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逐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帮助和指导他们养成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是小学阶段学习信息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然而在现实教学实践中,要想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和使用习惯并坚持下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计算机老师长期培养。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
1.加强教育引导很重要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学老师,在积极宣传学校开设计算机课重要性的同时,要把培养爱护电脑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习惯形成的特点,注意从早抓起,防微杜渐,警惕任何不良习惯的滋长。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强调正确的开机及关机步骤和重要性,让学生逐步意识到这样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安全的道理。此外,要禁止随意插拔鼠标、键盘,下课时凳子排整齐再有序地离开等习惯。
2.强化规范操作很必要
计算机实践教学和一般的课程不一样,要求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程序和规范操作。
因此,小学计算机教师在课程开始时要不断强化学生规范操作上机。特别是在学生练习操作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监督和引导,确保在有限的上机操作时间内,能使更多的学生完成操作任务。如,教师可以来回地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加以引导,并且加强个别辅导,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教师也可以通过局域电子教室的"监控转播"、"语音对讲"、"遥控辅导"等功能,对学生进行监督、引导、辅导等工作,用以解决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各种问题,提高上机操作的效率,确保学生在有限的上机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实用操作技能。
3.突出表扬鼓励很管用
学生在学习学习和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要积极鼓励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求助于教师。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在老师鼓励下获得真知,慢慢养成良好上机习惯,教师要多去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然,有时电脑因为软件本身或者系统出现的错误或者提示信息的一类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如系统安装的杀毒软件提示升级了,或者打开软件时弹出选择窗口,保存文件时提示文件已经存在等等。但如果不注意应对,也会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小的干扰,学生可能会一个劲儿地寻求老师的帮助。其实,教师应该明确地让学生知道:这不是什么大的"错误",而是电脑很友好地表示,就像平时把鼠标移到图标上会显示出名称来一样,这"错误"是提示你如何解决问题,或者是如何让操作更简便、更符合自己的要求。出现这类"错误"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屏幕提示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选择。长此以往,学生遇到新问题时,首先就会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尝试自己解决,而不是坐等着寻求他人的帮助。
4.根据不同课型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计算机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可分为三大模块:一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二是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三是计算机程序语言。
4.1 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课的主要特点及其教学设计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决定了这类课的认知层次要求不高。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常识,它包括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用途,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它能干些什么,计算机是如何工作,如何处理信息,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这类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是:一是把握好教学目标的认知水平的层次,把它定位在了解或理解的层次。在情感领域,主要破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了解计算机的应用和对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愿望和兴趣。二是要充分运用课本插图,实物演示等进行媒体组合进行直观教学。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设计教学过程。3
4.2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学习的课型的主要特点及其教学设计
计算机基本操作与使用的课,它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步骤,键盘指法训练,汉字输入、文字处理,磁盘操作系统操作,常用软件的使用等。计算机作为现代化的工具,要发挥它的作用,就必须让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主法和形成熟练的操作技能,这是这类课的最根本的教学目标。这类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是:一是要注意知识性与操作技能相结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认知领域与操作领域两者必须结合,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两者的主次要分清、权重要适当。二是要加强操作训练阶段性的整体规划,要认真研究上机训练内容的编排组合,采用部分训练,分类操作的形式,采取多层次结构设计好上机实践的内容。三是充分发挥即时反馈、评价、调控在技能训练中的积极作用。要让学生知识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错误何在,动作和反馈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对纠正错误动作越有利,所以设计即时反馈、评价及时调整训练的方法与方案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4.3 计算机程序教学课的特点及其教学设计
计算机语言是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流的桥梁,也是人类借助计算机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工具,程序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语言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和科学思维方法。课本采用LOGO语言作为程序教学的内容,它是一种适合少年儿童学习的计算机语言,教材通过小海龟绘图,活动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LOGO基本语句格式和功能,编制简单程序的一般方法。这类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是:一是正确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切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二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按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领会语句功能和程序的基本结构,通过上机实习逐渐掌握编写简单程序的基本方法。
总之,在小学阶段,不仅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简单常识和基本操作,而且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应用上。选择、编制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软件或益智性教学游戏软件,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手、眼、脑协调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1.加强教育引导很重要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学老师,在积极宣传学校开设计算机课重要性的同时,要把培养爱护电脑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习惯形成的特点,注意从早抓起,防微杜渐,警惕任何不良习惯的滋长。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强调正确的开机及关机步骤和重要性,让学生逐步意识到这样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安全的道理。此外,要禁止随意插拔鼠标、键盘,下课时凳子排整齐再有序地离开等习惯。
2.强化规范操作很必要
计算机实践教学和一般的课程不一样,要求必须严格按照一定程序和规范操作。
因此,小学计算机教师在课程开始时要不断强化学生规范操作上机。特别是在学生练习操作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强监督和引导,确保在有限的上机操作时间内,能使更多的学生完成操作任务。如,教师可以来回地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加以引导,并且加强个别辅导,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教师也可以通过局域电子教室的"监控转播"、"语音对讲"、"遥控辅导"等功能,对学生进行监督、引导、辅导等工作,用以解决学生上机操作过程中各种问题,提高上机操作的效率,确保学生在有限的上机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实用操作技能。
3.突出表扬鼓励很管用
学生在学习学习和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要积极鼓励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求助于教师。教师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在老师鼓励下获得真知,慢慢养成良好上机习惯,教师要多去表扬,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然,有时电脑因为软件本身或者系统出现的错误或者提示信息的一类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如系统安装的杀毒软件提示升级了,或者打开软件时弹出选择窗口,保存文件时提示文件已经存在等等。但如果不注意应对,也会成为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小的干扰,学生可能会一个劲儿地寻求老师的帮助。其实,教师应该明确地让学生知道:这不是什么大的"错误",而是电脑很友好地表示,就像平时把鼠标移到图标上会显示出名称来一样,这"错误"是提示你如何解决问题,或者是如何让操作更简便、更符合自己的要求。出现这类"错误"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屏幕提示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选择。长此以往,学生遇到新问题时,首先就会去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尝试自己解决,而不是坐等着寻求他人的帮助。
4.根据不同课型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计算机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可分为三大模块:一是计算机基础知识;二是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三是计算机程序语言。
4.1 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课的主要特点及其教学设计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决定了这类课的认知层次要求不高。介绍计算机的基本常识,它包括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用途,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类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它能干些什么,计算机是如何工作,如何处理信息,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这类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是:一是把握好教学目标的认知水平的层次,把它定位在了解或理解的层次。在情感领域,主要破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了解计算机的应用和对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愿望和兴趣。二是要充分运用课本插图,实物演示等进行媒体组合进行直观教学。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设计教学过程。3
4.2 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学习的课型的主要特点及其教学设计
计算机基本操作与使用的课,它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步骤,键盘指法训练,汉字输入、文字处理,磁盘操作系统操作,常用软件的使用等。计算机作为现代化的工具,要发挥它的作用,就必须让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主法和形成熟练的操作技能,这是这类课的最根本的教学目标。这类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是:一是要注意知识性与操作技能相结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认知领域与操作领域两者必须结合,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两者的主次要分清、权重要适当。二是要加强操作训练阶段性的整体规划,要认真研究上机训练内容的编排组合,采用部分训练,分类操作的形式,采取多层次结构设计好上机实践的内容。三是充分发挥即时反馈、评价、调控在技能训练中的积极作用。要让学生知识自己的操作是否正确、错误何在,动作和反馈之间的时间间隔越短,对纠正错误动作越有利,所以设计即时反馈、评价及时调整训练的方法与方案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4.3 计算机程序教学课的特点及其教学设计
计算机语言是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流的桥梁,也是人类借助计算机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工具,程序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语言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和科学思维方法。课本采用LOGO语言作为程序教学的内容,它是一种适合少年儿童学习的计算机语言,教材通过小海龟绘图,活动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LOGO基本语句格式和功能,编制简单程序的一般方法。这类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是:一是正确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切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二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按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领会语句功能和程序的基本结构,通过上机实习逐渐掌握编写简单程序的基本方法。
总之,在小学阶段,不仅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简单常识和基本操作,而且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或应用上。选择、编制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软件或益智性教学游戏软件,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手、眼、脑协调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