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鉴于幼儿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便需要教师找准工作切入点,培养孩子良好性格。幼儿教育重在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语言表达、艺术素养、社会意识、科学态度的全面发展。其中,幼师更需关注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为其高阶段的学习与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展开在幼儿教育中有效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探析。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自信心;培养
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应注重关注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不仅需重视学习与发展各领域间的渗透与融合[1],并需提升幼儿教育的科学性、适宜性,让教育符合幼儿的发展与学习规律。为此,教师应注重在日常教育、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
1、简析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性
孩子是千万家庭的希望,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2]。施以怎样的幼儿教育,事关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未来会做出怎样的事情以及其对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3-6岁的孩子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开始步入集体生活,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在较长一段时间中,孩子在幼儿园中都会表现出害怕、孤独和抗拒,有的孩子比较内向,也会有一定的自卑、怯懦表现,不愿意与人沟通,更不热衷于参与集体活动。大部分孩子最开始上幼儿园都需要经历过渡期,这是较为正常的,需要幼师给予孩子有效引导,使其具有安全感、感受到在幼儿园依然是被重视和关爱的。
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信心,不仅有助于塑造其乐观开朗的性格,也将使幼儿具有更强的抗挫能力,当其遇到生活和学习的问题时,会表现的更加从容和理性,能够积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启蒙教育阶段做好幼儿的自信心培养,不仅将更好的助力孩子未来成长,养成其正确的认知和行为习惯,更将使幼儿具有乐观的品格、阳光的心态以及健全的心智。
2、浅议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策略
2.1对孩子施以精心呵护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任务不止传授新知,同时还必须以爱心、耐心、责任心呵护幼儿成长和学习生活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相对来说,幼儿教育工作内容更为繁琐、复杂,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予孩子充分的引导和照顾。
这便需要幼师发自内心地关心孩子,真正的热衷于幼教事业,与孩子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从而保障幼儿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和被关爱的。只有这样,孩子们幼小心灵才能不断地得到激励与鼓舞,在潜移默化中使其具有强烈的自信心。例如:在幼儿园中,教师如发现幼儿不经意间跌倒时,要及时扶起他,除了在第一时间检查孩子的伤口并进行妥善处理,教师还可以鼓励的话语,安抚其情绪,对其勇敢的表现给予赞扬,在有效引导中建立其坚强的品格和良好的自信。
2.2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
每个幼儿又都是独立而特别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作为幼师,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幼儿在学习和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孩子自主学习、探究空间,促进其认知发展。部分幼师会直接性否定幼儿或延续批评教育,其一方面会令幼儿自主性减弱,阻碍认知、实践能力发展;另一方面过度批评,会使孩子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尊重幼儿是培养其良好的自信心的重要举措。
例如:在幼儿园里,可让孩子轮流帮助老师给小朋友们分发餐盘、整理玩具,当其出现不规范行为时,可委婉的指出并纠正,如“老师认为你做的很好,动作很迅速。不过应该注意轻拿轻放,玩具可能也会怕疼”、“谢谢你来帮助老师,幸亏有你帮忙大家才能准时用餐,能不能把勺子也发给小朋友们?”切勿使用否定性的话语。只有以欣赏的口吻实施关爱教育,才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认知和行为习惯,在提升其能力的过程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2.3鼓励孩子去直面挫折
为强化幼儿的自信心,不仅仅要实时性和有意识地给予他们关爱、尊重、肯定、辅助。同时也要培养其抗挫能力。当他们在尝试不同挑战和面对各类挫折时,下意识想到的应该是如何应对、克服困难,而并非退缩和逃避,进而使其具有坚毅的品格。让孩子意识到:面对困难时眼泪、哭泣都不能解决问题,而是应积极面对。使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出现困难、挑战时,能做到不盲目地消极悲伤而是予以勇敢面对,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尝试,办法一定比困难多。经过鼓舞式的心理引导和科学性地指导教学后,在强化孩子自身耐挫力与耐压性的同时,树立其强烈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导幼儿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如若发现他们有的总是应用同一种色彩进行涂绘,教师可引导幼儿多去观察绘本,让幼儿发现森林中是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的。教师还可进行手把手地指导,随后鼓励孩子在课后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去画画,并对其一点一滴的进步予以关注和肯定,让孩子喜爱绘画创作并增强其良好的个人的自信心。
2.4构建良好家园共育平台
在幼儿的自信心培养过程中,单方面依靠教师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应形成家园共育体系,促进家长的积极参与。毕竟,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性格影响较为深远。當代社会很多家庭都是4+2+1模式[3],很多孩子在家中都是娇生惯养的饭来张口,这对孩子独立性、自信心的建立较为不利。为此,应促进家园间的密切联系,促进科学育儿经验的共享,让孩子作为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而非被定义为弱小的存在。家长需给予孩子尊重,但也要相信孩子能行,对于其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让孩子自主完成。
例如:当孩子帮助妈妈一起摘菜后,应对孩子施以夸赞,使其具有参与家庭劳动的热情,并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被需要。并且应不吝赞美,就算孩子做的不够好、可能需要父母“返工”,也不要喝止、嘲笑孩子。
3、结语
总之,提升幼儿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信心、美好的品格,并非一蹴而就的。作为幼儿教师,应意识到自身肩头的责任重大,不仅应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呵护孩子的成长,更应重视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肯定孩子的细小进步,并对孩子施以欣赏、鼓励教育,使幼儿具有良好的耐挫性。在促进幼儿的小幅递进式成长中,培养其良好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董华芳.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C].教师教育论坛,2019(7):1.
[2]刘永莲.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途径[C].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2019(6):1.
[3]张丽琴.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解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8):15.
关键词:幼儿教育;幼儿;自信心;培养
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应注重关注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不仅需重视学习与发展各领域间的渗透与融合[1],并需提升幼儿教育的科学性、适宜性,让教育符合幼儿的发展与学习规律。为此,教师应注重在日常教育、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
1、简析培养幼儿自信心的必要性
孩子是千万家庭的希望,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2]。施以怎样的幼儿教育,事关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孩子的未来会做出怎样的事情以及其对社会做出怎样的贡献。3-6岁的孩子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开始步入集体生活,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在较长一段时间中,孩子在幼儿园中都会表现出害怕、孤独和抗拒,有的孩子比较内向,也会有一定的自卑、怯懦表现,不愿意与人沟通,更不热衷于参与集体活动。大部分孩子最开始上幼儿园都需要经历过渡期,这是较为正常的,需要幼师给予孩子有效引导,使其具有安全感、感受到在幼儿园依然是被重视和关爱的。
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信心,不仅有助于塑造其乐观开朗的性格,也将使幼儿具有更强的抗挫能力,当其遇到生活和学习的问题时,会表现的更加从容和理性,能够积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启蒙教育阶段做好幼儿的自信心培养,不仅将更好的助力孩子未来成长,养成其正确的认知和行为习惯,更将使幼儿具有乐观的品格、阳光的心态以及健全的心智。
2、浅议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有效策略
2.1对孩子施以精心呵护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的任务不止传授新知,同时还必须以爱心、耐心、责任心呵护幼儿成长和学习生活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相对来说,幼儿教育工作内容更为繁琐、复杂,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予孩子充分的引导和照顾。
这便需要幼师发自内心地关心孩子,真正的热衷于幼教事业,与孩子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关系,从而保障幼儿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和被关爱的。只有这样,孩子们幼小心灵才能不断地得到激励与鼓舞,在潜移默化中使其具有强烈的自信心。例如:在幼儿园中,教师如发现幼儿不经意间跌倒时,要及时扶起他,除了在第一时间检查孩子的伤口并进行妥善处理,教师还可以鼓励的话语,安抚其情绪,对其勇敢的表现给予赞扬,在有效引导中建立其坚强的品格和良好的自信。
2.2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
每个幼儿又都是独立而特别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作为幼师,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幼儿在学习和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给孩子自主学习、探究空间,促进其认知发展。部分幼师会直接性否定幼儿或延续批评教育,其一方面会令幼儿自主性减弱,阻碍认知、实践能力发展;另一方面过度批评,会使孩子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尊重幼儿是培养其良好的自信心的重要举措。
例如:在幼儿园里,可让孩子轮流帮助老师给小朋友们分发餐盘、整理玩具,当其出现不规范行为时,可委婉的指出并纠正,如“老师认为你做的很好,动作很迅速。不过应该注意轻拿轻放,玩具可能也会怕疼”、“谢谢你来帮助老师,幸亏有你帮忙大家才能准时用餐,能不能把勺子也发给小朋友们?”切勿使用否定性的话语。只有以欣赏的口吻实施关爱教育,才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认知和行为习惯,在提升其能力的过程中,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2.3鼓励孩子去直面挫折
为强化幼儿的自信心,不仅仅要实时性和有意识地给予他们关爱、尊重、肯定、辅助。同时也要培养其抗挫能力。当他们在尝试不同挑战和面对各类挫折时,下意识想到的应该是如何应对、克服困难,而并非退缩和逃避,进而使其具有坚毅的品格。让孩子意识到:面对困难时眼泪、哭泣都不能解决问题,而是应积极面对。使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出现困难、挑战时,能做到不盲目地消极悲伤而是予以勇敢面对,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尝试,办法一定比困难多。经过鼓舞式的心理引导和科学性地指导教学后,在强化孩子自身耐挫力与耐压性的同时,树立其强烈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导幼儿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如若发现他们有的总是应用同一种色彩进行涂绘,教师可引导幼儿多去观察绘本,让幼儿发现森林中是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的。教师还可进行手把手地指导,随后鼓励孩子在课后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去画画,并对其一点一滴的进步予以关注和肯定,让孩子喜爱绘画创作并增强其良好的个人的自信心。
2.4构建良好家园共育平台
在幼儿的自信心培养过程中,单方面依靠教师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应形成家园共育体系,促进家长的积极参与。毕竟,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性格影响较为深远。當代社会很多家庭都是4+2+1模式[3],很多孩子在家中都是娇生惯养的饭来张口,这对孩子独立性、自信心的建立较为不利。为此,应促进家园间的密切联系,促进科学育儿经验的共享,让孩子作为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而非被定义为弱小的存在。家长需给予孩子尊重,但也要相信孩子能行,对于其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让孩子自主完成。
例如:当孩子帮助妈妈一起摘菜后,应对孩子施以夸赞,使其具有参与家庭劳动的热情,并在家庭生活中感受到被需要。并且应不吝赞美,就算孩子做的不够好、可能需要父母“返工”,也不要喝止、嘲笑孩子。
3、结语
总之,提升幼儿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信心、美好的品格,并非一蹴而就的。作为幼儿教师,应意识到自身肩头的责任重大,不仅应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呵护孩子的成长,更应重视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肯定孩子的细小进步,并对孩子施以欣赏、鼓励教育,使幼儿具有良好的耐挫性。在促进幼儿的小幅递进式成长中,培养其良好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董华芳.如何在幼儿教育中激发和培养幼儿的自信[C].教师教育论坛,2019(7):1.
[2]刘永莲.浅谈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途径[C].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2019(6):1.
[3]张丽琴.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解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