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人善画竹,其师谓未入门,使随竹生十年,又以三年忘竹,始欣然许之。表面观之,功亏一篑,然而时间与生命究竟是活的,实不能以“死物”衡量,总要进步,不为物役。
那“死物”未必粗俗,也可清雅,但倘若反拘于“死物”,仅可称之为一优秀的“上帝视角”者,而非一优秀的人。然而人究竟不是空泛的“上帝”,画竹人尽管技法高超却不谙神韵,自未入门。这样形态的“雅士”,空有皮囊而已。晋时的王衍,“雅尚玄远”,更有“见钱立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一行为作口不言钱的典范。这样的清高,自然优于那贪浊与势利,清谈亦诚非常人所能及。但纯粹的清谈无以解决实际的问题,王衍直至被俘仍谓“计不在已”“少不豫事”,最终被“排墙杀之”。哲理本是极灵动的,若将它熬成了脱离实际的死物,最终只能埋葬自己。
于是我们讲求实际,就像画竹人于竹林中与之共舞,然而脚踏实地从来并非急功近利的借口,后者无非为另一”死”物,且危害更盛。
画竹人自然明白深入自然,其师依然。但如果好事者盲目模仿,恐怕教路人以为发了疯,但若真坚持十年,也许刻鹄不成尚类鹜。倘若将竹尽伐了去,亦不加工,只当捡了便宜,还说什么讲求实用之类的话来,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狗”,仅图一辈子赚几辈子钱财的,他们并非真企业家,更不明白生命之于时间,只像守财奴。也许能体验抚摸黄金的快乐,却未必能体验经济独立的快乐——那金子早熔成锁链将他禁锢。物质基础保障人们的自由,可仅限于死的“概念”,便是画地为牢。马克思的著作中有生产方法与生产力两词,之所以前者为基而非后者,是因为后者仅为简单归纳而非整体运作。对于自由本身亦然,将自由当作“死物”仅窥见其表面的,“自以为是一切主人的,实际上比任何人更是奴隶”,贪图小利者,得到的只是“死物”罢了。故而我们虽扎根于实际的生活,脚踏实地,又总该相见那些所谓“高于生活”的,亦是活的生命活的时间之一部。
这个过程像毁弃,倒不如说像是回归,更是另一活物的发皇。
画竹人十年与竹“共生”,又以三年忘竹,十年的時间使他自以为是一棵竹子,那么三年的时间便将他重塑成一个画师,一切徒劳无功?他早非当初那个只识技法的“旁人”,恰恰成了一位最深谙竹子神韵的——画师。当年也有一位年轻人在院中对着竹子“格物”,只是最终一无所获,只得放弃,但他在临终时却同样毫无遗憾:“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个叫王守仁的人,后来在诸多领域成就了非凡的功业。年少时的他也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拥有对世界的好奇,试问,那时心便不光明?光明,只是尚未成熟。显然,对着竹子死格是格不出道理来的。日后的宦海与疆场亦使他了解世界,经历了如此许多,非官僚非军阀,不迂不腐,真可贵处,此心光明。
这样的进步,实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洗,永存的,倘若不是时刻进步的活的生命,恐怕便是抱着死物的死物。
【教师点评】
全文脉络清晰,角度新颖,对材料的分析与素材的选用尤为如此。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就素材看援王衍之例,王衍那样清高,而山巨源初见他便说“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最终一语成谶。这结果讽刺又引人深思,“君名盖四海,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言少不了豫事!破坏天下,正是君罪。”
继而引出下文貌不惊人、言不眩世的求实者,同时类比论证“死”物之“死”。材料贯彻始终,最后引用王阳明格竹的例子及其生平,既照应前文稚嫩的甚至死的“物”,同时显示全文主题,看似处处着墨僵死,实则讴歌活的生命与时间。(何文魁)
编辑/华放 李跃
那“死物”未必粗俗,也可清雅,但倘若反拘于“死物”,仅可称之为一优秀的“上帝视角”者,而非一优秀的人。然而人究竟不是空泛的“上帝”,画竹人尽管技法高超却不谙神韵,自未入门。这样形态的“雅士”,空有皮囊而已。晋时的王衍,“雅尚玄远”,更有“见钱立阂行,呼婢曰‘举却阿堵物’”一行为作口不言钱的典范。这样的清高,自然优于那贪浊与势利,清谈亦诚非常人所能及。但纯粹的清谈无以解决实际的问题,王衍直至被俘仍谓“计不在已”“少不豫事”,最终被“排墙杀之”。哲理本是极灵动的,若将它熬成了脱离实际的死物,最终只能埋葬自己。
于是我们讲求实际,就像画竹人于竹林中与之共舞,然而脚踏实地从来并非急功近利的借口,后者无非为另一”死”物,且危害更盛。
画竹人自然明白深入自然,其师依然。但如果好事者盲目模仿,恐怕教路人以为发了疯,但若真坚持十年,也许刻鹄不成尚类鹜。倘若将竹尽伐了去,亦不加工,只当捡了便宜,还说什么讲求实用之类的话来,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狗”,仅图一辈子赚几辈子钱财的,他们并非真企业家,更不明白生命之于时间,只像守财奴。也许能体验抚摸黄金的快乐,却未必能体验经济独立的快乐——那金子早熔成锁链将他禁锢。物质基础保障人们的自由,可仅限于死的“概念”,便是画地为牢。马克思的著作中有生产方法与生产力两词,之所以前者为基而非后者,是因为后者仅为简单归纳而非整体运作。对于自由本身亦然,将自由当作“死物”仅窥见其表面的,“自以为是一切主人的,实际上比任何人更是奴隶”,贪图小利者,得到的只是“死物”罢了。故而我们虽扎根于实际的生活,脚踏实地,又总该相见那些所谓“高于生活”的,亦是活的生命活的时间之一部。
这个过程像毁弃,倒不如说像是回归,更是另一活物的发皇。
画竹人十年与竹“共生”,又以三年忘竹,十年的時间使他自以为是一棵竹子,那么三年的时间便将他重塑成一个画师,一切徒劳无功?他早非当初那个只识技法的“旁人”,恰恰成了一位最深谙竹子神韵的——画师。当年也有一位年轻人在院中对着竹子“格物”,只是最终一无所获,只得放弃,但他在临终时却同样毫无遗憾:“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这个叫王守仁的人,后来在诸多领域成就了非凡的功业。年少时的他也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拥有对世界的好奇,试问,那时心便不光明?光明,只是尚未成熟。显然,对着竹子死格是格不出道理来的。日后的宦海与疆场亦使他了解世界,经历了如此许多,非官僚非军阀,不迂不腐,真可贵处,此心光明。
这样的进步,实非一日之功,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洗,永存的,倘若不是时刻进步的活的生命,恐怕便是抱着死物的死物。
【教师点评】
全文脉络清晰,角度新颖,对材料的分析与素材的选用尤为如此。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就素材看援王衍之例,王衍那样清高,而山巨源初见他便说“误天下苍生者,必此人也”,最终一语成谶。这结果讽刺又引人深思,“君名盖四海,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言少不了豫事!破坏天下,正是君罪。”
继而引出下文貌不惊人、言不眩世的求实者,同时类比论证“死”物之“死”。材料贯彻始终,最后引用王阳明格竹的例子及其生平,既照应前文稚嫩的甚至死的“物”,同时显示全文主题,看似处处着墨僵死,实则讴歌活的生命与时间。(何文魁)
编辑/华放 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