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ward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的自理能力就是简单的自我服务,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学着去做”从而培养小班幼儿拥有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入厕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园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找到误区,从家庭、幼儿园和二者合力三方面来解决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薄弱的现状,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自理习惯。

一、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我国的培养目标是把幼儿培养成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自理能力划分在健康领域,幼儿只有拥有正确的自理意识和健康的自理能力,才能更好的适应生活,因此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理意识就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1)促进小班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小班幼儿从家庭初次进入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薄弱,吃饭,洗刷,入厕等一系列自理活动不能独自完成,这样的小班幼儿很难融入幼儿园大家庭中,不能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2)促进小班幼儿养成好习惯.好习惯要从小养成。培养孩子的最佳时间是从幼儿期就开始抓起。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分析每个孩子不同的自理能力采取相应的能力练习,才能更加有效的积极地帮助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独自生活能力。
  二、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现状调分析

小班幼儿很少自己动手,自理能力很薄弱,但一个幼儿园调查存在片面性,我又阅读大量的资料,经总结分析薄弱原因如下:

(1)家庭教育方面的误区:①过分溺爱.案例1:幼儿园小班的一个小朋友是广大老师心中的好学生,他的自理能力非常强,可以自己吃、喝、拉、撒、睡......是老师的贴心小助手。可是,在老师接园的时候,看见小朋友的鞋子竟然穿反了,老师指点,她马上熟练的换过来并嘀咕道:“都怪奶奶,非要给我穿,害得我穿反了。”出现此情况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目前家长的过分保护和关心。②方法不当,缺乏耐心。案例2:小班的两位小朋友,看大人都自己穿衣服,心里也非常想尝试。A小班幼儿费了好大功夫刚把衣服穿上却穿反了,A妈妈非常生气的朝幼儿喊:“自己不行还硬要穿、穿,现在可好?穿反了吧?就是不死心,耽误事。”这位小班幼儿在妈妈的打击下从此就不自己独立穿衣服了。B妈妈的态度和A妈妈正好相反,看到孩子没穿好,笑呵呵的夸奖自己的孩子道:“哟!今天宝宝竟然独立的把衣服穿上了,真棒。来,让妈妈瞧瞧!嗯,不错,如果下次穿衣服时候看看反正,不穿反会更棒。”幼儿受到夸奖,就更爱表现自己。从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家长在孩子提出要自己尝试自理的时候都会满足孩子的愿望,初衷都希望幼儿可以独立。

(2)幼儿园教育方面的误区:①观念不正.家长偏重智力,幼儿园要求质量,在这双重的压力下,老师把培养重点放在智育。只有让小班幼儿成绩提高,家长才会更乐意把孩子送过来,园长才会更认可其教学能力。于是,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就被淡化。②方式不当。每天这里的老师只要进入学校就忙碌不停。例如:小班幼儿去厕所,老师跟随帮助,课堂15分钟全部都是知识的传授,加餐老师帮等。老师的处处不放心,再加上没有科学合适的教学方法,导致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很薄弱。
  三、小班幼兒自理能力薄弱的解决策略

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可以使小班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养成独立自信的品格及好习惯,但是,经对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发现家庭、幼儿园教育等方面存在很多误区,导致大多幼儿自理能力薄弱,不符合新《纲要》要求。为了解决小班幼儿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在家庭中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影响孩子最大的人。所以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开始。①树立正确的观念,激发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引导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帮助家长改变教育观念,普及更为健康的教育知识。提高家长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②家庭成员保持一致性.虽然家长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运用了灵活的方法,给予了锻炼机会,但是如果家庭成员之间没有沟通、交流,就会在孩子问题上出现矛盾。比如:孩子自己不想穿衣服,于是起床哭闹让妈妈帮忙穿,妈妈不理睬,可是孩子一直哭闹,奶奶不忍心,帮助穿衣服。

(2)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因为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幼儿园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专业素质过硬的老师,对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的养成也是非常重要的。①转变观念,促进小班幼儿全面发展。切实的把发展孩子的德智体美,落实于实践之中。不要只是偏重于智力、学习成绩方面的教育。我们要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教育。采用多种方式,寓教于乐。②儿歌诵读法和游戏体验法。小班幼儿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把幼儿自理能力技巧编写成非常有趣味的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儿歌。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锻炼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通过合力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家庭和幼儿园都转变观念,并且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但是如果二者之间不同步、缺乏沟通,起到的效果只会事倍功半。因此,二者之间需要形成合力。①同步教育。幼儿园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与家长相比有着更加专业,更加全面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因此,幼儿园承担起沟通的桥梁,通过家长会、网络,短信、亲子活动等方式及时与家长反馈小班幼儿生活自理方面的表现及问题,并提出要求。实现同步教育。②沟通联系。家庭和老师必须经常保持沟通,相互交流幼儿的表现,这样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取到想要的结果。例如:幼儿老师通过观察日记、微视频、谈话等方式向家长反映小班幼儿最近的表现以及对其要求,家长配合要求,并经常相互沟通。

其他文献
文本细读作为阅读教学中解读文本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入地研究和体悟,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给学生合适的时间空间进行阅读,为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文字的理解。  高质量地运用文本细读教学法,能够使学生融入积极向上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会对文本表达的感情有更深的理解,自身的感知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会得到提高,在此基础上学生还能将所学知
期刊
要想发展高中语文课程的教育,就必须提高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只有高中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方面有兴趣可言,他们才会有想要继续学习的想法,才会有想要学习的动力。因此,语文教师在针对高中生在语文课程方面的教学过程中要适当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能只是一味地因为上课而上课,而要采用一些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一个有生机、有活力的课堂氛围。  一、适当培养学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感悟建模的过程,发展数学思想。所谓数学模型是数学符号、数学式子以及数量关系对现实原型简化的本质的描述。在我们的数学教学课堂上,让学生经历抽象、概念、理解本质内涵的过程就是建模过程。而数学过程中的公式、理论及概念都源于现实生活,通俗些,由生活实例抽象成为模型,加上数学思考即数学模型。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质。就低年级的数学
期刊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要想适应新课改对人才的全新要求,教师必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方面抓紧落实,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基础严格把关,提升其整体道德素养和法律积淀。只有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交流中才会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才能做到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合法利益,遵纪守法,做一名合格的公民。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认真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对人才的全面发
期刊
阅读能力是初中生所需要具备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更是在初中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阅读在初中语文中所占地位可谓是至关重要,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点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得最妙。学生一旦有了阅读兴趣往往让阅读效率更高,会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快乐,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得语文学习能力大大提升。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
期刊
本书通过对教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需要回应的现实问题和鲜活典型的案例,对新课标进行解读。基本能够让我们即学即用、活学活用。可以说,每学习一节内容,都会有很多收获与感悟。  就我所读的内容来看。感触最深的是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做到灵活多样,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益。而只有当教师的教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
期刊
在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知识之间,会有有很多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进而行成完整的学科知识。在高中数学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知识点,它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有很多知识都是它的变形,或者说是它的化身。让学生了解知识的本质,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认识数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首先,我们先回顾一下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如右图,过点分别向轴和轴作垂线和,垂足分别为(,0)和(0,)
期刊
摘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事实确实如此,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里面让学生提出问题,有合作探究的机会,从而在无形之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导学案就是抓手。经过实践的探索,本文首先从导学案的设计原则入手,其次谈了导学案与课件、及导学案在拓展性、层次性上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 导学案 设计  “满堂灌”“电灌”式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机会少,不利于学生创
期刊
相比其他学科,物理知识比较枯燥乏味,有些知识很难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物理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把生活问题物理化,物理问题生活化,就会让原本枯燥的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就会感到亲切,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生活中也会享受到物理知识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作為教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探索:导入生活化  物理课是能狗唤醒学生对自然知识产生兴趣的学科,在课堂上,
期刊
放寒假的第一天,我用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致教师》。  朱永新老师从“给我一个做教师的理由,借我一双好教师的慧眼,愿我书写一部教师的生命传奇,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四大板块,以书信的形式进行了叙述与阐释。  在读的过程中,我好似和一位大师对话,当然也有心靈契合的地方,比如教师的困惑,在现实的环境中,教师该何去何从。读完这本书,梳理一下思绪,“盲点”消失了,方向明确了:我想说,用爱铺就生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