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孩子的马戏课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yingguil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戏?课?两个看起来毫不相关的领域被德国人组合到一起。
  前不久,女儿所在的小学发来通知,学校将有整整一个星期不上课,全校的孩子都要向马戏演员学习各种表演技能。附在通知后面的是整个活动的任务分配表,包括需要家长帮助安装、拆卸帐篷, 看护学生练习,为演出贡献蛋糕以及最后要帮忙打扫卫生等。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因为想看看德国马戏教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被安排在走钢丝项目中。第一天去帮忙,就看见学校草地上立起了大马戏团的帐篷,专业演员在教授不同组的学生学习各种动作:顶圈、抖空竹、在空中绳带上飞跃,踩大球……学校真的变成了马戏场,热闹非凡。
  让我有些惊讶的是,很多职场妈妈甚至是请假来学校帮忙的。我的主要任务是帮着教练看护练习走钢丝的学生们。教练给孩子们做了示范之后,孩子们开始小心翼翼地练习,我则在一旁保护他们。整个上午,他们都非常投入地练习,到最后,终于有个女孩稳稳地走过钢丝绳,没有从钢丝上掉下来,大家都兴奋地跳起来为她鼓掌。
  这时,教练问大家要不要休息,结果,孩子们异口同声:“不需要休息,我们要一直练!”我看看周围其他项目组,也都是在热火朝天地练习。
  临近中午,所有的孩子都走进了大帐篷。等小丑出来表演之后,马戏演员开始和孩子们互动,他们让孩子们猜猜自己为什么选择做马戏演员。在听到孩子们五花八门的答案之后,马戏演员说:“原因很简单,就是喜欢练习各种动作,喜欢在台上给大家表演,喜欢听到大家的掌声。”互动过后,马戏演员开始表演,说实话,技术水平比咱中国的差远了,但是他们将动作融合在滑稽表演里,孩子们被逗得哈哈大笑。我听见几个孩子悄悄说:“当马戏演员可真好,总能让人笑!而且能做那么难的动作,真了不起!”言语中充满了尊重和钦佩。
  一周的练习结束之后,孩子们迎来了他们的汇报演出。那一天简直是我们社区的一大盛会,不但家长、亲朋好友,甚至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好朋友都被邀请观看演出。我原以为学生们只有一周的练习时间,汇报演出就是“马马虎虎”凑合看吧,谁知道,我着实被现场“震”住了。的确,孩子们的动作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整个演出从音响、服装、编排都非常专业,每个练习项目都被融合在一个个故事场景当中。比如走钢丝,故事情节被设定成学生们扮成盗贼去博物馆偷钻石。他们都穿着黑色紧身衣,在《黑客帝国》电影的音乐中,一个个走过钢丝,去拿钢丝旁边玻璃盒子里的“钻石”。而空中吊绳则模拟轮船上的海盗遇到了风暴,要爬上吊绳逃离沉船的情景。更让现场观众屏住呼吸的表演还有:学生们跳跃着穿过大火圈;脚踩碎玻璃;光着上身躺在钉子床上。当学生们自信满满地完成这些动作之后,观众们的掌声此起彼伏,的确,大家都没有想到会如此精彩,孩子们如此自信大胆。
  演出结束时,校长发表了感言。她说在这一个星期中,看到了学生们不断努力练习,不断进步,不断提升胆量和自信力。她感谢为这次马戏教育提供支持的社区政府、积极提供资金赞助的社区银行等诸多商家,也感谢众多付出辛苦劳动的家长。最后,校长和学生们共同演唱《杂技让我们如此快乐》,嚯,还有专门的歌?!


  虽然演出结束了,但是学生们还恋恋不舍地在大帐篷前继续练习各种马戏动作,教练也向家长们介绍为什么孩子需要马戏教育。他们认为孩子天生都喜欢马戏,相对于钢琴等技能学习,马戏更能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身体的协调、彼此的合作,而对于钻火圈等项目,从一开始孩子们都不敢尝试,到最后都能圆满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马戏教育的魔力在于,孩子们经过很短时间的训练,就可以结合马戏演员专业精心的编排,为观众奉献精彩的演出,孩子能很快拥有强烈的成就感。
  从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马戏教育不但增加了孩子们的能力,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肯定和支持,同时马戏教育也让德国马戏团摆脱了生存困境。德国传统马戏团大多因为经费不足,演出上座率下降等面临生存问题,德国马戏团协会通过积极地与教育部门合作,把马戏和教育结合起来,经过实践,受到家长、重要的是孩子们的喜欢。所以马戏教育持续得到政府资助、商家赞助、家长老师的协助,马戏团不再有生存危机,演员们可以静心地研究如何把马戏和教育结合得更好,为大家奉献更多精彩的节目。
  马戏教育不仅仅在德国的学校内进行,德国也有马戏兴趣班、马戏夏令营等很多和马戏有关的活动内容,丰富的马戏活动让孩子们拥有了锻炼胆量和自信的场所,真是好玩。
其他文献
本来只是“开玩笑”,没想到闯了祸  “撤凳子”玩过吧?我“被撤”过。一屁股坐空,摔个大屁股墩,疼得我嗷嗷叫。渝中区化龙桥工业学校16岁的秦嘉(化名)没我幸运,一不小心,摔得尾椎骨软组织挫伤;  “捆鞋带”晓得不?趁同学不注意,将他左右脚的鞋带绑一起,或者将两个同桌的鞋带绑一起。一起身,砰!人仰马翻,没脑震荡已是万幸;  我还见识过支起散架凳子让人坐的,屁股刚碰到,凳子就垮了。结果,不幸,木头茬子扎
期刊
我要谈到的这个话题可能会使很多人不快,也有可能因此得罪一批女性,尤其是刚毕业的女大学生。不过,我已做好了挨骂的准备。请大家让我把话说完,看看是否有点道理。  我住在一所大学的旁边,有空就去走一遭,常来常往,看到的事就多些。因而这个校园的林林总总,时常出现在我的笔下,不是故意的,只是种自然流露。  今年春的脚步特别轻缓,六月了依旧凉风习习,夜里还要加一件长衣,挡着袭来的风。但这是个毕业的季节,校园里
期刊
天天刚上一年级,有天中午一回家就哭了,说小黄帽丢了,在班车上一转眼就不见了。下午上学有纠察队员检查,没有小黄帽就扣班里的分,给大家拉后腿,会挨老师批。天天急得连饭也吃不下,非要马上就拿到一顶新的小黄帽。  我心急火燎地到处给他买小黄帽,折腾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在一个商场里找到了。千叮咛万嘱咐:“要细心啊,别再丢三落四了!”天天抿着嘴,小脸通红点头答应,急匆匆地跑去上学了。  没过两天,天天中午回家又
期刊
放暑假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开始火爆,价格不菲,歌咏班、舞蹈班、围棋班、写作班、奥数班、击剑班……家长们带着孩子奔波其中,说起兴趣,很多家长条件反射地觉得花钱报班的那才叫兴趣。  其实,有很多兴趣,不是在班里学出来的,比如玩蛐蛐。  初秋,扎进地,找寻蛐蛐,“捉”的乐趣自在心中,这其中,孩子的专注力、观察力等都得到了锻炼;挑几只好虫,约几个小伙伴儿,树荫下斗上几个回合,赢了的心情比得到一套高级玩具还
期刊
孩子不属于你,连你的一部分也不是  前几年,我参加了很多亲子成长营。白天大家活动,晚上我带父母沙龙。于是有一个机会去进行双重观察:有一种观察是父母如何对自己的小孩子,还有一种观察是父母如何对同伴的小孩子。  我看见一个普遍的反差——对别人的小孩子非常尊重、非常有耐心、非常友好,对自己的孩子非常直接、甚至是粗暴,不太有耐心、不太温柔。  对别人的小孩子很容易去肯定,很容易去鼓励,对自己的小孩子很容易
期刊
孩子在美国的小学里被欺负之后  一天,儿子从学校回家,他对我说他在学校被bully了。“bully”在美国是个很流行的词,中文直译是“霸凌”,直白地说,就是“被欺负”。  儿子遇到一点儿小挫折,心里难过就哭了。班里几个男孩联合起来笑话他,他们笑话他的方式也蛮有创意——在他名字后面加了个“nah”,每天“Hannah”、“Hannah”地跟在他屁股后面起哄,意思说他哭鼻子就是个女孩儿。  听了儿子的
期刊
前阵子,南京初二一学生开玩笑,往要好的同学小涵的保温杯中倒了些墨汁,小涵运动完口渴,端起杯子就喝,因为匆忙,也没觉出味来。结果,恶心呕吐,胸口发闷,苯酚中毒了。好好的“玩笑”,玩大了。  玩大了的玩笑真不少。同学起立回答问题,偷偷撤掉他的凳子,致其摔伤导致残疾的事并不鲜见;在拐角隐藏,等同学来了跳出来大喊一声吓出心脏病的事儿也有;将男女同学头像PS到一起放在网上令女生自尊受损、心理受伤……  其实
期刊
从小爱车的我,不到10岁就独自坐在了驾驶位上  上幼儿园之前,每逢出去玩,在街上看到车,我都会问爸妈:那是什么牌子的车?等下一次再遇到同样的车,我一眼就能认出来,并说出牌子。  爸爸为此很自豪,家里来了客人,爸爸就会拿出那本《世界名车大全》图册,让我说出上边各种车的名字。面对亲朋好友的赞扬,爸爸脸上总冒着幸福的红光。  我的玩具小汽车,大大小小好几十辆,好多是从国外买来的。  爸爸做房地产生意,这
期刊
曾经以为我在德国十年间最失败的经历莫过于读幼儿教育专业的博士半途而废,但现在回想起来,最令自己自豪的事情恰恰是利用这读书的时间,用我的儿子Kai做试验品,体验了德国从零岁开始的早教,从而静下心来学习做妈妈。  女人不是天生就会做妈妈  对每个新妈妈来说,当妈都是人生一次最重大的角色转换。当听到有人说“女人不是天生就会做妈妈”时,我欣喜到几乎泪奔!  几乎是在知道自己怀孕了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定了要自
期刊
小区物业组织了一次孩子们的自制食品展示活动。我和女儿暖暖带着自制的棒棒糖也加入了行列。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一直站在暖暖的摊位旁,眼巴巴地看着五颜六色的糖果。我跟她笑着打了个招呼。  小女孩的姥爷说:“我们从来不让孩子吃糖。”我说:“吃多了是不好,但是偶尔吃一次没关系。”孩子姥爷说:“我们是一颗都不给她吃。”各家有各家的管教方法,我笑笑,也没再跟他争。  说话间,小女孩不知不觉地靠近了糖果摊,怯生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