成本、增长效益的目的,反而发生重大事故,为矿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得不偿失[2]。
2.5 对于矿井机电项目质量标准化管理认识不足
部分煤矿企业在产量至上、效益优先的利益原则趋动下,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致使许多管理人员生产中忽视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要求,工程现场管理混乱。一些矿井尽管设有机电标准化管理人员,但对电气管理、电缆管理、小型电器管理、防爆检查、设备管理、配件管理、油脂管理等管理不到位或放弃管理。部分机电工标准化意识差,对固定设备和流动设备未能按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管理,机电硐室、机道达标率低。
3 对策措施
从乡镇煤矿机电管理普遍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和现场管理。现围绕这3个方面就如何做好乡镇煤矿机电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3.1 人员管理
3.1.1 加强机电培训工作
煤矿机电管理的好坏,与机电工素质的高低休戚相关,要管好、用好、护好机电设备,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知识人才为基础。因此,技术培训是机电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要严格培训过程,严防培训工作走过场。培训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不仅要让培训人员学习专业基础,而且还要学习当前管理、使用和修理设备所需的技术知识。培训的方式上也不可拘于一种形式,要坚持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从一专多能,一人多岗的角度不断加强机电工业务素质。要突出抓好农民工的培训教育工作,切实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杜绝违章操作,力求培养出一条高素质的机、电管理队伍[3]。
3.1.2 建立健全机电管理机构,完善规章制度
矿井的电气、电缆、防爆检查、配件、油脂等管理工作,技术含量较高,要做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小组),完善各种管理规章制度。二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严格落实生产责任制、工种岗位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做到在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三要全面协调好机电与生产的关系,严格机电管理制度,使全矿机电管理有章可循,要把机电科真正作为一个全矿机电管理职能部门看待,赋予其一定的权利,让机电管理人员充分发挥作用,搞好机电管理工作。
3.1.3 建立激励竞争机制,提高机电人员素质
通过技术评比,群众选举,从机电队伍中选拔出一批基础好、技术强、肯吃苦、肯奉献的人员担任一定的技术职务,并结合企业经济能力,提高经济待遇。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激励竞争机制。树立危机感,紧迫感,从而提高机电职工的素质,切实搞好机电安全工作。
3.1.4 广纳专业技术人才,夯实煤矿生产基础
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的中流砥柱,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得力的人才作为保障,将严重制约矿井的生存与发展,为此,地方政府、企业要制定完善的激励政策,不拘一格广招人才,让高技术人才充实到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大力推进科技兴煤,逐步让乡镇煤矿走向科学化、高效化管理轨道。
3.1.5 齐抓共创,构建团结、安全文化氛围
在提高工人自身素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职工安全文艺晚会,知识竞赛安全演讲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理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使企业职工在意识上来一个质的飞跃,在煤矿中形成人人敬业、上下团结、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与和谐局面[4]。
3.2 设备管理
3.2.1 严格设备进货验收,细抓设备质量源头
组织技术人员认真查看设备生产资质,防爆合格证号,生产许可证以及图纸资料是否齐全,设备铭牌是否清晰,设备是否符合《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的规定,是否属于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淘汰产品,禁止不合格产品进入煤矿企业。
3.2.2 严格设备维护检修,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制定合理可行的设备修理检修计划,对主要提升系统每天不得少于2 h的强制停产检修,全年大修时间不得少于12 d。主要高压电气设备要做好电气性预防试验。对压力容器、通风机主轴,绞车主轴、天轮、提升容器连接装置按规定周期做好探伤试验。电缆、皮带使用前做好阻燃试验。主提升钢丝绳每天检查一次,并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做好挂绳前和定期检验工作,确保设备设施安全运行。
3.2.3 完善设备安全保护,控制故障扩大蔓延
安全保护设施是控制故障扩大和漫延的主要手段。井下供电要保证过流、接地、漏电三大保护的灵敏可靠。带式输送机必须使用综合保护装置。提升运输绞车必须安装后备保护装置。煤电钻、信号必须使用综合保护装置,对于保护装置不全的设备要通过技术改造或更新进行完善。设备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进行试验,确保灵敏、可靠,对安全保护设备不全、甩开不用或不可靠的要立即进行维修,必要时停产整顿,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3.2.4 加大设备更新投入,提高生产先进性和安全性
多年来,有相当一部分机电设备超期服役,给机电设备安全运行管理带来不少困难。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不断上升,煤矿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加大煤矿安全投人对搞好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企业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要抓紧对一些重要设备、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一些电气设备进行更新,提高其技术先进性以及安全运行可靠性,果断地报废一批安全运行性能差的旧设备、老设备,做到:矿用变压器无油化、开关真空化、电缆、皮带阻燃化、无“MA”标志设备杜绝化等。
3.2.5 大胆创新推广科技,提高矿井机械化水平
利用瓦斯监测监控,管理人员能时时监测工作面及相关地点的瓦斯状况,一旦出现异常,可立即发出报警指令,排除瓦斯;利用工业电视监视器,操作人员能够对井筒上下口、主运输机道运转状况进行监视,提高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利用变电所安装监控、监测系统,可以实现无人值班,对配电板的运行状况进行连续监测,从而实现电板操作的智能化;利用主排水泵安装监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排水,无须人工操作。及时大胆地使用新设备,采取新工艺,鼓励小改革、小发明、小创新在矿井生产的推广和运用,充分发挥设备的优良性能,完善设备的配套关系,使物尽其用、机尽其能、人尽其才,不断提高矿井机械化水平和设备的无人操作率,降低生产人员数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率[5]。
3.3 现场管理
3.3.1 抓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
在煤炭行业中,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的5个主要专业中,机电运输就占了2个专业,机电设备是否能安全运行,对整个矿井的安全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矿井企业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真正让所有职工认识到“没有质量标准化就没有安全生产,就没有经济效益”。质量标准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次检查一次整改就能完成的事,在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中,要成立专业化检查小组,重视发挥机电专业小组的安全管理作用,有一句广告说得好“因为专业,所以安全”,不懂专业,去搞安全检查,可能只会看到表面上的一些问题,查不到深层次的安全隐患。要重视发挥机电专业技术人员在机电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活动,对机电专业的危险源进行认真辨识,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等级评估,制定控制措施。活动有记录,问题有落实,以求持续改进,提高机电安全管理水平,促进机电质量标准化建设。
3.3.2 抓设备周边环境治理
矿井井下环境治理对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设备支护牢固,设备顶板无淋水,设备的安装和检修距离合理,以及定期清扫设备积尘,有计划地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安装电气设备时,一定要保证接线室内无积炭、无铜丝等杂物,同时要加强井下通风,降低空气湿度,避免设备故障的发生。
3.3.3 抓安全执法监管
政府安全监管部门要强化对矿井及自身的监管,对矿井存在一般隐患的,要责令其立即整改,对存在重大隐患的,要一律停产整顿,并以突击检查、回查的方式,查矿井是否对所查问题进行了整改落实。对拒不整改,仍带隐患违规组织生产的,要依法严肃处理,绝不手软。对安全执法人员,一是要提高自身业务责质,能够在现场检查时发现矿井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二是要整顿执法纪律,对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检查不到位、不落实的执法人员,要按党纪政纪处罚条例严肃处理,因此而造成事故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4 结 语
机电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始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基础做起,切实抓好培训工作,建立健全机电管理制度,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人的素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全面落实并严格执行各项机电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技术装备质量;不骄不躁,不断学习和总结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要以提高矿井机电设备安全可靠性为中心,以“管理、装备、培训”为原则,以标准化统揽工作全局,以经济杠杆为手段,扎扎实实地搞好乡镇煤矿机电管理工作,消灭机电事故隐患,确保矿井机电系统安全、可靠、高效,为乡镇煤矿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霞,张本梁.我国煤矿企业机电管理分析及对策[J].煤矿机械,2005,(2).
[2] 俞佳.煤矿机电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煤炭,2004,(8).
[3] 姜奎平,张贵.机电管理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4,(1).
[4] 刘志强.矿山企业设备管理百科全书[M].吉林电子出版社,2006,3.
[5] 王建明.如何减少煤矿生产中机电事故的发生[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