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富的想象是各种创新活动的源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看图学文,图文并茂,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提高。
一、运用图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新精神源于学生兴趣之上的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产生新的看法和思维,从而获得新的收获和成功。心理学告诉我们:以静止的画面为学生再现现象的媒介,外界信息的不断刺激可以活跃大脑思维。但是外界信息的获得必须依靠仔细观察。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恰当地运用图像能很好地掌握所学内容,而且活跃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
通过观察,获取画面中的信息,是通向想象的第一步。不同的画面,可以采取不同的观察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标题、主题思想、基本内容来帮学生确定观察目标。如《难忘的泼水节》的时代背景介绍,可使学生在观察时有的放矢,准确理解;如《黄山奇石》、《桂林山水》、《长城》等描绘景物的画面,可引导学生采用由远及近、由近到远的观察法,或采用由上到下、由里到外、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方法。画面,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它活生生地摆在学生面前,会在脑际里展开联想的翅膀。这不仅使学生较快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认知道理的积极性。如教《美丽的大公鸡》一课,公鸡由昂头到低头的动作变化,把大公鸡原来趾高气扬、骄傲自大的样子变为低头思过,虚心接受批评的态度跃然于纸上,形象地展示了大公鸡由骄傲到谦虚的心理过程。它让学生认识到:从小养成谦虚上进的品质是可贵的。这样,一下子就解决了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由鸡到人”的联想。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不单要引导学生看图体会蒲公英妈妈对子女的爱和它的娃娃欢乐地乘风去旅行的感情,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想象它们要离开妈妈了,有什么话要说。学生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扮演娃娃,各组学生的表演都各具特色,精彩极了。引导学生看图学文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想象力的培养。
二、利用画面,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1. 画外的想象描写必须是合理的
课文在画面的基础上展开的想象,必须与画面相对应。如《我们也要当红军》中两个孩子的向往和恳切的表情,还有毛主席的微笑,是画面所展示的。而小孩子要求当红军的语言与“毛泽东点点头,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则是作者合理的想象。这些想象是在人物表情的前提下展开的,是合乎情理的。
2. 想象的描写必须是连贯的
这种连贯,既有时间和空间的连贯,又有事件本身发生先后的连贯,它与画面的描写也是连贯进行的。如我在教学《纸奶奶的生日》这篇课文时,我说:纸奶奶的子孙除了书上图画中的,还有没有啊?不一会儿,就有的同学说还有楼房纸,是专门做房子用的,这样以后搬家折起来就走方便多了;有的说还有一种家具纸是专门做家具用的,这样就可以省下木材,森林就不会遭到破坏了。还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在学生的脑海中一个个诞生了。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的办法还有很多,关键在于我们作为老师的善不善于发掘,我们绝不可小看了学生的这些奇思妙想,说不定若干年后这些奇思妙想就会在他们的努力下成为现实。就像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16岁时头脑中产生的一种想象:“如果我以真空中的光速去追随一条光线运动,那么我就应该看到这条光线好像一个在空间里振荡着而停止不前的电磁场。”这种想象就是导致狭义相对论产生的导火线。
3. 画外的想象描写必须是生动真实的
唯其生动,才能打动读者;唯其真实,才有教育意义。在看图作文时,学生面对多幅画或多景点,往往无从下手。遇到这种情形时,老师就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认识画面上的各种景物和观察整个画面的着眼点。如此,再让他们动眼观察、动脑分析。如讲授看图作文《公园一角》时,光用彩笔画出一个引人注目的喷水池,让学生写出喷水池的样子。然后再画出小亭、长廊、树木、花草、游人等,让学生抓住每个景物的特点仔细观察,进而分析展开联想。最后,让学生们把观察到的各个景物的不同特点分别写出来。这样看图作文,既训练了学生的有序写景的作文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责任编辑邱丽
一、运用图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新精神源于学生兴趣之上的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产生新的看法和思维,从而获得新的收获和成功。心理学告诉我们:以静止的画面为学生再现现象的媒介,外界信息的不断刺激可以活跃大脑思维。但是外界信息的获得必须依靠仔细观察。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恰当地运用图像能很好地掌握所学内容,而且活跃学生的思维,激起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
通过观察,获取画面中的信息,是通向想象的第一步。不同的画面,可以采取不同的观察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标题、主题思想、基本内容来帮学生确定观察目标。如《难忘的泼水节》的时代背景介绍,可使学生在观察时有的放矢,准确理解;如《黄山奇石》、《桂林山水》、《长城》等描绘景物的画面,可引导学生采用由远及近、由近到远的观察法,或采用由上到下、由里到外、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方法。画面,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它活生生地摆在学生面前,会在脑际里展开联想的翅膀。这不仅使学生较快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能极大地激发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认知道理的积极性。如教《美丽的大公鸡》一课,公鸡由昂头到低头的动作变化,把大公鸡原来趾高气扬、骄傲自大的样子变为低头思过,虚心接受批评的态度跃然于纸上,形象地展示了大公鸡由骄傲到谦虚的心理过程。它让学生认识到:从小养成谦虚上进的品质是可贵的。这样,一下子就解决了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由鸡到人”的联想。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不单要引导学生看图体会蒲公英妈妈对子女的爱和它的娃娃欢乐地乘风去旅行的感情,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想象它们要离开妈妈了,有什么话要说。学生一个扮演妈妈,一个扮演娃娃,各组学生的表演都各具特色,精彩极了。引导学生看图学文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对他们进行了想象力的培养。
二、利用画面,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1. 画外的想象描写必须是合理的
课文在画面的基础上展开的想象,必须与画面相对应。如《我们也要当红军》中两个孩子的向往和恳切的表情,还有毛主席的微笑,是画面所展示的。而小孩子要求当红军的语言与“毛泽东点点头,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则是作者合理的想象。这些想象是在人物表情的前提下展开的,是合乎情理的。
2. 想象的描写必须是连贯的
这种连贯,既有时间和空间的连贯,又有事件本身发生先后的连贯,它与画面的描写也是连贯进行的。如我在教学《纸奶奶的生日》这篇课文时,我说:纸奶奶的子孙除了书上图画中的,还有没有啊?不一会儿,就有的同学说还有楼房纸,是专门做房子用的,这样以后搬家折起来就走方便多了;有的说还有一种家具纸是专门做家具用的,这样就可以省下木材,森林就不会遭到破坏了。还有很多的奇思妙想在学生的脑海中一个个诞生了。要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想象力的办法还有很多,关键在于我们作为老师的善不善于发掘,我们绝不可小看了学生的这些奇思妙想,说不定若干年后这些奇思妙想就会在他们的努力下成为现实。就像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16岁时头脑中产生的一种想象:“如果我以真空中的光速去追随一条光线运动,那么我就应该看到这条光线好像一个在空间里振荡着而停止不前的电磁场。”这种想象就是导致狭义相对论产生的导火线。
3. 画外的想象描写必须是生动真实的
唯其生动,才能打动读者;唯其真实,才有教育意义。在看图作文时,学生面对多幅画或多景点,往往无从下手。遇到这种情形时,老师就要适当地引导学生认识画面上的各种景物和观察整个画面的着眼点。如此,再让他们动眼观察、动脑分析。如讲授看图作文《公园一角》时,光用彩笔画出一个引人注目的喷水池,让学生写出喷水池的样子。然后再画出小亭、长廊、树木、花草、游人等,让学生抓住每个景物的特点仔细观察,进而分析展开联想。最后,让学生们把观察到的各个景物的不同特点分别写出来。这样看图作文,既训练了学生的有序写景的作文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