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且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语言中的动物习语因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从喻体、喻义角度对比分析了英汉动物习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的异同,并指出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通过文化探源掌握其文化内涵,并运用适当的处理方法有针对性的翻译,以促进跨文化语言交流。
[关键词] 英汉动物习语 文化内涵 翻译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对各种动物也产生了喜爱、同情、厌恶、恐惧等错综复杂的情感。在人类语言产生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与动物有关的习语,人类借这些动物习语抒发和表达自身的情感。由于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及审美价值取向等,使得动物习语中的动物带有联想意义、象征意义以及褒贬义,也使得同一种动物在不同语言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动物习语的喻体、喻义角度来分析动物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文化内涵的异同,同时通过实例给出了翻译动物习语的具体处理方法。
一、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
从喻体、喻义方面对比分析动物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的异同,可以从喻体相同、喻义相似;喻体相异、喻义相似;喻体相同、喻义相异;喻体相同、喻义空缺四个方面着手。
(一)喻體相同、喻义相似
动物作为人类的朋友,与人类共同在地球上生存。世界上有很多动物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各民族对这些动物表象认识相同,加之人类思维所具有的共性,使得英汉两种语言中不乏动物喻体与喻义完全一致的例子。比如:
汉语中的“猪”和英语中的“pig”,它们的字面意义都是指一种头大、眼睛小、耳朵大、腿短、身体肥的哺乳动物。在汉语中常用“肥的像头猪”来形容人肥胖;英语中也有“as fat as pig”的说法。
(二)喻体相异、喻义相似
不同的文化内在因素,诸如宗教信仰、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心理因素、自然环境、伦理道德、生产工具等,往往左右着比喻中喻体的选择。同样的喻义在此文化里用这种喻体,在彼文化里可能要用一个完全不同的喻体。
(三)喻体相同、喻义相异
有些动物在英汉语言中指示意义相同,但所表达的喻义及褒贬义却截然不同。
1.同一动物在英语中具有褒义,在汉语中却具有贬义。比如:
与人友善的dog和令人厌恶的狗。狗在英语中大多数场合是褒义词,可用来形容值得同情、信赖的人,如a lucky dog(幸运儿),an old dog(老手),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可在汉语文化中,狗是一种下贱的动物,常用来比喻卑鄙、丑恶的人。带有狗字的词语明显具有贬义色彩,如“狗眼看人低”、“走狗”、“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等。
2.同一动物在英语中具有贬义,而在汉语中却具有褒义。比如:
骄傲狂妄的peacock与吉祥美丽的孔雀。英国人强调peacock与人媲美的高傲的一面,如as proud as a peacock(孔雀般骄傲)。而汉族人注重她开屏时的美丽,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美丽的象征。
(四)喻体相同、喻义空缺
1.同一动物在英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汉语中却没有相关的文化内涵。比如:
Cat(猫)在英语民族文化中是一种有着丰富喻义形象的动物,如rain cats and dogs(大雨倾盆)。中国人对此想象不到,由于文化差异更难于理解。
2.同一动物词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英语中却没有相关的文化内涵。比如:
蚕(silkworm)产于中国,吐出的丝所织成的丝织品深受外国人的喜爱。“丝绸之路”早就闻名于世,中国的蚕文化源远流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高度颂扬了蚕的奉献精神,蚕的这一特定文化内涵深深地刻印在中国人的心里。
二、英汉动物习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以上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动物习语在英汉民族文化内涵上的异同。在翻译过程中,对于那些赋有一定的文化色彩的动物习语,如何使其既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又能符合译入国传统的文化概念和审美习惯呢?下面就从文化内涵和翻译技巧两方面入手,举例说明对某些动物习语的翻译处理。
(一)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且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基础上,保留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人类具有大体相同的生产、生活活动及思维习惯,文化认知上也有许多共性,故而对于某些动物及其文化内涵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感受。因此对于这类动物习语可以采用直译法。比如: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
as sly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
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
a low sparrow should make an early start笨鸟先飞
to lure the tiger from the mountain调虎离山
(二)意译法
意译法是相对于直译法而言的。有的习语虽然有合乎逻辑的、清晰的字面意义和可以理解的比喻,但是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文化的差异,直译后虽能保留其形象,但其含义仍然难以理解,有时甚至可能产生与原文相反的信息。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进行意译。意译应该做到“得意忘形”,即译出原文联想意义,抛弃原文表达形式。比如:
to rain cats and dogs大雨倾盆
as drunk as a mouse烂醉如泥
cook one’s goose干掉某人
compliment to have unusual sons and daughters龙生龙,凤生凤
(三)阐释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动物习语在一种语言文化中能引起某一特定的联想,一旦译入另外一种语言,由于译语读者缺乏和原文读者相同的文化背景,他们无法对习语中的动物形象产生固定联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对它们的联想意义作出补充性阐释,从而使另一民族在理解原文文化信息的同时,也欣赏了异域文化风格的魅力。比如:
It was packed like sardines.塞得像鲨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
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not 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a blind man on a blind horse—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
盲人瞎马
live like oxen and horses—beasts of burden做牛做马
习语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既能反应文化又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正因为英汉动物习语存在着统一性与差异性,我们才应该学习、了解并掌握它们,以取其精华、相得益彰。通过对动物习语文化内涵的分析及翻译方法的探究,使我们深刻了解,只有掌握了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深入了解英语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才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畅通无阻。
参 考 文 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3、郁福敏.英语习语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出版社,1999.
4、郭建中.文化喻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5、李南国.英汉用性避雨中的喻体比较与翻译[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
6、印晓红.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J].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 英汉动物习语 文化内涵 翻译
在人类历史的漫长进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对各种动物也产生了喜爱、同情、厌恶、恐惧等错综复杂的情感。在人类语言产生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与动物有关的习语,人类借这些动物习语抒发和表达自身的情感。由于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及审美价值取向等,使得动物习语中的动物带有联想意义、象征意义以及褒贬义,也使得同一种动物在不同语言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本文主要从动物习语的喻体、喻义角度来分析动物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文化内涵的异同,同时通过实例给出了翻译动物习语的具体处理方法。
一、英汉动物习语的文化内涵
从喻体、喻义方面对比分析动物习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的异同,可以从喻体相同、喻义相似;喻体相异、喻义相似;喻体相同、喻义相异;喻体相同、喻义空缺四个方面着手。
(一)喻體相同、喻义相似
动物作为人类的朋友,与人类共同在地球上生存。世界上有很多动物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各民族对这些动物表象认识相同,加之人类思维所具有的共性,使得英汉两种语言中不乏动物喻体与喻义完全一致的例子。比如:
汉语中的“猪”和英语中的“pig”,它们的字面意义都是指一种头大、眼睛小、耳朵大、腿短、身体肥的哺乳动物。在汉语中常用“肥的像头猪”来形容人肥胖;英语中也有“as fat as pig”的说法。
(二)喻体相异、喻义相似
不同的文化内在因素,诸如宗教信仰、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心理因素、自然环境、伦理道德、生产工具等,往往左右着比喻中喻体的选择。同样的喻义在此文化里用这种喻体,在彼文化里可能要用一个完全不同的喻体。
(三)喻体相同、喻义相异
有些动物在英汉语言中指示意义相同,但所表达的喻义及褒贬义却截然不同。
1.同一动物在英语中具有褒义,在汉语中却具有贬义。比如:
与人友善的dog和令人厌恶的狗。狗在英语中大多数场合是褒义词,可用来形容值得同情、信赖的人,如a lucky dog(幸运儿),an old dog(老手),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可在汉语文化中,狗是一种下贱的动物,常用来比喻卑鄙、丑恶的人。带有狗字的词语明显具有贬义色彩,如“狗眼看人低”、“走狗”、“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狗仗人势”等。
2.同一动物在英语中具有贬义,而在汉语中却具有褒义。比如:
骄傲狂妄的peacock与吉祥美丽的孔雀。英国人强调peacock与人媲美的高傲的一面,如as proud as a peacock(孔雀般骄傲)。而汉族人注重她开屏时的美丽,孔雀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美丽的象征。
(四)喻体相同、喻义空缺
1.同一动物在英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汉语中却没有相关的文化内涵。比如:
Cat(猫)在英语民族文化中是一种有着丰富喻义形象的动物,如rain cats and dogs(大雨倾盆)。中国人对此想象不到,由于文化差异更难于理解。
2.同一动物词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英语中却没有相关的文化内涵。比如:
蚕(silkworm)产于中国,吐出的丝所织成的丝织品深受外国人的喜爱。“丝绸之路”早就闻名于世,中国的蚕文化源远流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高度颂扬了蚕的奉献精神,蚕的这一特定文化内涵深深地刻印在中国人的心里。
二、英汉动物习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以上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动物习语在英汉民族文化内涵上的异同。在翻译过程中,对于那些赋有一定的文化色彩的动物习语,如何使其既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又能符合译入国传统的文化概念和审美习惯呢?下面就从文化内涵和翻译技巧两方面入手,举例说明对某些动物习语的翻译处理。
(一)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符合译文语言规范且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或误解的基础上,保留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色彩。人类具有大体相同的生产、生活活动及思维习惯,文化认知上也有许多共性,故而对于某些动物及其文化内涵有着相同或相似的感受。因此对于这类动物习语可以采用直译法。比如:
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披着羊皮的狼
as sly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
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
a low sparrow should make an early start笨鸟先飞
to lure the tiger from the mountain调虎离山
(二)意译法
意译法是相对于直译法而言的。有的习语虽然有合乎逻辑的、清晰的字面意义和可以理解的比喻,但是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文化的差异,直译后虽能保留其形象,但其含义仍然难以理解,有时甚至可能产生与原文相反的信息。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进行意译。意译应该做到“得意忘形”,即译出原文联想意义,抛弃原文表达形式。比如:
to rain cats and dogs大雨倾盆
as drunk as a mouse烂醉如泥
cook one’s goose干掉某人
compliment to have unusual sons and daughters龙生龙,凤生凤
(三)阐释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动物习语在一种语言文化中能引起某一特定的联想,一旦译入另外一种语言,由于译语读者缺乏和原文读者相同的文化背景,他们无法对习语中的动物形象产生固定联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对它们的联想意义作出补充性阐释,从而使另一民族在理解原文文化信息的同时,也欣赏了异域文化风格的魅力。比如:
It was packed like sardines.塞得像鲨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
The weasel goes to pay his respects to the hen—not 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a blind man on a blind horse—rushing headlong to disaster
盲人瞎马
live like oxen and horses—beasts of burden做牛做马
习语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既能反应文化又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正因为英汉动物习语存在着统一性与差异性,我们才应该学习、了解并掌握它们,以取其精华、相得益彰。通过对动物习语文化内涵的分析及翻译方法的探究,使我们深刻了解,只有掌握了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深入了解英语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才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畅通无阻。
参 考 文 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3、郁福敏.英语习语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出版社,1999.
4、郭建中.文化喻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5、李南国.英汉用性避雨中的喻体比较与翻译[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
6、印晓红.英汉动物习语比喻形象的文化差异[J].英汉语比较与翻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