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这种表达方式,用到传记中有时会出现散文化的趋势。所谓散文化,就是语言形式上没有了明显的逻辑推理或归纳的痕迹。观点与材料之间直接链接在一起,其中逻辑关系完全依靠意念表达。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选自2016年全国课标Ⅰ卷《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这个文段,很多考生难以理解,原因在于它的议论没有显性的语言标志。其中心句“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的表达形式也很口语化,甚而观点“湮没”在其他语料之中,因为真正的观点是“1985年,对于陈忠实来说,是一个标志性年份”。这样就能将段意显性化一些。看到这样的观点,读者很容易问“这是为什么”。作者从三个方面做出回答。第一个方面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换句话说:这一年,陈忠实感受到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的必要了。第二方面是陈忠实换装,换装不只是外在的事,参照“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这句信息,这第二层含意应该是:这一年,陈忠实在生活上成功地打开了自己。第三层是出国的感受,同理参照那句,可以将第三层含意概括为:这一年,陈忠实在思想上成功地打开了自己。这样的理据关系,和标准的议论文中的理据关系是有差别的,但是其本质是一样的,一样的有理有据,而且论据充分,论述有力。如此的语理分析,让我们面对高考试题(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自会有较为自由的发挥空间。
①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②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 ③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④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 ⑤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⑥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⑦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l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⑧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⑨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地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选自2012年全国课标Ⅰ卷)
这段文字也具有一定的论述性,但是语言表征并不鲜明。整个文段是在阐释传主成功转行的原因。其中第①句是讲她对国内外物理学研究动态的关注。第②句讲她对现实研究课题的思考。第③④⑤句是将忧国意识和关注思考融合在一起,产生一种内在的力量,从而成为她转行的原因。可见这五句是一层,可以概括为:她的转行是她的忧国意识使然,忧国意识汇聚观察与思考之力,产生一种转行的内动力。第⑥句是宕笔,将转行于己不利对己有难度,从而突出转行并成就事业的难能可贵,不是答案目标句。第⑦句讲她的个性或性格,是转行的原因,由此节录表达为:她的转行是她的性格使然,因为她进取心很强,勇闯难关,有所创造。最后两句是一层,可以概括为:她的转行是她的身份意识或社会责任感使然,因为她有自觉的身份意识,她认为作为学术前辈,可以借此鼓励年轻人,开拓科研新领域。综观这些分析,我们可见传记中的议论所具有的散文化特征。当然这样的语理分析,能形成一定的语感,若有从事科研或研究性学习的经历,面对这样的文段思路会多一层敏感。因为从事研究,首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其次要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否则什么研究也都可能做不成。只是该文在表现“问题意识”时,有疑问句帮助显示;而在表现“担当意识”时,多层面地逐层表述——由爱国到个性再到团队精神。有人说,语文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事,还有我们的经验经历和思考获得,我是相信这个话的。
散文化的议论,需要我们有分析结构的意识和机智分层的敏锐。但是不少考生总会让层次错乱,写出来的答案要么属于小猫吃豆芽型,答案呈现的点过多,有的甚而達到五六点;要么属于“兜圈子”型,答案缺乏覆盖面,答案可能也是三点,却只是在某一层次上“生拉硬扯”。这个问题的出现还是经验太少,或者不愿意在基本功上多付出真付出。其实,无论是达·芬奇画蛋的故事,还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古训,无不启示我们素养获得的必由路径。所以请再跟着分析文段的语理。
①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②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③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④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⑤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⑥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⑦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选自2011年辽宁卷)
这个文段,理解时就要有层次感。第①②③句为一层,第④⑤⑥句为一层,第⑦句为一层,每层都有自己的层意,概括起来,就是对段落的整体把握,是为整体阅读。在第一层中,第①句是主旨句,是被扩展句。第②句是就“太注意方法”进行扩展,让我们对“太注意方法”有一个更加具体的感知。第③句是不必太在意“方法”的原因。所以抓该层,就是抓第①句。按此路类推,可将第二、三层的层意锁定在第④句和“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上。这样的阅读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上文提到的两大误区。
①1891年11月1日,黄遵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②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③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④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⑤同时,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⑥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⑦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⑧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令空白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
(转引自2010年辽宁卷)
这段话是写黄遵宪任新加坡总领事的政绩,其中重要的是②④⑤句,为什么呢?因为第③句是第④句的背景,是一个铺垫。第⑥⑦句是对第⑤句的直接扩展,第⑧句是对第⑤句的侧面扩展。所以该段所讲政绩分为三层,每层都有核心句,分别是②④⑤。这样的阅读,面对这样的试题(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组织答案真是不难甚而有些容易。
(编辑:李跃)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选自2016年全国课标Ⅰ卷《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这个文段,很多考生难以理解,原因在于它的议论没有显性的语言标志。其中心句“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的表达形式也很口语化,甚而观点“湮没”在其他语料之中,因为真正的观点是“1985年,对于陈忠实来说,是一个标志性年份”。这样就能将段意显性化一些。看到这样的观点,读者很容易问“这是为什么”。作者从三个方面做出回答。第一个方面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换句话说:这一年,陈忠实感受到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的必要了。第二方面是陈忠实换装,换装不只是外在的事,参照“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这句信息,这第二层含意应该是:这一年,陈忠实在生活上成功地打开了自己。第三层是出国的感受,同理参照那句,可以将第三层含意概括为:这一年,陈忠实在思想上成功地打开了自己。这样的理据关系,和标准的议论文中的理据关系是有差别的,但是其本质是一样的,一样的有理有据,而且论据充分,论述有力。如此的语理分析,让我们面对高考试题(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自会有较为自由的发挥空间。
①谢希德一直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物理学研究的动态,努力探索真知。②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她开始思索一个奥妙而又实际的问题——怎样使钢材不生锈?是什么起到抗腐蚀的保护层作用? ③世界上一些国家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钢材达上千万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④怎样才能使我国有限的钢材发挥更大的作用? ⑤这就要涉足表面物理。⑥专长在半导体和固体物理研究的谢希德,如果继续从事她的研究,可以说既省力又稳妥,还可以尽快出成果;如果另辟蹊径转入新领域,即使付出艰辛的劳动,五年十载能否取得显著成绩仍是个未知数。⑦然而,她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人,表面物理亟待研究,哪怕付出l0倍、20倍的努力,也要勇闯难关,有所创造。⑧作为学界前辈,她也要借此鼓励年轻人去开拓这个前景广阔的新领域。⑨谢希德率领她的团队,经过认真细致地研究,一点一滴地积累经验,使复旦大学的表面物理研究达到了世界水平。
(选自2012年全国课标Ⅰ卷)
这段文字也具有一定的论述性,但是语言表征并不鲜明。整个文段是在阐释传主成功转行的原因。其中第①句是讲她对国内外物理学研究动态的关注。第②句讲她对现实研究课题的思考。第③④⑤句是将忧国意识和关注思考融合在一起,产生一种内在的力量,从而成为她转行的原因。可见这五句是一层,可以概括为:她的转行是她的忧国意识使然,忧国意识汇聚观察与思考之力,产生一种转行的内动力。第⑥句是宕笔,将转行于己不利对己有难度,从而突出转行并成就事业的难能可贵,不是答案目标句。第⑦句讲她的个性或性格,是转行的原因,由此节录表达为:她的转行是她的性格使然,因为她进取心很强,勇闯难关,有所创造。最后两句是一层,可以概括为:她的转行是她的身份意识或社会责任感使然,因为她有自觉的身份意识,她认为作为学术前辈,可以借此鼓励年轻人,开拓科研新领域。综观这些分析,我们可见传记中的议论所具有的散文化特征。当然这样的语理分析,能形成一定的语感,若有从事科研或研究性学习的经历,面对这样的文段思路会多一层敏感。因为从事研究,首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其次要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否则什么研究也都可能做不成。只是该文在表现“问题意识”时,有疑问句帮助显示;而在表现“担当意识”时,多层面地逐层表述——由爱国到个性再到团队精神。有人说,语文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事,还有我们的经验经历和思考获得,我是相信这个话的。
散文化的议论,需要我们有分析结构的意识和机智分层的敏锐。但是不少考生总会让层次错乱,写出来的答案要么属于小猫吃豆芽型,答案呈现的点过多,有的甚而達到五六点;要么属于“兜圈子”型,答案缺乏覆盖面,答案可能也是三点,却只是在某一层次上“生拉硬扯”。这个问题的出现还是经验太少,或者不愿意在基本功上多付出真付出。其实,无论是达·芬奇画蛋的故事,还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古训,无不启示我们素养获得的必由路径。所以请再跟着分析文段的语理。
①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②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③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④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⑤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⑥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⑦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
(选自2011年辽宁卷)
这个文段,理解时就要有层次感。第①②③句为一层,第④⑤⑥句为一层,第⑦句为一层,每层都有自己的层意,概括起来,就是对段落的整体把握,是为整体阅读。在第一层中,第①句是主旨句,是被扩展句。第②句是就“太注意方法”进行扩展,让我们对“太注意方法”有一个更加具体的感知。第③句是不必太在意“方法”的原因。所以抓该层,就是抓第①句。按此路类推,可将第二、三层的层意锁定在第④句和“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上。这样的阅读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上文提到的两大误区。
①1891年11月1日,黄遵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②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③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④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⑤同时,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⑥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⑦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⑧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令空白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
(转引自2010年辽宁卷)
这段话是写黄遵宪任新加坡总领事的政绩,其中重要的是②④⑤句,为什么呢?因为第③句是第④句的背景,是一个铺垫。第⑥⑦句是对第⑤句的直接扩展,第⑧句是对第⑤句的侧面扩展。所以该段所讲政绩分为三层,每层都有核心句,分别是②④⑤。这样的阅读,面对这样的试题(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组织答案真是不难甚而有些容易。
(编辑: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