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是初中生所需要具备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更是在初中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阅读在初中语文中所占地位可谓是至关重要,它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点之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得最妙。学生一旦有了阅读兴趣往往让阅读效率更高,会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快乐,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得语文学习能力大大提升。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只重视语文课堂教授过程,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注意培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教学过程中许多初中语文教师没有真正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把教学重点放在语文教材本身,未能充分利用有效的阅读材料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之未积极引导,进而降低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无从谈起,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 积极创设教学情境,顺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在课堂上展示百草园的自然环境,让学生观看和欣赏鲁迅求学的书屋,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师亦可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集声音、文字、图片、音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下载与课文相关的音频,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边看边听,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提高學生的学习兴趣,此时已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言而喻。
最后语文课堂教学尽可能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朗读。一个会朗读的人,能够将文章情感“读”出来的人,那么他在理解文章时,对思想的把握会更加准确,阅读时会有真情实感流露,何谈没有阅读兴趣。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时,我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对话部分,然后让学生们对文章中的角色进行扮演,并有感情地进行对话,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最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积极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育人氛围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抛开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努力创建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育人氛围。让学生积极地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创造更积极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学《狼》中可以放飞梦想,大胆想象,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表演狼的狡诈、贪婪,让学生表演出来,相信其他学生一定会根据该情景,重新体会文章内容,激发阅读兴趣,会津津有味的朗读课文,会体会到不一样的意境。
三、时刻敢于质疑,时常保持一颗好奇心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们在阅读后,产生了疑问是一种认真思考的体现,教师要及时跟进,适时点拨。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探究能力,肯定学生的好奇,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文章思想,提高他们自主领悟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感悟生活,情由心生
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尤其让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文化积淀深厚,学生在阅读经典名著的过程中去感悟生活;在感悟生活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经典名著的思想内涵。比如《背影》这篇文章,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这篇文章在叙事时,虽然没有用一些华丽的辞藻,但是却能够让我们被那伟大的父爱所感染。在讲解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欣赏这一篇饱含真情实感的美文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爸爸、妈妈含辛茹苦的照顾我们,起早贪黑为生活奔波的情境,相信学生会感悟生活的不易,情由心生,会真情流露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校要积极开放图书馆,教师要及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经典名著的机会。教师循序渐进教学生一些阅读技巧,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心应手,提高阅读质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因势利导,阅读兴趣更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长期坚持!阅读兴趣一定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相信一定会呈现别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